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IS技术和FEFLOW的秦王川盆地南部地下水数值模拟 被引量:18
1
作者 孙继成 张旭昇 +3 位作者 胡雅杰 朱锋 徐涛 魏国孝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1-38,共8页
在系统分析研究区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确定了研究区范围和边界条件,借助GIS技术和FEFLOW建立了研究区地下水系统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及相应的地下水系统数值模型.用2004-2005年地下水动态观测井的地下水动态观测资料对数值模型... 在系统分析研究区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确定了研究区范围和边界条件,借助GIS技术和FEFLOW建立了研究区地下水系统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及相应的地下水系统数值模型.用2004-2005年地下水动态观测井的地下水动态观测资料对数值模型进行了识别和率定,运用识别后的模型对现状水平年(2004年)的地下水系统进行了模拟与分析.结果表明:建立的模型能够较好地反应研究区水文地质空间分布及组合方式,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可以用于数值模拟计算.选择2005年为预测初始时间,2015年为终止时间,利用模型对研究区进行预测.在模型运行10年后,研究区北部区域地下水位上升3~5 m,中部区域的上升5~10 m,南部区域的上升10~15 m.分析模拟区域地下水上升范围,为今后实施排水措施奠定了一定的技术基础,也为排水措施的选址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系统 FEFLOW 数值模拟 秦王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大入秦”灌溉工程对甘肃秦王川盆地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吕晓立 刘景涛 +2 位作者 韩占涛 朱亮 陈玺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6-174,共9页
为研究“引大入秦”灌溉工程对秦王川盆地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影响,该文在对该盆地地下水进行系统采样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引大入秦”工程运行前后盆地内水化学数据,利用数理统计、Gibbs图、离子比等方法,对盆地内地下水化学组分演化... 为研究“引大入秦”灌溉工程对秦王川盆地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影响,该文在对该盆地地下水进行系统采样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引大入秦”工程运行前后盆地内水化学数据,利用数理统计、Gibbs图、离子比等方法,对盆地内地下水化学组分演化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工程运行前,研究区水化学类型以Cl·SO4-Na、Cl·SO4-Na·Mg和SO4·Cl-Na为主。工程运行初期,在灌溉渗水淋洗作用下包气带易溶盐进入地下水,盆地地下水向盐化和硬化方向演化。随着工程的继续运行,包气带盐分被逐步洗脱殆尽,灌溉淋滤水的含盐量逐渐降低,其中处于盆地汇水区的平原区中部下降趋势最为明显,地下水化学类型由Cl·SO4-Na演化为HCO3·SO4-Na(Na·Ca·Mg)和Cl·SO4·HCO3-Na。盆地周缘黄土丘陵区水资源贫乏,受原生沉积地层中高含量易溶盐影响,Cl·SO4-Na·Mg型水分布范围基本保持不变。盆地南部当铺一带地下水由Cl·SO4-Na型演化为Cl·SO4-Na·Mg型水。在这一过程中,研究区水化学组分受硅酸盐岩风化溶解以及岩盐和蒸发岩盐溶解共同作用,在蒸发浓缩作用下富集。盆地地下水受工矿企业污染影响较小,但化肥的使用导致地下水NO3-质量浓度明显升高。研究结果为秦王川灌区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开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灌溉 秦王川盆地 地下水水化学演化 离子来源 风化溶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王川盆地西缘断裂活动性综合研究及盆地成因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柳煜 李明永 +6 位作者 刘洪春 张有龙 刘小丰 王晓刚 田文通 马紫娟 刘芳晓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8-151,共14页
