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儒学“积极入世”思想对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践的启示
- 1
-
-
作者
许家进
徐海霞
-
机构
盐城工学院
-
出处
《海外英语》
2024年第21期154-156,共3页
-
基金
2023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儒学“积极入世”思想指导下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项目号:2023SJYB1977)阶段性成果。
-
文摘
大学英语课程能够帮助大学生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增进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并开阔眼界。然而,该课程也可能使学生接触到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一些消极方面,对大学生的德育产生不利影响。此外,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重知识传授、轻品德教育的现象,可能阻碍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顺利实施。儒学“积极入世”思想在培养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爱国主义情操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提供了思想基础和方法指导。文章对大学英语课程思政顺利实施的重要条件进行了探索和分析,并从现有大学英语教材中挖掘了一些支持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儒学“积极入世”思想因子实例。这些实例可以为大学英语教师实施课程思政提供具体的方法和途径等方面的参考。
-
关键词
儒学“积极入世”思想
大学英语
课程思政
实践
启示
-
分类号
G6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悲凉出世与积极入世——张爱玲与池莉的世俗认同比较
被引量:1
- 2
-
-
作者
李映杏
-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
-
出处
《零陵学院学报》
2004年第12期121-123,共3页
-
文摘
三四十年代的张爱玲,没有遵循时代启蒙的需求,而是把笔触伸向了平凡的市民世界,伸向了琐碎的日常生活,构建了一个富有特色的市民空间。无独有偶,当代的池莉也把眼光投向了都市。她们都认同俗世的市民生活,不约而同地从微妙的两性关系入手。但是,由于对市民文化的理解不同,所以她们的文本呈现出迥异的风貌。总的来说,张爱玲是以批判的市民文化态度,以出俗的智慧对世俗人生进行观察;而池莉则是认同大众文化,以积极的姿态融入了世俗生活。
-
关键词
俗世认同
悲凉出俗
积极入世
-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论苏轼积极入世的人生理念
被引量:2
- 3
-
-
作者
陈弼
-
机构
常州市苏东坡研究会
-
出处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17-21,共5页
-
文摘
苏轼为什么能成为蜚声中外、名垂千古的文化巨人?有诸多主客观原因。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本。文章着重探讨苏轼的人生理念特别是体现对人生的根本看法的人生观对他成就大业所起的决定性、关键性的作用,并指出积极入世是苏轼人生理念或人生观的基调。苏轼积极入世的人生理念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致君尧舜”,尊主爱国;崇尚仁爱,关心民瘼;潜心著述,有益于世;热爱人生,乐观旷达。文章最后对苏轼积极入世理念的思想渊源作了较有深度的论析。
-
关键词
苏轼
人生理念
积极入世
思想渊源
-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苏轼山水诗中的积极入世精神
- 4
-
-
作者
张巍
-
机构
营口职业技术学院
-
出处
《山东工业技术》
2014年第2期188-188,180,共2页
-
文摘
苏轼,诗、词、文、赋、书、画无所不能,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文学和艺术天才。他一生宦海沉浮,奔走四方,饱览天下奇景,写下了大量的脍炙人口山水诗,诗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给后人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其中积极入世精神贯穿生命始终,值得后人学习。本文就苏轼山水诗中的积极入世精神,从立德、立言等方面加以论述。
-
关键词
苏轼
山水诗
积极入世
-
分类号
I207.23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孔子思想与中国知识分子的入世性格
- 5
-
-
作者
崔永东
-
机构
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
-
出处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31-36,共6页
-
文摘
中国知识分子以其鲜明的入世性格而著称于世。这种性格积淀和形成的过程可谓源远而流长。孔子思想的入世因素,对这种性格的培育起了关键性作用。孔子是一位积极入世的思想家,有着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他一生予以热切关注的,不是虚无飘渺的来生和神秘莫测的天国,也不是在冥冥之中主宰人间的鬼神和上帝,而是民生的疾苦、国家的命运和社会的前途。所谓“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所谓。“未知生,焉知死”,所谓“敬鬼神而远之”等等,都反映了这位哲人理性的睿智。正如鲁迅先生所评价的:“孔丘先生确是伟大,生在巫鬼势力如此旺盛的时代,偏不肯随俗谈鬼神。”
-
关键词
入世性
中国知识分子
孔子思想
经世史学
论语
孟子
积极入世
仕隐
人生哲学
统治者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从《庄子》中的孔子形象看先秦儒道冲突
被引量:3
- 6
-
-
作者
李霞
李峰
-
机构
安徽大学哲学系
-
出处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5-17,共3页
-
文摘
从《庄子》中的孔子形象看先秦儒道冲突李霞,李峰一《庄子》共33篇,其中涉及孔子的达20余篇。在这众多场合中,孔子扮演的是什么角色呢?换言之,《庄子》作者是如何塑造孔子形象的呢?笔者浅见如下:1.逐名求利的名利者形象《庄子》中孔子的特性之一是逐名求利。...
