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稞秸秆灰改性氯氧镁水泥砂浆防护钢筋混凝土的损伤特性
1
作者 崔丽君 乔宏霞 +2 位作者 曹锋 舒修远 盛程辉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282-3293,共12页
为了探究青稞秸秆灰改性氯氧镁水泥砂浆防护混凝土的耐久性损伤特性及劣化规律,制备了不同防护层厚度的钢筋混凝土试件,通过在盐卤侵蚀环境下恒电流通电加速锈蚀试验对钢筋的锈蚀劣化进行了测试分析。采用混凝土裂缝缺陷探测仪对混凝土... 为了探究青稞秸秆灰改性氯氧镁水泥砂浆防护混凝土的耐久性损伤特性及劣化规律,制备了不同防护层厚度的钢筋混凝土试件,通过在盐卤侵蚀环境下恒电流通电加速锈蚀试验对钢筋的锈蚀劣化进行了测试分析。采用混凝土裂缝缺陷探测仪对混凝土侵蚀过程中的裂缝开展情况进行监测,基于交流阻抗分析与极化曲线拟合所得电化学参数,用以表征混凝土内部钢筋的锈蚀劣化情况。采用Weibull分布函数建立了氯氧镁水泥砂浆防护混凝土的耐久性损伤劣化数值模型。结果表明,在盐卤侵蚀环境下掺入青稞秸秆灰的氯氧镁水泥砂浆防护钢筋混凝土在通电648 h后,钢筋的腐蚀电流密度仍小于0.2μA·cm^(-2),处于低锈蚀状态,锈蚀发展较为缓慢;Weibull分布函数可以有效地用于青稞秸秆灰改性的氯氧镁水泥砂浆防护混凝土中钢筋锈蚀劣化的损伤程度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秸秆灰 氯氧镁水泥 防护混凝土 耐久性 电化学分析 Weibull分布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灰为添加剂的粉煤灰免烧陶粒的试制 被引量:14
2
作者 邱珊 黄旭 +2 位作者 刘子述 马放 徐善文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6-40,共5页
为克服粉煤灰免烧陶粒堆积密度高、应用性差的弊端,以秸秆灰为添加剂制备免烧陶粒.对粉煤灰活性激发机理、原料添加作用和陶粒物相组成(XRD)进行研究,得出制备陶粒的最佳过程参数为:5%的NaOH溶液预处理粉煤灰,成分配比(质量分数)为粉煤... 为克服粉煤灰免烧陶粒堆积密度高、应用性差的弊端,以秸秆灰为添加剂制备免烧陶粒.对粉煤灰活性激发机理、原料添加作用和陶粒物相组成(XRD)进行研究,得出制备陶粒的最佳过程参数为:5%的NaOH溶液预处理粉煤灰,成分配比(质量分数)为粉煤灰58.11%、氧化钙4.84%、水泥29.05%、秸秆灰8%.产品的主要性能指标为堆积密度785 kg/m3,比表面积11.1 m2/g,破碎率2.3%.对制得陶粒的浸出毒性和基本性能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以秸秆灰为添加剂在一定条件下可制备出用于污水处理领域性能优良的功能陶粒,达到经济节能、变废为宝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 免烧陶粒 秸秆灰 轻质 污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灰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及强度预测 被引量:19
3
作者 张强 李耀庄 +1 位作者 刘保华 徐志胜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59-265,共7页
为了优化混凝性能,减少水泥产业耗能,尝试采用以部分秸秆灰替代水泥制备混凝土。该文通过试验对油菜秸秆灰混凝土拉压性能进行了研究,得到秸秆灰质量分数和水胶比对秸秆灰混凝土拉压性能的影响规律,如当秸秆灰质量分数增大时,混凝土拉... 为了优化混凝性能,减少水泥产业耗能,尝试采用以部分秸秆灰替代水泥制备混凝土。该文通过试验对油菜秸秆灰混凝土拉压性能进行了研究,得到秸秆灰质量分数和水胶比对秸秆灰混凝土拉压性能的影响规律,如当秸秆灰质量分数增大时,混凝土拉压性能呈下降趋势;当水胶比过大时,混凝土力学性能急剧下降。同时提出秸秆灰混凝土抗拉性能与抗压性能间的线性函数关系以及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计算公式,并与其他混凝土抗压强度公式进行比对验证。采用小波神经网络的预测方法,引入随机函数,对试验数据抽样进行训练,而后预测数据并与试验数据进行比对,计算误差,并将预测数据用于该文提出的拉压公式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验证较好。