秦王川盆地西缘断裂发育于陇中盆地地震构造区内部,本文对其进行了综合研究。浅层人工地震探测表明,该断裂在最小埋深130m处有显示,联合钻探结果表明该深度处为新近纪湖相沉积地层,泥岩层顶面向盆地方向呈斜坡状,槽探未揭露出断层。综... 秦王川盆地西缘断裂发育于陇中盆地地震构造区内部,本文对其进行了综合研究。浅层人工地震探测表明,该断裂在最小埋深130m处有显示,联合钻探结果表明该深度处为新近纪湖相沉积地层,泥岩层顶面向盆地方向呈斜坡状,槽探未揭露出断层。综合研究表明该断裂发育在新近纪地层内部,并未上穿第四纪沉积物,属于前第四纪隐伏断层。秦王川盆地在古近纪—新近纪山间泛湖盆的基础上,由于区域构造应力不均匀挤压抬升,形成山间负向地形,成为第四纪多变环境下河流堆积的拗陷盆地。秦王川盆地西缘断裂不具有控制中强地震空间分布的作用和形成地表破裂的能力,对盆地的构造稳定性不构成影响,亦不影响兰州新区的规划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王川盆地西缘断裂 活动性 综合研究 盆地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秦王川盆地生存能力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高翔 王爱民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2003年第1期14-17,共4页
本文从兰州秦王川盆地的主要自然资源分布、社会经济基础、环境稳定程度、区域抗干扰能力等方面分析了其生存能力 ,籍此推测该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可能性。总体上 ,该地区的资源贫瘠 ,且限制性强 ,社会经济发展处于低水平阶段 ,区域环境... 本文从兰州秦王川盆地的主要自然资源分布、社会经济基础、环境稳定程度、区域抗干扰能力等方面分析了其生存能力 ,籍此推测该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可能性。总体上 ,该地区的资源贫瘠 ,且限制性强 ,社会经济发展处于低水平阶段 ,区域环境稳定性差 ,对人类活动的反映敏感 ,易受破坏 ,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 ,但相对于周边地区优势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王川盆地 生存能力 兰州市 自然资源 经济基础 环境稳定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王川盆地地下水基本特征 被引量:12
5
作者 苏建德 《地下水》 2001年第2期74-75,共2页
秦王川盆地是“引大入秦”工程的主要灌区 ,其地下水的埋藏及分布严格受第四纪地质条件及基底地形控制 ;地下水主要接受沟谷潜流水及灌溉入渗水的补给 ,迳流滞缓 ,排泄条件较差 ,矿化度高 ;水化学类型主要为 Cl· SO4— Na和 Cl... 秦王川盆地是“引大入秦”工程的主要灌区 ,其地下水的埋藏及分布严格受第四纪地质条件及基底地形控制 ;地下水主要接受沟谷潜流水及灌溉入渗水的补给 ,迳流滞缓 ,排泄条件较差 ,矿化度高 ;水化学类型主要为 Cl· SO4— Na和 Cl· SO4—Na· Mg型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王川盆地 地下水 基本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王川盆地EH-43D数据场可视化模型研究
6
作者 龙慧 李亚军 +1 位作者 李亮 潘建永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27-430,共4页
通过在秦王川盆地中部地区开展地球物理勘查,结合地面地质调查,已知钻孔录井、测井等资料,采用音频大地电磁测深二维反演技术和Petrel 3D可视化技术,建立秦王川盆地中部地区视电阻率参数下的3D地质模型.模型依据视电阻率变化和地层岩性... 通过在秦王川盆地中部地区开展地球物理勘查,结合地面地质调查,已知钻孔录井、测井等资料,采用音频大地电磁测深二维反演技术和Petrel 3D可视化技术,建立秦王川盆地中部地区视电阻率参数下的3D地质模型.模型依据视电阻率变化和地层岩性之间的相互关系,精细刻划地下地质体结构,从3D立体结构上精确描述了地下岩石的电性响应特征,揭示了秦王川盆地中部地区第四系基底埋深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电阻率模型 地质结构 3D可视化 秦王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王川盆地土壤重金属来源、分布及污染评价 被引量:18
7
作者 姜凤成 李义连 +1 位作者 杨森 杨国栋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243-2252,共10页
