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9篇文章
< 1 2 6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界面移动法测定离子迁移数实验的改进
1
作者 唐嘉屿 庞继川 +2 位作者 肖少华 许新华 吴梅芬 《大学化学》 CAS 2024年第5期193-200,共8页
对界面移动法实验装置进行了数字化改造,采用电导率-时间曲线测量方法,准确、客观地确定溶液界面在两对电导电极间的移动速率。该方法消除了人工观测的主观偏差,且无需使用指示剂标示界面,解决了低浓度条件下界面无法观察的问题,并可将... 对界面移动法实验装置进行了数字化改造,采用电导率-时间曲线测量方法,准确、客观地确定溶液界面在两对电导电极间的移动速率。该方法消除了人工观测的主观偏差,且无需使用指示剂标示界面,解决了低浓度条件下界面无法观察的问题,并可将实验测定对象由传统的酸性电解质溶液(如HCl水溶液)扩展到中性电解质溶液(如NaCl、KCl等)。该方法在实验浓度范围内(约0.01–0.1mol·L^(-1))测定的氢离子迁移数值在合理偏差的区间内(0.8230–0.8350),可用于测定电解质的离子迁移数和电迁移率等性质,为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提供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技术与仪器改进 界面移动法 电导率 离子迁移数 离子电迁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齿面移动法的齿轮飞溅润滑性能数值分析与验证 被引量:27
2
作者 彭钱磊 桂良进 范子杰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51-56,共6页
由于齿轮传动系统飞溅润滑过程中润滑油流动的复杂性,近年来数值仿真分析方法已逐渐成为评价飞溅润滑性能的重要手段。为解决齿轮飞溅润滑数值建模过程中由于啮合位置间隙太小而带来网格划分困难的问题,该文提出了采用齿面移动法对齿轮... 由于齿轮传动系统飞溅润滑过程中润滑油流动的复杂性,近年来数值仿真分析方法已逐渐成为评价飞溅润滑性能的重要手段。为解决齿轮飞溅润滑数值建模过程中由于啮合位置间隙太小而带来网格划分困难的问题,该文提出了采用齿面移动法对齿轮进行处理,即在保留所有轮齿和不改变齿轮安装位置的基础上,通过改变轮齿厚度来增大啮合区域间隙,以便于流体域网格划分。该文对不同处理方法获得的飞溅润滑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并结合试验数据,说明了齿面移动法相对于现有文献中的齿轮建模处理方法获得的润滑油飞溅效果更符合实际情况,搅油功耗计算结果误差在8%以内,且工程适用性更好。该研究为进一步分析车辆变速箱、驱动桥等齿轮传动系统的润滑状况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仿真 齿轮 模型 飞溅润滑 齿面移动法 搅油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断点移动法分析断层活动性 被引量:8
3
作者 张津宁 张金功 +3 位作者 杨乾政 吴春燕 黄传卿 崔强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8-43,共6页
利用断点移动法可以定量分析断层活动性。断点移动法从断点移动距离、断点移动速率和断点移动角度3个方面综合分析断层活动性,具有精确表征断层在不同时期和不同部位的活动性、定位断层运动方向、判断断层活动类型和可操作性强等优点。... 利用断点移动法可以定量分析断层活动性。断点移动法从断点移动距离、断点移动速率和断点移动角度3个方面综合分析断层活动性,具有精确表征断层在不同时期和不同部位的活动性、定位断层运动方向、判断断层活动类型和可操作性强等优点。运用断点移动法对柴达木盆地阿拉尔断层的活动性进行了精细解剖,阿拉尔断层各部位垂向移动距离和横向移动距离存在明显的差异性;断层活动强度在晚渐新世(E^2_3)及晚上新世(N^3_2)最大,中上新世(N^2_2)为活动最弱期;构造演化过程中,阿拉尔断层西部为高角度断层向低角度断层演化,断层中部和东部为低角度断层向高角度断层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点移动法 断层活动性 柴达木盆地 阿拉尔断层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S-N曲线移动法的寿命分析模型 被引量:7
4
作者 胡明敏 唐静静 魏平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0-63,共4页
通过不同应力水平下的全场疲劳试验,测得材料的剩余强度,并拟合成函数曲线.在S N曲线可由对数或双对数方程表达的情况下,由剩余强度函数和后继加载参数确定出剩余S N曲线上的两点,从而确定剩余S N曲线.这种S N曲线移动法是由S N曲线的... 通过不同应力水平下的全场疲劳试验,测得材料的剩余强度,并拟合成函数曲线.在S N曲线可由对数或双对数方程表达的情况下,由剩余强度函数和后继加载参数确定出剩余S N曲线上的两点,从而确定剩余S N曲线.这种S N曲线移动法是由S N曲线的平动加绕后继加载点的转动构成的.该寿命分析模型能很好地反映加载的顺序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二级和三级加载试验与预测寿命较接近,说明该模型基本符合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曲线移动法 剩余寿命 寿命预测 剩余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面函数法与移动法的加权综合模型在GPS水准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5
作者 刘万林 郭岚 王利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10-312,319,共4页
