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匹配信任度机制的移动传感网簇头更新算法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恒 郑笔耕 《国外电子测量技术》 2024年第2期59-65,共7页
为解决移动传感网部署过程中存在的簇头节点更新质量不佳和节点生存率较低等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匹配信任度机制的移动传感网簇头更新算法。首先,引入K-means算法,利用误差平方根函数来完成网络初始聚类,以快速定位聚类中心,提升聚类形... 为解决移动传感网部署过程中存在的簇头节点更新质量不佳和节点生存率较低等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匹配信任度机制的移动传感网簇头更新算法。首先,引入K-means算法,利用误差平方根函数来完成网络初始聚类,以快速定位聚类中心,提升聚类形成速度。随后,综合考虑备选簇头剩余能量、备选簇头与当前簇头的欧氏距离、备选簇头覆盖范围内节点总数3个因素,设计了基于匹配信任度的簇头更新方法,按权值对各因素进行平均分配,进而将信任度权值最高的节点作为备选簇头,从而选举出生存质量较高的节点。仿真实验表明,算法具有更高的网络稳定运行时间和簇头节点生存率,以及更低的节点故障概率。其中,网络稳定运行时间提升了80%以上,簇头节点生存率保持在90%以上,节点故障概率也较低,具有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传感 匹配信任度 簇头更新 欧氏聚类 区域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块排序优化机制的移动传感网数据精确算法
2
作者 骆舒萍 《长春大学学报》 2024年第8期7-13,共7页
为解决当前移动传感网部署过程中存在的传输能力较低、数据传输误差较高等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块排序优化机制的移动传感网数据精确算法。通过簇头节点间的位置拓扑关系,构建拓扑-信号传输误差评估指标,设计了节点区域矢量评估机制,以... 为解决当前移动传感网部署过程中存在的传输能力较低、数据传输误差较高等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块排序优化机制的移动传感网数据精确算法。通过簇头节点间的位置拓扑关系,构建拓扑-信号传输误差评估指标,设计了节点区域矢量评估机制,以精确追踪数据传输过程中的拓扑轨迹,并采取莫度矢量方式来降低数据传输误差,从而提升网络数据传输能力。采用块排序机制,计算排序阈值,构建了误差消除方法,从而实现间歇性簇头数据传输能力,进一步降低簇头间数据传输存在的传输误差。仿真实验表明:与当前传感领域内常用的基于能量机制的改进蚁群算法和基于节能聚类机制的覆盖图量算法相比,本算法具有更强的网络数据传输能力和更低的网络传输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传感 位置拓扑 矢量评估 排序阈值 误差消除 间歇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拉格朗日匹配优化机制的移动传感网数据调度算法 被引量:2
3
作者 叶小华 《伊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69-76,共8页
为解决当前移动传感网数据调度算法存在的节点匹配效率不高,sink节点调度能力不强,特别是网络抖动难以控制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拉格朗日匹配优化机制的移动传感网数据调度算法.首先,设计一种综合数据成本、轮询时间片及服务可靠度的... 为解决当前移动传感网数据调度算法存在的节点匹配效率不高,sink节点调度能力不强,特别是网络抖动难以控制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拉格朗日匹配优化机制的移动传感网数据调度算法.首先,设计一种综合数据成本、轮询时间片及服务可靠度的调度模型,采用升序方式并结合时间片模型调度资源,能够较好地适应sink节点对资源调度的需求;随后,算法引入拉格朗日优化匹配机制,针对数据成本、轮询时间片及服务可靠度3个参数,在资源受限条件下进行多次微分处理,能够实现数据成本、轮询时间片及服务可靠度的最优解,可显著提升网络对数据的调度能力,改善网络抖动状况.仿真实验表明,所提算法具有节点调度失效率较低及网络链路抖动抑制效果较好的特点,实践部署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传感 时间片 拉格朗日优化 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水下移动传感网多目标有向路径覆盖增强机制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张美燕 蔡文郁 周丽萍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0-106,共7页
