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少免耕对小麦/玉米农田玉米还田秸秆腐解的影响
被引量:
51
1
作者
江晓东
迟淑筠
+2 位作者
王芸
宁堂原
李增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47-251,共5页
为了研究高产灌溉条件下土壤耕作模式对还田玉米秸秆腐解的影响,在山东龙口采用4种土壤耕作模式(常规耕作秸秆还田、旋耕秸秆还田、耙耕秸秆还田、免耕秸秆覆盖)进行了一年两季田间试验,测定了秸秆腐解率、秸秆腐解速率和秸秆的纤维素...
为了研究高产灌溉条件下土壤耕作模式对还田玉米秸秆腐解的影响,在山东龙口采用4种土壤耕作模式(常规耕作秸秆还田、旋耕秸秆还田、耙耕秸秆还田、免耕秸秆覆盖)进行了一年两季田间试验,测定了秸秆腐解率、秸秆腐解速率和秸秆的纤维素含量。结果表明:秸秆腐解速率与土壤温度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旋耕秸秆还田和耙耕秸秆还田两种少耕模式和常规耕作秸秆还田模式的秸秆腐解率、平均秸秆腐解速率无显著差异,说明少耕模式并不因减少耕作程序而降低作物秸秆在田间的腐解。免耕模式的秸秆腐解率和腐解速度显著低于以上3种耕作模式,经过小麦和玉米两个生长季节后仍有37.78%的玉米秸秆剩余,而且秸秆中纤维素质量分数为20.69%,腐解质量差,会对下年作物的出苗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分
解
纤维素
秸秆腐解速率
秸秆
还田
耕作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少免耕对小麦/玉米农田玉米还田秸秆腐解的影响
被引量:
51
1
作者
江晓东
迟淑筠
王芸
宁堂原
李增嘉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应用气象学院
山东农业大学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农学院
山东农业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
出处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47-251,共5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15B07)
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803028)
山东省科技厅项目(2006JY06)
文摘
为了研究高产灌溉条件下土壤耕作模式对还田玉米秸秆腐解的影响,在山东龙口采用4种土壤耕作模式(常规耕作秸秆还田、旋耕秸秆还田、耙耕秸秆还田、免耕秸秆覆盖)进行了一年两季田间试验,测定了秸秆腐解率、秸秆腐解速率和秸秆的纤维素含量。结果表明:秸秆腐解速率与土壤温度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旋耕秸秆还田和耙耕秸秆还田两种少耕模式和常规耕作秸秆还田模式的秸秆腐解率、平均秸秆腐解速率无显著差异,说明少耕模式并不因减少耕作程序而降低作物秸秆在田间的腐解。免耕模式的秸秆腐解率和腐解速度显著低于以上3种耕作模式,经过小麦和玉米两个生长季节后仍有37.78%的玉米秸秆剩余,而且秸秆中纤维素质量分数为20.69%,腐解质量差,会对下年作物的出苗产生影响。
关键词
秸秆
分
解
纤维素
秸秆腐解速率
秸秆
还田
耕作模式
Keywords
straw
decomposition
cellulose
straw decomposition speed
straw returning
tillage patterns
分类号
S341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少免耕对小麦/玉米农田玉米还田秸秆腐解的影响
江晓东
迟淑筠
王芸
宁堂原
李增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5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