-
关键词
《庄子》
孔子形象
先秦儒道
道家
儒家
老聃
“礼”
至德之世
积极入世
春秋战国时期
-
分类号
B223.5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孔子的生死观和鬼神观
被引量:5
- 7
-
-
作者
胡玉冰
-
机构
宁夏大学古籍研究室
-
出处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1期78-82,共5页
-
文摘
孔子是中国儒家学说的创建者,他的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孔子生死观的基本倾向是重生轻死,主张积极入世,是一种乐生的思想。孔子对鬼神的态度首先是信其有,提倡要敬鬼神,重祭祀;但他又不过于迷信鬼神,主张对鬼神要敬而远之,这反映了孔子思想的矛盾性。与人事相比,孔子认为鬼神之事居其次,而且敬鬼神往往是为了重人事。《论语》是记述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儒家著作,本文试就该书中所反映的孔子的生死观和鬼神观浅析如下,请教于学术界。
-
关键词
孔子思想
生死观
鬼神观
积极入世
重人事
矛盾性
乐生
后世影响
基本倾向
儒家学说
-
分类号
B2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王维的古体诗写盛唐气象
被引量:3
- 8
-
-
作者
邱瑞祥
-
机构
贵州大学中文系
-
出处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4期64-69,共6页
-
文摘
所谓“盛唐气象”,是人们对盛唐诗歌总体风貌的一种体认、概括与评价。它应蕴含这样一些审美特质:一、丰富的社会、人生内容与深厚的情感体验相交感所生发出来的强大的情感力量与气势;二、词理意兴浑然一体,意境浑厚博大;三、刚健、明朗、自然、流畅的语言风格。以此去审视王维的古体诗,可以发现他在作品中歌颂理想,肯定人生,干预社会,表现出一份积极入世的情怀,故而显露出高昂的情感气势;与此相应,诗中的意境是雄浑与博大而非平和与淡雅;语言上,则是在自然、流畅中持有一份刚健。王维古体诗中的这些风格特征,完全融会在“盛唐气象”之中。而这种风格的产生与显现,正是“盛唐”这一特定时代精神的产物。
-
关键词
盛唐气象
王维
《沧浪诗话校释》
古体
语言风格
盛唐诗歌
积极入世
“气象”
风格特征
时代精神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论杜甫人文精神的构成要素
被引量:3
- 9
-
-
作者
王馥庆
-
机构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
-
出处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9-12,共4页
-
文摘
杜甫人文精神的构成要素,以积极入世为主线,包括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即:悲天悯人的仁者、无私勇猛的批判者和至真至纯的有情者。研究和学习杜甫的人文精神,对今天的精神文明建设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
关键词
杜甫
人文精神
积极入世
仁者
批判者
有情者
-
Keywords
Du Fu
humane spirit
actively involve in life
the benevolent
critics
lover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论韩愈反佛老对其文学思想及诗文创作的影响
被引量:1
- 10
-
-
作者
邹进先
-
机构
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
-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120-126,共7页
-
文摘
兴儒学而反佛老,是韩愈生平之主要业绩之一。其《进学解》云:“(?)排异端,攘斥佛老,补苴罅漏,张皇幽渺。寻坠绪之茫茫,独旁搜而远绍;障百川而东之,挽狂澜于既倒。”关于韩愈反对佛老及其社会历史意义,许多研究者多有论刊,并予以充分肯定;韩愈排斥佛老的诗文作品,文学史家亦予以充分的重视。但这些都还只限于对韩愈排斥佛老之客观意义的研究,而排斥佛老对韩愈本人的人格型态及其诗文创作的整体影响,至今似乎尚缺乏研究和论述。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进行一点初步的探索,以求教于专家和同好。
-
关键词
积极入世
佛教文化
诗文创作
儒家
儒学
韩愈
道教
清静无为
道家
异端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我不是药神》对当下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的创作启示
被引量:4
- 11
-
-
作者
陈玲
-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西部广播电视》
2018年第19期72-73,共2页
-
文摘
2018年,面对现实主义题材电影的市场困境,文牧野执导的《我不是药神》上映后引发了一轮话语狂欢,利用现实主义题材与喜剧包装而收获票房口碑双丰收。虽然该片并不是一部彻底的批判现实主义之作,却不妨碍我们关注其成功的市场经验对现实主义题材电影创作启示。
-
关键词
现实主义
市场困境
积极入世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潮州湘子桥的儒家文化意蕴
被引量:1
- 12
-
-
作者
曾丽洁
-
机构
韩山师范学院潮州师范分院
-
出处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24-29,94,共6页
-
基金
潮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2011-C-5)
-
文摘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三大基石中最重要的部分,儒家积极入世的精神、崇礼的思想、折衷的理念、通权达变的价值观对中国古桥的成功建造和结构形式以及古桥的装饰等方面都有深刻影响。潮州素有"海滨邹鲁"之称,自韩愈谪潮废奴兴学以来,儒家文化在潮州得到广泛而深入的发展,潮州人的生活方式、思维习惯,潮州人的审美理想和伦理观念都深深烙下儒家文化的印迹。潮州湘子桥是潮州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湘子桥的建造、结构以及多种细节都蕴含着浓烈的儒家文化思想。潮州人克服种种困难建造湘子桥、维护湘子桥,正是儒家积极入世精神的体现。湘子桥浮梁结合的结构形式彰显了儒家"通权达变"的思想,桥上的礼制性建筑体现了儒家崇礼的理念,大桥各细节之间的协调是儒家文化的中庸之道、中和之美的体现。