最后试验结果表明:当秸秆灰替代掺量为10%时,秸秆灰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下降了25%,抗压强度仅下降了8%;当替代掺量为20%时,抗压强度下降了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混凝土 力学性能 神经网络 油菜秸秆 秸秆灰混凝土 小波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灰配施生物菌肥对小麦产量及养分吸收与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朱小梅 刘冲 +5 位作者 邢锦城 丁海荣 赵宝泉 刘兴华 王茂文 洪立洲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337-341,共5页
以单施氮磷肥为对照,研究了盆栽条件下,秸秆灰全部或部分代替化学钾肥及与生物菌肥配施对小麦产量及养分吸收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化学钾肥与秸秆灰处理均显著提高了盆栽小麦的籽粒产量,其中以全量秸秆灰配施生物菌肥(A1M)与半... 以单施氮磷肥为对照,研究了盆栽条件下,秸秆灰全部或部分代替化学钾肥及与生物菌肥配施对小麦产量及养分吸收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化学钾肥与秸秆灰处理均显著提高了盆栽小麦的籽粒产量,其中以全量秸秆灰配施生物菌肥(A1M)与半量秸秆灰配施生物菌肥(K2A2M)处理增产效果尤为显著,与对照(CK1)相比,增幅分别为66.2%和70.9%;A1M处理对提高小麦籽粒中氮、磷、钾含量与氮、磷、钾素积累量效果显著,而K2A2M处理对提高根须中的氮、磷含量与积累量有明显作用;除CK1外,氮、磷、钾素的养分利用效率分别以全量秸秆灰(A1)、化学钾肥(K1)和半量秸秆灰配施生物菌肥(K2A2M)处理最高,养分收获指数均以A1M处理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灰 生物菌肥 小麦 产量 养分吸收与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灰利用的研究进展(英文) 被引量:17
5
作者 孙云娟 蒋剑春 +3 位作者 赵淑蘅 胡亿明 郑志锋 杨卫红 《生物质化学工程》 CAS 2011年第6期35-42,共8页
生物质热化学转化过程中产生的秸秆灰已逐渐成为经济和环境的负担。随着生物质热化学转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秸秆灰的利用问题逐步凸显。基于秸秆灰的特性,秸秆灰能制备很多的化学产品;能应用在建筑工业中;作为一种主要的吸附剂能去除很... 生物质热化学转化过程中产生的秸秆灰已逐渐成为经济和环境的负担。随着生物质热化学转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秸秆灰的利用问题逐步凸显。基于秸秆灰的特性,秸秆灰能制备很多的化学产品;能应用在建筑工业中;作为一种主要的吸附剂能去除很多污染物,尤其是在经过物理和化学活化后吸附效果更显著;由于秸秆灰的基本矿物元素与土壤相近,经过处理后,还能作为农业肥料使用。本文还介绍了秸秆灰在化学工业、建筑材料、环境管理及农业领域的更进一步的研究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灰 利用 吸附 特征 热化学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灰、生物菌肥与化肥配施对土壤养分和设施碱蓬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朱小梅 洪立洲 +5 位作者 刘兴华 王茂文 邢锦城 赵宝泉 刘冲 丁海荣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2-105,110,共5页
以单施氮磷肥为对照,研究设施栽培条件下秸秆灰、秸秆灰配施生物菌肥、生物菌肥、碳酸钾及碳酸钾配施生物菌肥对碱蓬嫩茎叶产量、品质、养分形态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K、+KM、+A、+AM及+M处理使碱蓬3次收获的嫩茎叶总产量显著增... 以单施氮磷肥为对照,研究设施栽培条件下秸秆灰、秸秆灰配施生物菌肥、生物菌肥、碳酸钾及碳酸钾配施生物菌肥对碱蓬嫩茎叶产量、品质、养分形态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K、+KM、+A、+AM及+M处理使碱蓬3次收获的嫩茎叶总产量显著增加14.3%~41.1%,其中,以+A与+AM处理增产效果最显著。