水下传感网中实现多个移动目标的协同追踪任是一个技术难题,针对这个问题论文提出了一种分布式的多目标有向路径覆盖增强算法。在实际的三维水下传感网中,水下传感器节点会随着水流运动而移动,被追踪的目标具有自主行动能力。假设移动... 水下传感网中实现多个移动目标的协同追踪任是一个技术难题,针对这个问题论文提出了一种分布式的多目标有向路径覆盖增强算法。在实际的三维水下传感网中,水下传感器节点会随着水流运动而移动,被追踪的目标具有自主行动能力。假设移动规律遵从Meandering Current Mobility模型,多个运动目标沿着基于概率的Random Walk移动模型轨迹运动。在论文提出的算法中,覆盖运动路径的传感器节点通过两跳邻居节点范围内的水下传感器节点协同决策来实现最大化路径覆盖,通过调整水下传感器节点自身的有向覆盖方向达到多目标轨迹路径有向覆盖率平均值最大,并使多目标轨迹路径有向覆盖率标准方差尽量小。最后论文通过MATLAB软件仿真来验证分布式覆盖增强算法的有效性,能够显著提高多个移动目标的路径覆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 移动传感 三维 有向覆盖 目标追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簇头选择的移动传感网拓扑控制算法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章韵 宋汝芸 +2 位作者 陈志 扈罗全 岳文静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602-1606,共5页
针对移动传感网节点的移动性、能量有限性、动态变化性特点,提出了一种移动传感网分簇拓扑控制算法NACA。NACA算法吸收最小ID算法简便的优点,将其改进,提出新概念响应率,同时考虑了能量有限、移动速度和邻居节点数目等因素。通过实例分... 针对移动传感网节点的移动性、能量有限性、动态变化性特点,提出了一种移动传感网分簇拓扑控制算法NACA。NACA算法吸收最小ID算法简便的优点,将其改进,提出新概念响应率,同时考虑了能量有限、移动速度和邻居节点数目等因素。通过实例分析,将NACA算法和WCA算法、HD算法进行比较,分析表明该算法初次收敛快,能够使得移动传感网具有更稳定的拓扑结构和更长的生命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传感 簇头 拓扑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F-CS的移动传感器网络覆盖优化算法 被引量:12
6
作者 李光辉 胡世红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5-107,共13页
在野外环境部署大规模传感器网络时,往往采用随机部署方式,导致覆盖率不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虚拟力(virtual force)扰动和布谷鸟搜索(CS,Cuckoo search)的移动传感器网络覆盖优化算法(VF-CS)。首先,对传感器节点进行Voronoi图划分,形... 在野外环境部署大规模传感器网络时,往往采用随机部署方式,导致覆盖率不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虚拟力(virtual force)扰动和布谷鸟搜索(CS,Cuckoo search)的移动传感器网络覆盖优化算法(VF-CS)。首先,对传感器节点进行Voronoi图划分,形成独立的泰森多边形(Thiessen polygon)。其次,对泰森多边形内的节点进行虚拟力的分析,将多边形顶点和邻居节点的作用力作为布谷鸟搜索位置更新的扰动因子。最后,通过布谷鸟搜索引导节点移动实现覆盖优化。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以往基于Voronoi图的覆盖优化算法相比,VF-CS算法提高了覆盖率,减少了节点平均移动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传感网络 虚拟力 布谷鸟搜索 覆盖率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会移动传感网中基于感知方向的数据收集 被引量:1
7
作者 梁泉 贺文武 张永晖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1-95,共5页
机会移动传感网中数据收集策略既要保证传输成功率、减小网络开销,也要尽量降低传感器的能量消耗,从而延长网络生命期。遵循简单实用的原则,提出了基于方向感知的数据收集策略(Data Gathering based on Perceptive Direction,DGPD)。当... 机会移动传感网中数据收集策略既要保证传输成功率、减小网络开销,也要尽量降低传感器的能量消耗,从而延长网络生命期。遵循简单实用的原则,提出了基于方向感知的数据收集策略(Data Gathering based on Perceptive Direction,DGPD)。当两个传感器相遇时,以距离它们最近的Sink节点为参照点,分别计算各自的感知方向。把感知方向作为一个重要参数来确定两个相遇传感器的消息转发路由,把消息转发给更有利于接近Sink节点的传感器,从而提高数据收集成功率,减少过多的消息转发。模拟实验结果表明,这种策略可以有效地完成数据收集,并获得较高的网络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会移动传感 数据收集 知方向 消息转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蚁群粒子适应机制的移动传感网簇头生成算法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文 《计算技术与自动化》 2021年第2期86-90,共5页
