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2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下高职学生心理素质提升对策研究?——以X学院为例
1
作者 马琴芳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2025年第1期83-85,共3页
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产生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当下解决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有效途径。针对当前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认知不足、资源匮乏、活动参与度低等现状,高职院校应基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采取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深度与广... 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产生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当下解决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有效途径。针对当前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认知不足、资源匮乏、活动参与度低等现状,高职院校应基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采取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深度与广度、丰富心理辅导资源、提升活动吸引力以及建立长期培养机制等策略提升学生心理素质,进一步推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学生 积极心理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心理素质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卷感知对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的影响:一项短期追踪研究
2
作者 周昱昊 张萌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5-123,共9页
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5个月两阶段的纵向追踪探讨了627名中国大学生内卷感知对其积极心理健康的影响以及内在机制和边界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内卷感知负向预测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健康,自我调节疲劳在内卷感知和积极心理健康之间起中介作用,... 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5个月两阶段的纵向追踪探讨了627名中国大学生内卷感知对其积极心理健康的影响以及内在机制和边界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内卷感知负向预测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健康,自我调节疲劳在内卷感知和积极心理健康之间起中介作用,且自我调节疲劳和积极心理健康存在相互预测作用;自我概念清晰性调节了内卷感知对自我调节疲劳和积极心理健康的作用。为高等教育内卷现象中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干预提供了理论依据,强调了大学生群体积极应对内卷压力、发展清晰的自我概念和保护自我调节资源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内卷感知 自我调节疲劳 积极心理健康 自我概念清晰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专项活动的融合教育模式探索
3
作者 钮万海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5年第2期067-070,共4页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幼儿教育中的基础性内容,旨在培养幼儿的积极心理,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幼儿教育是幼儿成长的启蒙阶段,除了关注幼儿的基础性知识与技能,更多还需要把握好幼儿的道德意识、价值观念和身心健康问题。通过开展...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幼儿教育中的基础性内容,旨在培养幼儿的积极心理,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幼儿教育是幼儿成长的启蒙阶段,除了关注幼儿的基础性知识与技能,更多还需要把握好幼儿的道德意识、价值观念和身心健康问题。通过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专项活动,能够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主要育人目标,为幼儿创建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在活动中带给幼儿更好的体验,深化幼儿的理解与感悟。同时,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专项活动中,能够基于幼儿的实践参与,提供给幼儿启发和引导,以此来体现教育价值,提高教育成效。对此,文章主要分析当前幼儿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专项活动融合教育中的挑战,并阐述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专项活动教育的必要性,以此来执行可行性教育策略,实现理想的教育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专项活动 融合教育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分析的部队官兵积极心理健康研究
4
作者 吴忠英 马竹静 +5 位作者 冯钰婷 马学华 任垒 宋磊 毋琳 杨群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9期977-982,共6页
目的探索部队官兵积极心理健康的网络结构特征与核心项目,为提升官兵积极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干预靶点。方法采用中文版沃里克爱丁堡积极心理健康量表对某部官兵开展调查,采用网络分析方法构建部队官兵积极心理健康网络,评估各项目的中心... 目的探索部队官兵积极心理健康的网络结构特征与核心项目,为提升官兵积极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干预靶点。方法采用中文版沃里克爱丁堡积极心理健康量表对某部官兵开展调查,采用网络分析方法构建部队官兵积极心理健康网络,评估各项目的中心性程度。结果项目“面对未来我很乐观”和“我感觉自己很有用”之间,“我能很好地处理问题”和“我的头脑一直都很清醒”之间,以及“面对未来我很乐观”和“我很乐意和别人相处”之间的关联最为紧密,正则化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30、0.29和0.26;项目“我感觉很愉快”“我能很好地处理问题”和“我一直都很自信”的中心性程度最高,其预期影响分别为1.77、1.43和1.34(Z分数);各项目的平均可预测性为0.75,表明网络是倾向于自我维持的系统,受外部因素影响有限。结论以积极情绪和自我效能感为干预靶点,可能会最大程度提升官兵积极心理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队官兵 积极心理健康 网络分析 沃里克爱丁堡积极心理健康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加快建设高质量特殊儿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领悟落实《行动计划》
5