+A与+AM处理碱蓬嫩茎叶中Vc含量提高14.3%~28.3%,氨基酸含量提高5.4%~27.3%,硝酸盐含量降低13.3%~14.8%,营养品质得到明显改善。碱蓬嫩茎叶中磷、钾养分形态均以非蛋白态为主,氮素养分形态比较均衡。+AM与+A处理提高了碱蓬嫩茎叶中非蛋白态养分含量,且+A与+AM处理使土壤有效磷、有效钾及有机质含量增加21.3%~128.0%,显著高于施用化肥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灰 生物菌肥 设施碱蓬 土壤养分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灰型混合育苗基质对番茄秧苗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程艳 张晓明 +3 位作者 吴春燕 刘丹 曹稳 姜婉竹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51-54,共4页
以秸秆灰、草炭为试材,以番茄品种‘粉冠888’为研究对象,将未经科学处理的秸秆灰和草炭按不同配比混配成混合育苗基质,研究其理化性质及其在番茄穴盘育苗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秸秆灰草炭混配基质的理化性质符合穴盘育苗效果要求,处... 以秸秆灰、草炭为试材,以番茄品种‘粉冠888’为研究对象,将未经科学处理的秸秆灰和草炭按不同配比混配成混合育苗基质,研究其理化性质及其在番茄穴盘育苗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秸秆灰草炭混配基质的理化性质符合穴盘育苗效果要求,处理中混配基质A3(秸秆灰∶草炭(V∶V)=1∶1)育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草炭∶蛭石(V∶V)=2∶1),A3处理幼苗的壮苗指数和根冠比分别为0.163、0.124,比对照依次高出32.52%、13.76%;综合幼苗生长状况和生理代谢等指标可以确定,秸秆灰混配基质以秸秆灰和草炭等体积混合可以作为番茄穴盘育苗的基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灰 基质 番茄 育苗
原文传递
秸秆灰对煤焦气化反应性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邢康 唐庆杰 +1 位作者 练佳佳 张立恒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51-654,共4页
钾、钙对煤焦气化反应性具有重要影响,秸秆灰中含有丰富的钾、钙。以神木煤为制焦原料,通过STA409PC同步热分析仪研究了秸秆灰对煤焦气化反应性的影响,并通过测定煤焦的碘吸附值对其比表面积及孔隙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煤与玉米秸... 钾、钙对煤焦气化反应性具有重要影响,秸秆灰中含有丰富的钾、钙。以神木煤为制焦原料,通过STA409PC同步热分析仪研究了秸秆灰对煤焦气化反应性的影响,并通过测定煤焦的碘吸附值对其比表面积及孔隙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煤与玉米秸秆共焦化所得煤焦的气化反应性明显优于单独煤焦,且与玉米秸秆的添加比例有关;采用脱灰玉米秸秆与煤共焦化所得煤焦的气化反应性与单纯煤焦相近;将与玉米秸秆等效的秸秆灰添加到煤焦中,煤焦的气化效果明显优于等效玉米秸秆与煤共焦化所得煤焦。煤焦碘吸附值测定结果表明,脱灰秸秆与煤共焦化所得煤焦的碘吸附值最大,单纯煤焦的碘吸附值最小,说明玉米秸秆及秸秆灰对煤焦的比表面积及孔隙结构具有重要的影响,与煤焦的气化反应性评价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灰 煤焦 气化反应性 碘吸附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型压强对秸秆灰颗粒中水溶钾释放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张政清 何芳 +4 位作者 张毅 于如军 张艳玲 高振强 杨彬彬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97-803,共7页