由于GPS水准的多种函数逼近模型有其使用的条件和范围,但在使用单一拟合模型逼近高程异常曲面时,不可避免会顾此失彼,使计算结果的精度和可靠性降低。为了提高似大地水准面的精度,本文提出了应用多面函数法与移动法的综合模型来逼近高... 由于GPS水准的多种函数逼近模型有其使用的条件和范围,但在使用单一拟合模型逼近高程异常曲面时,不可避免会顾此失彼,使计算结果的精度和可靠性降低。为了提高似大地水准面的精度,本文提出了应用多面函数法与移动法的综合模型来逼近高程异常曲面的方法,其基本思想是:用相同的已测点的原始数据,分别采用多面函数法和移动法来逼近GPS网中未测点的高程异常值,然后在单一模型逼近结果的基础上进行加权综合。通过对实测数据的计算分析可发现,多面函数法与移动法的加权综合模型的逼近结果比单一模型的逼近结果有了较大的提高,因此可见综合模型对于局部平原地区解决GPS高程转化为正常高是有使用价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面函数 移动法 加权综合模型 GPS水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瓶颈移动法的混合遗传算法求解柔性作业车间调度 被引量:7
6
作者 陈钢 高杰 孙林岩 《系统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1-97,共7页
柔性作业车间调度问题是对传统车间调度问题的扩充,它更接近于现实的生产调度问题。针对柔性作业车间调度问题,提出了带局域搜索(瓶颈移动法)的混合遗传算法。区别于传统的遗传算法,本文算法用两个向量来表达解,并采用了适应问题特征和... 柔性作业车间调度问题是对传统车间调度问题的扩充,它更接近于现实的生产调度问题。针对柔性作业车间调度问题,提出了带局域搜索(瓶颈移动法)的混合遗传算法。区别于传统的遗传算法,本文算法用两个向量来表达解,并采用了适应问题特征和染色体结构的交叉和变异算子。基于关键路径的思想,瓶颈移动法使用两种有效的邻域结构:改变关键路径上相邻两工序的加工顺序和为关键路径上的工序分配新设备。为了提高搜索能力,邻域结构可以动态调整。我们在3个代表性标准测试问题上检验了该算法的求解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作业车间调度 遗传算 瓶颈移动法 邻域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面函数和移动法综合模型支持下的区域垂直形变场拟合 被引量:4
7
作者 田晓 郑洪艳 +1 位作者 苏广利 王家庆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1-45,88,共6页
地壳垂直运动的研究中,多面函数法是一种传统并得到广泛应用的方法。本文通过首都圈和晋冀蒙两个地区的实例,对多面函数和移动法综合拟合模型与多面函数模型等几种模型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多面函数和移动法综合拟合模型在拟合精... 地壳垂直运动的研究中,多面函数法是一种传统并得到广泛应用的方法。本文通过首都圈和晋冀蒙两个地区的实例,对多面函数和移动法综合拟合模型与多面函数模型等几种模型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多面函数和移动法综合拟合模型在拟合精度上优于其他几种模型,拟合残差更稳定,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形变 多面函数 移动法 综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水率平行移动法稳定叶丝干燥工序工艺参数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赵汉文 张军 李纳 《烟草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3-15,共3页
为稳定卷烟生产叶丝干燥过程的工艺参数,采用含水率平行移动法对叶丝干燥工序前后的叶丝含水率同时进行调整,通过保持烘丝过程单位时间内脱水量的一致,以减小烘丝机运行参数的变化。与传统通过调整烘丝机筒体温度和热风温度等工艺参数... 为稳定卷烟生产叶丝干燥过程的工艺参数,采用含水率平行移动法对叶丝干燥工序前后的叶丝含水率同时进行调整,通过保持烘丝过程单位时间内脱水量的一致,以减小烘丝机运行参数的变化。与传统通过调整烘丝机筒体温度和热风温度等工艺参数仅控制出口叶丝含水率的方法相比,采用含水率平行移动法后,①烘后叶丝含水率标准偏差下降了21.4%,Cpk提高47.2%;叶丝温度标准偏差下降33.1%,Cpk提高35.7%;热风温度标准偏差下降30.0%,Cpk提高43.9%;筒体温度标准偏差下降23.2%,Cpk提高45.8%;②加香后烟丝含水率标准偏差下降了26.4%,Cpk提高49.1%;③成品烟支的感官质量总得分提高0.27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水率平行移动法 烘丝 叶丝含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平衡移动法的局限性 被引量:3
9
作者 邹时复 梁维安 +1 位作者 施玉英 毕玉柏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1期1301-1304,共4页
本文讨论使用平衡移动法测定稳定常数时常见的两种错误:(1)不适当地将配体的分析浓度代替平衡浓度;(2)错误地将该法使用于逐级配位体系。我们通过数学分析阐明了由此产生严重的后果。
关键词 平衡移动法 稳定常数 逐级络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衡移动法测定配合物组成和稳定常数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0
作者 毛东森 周执明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3期256-263,共8页
平衡移动法是测定配合物组成和稳定常数的一种重要方法.本文综述了该法的研究进展.引用参考文献30篇.