作者 孟万金 张冲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4年第30期4-12,共9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要求,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提升教育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可...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要求,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提升教育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这些为深化优化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健全特殊儿童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未来,要进一步深化对《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认识领悟和贯彻落实,以科研为抓手,加快建设高质量特殊儿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儿童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特殊儿童心理服务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亟待加强积极心里健康教育-特殊教育学校如何实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6
作者 王利华 彭雅莉 《教师》 2024年第29期F0003-F0004,共2页
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可能会有一些心理问题。例如,他们往往在正常儿童面前感到自卑,自觉低人一等,在羡慕其他正常儿童的同时,心里又可能会充满失落与不平。他们在一些事上如果遇到挫折,就会更加自卑。这些学生有的性格孤僻,与正常儿童存... 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可能会有一些心理问题。例如,他们往往在正常儿童面前感到自卑,自觉低人一等,在羡慕其他正常儿童的同时,心里又可能会充满失落与不平。他们在一些事上如果遇到挫折,就会更加自卑。这些学生有的性格孤僻,与正常儿童存在隔阂,渐渐形成封闭、孤僻、敏感的性格,有的则只考虑自己的感受,不顾及他人。一些家长认为是自己的疏忽导致孩子变成特殊孩子,内心充满自责、愧疚,因而过多地呵护和照顾孩子,使孩子产生了严重的依赖心理。这些学生在学习方面也可能存在困难,学习上的挫折又容易使他们对自己更加缺乏信心,逐渐丧失对学习的兴趣,甚至出现厌学、逃学现象。有的学生长期沉溺在各种负面情绪中,整日忧郁沮丧,阻碍了学习和生活方面的成长。对此,教师有必要采用“积极心理健康”方案来对症施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特殊教育学校 负面情绪 依赖心理 正常儿童 心里健康教育 自卑 性格孤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自然亲近增加中学生的幸福感?——自然联结感、积极心理健康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被引量:3
7
作者 刘勇 谭龙 刘锋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4年第11期9-13,共5页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较少涉及自然环境元素,而自然环境对人具有积极的作用。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出发,探讨自然联结感对于中学生积极心理健康及幸福感的作用。采用自然联结感量表、积极心理健康量表及主观幸福感自评量表对898名高中生进行调...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较少涉及自然环境元素,而自然环境对人具有积极的作用。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出发,探讨自然联结感对于中学生积极心理健康及幸福感的作用。采用自然联结感量表、积极心理健康量表及主观幸福感自评量表对898名高中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自然联结感有助于提升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及幸福感。这提示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该多关注积极心理健康方面,加入更多环境体验有关的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联结感 积极心理健康 主观幸福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逻辑理路
8
作者 田甜 蔡雨薇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9-35,共7页
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是关注大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现实需要,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应有之义,也是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逻辑指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以积极情绪的培养和积极人格的塑造为核心,其教... 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是关注大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现实需要,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应有之义,也是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逻辑指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以积极情绪的培养和积极人格的塑造为核心,其教育内容、理念、方法与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融合,能进一步激发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活力与创新力。本文从两者融入的现实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与价值逻辑出发,探索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必要性、可行性与重要性,为推动高校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提出实践路径与价值遵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思政课教学 有效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后成长目标下的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9
作者 苗欣雨 张凡迪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93-100,共8页
基于创伤后成长的目标,阐述了创伤后成长带来的积极变化,分析了个体心理支持性因素在“知、情、意”心理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指出主动反刍、感恩、心理韧性等关键变量起到的核心作用。从培养大学生主动反刍、引导大学生常怀感恩之情和提... 基于创伤后成长的目标,阐述了创伤后成长带来的积极变化,分析了个体心理支持性因素在“知、情、意”心理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指出主动反刍、感恩、心理韧性等关键变量起到的核心作用。从培养大学生主动反刍、引导大学生常怀感恩之情和提高大学生心理韧性强度三个方面,提出了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策略,以期促进大学生创伤后成长能力的提升,将对创伤的干预转化为育人的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后成长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 主动反刍 感恩 心理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高中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中抗挫折能力的培养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凌云 《教育艺术》 2024年第5期25-26,共2页
随着中国社会转型和教育改革的深入,高中阶段的升学和就业压力持续增加。大量研究表明,许多高中生已面临学习、升学、就业及人际关系等诸多方面的挫折。在此大背景下,抗挫折能力薄弱,已经成为直接影响高中生健康发展和社会适应的重要因... 随着中国社会转型和教育改革的深入,高中阶段的升学和就业压力持续增加。大量研究表明,许多高中生已面临学习、升学、就业及人际关系等诸多方面的挫折。在此大背景下,抗挫折能力薄弱,已经成为直接影响高中生健康发展和社会适应的重要因素。基于此,本研究拟针对高中学生的特点,结合积极心理学理论,探索系统有效地抗挫折能力的培养对策,为促进高中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一、高中生抗挫折能力培养的意义(一)有利于学业发展抗挫折能力强的高中生更有利于顺利完成学业。他们能面对考试失败、成绩不理想等学习挫折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主动调整心态,制定针对性的学习计划,继续努力做到不轻言放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抗挫折能力 考试失败 学习挫折 调整心态 高中生 学业发展 培养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沃里克爱丁堡积极心理健康量表在癌症病人心理健康评价中的适用性研究