秸秆灰的压缩成型可以减少施用过程中的扬尘污染及营养快速释放对农作物的冲击。为了研究成型压强对秸秆灰颗粒中营养元素释放特性的影响,在成型压强为381,460,539,618 MPa的条件下压制了尺寸约为Ф9 mm×2 mm的麦秸灰颗粒和玉米秸... 秸秆灰的压缩成型可以减少施用过程中的扬尘污染及营养快速释放对农作物的冲击。为了研究成型压强对秸秆灰颗粒中营养元素释放特性的影响,在成型压强为381,460,539,618 MPa的条件下压制了尺寸约为Ф9 mm×2 mm的麦秸灰颗粒和玉米秸灰颗粒,采用钾离子选择性电极配合参比电极连续检测溶液中钾离子的浓度变化,并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计算水溶钾的溶出特性。实验结果表明:灰颗粒的水溶钾释放速率明显小于灰粉体,灰颗粒释放75%的水溶钾所需的时间超过灰粉体所需时间的80倍;随着成型压强的增大,颗粒中水溶钾的释放速率略有下降,但并不显著;玉米秸灰颗粒的水溶钾释放速率高于麦秸灰颗粒,两者释放75%的水溶钾所用时间分别为22 min和35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灰 成型颗粒 压强 释放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乳液/青稞秸秆灰改性氯氧镁水泥的耐水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曹锋 乔宏霞 +2 位作者 李双营 喇世仁 邵亚飞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0122-10129,共8页
氯氧镁水泥具有较好的抗盐卤侵蚀性能,但耐水性能差限制了其在盐湖及盐渍土地区的普遍应用。为了提高氯氧镁水泥砂浆(MOCM)的耐水性能,将丙烯酸乳液(AE)和青稞秸秆灰(HBSA)分别以单掺和复掺的方式掺入MOCM中,采用软化系数来表征耐水性... 氯氧镁水泥具有较好的抗盐卤侵蚀性能,但耐水性能差限制了其在盐湖及盐渍土地区的普遍应用。为了提高氯氧镁水泥砂浆(MOCM)的耐水性能,将丙烯酸乳液(AE)和青稞秸秆灰(HBSA)分别以单掺和复掺的方式掺入MOCM中,采用软化系数来表征耐水性能的高低。采用气体吸附技术对MOCM的孔隙结构进行分析,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技术(XRD)对MOCM的微观结构进行表征,进而揭示AE和HBSA影响MOCM耐水性能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单掺1%AE时MOCM的耐水性能显著增加,但其力学性能显著下降。复掺1%AE和15%HBSA的MOCM耐水性能比未掺时增加了18.43%,而且力学性能最高。AE掺入MOCM中形成了丙烯酸镁凝胶,有效填充了孔隙,增加了结构的密实性,提高了耐水性能;但是抑制了5相晶体的形成,使得力学性能显著下降。MOCM中掺入HBSA生成了水化硅酸镁(M-S-H)凝胶,填充了5相晶体与固体颗粒之间的有害孔隙,优化了孔隙结构,提高了MOCM的力学及耐水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氧镁水泥 丙烯酸乳液 青稞秸秆灰 耐水性能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稞秸秆灰掺入氯氧镁水泥中的活性与作用机理 被引量:7
11
作者 曹锋 谭镇 +1 位作者 乔宏霞 舒修远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2196-12202,12209,共8页
为了研究青稞秸秆灰(HBSA)掺入氯氧镁水泥(MOC)中的活性与作用机理,对不同煅烧温度、煅烧时间以及研磨时间所制备的HBSA的物相组成及粒径分布进行了测试,初步确定了HBSA的活性制备参数。设计了煅烧温度、煅烧时间、研磨时间3种参数影响... 为了研究青稞秸秆灰(HBSA)掺入氯氧镁水泥(MOC)中的活性与作用机理,对不同煅烧温度、煅烧时间以及研磨时间所制备的HBSA的物相组成及粒径分布进行了测试,初步确定了HBSA的活性制备参数。设计了煅烧温度、煅烧时间、研磨时间3种参数影响下MOC的力学性能正交试验,并采用相对活性指数反映掺入MOC中HBSA的活性高低。基于灰熵关联分析,对HBSA活性影响因素的主次关系进行了分析。最后,对HBSA的微观组成以及MOC的微观形貌进行分析,进而揭示其活性效应产生的机理。结果表明,600℃时煅烧2 h、研磨2 h所得HBSA的结晶度和平均粒径最小、比表面积最大、活性最高,掺入MOCM中相对活性指数达到1.06。煅烧温度对HBSA的活性影响最大,研磨时间影响次之,煅烧时间影响最小。HBSA中活性SiO_(2)的含量较高,能够与MOC的水化产物发生二次水化反应生成水化硅酸镁(M-S-H)凝胶,增强结构的密实性,提高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秸秆灰 氯氧镁水泥 活性效应 微观结构 熵关联分析 作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灰生物有机肥在啤酒大麦上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凯 洪立洲 +5 位作者 李红阳 顾慧玲 孙星星 高波 周加春 张俊喜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1期37-39,共3页