-
关键词
儒家文化
积极入世
通权达变
崇礼
中庸
-
Keywords
the Confucian culture,active involvement in society,'Tong Quan Da Bian',advocation ofLi,the mean
-
分类号
G05
[文化科学]
-
-
题名潮州湘子桥儒道释思想探微
被引量:1
- 13
-
-
作者
曾丽洁
-
机构
广东省韩山师范学院
-
出处
《山西建筑》
2011年第6期4-5,共2页
-
文摘
儒道释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这三大哲学思想对中国古桥的影响广泛而深远,从建造、结构、装饰和命名等几方面对潮州湘子桥进行了分析探讨,以期进一步揭示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对中国古代桥梁的影响。
-
关键词
启闭式结构
积极入世
天人合一
命名
装饰
-
Keywords
on-off structure, desire for participation in political affairs,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name, decoration
-
分类号
TU-05
[建筑科学—建筑理论]
-
-
题名山水精神与“游子文学”
- 14
-
-
作者
班澜
-
机构
内蒙古大学中文系
-
出处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77-83,共7页
-
-
关键词
山水精神
海外游子
文化精神
陶渊明
余光中
中国知识分子
古代知识分子
积极入世
中华文化
心理定势
-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赵树理精神”探析
- 15
-
-
作者
朱庆华
-
机构
丽水学院人文学院
-
出处
《丽水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15-17,共3页
-
文摘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赵树理是位别具一格而又卓有成效的杰出作家。赵树理卓越成就的取得,与其所具有的独特精神密切相关。所谓"赵树理精神",质言之,就是积极入世,坚持真理,服务人民。
-
关键词
赵树理精神
积极入世
坚持真理
服务人民
-
Keywords
Zhao Shuli Spirit +active accession to the veality+ adherence to the truth+ service of the people
-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会通百代 兼济天下——论西汉初期散文作家心态
- 16
-
-
作者
张乡里
-
机构
贵州民族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
-
出处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140-142,共3页
-
文摘
本文分析了西汉初期散文作家的心态。主要从个人的道德修养,学问渊源,以及由个人修养、学识延伸的对社会政治的关注与参与等三方面进行论述。
-
关键词
西汉初期散文作家
心态
社会良心
兼综百家
积极入世
-
Keywords
Prose writers in the beginning of the Xihan period
mental state
social conscience
knowing a hundred families
actively entering the world trade
-
分类号
I207.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解读唐传奇《灵应传》中的儒家思想
- 17
-
-
作者
付洪伟
-
机构
西南大学文学院
-
出处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年第4期82-85,共4页
-
文摘
约产生于唐代晚期的古典小说《灵应传》属于短篇神怪小说一种,其荒诞怪异描写的背后所表现出的却是大量的儒家思想。本文主要从儒家天命观之积极入世的政治参与和理想破灭后的现实博弈、儒家伦理道德之仁礼忠孝以及尊天敬祖观念等几个方面来解读唐传奇《灵应传》中所隐含的儒家思想。
-
关键词
《灵应传》
积极入世
仁礼忠孝
尊天敬祖
-
分类号
I207.419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理论联系实际”命题的中国哲学基础
被引量:1
- 18
-
-
作者
陈焕新
闫晓静
王熙元
-
机构
河北省保定市委党校
山东省烟台市华联公司
山东省烟台市规划局
-
出处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3期65-68,共4页
-
-
关键词
理论联系实际
中国哲学史
哲学基础
现实政治
哲学观点
宗法制
主体意识
董仲舒
伦理精神
积极入世
-
分类号
B2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儒家思想与中国茶道精神
被引量:4
- 19
-
-
作者
王玲
-
出处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1992年第2期123-129,共7页
-
文摘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母体文化,由此派生出其他子系文化.西方以古希腊、罗马文化为自己的基点,崇尚火与力,以力横决天下.而中国尊的是皇天后土,以大地为母亲,所以平和、温厚、持久.这造成后来的儒家以中庸为核心的文化体系.中国茶文化正是由这个母系文化中派生出来的。中国茶文化思想是融合儒、道、佛诸家精华而成。
-
关键词
儒家思想
茶道精神
中国茶文化
积极入世
文化思想
马文化
饮茶
儒学
中庸
皎然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