11
作者 朱蕊 张艳芳 +3 位作者 陈姿伊 丁京 朱庆庆 于园园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1067-1070,1075,共5页
目的:检验中文版沃里克-爱丁堡积极心理健康量表在癌症病人群体中的信效度。方法:选取1105例癌症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沃里克-爱丁堡积极心理健康量表、中文版疲劳量表和幸福感指数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WEMWBS-14和WEMWBS-7为单维度量... 目的:检验中文版沃里克-爱丁堡积极心理健康量表在癌症病人群体中的信效度。方法:选取1105例癌症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沃里克-爱丁堡积极心理健康量表、中文版疲劳量表和幸福感指数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WEMWBS-14和WEMWBS-7为单维度量表,分别有14和7个条目,临界比值分别介于20.813~29.173和21.278~30.338,各条目得分与量表总分的相关系数分别介于0.756~0.829和0.790~0.829,各条目共同性得分分别介于0.565~0.687和0.616~0.700;探索性因素分析提取出1个公因子,总解释率分别为62.155%和65.496%;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模型基本适配;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953和0.911,两周后重测信度分别为0.733和0.710,折半信度系数为0.806和0.712。结论:中文版WEMWBS-14和WEMWBS-7在癌症病人群体中均有良好的信效度,WEMWBS-7可以作为癌症病人可行性高、耗时少、效率高的积极心理健康评估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 癌症 沃里克-爱丁堡积极心理健康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压力对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的影响:情绪调节的中介作用
12
作者 张帆 姚满团 康佳静 《心理学进展》 2024年第8期96-103,共8页
目的:探讨大学生数字压力、积极心理健康与情绪调节之间的关系及作用机制。方法:2023年12月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使用数字压力量表、积极心理健康量表和情绪调节量表对600名高校大学生进行施测,采用SPSS 27.0及PROCESS V3.4插件进行相关... 目的:探讨大学生数字压力、积极心理健康与情绪调节之间的关系及作用机制。方法:2023年12月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使用数字压力量表、积极心理健康量表和情绪调节量表对600名高校大学生进行施测,采用SPSS 27.0及PROCESS V3.4插件进行相关分析和中介效应分析。结果:① 数字压力与积极心理健康负相关(r = −0.387, P r = 0.565, P Purpos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and mechanism of action between digital stress, positive mental health and emotion regulation among college students. Methods: In December 2023, 600 college students were randomly sampled and administered the Digital Stress Scale, the Positive Mental Health Scale and the Emotion Regulation Scale, and correlation and mediation effect analyses were conducted using SPSS 27.0 and PROCESS V3.4 plug-ins. Results: ① Numerical stress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positive mental health (r = −0.387, P r = 0.565, P < 0.01). ③ Emotion regulation has a mediating role between digital stress and positive mental health. Conclusion: College students should learn to shift their thinking, face stress with a positive mindset, tap into their interests in real life, and distract themselves from focusing on social media. Schools should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students' emotional regulation through professional counselling to make it easier to improve their positive mental heal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压力 积极心理健康 情绪调节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专项活动的融合教育模式探索
13
作者 盛洁 赵梦雅 《景德镇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131-136,共6页
聚焦“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专项活动”的融合教育模式探索,借助四类专项活动:以自然为媒,经游戏激发幼儿内心积极情感;以环境浸润,将大德育精神渗透一日常规;开展特色“四心”活动,全方位关注幼儿心理健康;在高校与幼儿园协同提质方面,充... 聚焦“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专项活动”的融合教育模式探索,借助四类专项活动:以自然为媒,经游戏激发幼儿内心积极情感;以环境浸润,将大德育精神渗透一日常规;开展特色“四心”活动,全方位关注幼儿心理健康;在高校与幼儿园协同提质方面,充分发挥高校专业优势,为幼儿园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旨在为幼儿营造良好的心理成长环境,将心理健康元素多维度渗透至幼儿日常教育中,为幼儿积极人格特质的养成和心理健康品质的提升开辟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协同提质 融合教育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项“课程+活动”模式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探索与实践
14
作者 侯娈花 唐清洁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4年第4期76-78,共3页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开发心理潜能,增强学习与发展能力,健全人格,提升生活品质。通过积极心理课程主导;慧心、悦心、舒心、知心“四心”专项活动助推;“四节一月”大德育环境浸润,以“积极心理课程+专项活...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开发心理潜能,增强学习与发展能力,健全人格,提升生活品质。通过积极心理课程主导;慧心、悦心、舒心、知心“四心”专项活动助推;“四节一月”大德育环境浸润,以“积极心理课程+专项活动”模式全方位、全面渗透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拓宽了心理健康教育渠道,增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塑造了学生的积极人格特质,提升了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为探索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课程 教育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全育人”视域下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研究
15