在江苏沿海农区,以常规施肥、秸秆灰代替化学钾肥及空白施肥为对照,通过二季定位试验分析秸秆灰生物有机肥对啤酒大麦生育进程、产量结构、啤麦品质及耕层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秸秆灰生物有机肥处理和其他处理相比生育期延长2~... 在江苏沿海农区,以常规施肥、秸秆灰代替化学钾肥及空白施肥为对照,通过二季定位试验分析秸秆灰生物有机肥对啤酒大麦生育进程、产量结构、啤麦品质及耕层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秸秆灰生物有机肥处理和其他处理相比生育期延长2~5 d,成穗数、成穗率、分蘖成穗率分别达801.1万个/hm^2、54.6%、41.3%,与其他处理相比分别提高64.6万~186.9万个/hm^2、8.1%~10.5%、9.1%~14.7%;试验实产量达6 934.5 kg/hm^2,较其他处理增产655.5~3 427.2 kg/hm^2,增幅达10.4%~97.7%,增产作用极显著;同时啤麦籽粒的千粒质量增加,发芽势提高,蛋白质含量降低,啤麦品质得到改善;经测定发现,连续2年施用秸秆灰生物有机肥的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达17.6 g/kg,比试验前及其他3个处理高2.1~7.5 g/kg,耕层土壤的产出能力有所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沿海浓区 秸秆灰生物有机肥 啤酒大麦 应用效果 二季定位试验 生育进程 产量结构 品质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灰中水溶钾含量三种检测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毅 于如军 +3 位作者 张政清 高振强 杨彬彬 何芳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588-1594,共7页
水溶钾含量是衡量秸秆灰肥性的重要指标之一。文章以火焰光度计法为基准,研究了K+选择性电极法(电极法)和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法)与基准方法对水溶钾含量检测结果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对于550℃下制取的玉米秸灰和麦秸灰,电极法的相对... 水溶钾含量是衡量秸秆灰肥性的重要指标之一。文章以火焰光度计法为基准,研究了K+选择性电极法(电极法)和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法)与基准方法对水溶钾含量检测结果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对于550℃下制取的玉米秸灰和麦秸灰,电极法的相对误差为-6%~6%,XRF法检测出的水溶钾含量偏高,相对误差小于18%。对XRF法检测结果的单因素敏感性分析表明,原灰中钾含量的检测误差是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灰 水溶钾 火焰光度计法 K+选择性电极法 X射线荧光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灰掺加对水泥基引气节能砂浆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鞠成 王涛 孙鹏飞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4期609-612,共4页
