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移动立方体算法与移动四面体算法的对比与评估 被引量:7
1
作者 王明 冯结青 杨贲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099-2106,共8页
等值面提取在标量场体数据可视化和隐函数曲面显示中具有重要应用,经典算法包括移动立方体算法和移动四面体算法,其核心是在立方体或四面体体素单元中用线性的三角面片逼近原始曲面.文中以可计算的代数曲面为例,对上述2种等值面提取算... 等值面提取在标量场体数据可视化和隐函数曲面显示中具有重要应用,经典算法包括移动立方体算法和移动四面体算法,其核心是在立方体或四面体体素单元中用线性的三角面片逼近原始曲面.文中以可计算的代数曲面为例,对上述2种等值面提取算法的逼近精度、时间和空间效率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对比,为各种应用中等值面提取算法的选取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值面提取 移动立方体算法 移动四面体算法 HAUSDORFF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件加速的等值面提取与绘制 被引量:5
2
作者 陈鹏 杨超 吴玲达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538-1541,共4页
图形硬件的发展为通用计算提供了新的平台.利用图形硬件的高密集和并行运算能力,将非规则四面体网格数据映射为纹理,在GPU中从每个四面体提取等值面片,并将其绘制到纹理而得到最终等值面.基于Cg着色器编程语言实现三维雷达作用范围表现... 图形硬件的发展为通用计算提供了新的平台.利用图形硬件的高密集和并行运算能力,将非规则四面体网格数据映射为纹理,在GPU中从每个四面体提取等值面片,并将其绘制到纹理而得到最终等值面.基于Cg着色器编程语言实现三维雷达作用范围表现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的减轻了CPU负担,提高了等值面提取速度,适于实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值面 移动四面体 硬件加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T算法的地质数据绘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程 《数字通信》 2014年第4期35-38,共4页
主要介绍面绘制技术中的移动立方体算法以及它存在的连接二义性问题,并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移动四面体算法。该算法通过将立方体合理地划分为四面体来解决移动立方体算法的连接二义性问题,同时还简化了处理过程,明显提高了算法... 主要介绍面绘制技术中的移动立方体算法以及它存在的连接二义性问题,并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移动四面体算法。该算法通过将立方体合理地划分为四面体来解决移动立方体算法的连接二义性问题,同时还简化了处理过程,明显提高了算法效率。最后通过实验表明:该算法与移动立方体算法相比,所绘制出来的图像更逼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绘制 连接二义性 移动立方体 移动四面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三维几何形态信息数值计算分析方法
4
作者 刘迪 龙云玲 李海云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13年第2期149-153,共5页
目的探索两种主要的三维重建算法对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IA)几何形态特征参数计算的影响。方法分别建立了基于移动立方体(marching cubes,MC)和移动四面体(marchingtetrahedral,MT)三维重建算法的颅内动脉瘤几何形态特征... 目的探索两种主要的三维重建算法对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IA)几何形态特征参数计算的影响。方法分别建立了基于移动立方体(marching cubes,MC)和移动四面体(marchingtetrahedral,MT)三维重建算法的颅内动脉瘤几何形态特征参数计算方法,并分别对5种主要的几何形态参数:动脉瘤的尺寸(size),纵横比(aspect ratio,AR),非球形指数(nonsphericity index,NSI),尺寸比(size ratio,SR)和动脉瘤倾斜角度(aneurysm inclination angle,AIA)进行分析。结果对6例动脉瘤几何形态特征参数的计算结果表明MC和MT两种重建算法在重建时间上差异显著且对动脉瘤几何形态参数计算结果有差异,其中对AR、NSI、SR和AIA的影响较大,而对动脉瘤尺寸影响较小。结论考虑到两种重建算法在重建时间上的差异显著,因此在计算尺寸等几何形态参数时可使用速度较快的MC算法,而在需要计算AR、NSI、SR和AIA等参数且要求一定精度时可优先使用精确度较高的MT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几何形态参数 移动立方体 移动四面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笛卡尔网格的医学图像有限元网格划分
5
作者 易彦 高建新 丁祖泉 《科技经济市场》 2007年第3期175-176,共2页
本论文研究了基于笛卡尔网格的三维有限元网格划分方法在生物力学有限元前处理方面的运用。基于上述方法的有限元网格划分软件在Windows XP环境下采用VC++研制完成,并在临床医学实例中得到了初步验证。
关键词 网格划分 八叉树 移动四面体 Laplacian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三维地质体模型的隐式剖切方法 被引量:13
6
作者 郭甲腾 代欣位 +3 位作者 刘善军 吴立新 李超岭 李丰丹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766-1773,共8页
三维地质体模型的剖切面分析和地下工程开挖模拟是三维地质建模与可视化分析软件的重要功能。传统显式剖切方法依赖于前期建立的三维地质体模型,而模型的拓扑问题易导致剖面空洞或三角形交叉等现象,且剖切精度与最大剖切深度受限于已有... 三维地质体模型的剖切面分析和地下工程开挖模拟是三维地质建模与可视化分析软件的重要功能。传统显式剖切方法依赖于前期建立的三维地质体模型,而模型的拓扑问题易导致剖面空洞或三角形交叉等现象,且剖切精度与最大剖切深度受限于已有地质体模型的建模精度和深度。由此引入隐函数表达多种类型的剖切面,设置合理的剖切运算顺序,基于移动四面体的剖切面网格显式化运算与属性定义方法,提出了一种直接由地质调查源数据快速生成地质剖切面的隐式剖切新方法。针对1∶5万区域地质调查数据与岩土勘察钻孔数据开展了剖切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有效避免因地质体模型拓扑不正确导致的剖切方法稳定性问题,且支持的剖切面类型更加丰富,剖切深度和剖切面表达精度更可控,为三维地质模型的空间分析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质建模 移动四面体 隐式建模 隐式剖切 径向基隐函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