关键词 平衡移动法 配合物 组成 稳定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界面移动法测定离子迁移数实验的优化 被引量:5
11
作者 吴舒婷 张惠芳 +4 位作者 谭翊鑫 郑欧 高绍康 李奕 陈建中 《大学化学》 CAS 2016年第2期24-28,共5页
在基础物理化学实验界面移动法测定离子迁移数中,针对传统实验方案所用镉电极存在的不足之处,改用铜电极进行了平行对比实验,发现采用铜电极的实验方案在保证实验数据有良好准确度的前提下,既能降低电极材料的毒性,也能降低实验相关设... 在基础物理化学实验界面移动法测定离子迁移数中,针对传统实验方案所用镉电极存在的不足之处,改用铜电极进行了平行对比实验,发现采用铜电极的实验方案在保证实验数据有良好准确度的前提下,既能降低电极材料的毒性,也能降低实验相关设备的配置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移动法 离子迁移数 电极 阳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配位化学反应研究 LⅨ.反应截面移动法研究氢氧化铜与α-alaH的固相反应 被引量:5
12
作者 景苏 忻新泉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26-30,共5页
本文提出用反应截面法研究氢氧化铜和α-alaH的室温固相反应,讨论了反应温度及表面状态等影响截面移动的因素,对表面反应速度的决定因素进行了讨论并计算了反应活化能.
关键词 固相反应 截面移动法 氢氧化铜 配位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边界移动法的高炉炉缸侵蚀监测模型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强 冯明霞 +1 位作者 储文 邹宗树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7-62,共6页
基于预埋在高炉炉缸内热电偶反馈的温度数据,联合数值传热计算和最优化理论的梯度下降法寻找最优化的边界移动步长因子,建立了高炉炉缸侵蚀监测模型.应用建立的模型可有效求解未知边界的传热反问题.将热电偶反馈的监测数据作为输入数据... 基于预埋在高炉炉缸内热电偶反馈的温度数据,联合数值传热计算和最优化理论的梯度下降法寻找最优化的边界移动步长因子,建立了高炉炉缸侵蚀监测模型.应用建立的模型可有效求解未知边界的传热反问题.将热电偶反馈的监测数据作为输入数据,应用建立的炉缸侵蚀监测模型对其进行未知边界问题反演求解,计算得到了炉缸内衬侵蚀形貌和残厚.把已知炉缸侵蚀形貌和相应的热电偶测温数据的高炉炉缸作为校验模型样本,模型预测与样本的侵蚀形貌对比表明其相对误差平均值为3.6%,确认了炉缸侵蚀监测模型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界移动法 梯度下降 炉缸侵蚀 监测模型 高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衡移动法测定M_mR_n型配合物组成和稳定常数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执明 毛东森 叶存孝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65-168,共4页
根据平衡移动原理推导出一种能判别单核或多核配合物并直接测定MmRn型配合物组成和稳定常数的平衡移动法公式lg(Ai/(Amax-Ai)m)=nlgc′R+lg(m·β·ˉ(cM/Amax)(m-1)。用Sc3... 根据平衡移动原理推导出一种能判别单核或多核配合物并直接测定MmRn型配合物组成和稳定常数的平衡移动法公式lg(Ai/(Amax-Ai)m)=nlgc′R+lg(m·β·ˉ(cM/Amax)(m-1)。用Sc3+-CPAⅢ和Fe3+CAS两个配合反应体系加以验证,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移动法 稳定常数 多核络合物 络合物 MmRn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界面移动法测定H+离子迁移数实验的改进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小平 刘亮 +1 位作者 刘旭 张良苗 《中国西部科技》 2015年第7期99-100,共2页