秸秆灰中含有大量的Si O2,而且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比水泥和矿粉的比表面积都大,具有一定的火山灰性.将秸秆灰按照不同比例等量取代引气节能砂浆中的水泥,测定取代后的引气节能砂浆的含气量、工作性和强度的变化规律.通过试验发现,随着... 秸秆灰中含有大量的Si O2,而且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比水泥和矿粉的比表面积都大,具有一定的火山灰性.将秸秆灰按照不同比例等量取代引气节能砂浆中的水泥,测定取代后的引气节能砂浆的含气量、工作性和强度的变化规律.通过试验发现,随着秸秆灰对水泥取代量的增加,引气节能砂浆的含气量逐渐降低,稠度降低,分层度下降,强度降低,经分析,秸秆灰的添加对引气节能砂浆的早期强度有一定的增强作用,但是对后期强度增长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灰 节能砂浆 工作性 抗压强度 PH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灰制备硅酸钙板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雒锋 金玉杰 《新型建筑材料》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5-39,共5页
以秸秆灰和石灰为主要原材料制备硅酸钙板。研究了秸秆灰与石灰比例、水泥用量、养护温度与成型压力对硅酸钙板抗折强度、导热系数的影响。采用XRD、SEM方法分析了硅酸钙板的矿物组成与微观形貌。结果表明,托贝莫来石和石英是硅酸钙板... 以秸秆灰和石灰为主要原材料制备硅酸钙板。研究了秸秆灰与石灰比例、水泥用量、养护温度与成型压力对硅酸钙板抗折强度、导热系数的影响。采用XRD、SEM方法分析了硅酸钙板的矿物组成与微观形貌。结果表明,托贝莫来石和石英是硅酸钙板的主晶相,力学性能与导热系数取决于硅酸钙板中托贝莫来石含量和密实度。在最佳条件下秸秆灰用量可达36%,而水泥和纤维的用量分别为10%和3%。此条件下制备的硅酸钙板性能符合JC/T564.1—2008《纤维增强硅酸钙板第1部分:无石棉硅酸钙板》中A类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灰 硅酸钙板 抗弯强度 导热系数 结晶相 微观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灰物相分离及硫酸钾镁肥的制备 被引量:1
16
作者 万亚丽 余东旭 +3 位作者 许宁 姜瑞雨 陈明功 侯贵华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58-61,共4页
以发电厂秸秆灰为原料,用水溶法得到含钾溶液,继而用萃取法分离溶液中的钾与钠,最终获得钾镁肥。确定了水溶法制备含钾溶液的优化工艺参数,即水灰质量比为4∶1、浸取温度为60℃、浸取时间为60 min,在此条件下提钾率达到80.74%。通过正... 以发电厂秸秆灰为原料,用水溶法得到含钾溶液,继而用萃取法分离溶液中的钾与钠,最终获得钾镁肥。确定了水溶法制备含钾溶液的优化工艺参数,即水灰质量比为4∶1、浸取温度为60℃、浸取时间为60 min,在此条件下提钾率达到80.74%。通过正交实验获得萃取分离法制备钾镁肥的优化工艺条件,即萃取剂三正丁胺与正丁醇的体积比为1∶2.5、萃取剂(有机相)与含钾溶液(无机相)的体积比为1∶2、萃取时间为2 h、萃取温度为60℃,在优化工艺条件下制备的钾镁肥符合钾镁肥国家标准,并优于优等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灰 硫酸钾镁肥 物相分离 正交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化微珠对秸秆灰/水泥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春红 鲍鑫 +5 位作者 支中祥 KO Frank ZAKARIA Sarani 左恒峰 贾立霞 高晓平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2-76,共5页
通过响应面Box-Behnken实验设计,对玻化微珠增强秸秆灰/水泥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了优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所选模型具有显著性(P<0.05),模型优化得出的复合材料最优工艺参数为:掺入量为10%,粒径为600μm。在最优工艺下,玻化微珠增强... 通过响应面Box-Behnken实验设计,对玻化微珠增强秸秆灰/水泥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了优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所选模型具有显著性(P<0.05),模型优化得出的复合材料最优工艺参数为:掺入量为10%,粒径为600μm。在最优工艺下,玻化微珠增强秸秆灰/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为0.2919 W/(m·K),相比未优化处理的,导热系数降低了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灰 水泥基复合材料 玻化微珠 响应曲面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环境下麦秸秆灰改性碳纤维混凝土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杨彬 丁斌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2017年第5期49-52,共4页