传统移动传感网簇头生成算法在筛选簇头节点时中存在的节点密度较低及网络传输性能较差的不足。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蚁群粒子适应机制的移动传感网簇头生成算法。首先选取具有较高能量值的节点作为初始簇头节点,采取粒子迭代方式设计了... 传统移动传感网簇头生成算法在筛选簇头节点时中存在的节点密度较低及网络传输性能较差的不足。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蚁群粒子适应机制的移动传感网簇头生成算法。首先选取具有较高能量值的节点作为初始簇头节点,采取粒子迭代方式设计了基于蚁群粒子感知覆盖机制的簇头生成方法,并通过权值评估方式来优化备选簇头节点能量,有效改善因链路抖动而导致的传输性能受限现象,有效提高簇头节点分布密度。基于极限标准差优选机制,通过定时更新备选簇头节点标准差,进一步选取性能较高的节点维持链路性能,改善链路抖动现象并提高网络传输带宽,降低信道噪声对数据传输带来的不利影响。通过仿真实验与基于改进能量均衡机制的传感网簇头生成算法和基于能量优化回收机制的传感网簇头生成算法进行对比,表明所提算法具有更高的簇头节点密度和网络传输带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传感 簇头生成 蚁群粒子 知覆盖 极限标准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中心机制的移动传感网能量优化算法
9
作者 刘热 张春燕 +1 位作者 黄骥 王恒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8-23,共6页
针对移动传感网部署过程中存在能耗适应性较差等问题,本文为降低移动传感网网络能耗并提高节点生存质量,提出了一种基于双中心机制的移动传感网能量优化算法。首先,采取非均衡分割机制,对流量强度较高的区域进行多次分割,降低流量过载... 针对移动传感网部署过程中存在能耗适应性较差等问题,本文为降低移动传感网网络能耗并提高节点生存质量,提出了一种基于双中心机制的移动传感网能量优化算法。首先,采取非均衡分割机制,对流量强度较高的区域进行多次分割,降低流量过载导致的传输不均衡,以消除传输热点,进而提升区域传输均衡质量。随后,为适应移动节点环境,将具有较强均衡特性的节点设置为新簇头节点,设计了基于并发机制的双中心簇头设置方法,双中心簇头同时承担簇区域内数据传输及汇聚,动态调整簇内节点并发请求服务,从而降低簇内频繁发起传输请求所导致的能量消耗,有效优化网络传输能耗。仿真实验表明,与当前的网络能量优化技术相比,所提算法具有更低的网络平均能耗更低的节点失效率,能够在部署过程中显著提升网络经济价值,具有适应性较强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传感 双中心机制 输热点 数据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传感网中基于本地信息的机会路由策略
10
作者 董婷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505-1507,1518,共4页
在考虑节点信道质量、移动方向和速率、剩余能耗等本地信息的基础上,在移动传感网中提出了基于本地信息的机会路由策略(OR-LI)。该策略采用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信道质量的接收信号强度指示值对数-常态分布模型建立节点机会概率值;引入移... 在考虑节点信道质量、移动方向和速率、剩余能耗等本地信息的基础上,在移动传感网中提出了基于本地信息的机会路由策略(OR-LI)。该策略采用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信道质量的接收信号强度指示值对数-常态分布模型建立节点机会概率值;引入移动速率和方向反映节点的移动性;使用节点的剩余能耗反映节点的剩余使用寿命,实现机会路由,并通过候选节点的优选序号来确定候选点的侦听转发时间以避免报文重发。与机会路由策略ExOR和OB比,新策略更适合移动传感网,具有传输有效性高、能耗低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传感 延时容忍网络 机会路由 信号接收强度指示值 移动速度 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einer点的移动传感网络汇聚节点选址
11
作者 梁久祯 李军飞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07-212,共6页
针对目前绝大数静态汇聚节点选址策略很难应用到移动网络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边结构并实现结构意识自适应算法的SCSN模型,其边结构并结构意识自适应算法,能在移动传感网中动态实时地维护汇聚节点在Steiner中心位置,实现了节点个数复杂度... 针对目前绝大数静态汇聚节点选址策略很难应用到移动网络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边结构并实现结构意识自适应算法的SCSN模型,其边结构并结构意识自适应算法,能在移动传感网中动态实时地维护汇聚节点在Steiner中心位置,实现了节点个数复杂度由Ο(n)下降到Ο(n),同时还具有动态自适应、低复杂度、低时延等方面的优势。实验对比Steiner和其他几何中心作为汇聚节点的移动更新的偏移量,结果表明Steiner有使汇聚节点高稳定低偏心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汇聚节点 移动传感网络 Steiner中心 结构意识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传感网协作通信路由设计与仿真分析
12