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中多用界面移动法测定H+离子迁移数。但传统的界面移动法存在许多不足,虽然经过多次改进,由于改进不全面和某些细节问题探讨不够,导致实验效果不理想。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改进,得到实验效果好,实验误差小。能直观、清晰... 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中多用界面移动法测定H+离子迁移数。但传统的界面移动法存在许多不足,虽然经过多次改进,由于改进不全面和某些细节问题探讨不够,导致实验效果不理想。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改进,得到实验效果好,实验误差小。能直观、清晰呈现其实验测试原理,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性好。对环境友好的实验装置和与其匹配的实验方法,应用于学生实验教学中,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移动法 H+离子迁移数 实验装置 实验方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I溶胶界面移动法电泳实验聚沉现象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鸿喜 《大学化学》 CAS 1994年第2期39-41,共3页
本文通过对AgI溶胶电泳时产生聚沉的原因进行分析,指出伴随电泳而发生的电极反应产物有可能成为破坏溶胶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碘化银 溶胶 界面移动法 电泳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干涉位相移动法评价压电陶瓷响应曲线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新阳 夏莉艳 周恒为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1期25-29,共5页
压电陶瓷是具有压电效应的一种功能陶瓷,其随电压的微位移形变精度很高,在微技术领域应用广泛,响应曲线是评价压电陶瓷性能的主要指标.利用光学干涉的手段获得形变干涉图样,采用位相移动的方法从图样中解析出形变大小,从而获得压电陶瓷... 压电陶瓷是具有压电效应的一种功能陶瓷,其随电压的微位移形变精度很高,在微技术领域应用广泛,响应曲线是评价压电陶瓷性能的主要指标.利用光学干涉的手段获得形变干涉图样,采用位相移动的方法从图样中解析出形变大小,从而获得压电陶瓷的实际响应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涉 位相移动法 响应曲线 微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衡移动法测定β型钪-间硝基偶氮氯膦配合物真实组成和稳定常数的研究
18
作者 周执明 莫卫民 +1 位作者 刘文涵 张青苗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25-627,共3页
本文以适用于MmRn型配合物的平衡移动法公式测定α型和β型钪与间硝基偶氮氯膦配合物的组成和稳定常数。结果表明,α型为单核配合物Sc(CPAmN)2,β型为多核配合物Sc2(CPAmN)6,其表观稳定常数依次为lgβ ′n=11.7和lgβ ′n=38.6。
关键词 间硝基偶氮氯膦 β型配合物 真实组成 稳定常数 平衡移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衡移动法中A_(max)值对测定配合物组成和稳定常数的影响
19
作者 毛东森 叶存孝 周执明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1期57-59,共3页
本文探讨和论证了平衡移动法中Amax值对测定配合物组成和稳定常数的影响.确定当吸光度值Ai≤0.8Amax时,在一定测量误差范围内的不同Amax值可得到相同的配合物组成,但对稳定常数测定的影响无法消除.用实例对上述结... 本文探讨和论证了平衡移动法中Amax值对测定配合物组成和稳定常数的影响.确定当吸光度值Ai≤0.8Amax时,在一定测量误差范围内的不同Amax值可得到相同的配合物组成,但对稳定常数测定的影响无法消除.用实例对上述结果加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移动法 配合物 稳定常数 Amax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衡移动法对逐级配合体系的适用性研究
20
作者 毛东森 叶存孝 周执明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1998年第4期271-275,共5页
对平衡移动法用于逐级配合体系的适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法不适用于各分级配合物的稳定常数相差很大,以致各级配合物分步生成的逐级配合体系;而适用于各分级配合物同时生成且各级配合物的吸收曲线重叠和存在等摩尔吸光系数波... 对平衡移动法用于逐级配合体系的适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法不适用于各分级配合物的稳定常数相差很大,以致各级配合物分步生成的逐级配合体系;而适用于各分级配合物同时生成且各级配合物的吸收曲线重叠和存在等摩尔吸光系数波长或吸收曲线完全不重叠的逐级配合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移动法 稳定常数 配合物 逐级配合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