作者 尹耀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 2024年第4期0077-0080,共4页
在立德树人背景下,作为思政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在传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重视和关注处理大学生已出现的问题心理,并未秉持预防大于治疗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偏离了育人目标。积... 在立德树人背景下,作为思政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在传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重视和关注处理大学生已出现的问题心理,并未秉持预防大于治疗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偏离了育人目标。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能通过培养积极心理品质的方式化解心理危机,让大学生最直观体验到幸福感,能够形成良好的隐性教育功效。因此本研究以“三全育人”为基石,从现阶段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问题出发,探究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培养路径,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全育人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实施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主观幸福感、自我效能与积极心理健康状况 被引量:22
16
作者 张瑞芹 孙翠勇 +1 位作者 张会敏 李荣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5978-5980,共3页
目的调查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主观幸福感、自我效能及积极心理健康的现状,并探讨相关性。方法采用自己设计的问题调查表、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自我效能量表、积极心理健康量表(MHC-SF)对100名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 目的调查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主观幸福感、自我效能及积极心理健康的现状,并探讨相关性。方法采用自己设计的问题调查表、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自我效能量表、积极心理健康量表(MHC-SF)对100名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主观幸福感总得分(35.48±6.53)分,自我效能总分(27.65±2.59)分,积极心理健康总分(3.2±1.0)分。主观幸福感及正性因子、自我效能及各纬度与积极心理健康呈正相关,负性因子与积极心理健康呈负相关,逐步回归分析发现,主观幸福感、正性因子、自我效能、健康行为能解释积极心理健康的30.16%。结论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自我效能处于中等水平,积极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主观幸福感及自我效能越高的患者积极心理健康状况越好。因此,提高患者的积极心理健康状况,应注重其主观幸福感和自我效能水平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高血压 主观幸福感 自我效能 积极心理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心理健康的内涵解析 被引量:60
17
作者 陈晓娟 任俊 马甜语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87-489,共3页
学术界一般把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心理健康称为积极心理健康,它是当代心理健康相关学科发展的一个潮流。积极心理健康认为消除或摆脱了各种心理问题的人并不一定就意味着心理健康,心理健康还意味着正向力量或积极品质的产生与增加,因此,... 学术界一般把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心理健康称为积极心理健康,它是当代心理健康相关学科发展的一个潮流。积极心理健康认为消除或摆脱了各种心理问题的人并不一定就意味着心理健康,心理健康还意味着正向力量或积极品质的产生与增加,因此,心理健康相关学科在研究人的各种心理问题的同时,也应该花相同精力或时间去研究人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在研究思路上,积极心理健康也表现出了一个非常明显的新特点,强调心理健康研究要从以关注个体总的心理状态为主的研究思路转向于以关注个体内差异为主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心理健康 积极力量 P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社会化经历对藏族青少年积极心理健康的影响——民族认同与自尊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14
18
作者 尹可丽 李鹏 +2 位作者 包广华 王玉兰 张积家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8-84,190,共7页
对818名5—11年级的藏族青少年进行考察,分析民族社会化经历、民族认同、自尊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路径。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民族社会化经历对藏族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挥作用不同,促进和睦、文化社会化、接触他族的影响为正向,促使不信... 对818名5—11年级的藏族青少年进行考察,分析民族社会化经历、民族认同、自尊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路径。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民族社会化经历对藏族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挥作用不同,促进和睦、文化社会化、接触他族的影响为正向,促使不信任、偏见准备相反。在民族社会化对藏族青少年积极心理健康的作用中,相对于自尊而言,藏族认同与中华民族认同是更重要的中介变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青少年 民族社会化经历 积极心理健康 民族认同 自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心理素质与积极心理健康的关系及启示 被引量:16
19
作者 王鑫强 王洁 张大均 《教育评论》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5-108,共4页
文章从积极预防的视角,运用实证研究法研究心理素质与积极心理健康的关系,探寻起作用的心理素质因子。研究结果支持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关系模型理论,为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及构建核心心理素质结构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素质 积极心理健康 快乐感 生活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诠释与转换:积极心理健康及其当代理解 被引量:25
20
作者 孟维杰 马甜语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43-247,共5页
积极心理健康是积极心理学理论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积极心理学理论本身在心理健康领域的一种应用。积极心理健康以积极为核心观念,以人的积极品质为研究对象,注重人的个体差异的研究思路,引领和推动传统心理健康从事后矫正与治... 积极心理健康是积极心理学理论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积极心理学理论本身在心理健康领域的一种应用。积极心理健康以积极为核心观念,以人的积极品质为研究对象,注重人的个体差异的研究思路,引领和推动传统心理健康从事后矫正与治疗转向事先预防和人的积极品质培育,从而使心理健康的主题既符合时代潮流又具有深厚的思想底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心理 积极心理健康 积极品质 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