作者 刘真祥 张宏伟 《贵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年第2期38-42,共5页
根据无线传感网络的应用模式,研究了移动传感网节点间协作通信的实现方式及能耗控制问题。在动态路由协议DSR的基础上,设计了移动传感网络协作通信的自适应节能路由DSR-C,并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采用DSR-C路由,能有效地减少移动传... 根据无线传感网络的应用模式,研究了移动传感网节点间协作通信的实现方式及能耗控制问题。在动态路由协议DSR的基础上,设计了移动传感网络协作通信的自适应节能路由DSR-C,并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采用DSR-C路由,能有效地减少移动传感网络的通信能耗,提高网络的生命周期和有效工作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传感 协作通信 动态网络 路由设计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移动传感网络的移动策略模型研究
13
作者 曾夏玲 黎虹 李广振 《科技广场》 2010年第8期6-8,共3页
本文结合未来传感网络发展方向,研究多层移动传感网络中移动聚集节点sink的移动控制策略。首先介绍移动传感器网络的相关研究工作,进而介绍多层移动传感网络结构模型,研究网络结构中移动聚集节点Sink的移动策略,提出了一种基于Delaunay... 本文结合未来传感网络发展方向,研究多层移动传感网络中移动聚集节点sink的移动控制策略。首先介绍移动传感器网络的相关研究工作,进而介绍多层移动传感网络结构模型,研究网络结构中移动聚集节点Sink的移动策略,提出了一种基于Delaunay三角剖分的Sink节点移动控制策略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传感网络 移动策略 DELAUNA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移动传感网的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
14
作者 蒋凌云 肖甫 王汝传 《科技信息》 2012年第30期41-42,共2页
本文在分析现有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将无线传感器放置在移动矿工身上进行煤矿生产监控的系统,分析了系统软硬件的架构。
关键词 煤矿安全 移动传感 无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沌度量机制的移动传感网络节点定位算法研究
15
作者 庄绪强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2016年第7期1286-1289,1352,共5页
为解决移动传感网络部署过程中遇到的节点定位困难、精确度低以及控制开销大等问题,论文提出了基于混沌度量机制的移动传感网络节点定位算法。首先通过对信号节点传感射频强度进行混沌推断,减少了直接采取信号强度定位过程中遇到的控制... 为解决移动传感网络部署过程中遇到的节点定位困难、精确度低以及控制开销大等问题,论文提出了基于混沌度量机制的移动传感网络节点定位算法。首先通过对信号节点传感射频强度进行混沌推断,减少了直接采取信号强度定位过程中遇到的控制运算复杂等问题,随后同时采取了高适应纠错机制,大大改善了定位过程中遇到的精度问题,同时也减少了控制开销。仿真实验表明:与DFGA算法相比,论文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与网络控制开销更低,定位精确度更高,对移动传感网的部署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传感网络 节点定位 混沌度量 射频强度 高适应纠错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传感网社区间能量均衡路由算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高秋田 杨文忠 +2 位作者 张振宇 石研 李双双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855-1860,共6页
在资源受限的无线移动传感器网络(MWSN)中设计能效路由是一个挑战性难题。针对移动传感器网络中社区间路由节点能量消耗过快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社区间能量均衡路由算法(ERAI)。设计了一个新的基于节点的剩余能量以及相遇可能性的转发能... 在资源受限的无线移动传感器网络(MWSN)中设计能效路由是一个挑战性难题。针对移动传感器网络中社区间路由节点能量消耗过快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社区间能量均衡路由算法(ERAI)。设计了一个新的基于节点的剩余能量以及相遇可能性的转发能力路由度量FC。利用此度量FC和相遇节点的去向信息选择中继节点来转发消息。实验数据显示,ERAI路由算法在首个节点消亡时间上与Epidemic和PROPHET路由算法相比分别推迟了12.6%~15.6%和4.5%~8.3%,且节点剩余能量均方差小于Epidemic和PROPHET路由算法。实验结果表明,ERAI在一定程度上均衡了各节点的能耗,延长了网络的生命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传感 社区 能量均衡 相遇概率 生命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移动传感网的攻击风险监测系统 被引量:2