以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中砂和碎石为主要原材料,以麦秸秆灰和碳纤维为掺合料,配制了麦秸秆灰改性碳纤维混凝土,并在冬季室外低温环境下测定了该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电学性能和热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麦秸秆灰的掺量越大,... 以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中砂和碎石为主要原材料,以麦秸秆灰和碳纤维为掺合料,配制了麦秸秆灰改性碳纤维混凝土,并在冬季室外低温环境下测定了该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电学性能和热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麦秸秆灰的掺量越大,混凝土的工作性能越差;但麦秸秆灰对碳纤维混凝土综合性能的提升有利,其中,20%掺量的麦秸秆灰对0.4%体积含量碳纤维混凝土的改性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环境 碳纤维 秸秆灰 混凝土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秸秆灰高性能混凝土的抗酸侵蚀性能与微观机理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赵威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64-67,共4页
为探究小麦秸秆灰高性能混凝土的抗酸侵蚀性能,测试了4种小麦秸秆灰掺量(0、5%、10%、15%)的混凝土,在稀硫酸侵蚀28、56、84、112 d龄期后的力学性能。并借助SEM电镜对各组混凝土进行微观检测,从微观角度对小麦秸秆灰混凝土的抗酸侵蚀... 为探究小麦秸秆灰高性能混凝土的抗酸侵蚀性能,测试了4种小麦秸秆灰掺量(0、5%、10%、15%)的混凝土,在稀硫酸侵蚀28、56、84、112 d龄期后的力学性能。并借助SEM电镜对各组混凝土进行微观检测,从微观角度对小麦秸秆灰混凝土的抗酸侵蚀性能进行机理分析。结果表明:适当掺量的小麦秸秆灰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抗酸侵蚀性能,小麦秸秆灰的火山灰活性使混凝土内部产生较多的水化硅酸钙(C-S-H)凝胶,提高了混凝土密实度,减缓酸性溶液进入混凝土内部的速率。且稻壳灰10%替代率时效果最佳,相较于普通混凝土其抗压、劈裂抗拉强度分别提高了17.2%、1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灰 混凝土 抗酸侵蚀性能 微观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灰的特性及其应用现状 被引量:1
20
作者 盖广清 王卓清 《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 2018年第7期32-33,共2页
目前,我国农作物秸秆存在产量大、利用率低的现象,要想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走绿色节能、资源节约型可持续发展道路。秸秆发电是解决农民焚烧秸秆、污染环境的一个好措施,但必须处理好秸秆发电的废弃物——秸秆灰的应用问题。本文介... 目前,我国农作物秸秆存在产量大、利用率低的现象,要想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走绿色节能、资源节约型可持续发展道路。秸秆发电是解决农民焚烧秸秆、污染环境的一个好措施,但必须处理好秸秆发电的废弃物——秸秆灰的应用问题。本文介绍了秸秆灰的成分、特点以及应用现状,对推动秸秆灰的应用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灰 熔融性 混凝土 融雪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