为探究秦王川盆地土壤重金属的来源、分布及污染情况,测定了研究区51个表层土壤样品的8种重金属(Cr、Zn、Cu、As、Pb、Mn、Ni、Cd)总量和p H值;采用多元统计、地质统计方法和GIS技术对重金属的来源、空间变异结构和分布进行了研究,利用... 为探究秦王川盆地土壤重金属的来源、分布及污染情况,测定了研究区51个表层土壤样品的8种重金属(Cr、Zn、Cu、As、Pb、Mn、Ni、Cd)总量和p H值;采用多元统计、地质统计方法和GIS技术对重金属的来源、空间变异结构和分布进行了研究,利用污染指数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对重金属污染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Zn、Ni含量均值大于当地背景值,其余重金属含量均值都低于背景值;Cd属于强变异,其余均为中等变异,Zn、Cr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其余均服从正态分布;Cr、Cu、As、Pb、Mn主要为成土母质等自然来源,Cd、Ni主要来源于工业、交通污染,Zn主要来源于农业生产;Zn、As、Ni、Cd的空间分布呈岛状,Cu、Mn呈带状分布,Cr、Pb呈岛状和带状分布相结合的特点;污染指数评价结果为Cr、Cu、Pb处在警戒线,As、Mn、Ni属于轻度污染,Cd为中度污染,Zn为重度污染;模糊综合评判得出1个土样为轻度污染,2个为警戒程度,其余为安全;土壤质量标准是反映土壤质量的依据,总体看,研究区土壤重金属环境质量良好,均未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王川盆地 土壤重金属 污染来源 空间变异 污染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WMS在地下水系统数值模拟中的应用——以秦王川盆地南部灌区为例 被引量:4
8
作者 周秀霞 朱锋 薛景伟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2007年第2期105-107,102,共4页
通过对研究区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分析,在建立概念模型的基础上,利用GWMS地下水系统数值模拟软件可视化特征和功能强大的数值算法,对秦王川盆地南部灌区地下水系统水资源进行了模拟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随着灌溉配套工程的逐... 通过对研究区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分析,在建立概念模型的基础上,利用GWMS地下水系统数值模拟软件可视化特征和功能强大的数值算法,对秦王川盆地南部灌区地下水系统水资源进行了模拟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随着灌溉配套工程的逐步实施,地下水位呈现上升趋势,在达到设计水平年(2010年)条件后,5 a内地下水位将平均上升1.0 m左右,局部可达1.5 m,盐渍化范围将进一步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王川盆地 地下水系统 非稳定流 GW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王川盆地生态经济型防护林建设初探
9
作者 杨荃熙 《中国林业》 2004年第07A期40-41,共2页
关键词 秦王川盆地 生态经济型防护林 水利建设 农户庭院经济 永登县 组织领导 养护管理
原文传递
兰州新区潜在地震地质灾害预测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苏永奇 马巍 +1 位作者 吴志坚 王谦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7-113,181,共7页
以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缘的第五个国家级新区——兰州新区为研究对象,研究兰州新区区域地震构造环境以及秦王川盆地构造特征,结合秦王川盆地区及其周缘黄土丘陵区地貌特点、地层特征,从致灾因子的角度研究总结了秦王川盆地区及黄土丘陵区... 以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缘的第五个国家级新区——兰州新区为研究对象,研究兰州新区区域地震构造环境以及秦王川盆地构造特征,结合秦王川盆地区及其周缘黄土丘陵区地貌特点、地层特征,从致灾因子的角度研究总结了秦王川盆地区及黄土丘陵区内潜在的地震地质灾害。研究结果表明:秦王川盆地区潜在地震地质灾害有粉土震陷、砂土液化、地震滑坡等;黄土丘陵区潜在地震地质灾害有黄土震陷、地基失效、地震滑坡、地震崩塌等;基于断裂活动性研究,秦王川盆地内发生地震地表断错的可能性不大。最后,建议政府尽快组织实施兰州新区地震小区划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新区 秦王川盆地 地震地质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流域引水灌溉对地下水变化响应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发昇 董增川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8-60,共3页