17
作者 倪铭 张宏 李千目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44-147,共4页
提出基于稳定性、安全性、簇大小选择和簇首节点合理选择的方法,从逻辑上对整个网络进行了簇的划分并选出最佳簇首节点,引入基于自回归模型的间隙性异常识别,实现了在簇首节点上执行自动检测网络流量异常和自动报警的功能。实验证明了... 提出基于稳定性、安全性、簇大小选择和簇首节点合理选择的方法,从逻辑上对整个网络进行了簇的划分并选出最佳簇首节点,引入基于自回归模型的间隙性异常识别,实现了在簇首节点上执行自动检测网络流量异常和自动报警的功能。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攻击风险监测 移动传感 自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极坐标捕捉机制的移动传感网信号定位算法
18
作者 朱晓晶 《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第4期57-61,共5页
为解决当前LTE-5G领域内移动传感网信号定位算法存在的定位精度不高、定位时间过长及定位能力较差等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极坐标捕捉机制的移动传感网信号定位算法。首先,通过逆向频率变换及角度矩阵映射,设计了一种抗噪能力较强的信号... 为解决当前LTE-5G领域内移动传感网信号定位算法存在的定位精度不高、定位时间过长及定位能力较差等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极坐标捕捉机制的移动传感网信号定位算法。首先,通过逆向频率变换及角度矩阵映射,设计了一种抗噪能力较强的信号接收模型,使其能够结合正交处理的方式来抑制信道噪声干扰,以降低定位过程中因噪声而导致精度不高的问题。随后,联合预设极坐标中心与频率-拓扑关系,构建了一种环定位结构,充分利用sink节点性能不受限的特点来快速捕获信号发射位置,提高定位精度,减少定位时间。仿真实验表明:与常用的正交环定位算法(Orthogonal Loop Location Algorithms,OLL算法)、双源定位算法(Dual-source localization algorithm,DSL算法)相比,本文算法定位精度高,定位时间短等优势,具有很强的实际部署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传感 极坐标捕捉 逆向频率变换 环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ime偏移机制的移动传感网数据中继节点感知优化算法 被引量:3
19
作者 黄煜栋 郝平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9-75,共7页
为解决移动传感网数据传输过程中中继节点转发数据能力较弱,且难以降低数据链路的拥塞水平,易导致网络拥塞的难题,提出了基于time偏移机制的移动传感网数据中继节点感知优化算法.首先,通过感知节点拟碰撞过程中的time偏移因素,采取级联... 为解决移动传感网数据传输过程中中继节点转发数据能力较弱,且难以降低数据链路的拥塞水平,易导致网络拥塞的难题,提出了基于time偏移机制的移动传感网数据中继节点感知优化算法.首先,通过感知节点拟碰撞过程中的time偏移因素,采取级联判断机制,计算最佳数据传输成功率,实现对网络传输链路的筛选;然后根据节点数据成功传输率,通过分析节点的数据接收-发过程,计算数据转发投递阈值,降低了数据转发过程中的时延;随后基于节点自适应感知的方式,在节点存在多条数据传输路径时,通过定义节点缓存拥塞控制规则,优化传输节点的缓存拥塞控制,降低数据链路抖动对传输的影响.仿真实验表明:与CS_WSN算法、PR_CARA算法相比,此算法具有更高的下一跳传输节点的成功投递概率与数据分组传输水平,以及更低的链路拥塞程度,且有效降低了数据传输的时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传感网络 Time偏移 中继节点 节点缓存拥塞控制 投递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传感网络汇聚节点动态选址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军飞 梁久祯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453-1456,共4页
针对绝大多数汇聚节点选址策略都是基于静态传感器网络的问题,提出一种分布式和集中式的SCSN模型。该模型实现了结构意识自适应算法,能在移动传感网中动态实时地维护汇聚节点在Steiner中心位置;其基于边结构设计,实现了凸壳更新的节点... 针对绝大多数汇聚节点选址策略都是基于静态传感器网络的问题,提出一种分布式和集中式的SCSN模型。该模型实现了结构意识自适应算法,能在移动传感网中动态实时地维护汇聚节点在Steiner中心位置;其基于边结构设计,实现了凸壳更新的节点个数复杂度由Ο(n)下降到Ο(槡n),并结合Kalman滤波预测方法准确地预测汇聚节点的移动轨迹。最后实验对比了Steiner和其他几何中心更新的偏移量,结果表明Steiner有使汇聚节点具有高稳定低偏心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汇聚节点 移动传感网络 Steiner中心 结构意识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