以秦王川盆地跨流域引水灌溉为例,建立地下水响应的水动力学模拟模型,分析不同水资源开发利用情景对当地地下水系统的影响。以三角形单元进行网格划分,用有限元法进行求解,给出了不同引水和灌溉方案下,长期运行的地下水响应和对土地利... 以秦王川盆地跨流域引水灌溉为例,建立地下水响应的水动力学模拟模型,分析不同水资源开发利用情景对当地地下水系统的影响。以三角形单元进行网格划分,用有限元法进行求解,给出了不同引水和灌溉方案下,长期运行的地下水响应和对土地利用的影响,为秦王川盆地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数值模拟 跨流域引水灌溉 秦王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兰州地区盐渍化特征及其治理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梁志录 吴颖 付国民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第1期100-103,共4页
甘肃兰州地区近年来土壤盐渍化日渐加深,对农业的负面影响日益突出,分析土壤盐渍化成因类型及其特征,制定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对抑制土壤盐渍化至关重要.本文通过采用地质调查及土壤地球化学分析方法,分析了甘肃兰州地区盐渍化特征,该地... 甘肃兰州地区近年来土壤盐渍化日渐加深,对农业的负面影响日益突出,分析土壤盐渍化成因类型及其特征,制定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对抑制土壤盐渍化至关重要.本文通过采用地质调查及土壤地球化学分析方法,分析了甘肃兰州地区盐渍化特征,该地区盐渍化主要有两种类型,一为黄河冲积平原(阶地)的盐渍化;二为秦王川盆地的盐渍化.盐渍化的改良、治理方法主要是推广节水型农业,减少地下水的人为补给量,从而遏制盐渍化的加剧.其次是改良排水措施,修建畅通的排灌系统,使富盐地下水、地表水形成较快的通道,从而减轻盐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原阶地 秦王川盆地 盐渍化 兰州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兰州新区建设的思考
13
作者 王文永 《甘肃金融》 2013年第3期16-17,共2页
兰州新区是第五个国家级新区。位于兰州北部秦王川盆地,地处兰州、西宁、银川三个省会城市共生带的中间位置,是国家规划建设的综合交通枢纽,也是甘肃与国内、国际交流的重要窗口和门户。规划建设石化、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七大... 兰州新区是第五个国家级新区。位于兰州北部秦王川盆地,地处兰州、西宁、银川三个省会城市共生带的中间位置,是国家规划建设的综合交通枢纽,也是甘肃与国内、国际交流的重要窗口和门户。规划建设石化、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七大产业集群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等五大片区。经过5—10年的建设,兰州新区将发展成为甘肃省乃至西北地区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经济增长极,成为西部地区特色鲜明、功能齐全、产业聚集、服务配套、人居环境良好的现代化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配套 银行业金融机构 兰州 新区建设 综合交通枢纽 高新技术产业 秦王川盆地 经济增长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媒体看新区:兰州新区总投资达707亿元
14
《甘肃金融》 2012年第8期7-7,共1页
由人民日报甘肃分社、新华社甘肃分社、中新社甘肃分社、甘肃日报、兰州日报、兰州晚报等十余家媒体组成的采访团,来到兰州新区就新区目前的建设进程进行调研采访。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丽宁陪同采访。兰州新区管委会主任李睿、兰州... 由人民日报甘肃分社、新华社甘肃分社、中新社甘肃分社、甘肃日报、兰州日报、兰州晚报等十余家媒体组成的采访团,来到兰州新区就新区目前的建设进程进行调研采访。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丽宁陪同采访。兰州新区管委会主任李睿、兰州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杨建忠向来访的媒体介绍了新区的建设情况。兰州新区地处兰州北部的秦王川盆地,是国家规划建设的综合交通枢纽,也是甘肃与国内、国际交流的重要窗口和门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 媒体 总投资 甘肃日报 综合交通枢纽 人民日报 秦王川盆地 采访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形地质条件的兰州新区雨洪水出路研究
15
作者 郜军辉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9年第10期101-103,M0012,M0013,共5页
兰州新区设立于2010年,是第五个国家级新区。新区位于兰州市西北的秦王川盆地,根据调查,兰州新区雨洪水主要来源于盆地北部山洪沟道、东西两侧坡面汇流和盆地内降雨,现状主要沟道为四眼井沙沟和正路沙沟。根据规划,新区雨洪水下游主要... 兰州新区设立于2010年,是第五个国家级新区。新区位于兰州市西北的秦王川盆地,根据调查,兰州新区雨洪水主要来源于盆地北部山洪沟道、东西两侧坡面汇流和盆地内降雨,现状主要沟道为四眼井沙沟和正路沙沟。根据规划,新区雨洪水下游主要通道被确定为新区东南部的水阜河,存在一定问题。根据盆地地形条件分析,兰州新区因暴雨产生地表经流时,必然沿地表漫流汇入东西两条沟谷,最终汇入盆地芦井水村处,通过李麻沙沟汇入黄河。根据盆地地质条件分析,盆地东西两侧分布有两条古河道,盆地内地表径流在下渗后转变成地下径流,通过古河道于盆地西南侧芦井水村处溢出地表,转变为地表径流后汇入李麻沙沟。所以新区的雨洪水出路应为新区西南部的李麻沙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新区 秦王川盆地 李麻沙沟 雨洪水出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新区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的创建
16
作者 柴凯文 陈璐 《发展》 2022年第11期72-74,共3页
兰州新区位于秦王川盆地,地处甘肃省中部及兰州、西宁、银川3省会(首府)城市共生带的中间位置,是国务院2012年批复设立的全国第五个、西北第一个国家级新区。新区建立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坚定... 兰州新区位于秦王川盆地,地处甘肃省中部及兰州、西宁、银川3省会(首府)城市共生带的中间位置,是国务院2012年批复设立的全国第五个、西北第一个国家级新区。新区建立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坚定不移地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断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社会参与度、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新区 社会参与度 中间位置 甘肃省中部 兰州新区 生态优先 秦王川盆地 群众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壮哉,华夏第一渠《引大入秦工程》邮票简介
17
作者 原化周 《中国集邮》 2001年第8期10-11,共2页
引大入秦水利工程是把甘肃、青海两省交界处的大通河水,跨流域东调120公里,引到兰州市以北60公里处干旱缺水的秦王川盆地的一项规模宏大的自流灌溉工程,实现甘肃人民的梦想,使部分大通河水改变流向,按照人的意志,驯服地穿越千山... 引大入秦水利工程是把甘肃、青海两省交界处的大通河水,跨流域东调120公里,引到兰州市以北60公里处干旱缺水的秦王川盆地的一项规模宏大的自流灌溉工程,实现甘肃人民的梦想,使部分大通河水改变流向,按照人的意志,驯服地穿越千山万壑流进并滋润干渴的秦王川大地。这项宏伟工程地处甘肃西部边缘的崇山峻岭地带,地质条件复杂,工程艰巨,线长点多,总干渠、抽水分干渠合计总长205.7公里,支渠45条总长度67,5公里,建筑物繁多,并以隧洞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大入秦工程 简介 邮票 华夏 秦王川盆地 水利工程 灌溉工程 干旱缺水 地质条件 甘肃 兰州市 总干渠 建筑物 河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理处理服务的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马真东 摆玉龙 《遥感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59-765,共7页
地理处理服务不仅提供常见的GIS空间分析功能,还支持建立复杂的地理处理模型并能将模型发布为网络服务,提高了空间数据分析功能和共享能力。以兰州新区秦王川盆地为研究区域,根据DRASTIC模型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方法,确定模型各评价因子的... 地理处理服务不仅提供常见的GIS空间分析功能,还支持建立复杂的地理处理模型并能将模型发布为网络服务,提高了空间数据分析功能和共享能力。以兰州新区秦王川盆地为研究区域,根据DRASTIC模型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方法,确定模型各评价因子的评分,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因子的权重值;在ArcGIS平台下通过ModelBuilder可视化建模环境构建了符合研究区域的地下水脆弱性评价地理处理模型,并通过ArcCatalog将地理处理模型发布为网络服务,利用ArcGIS API for JavaScript创建了地理处理服务的Web客户端应用程序,在客户端调用该服务自动编制兰州新区秦王川盆地地下水脆弱性评价图,实现了地下水脆弱性评价功能的网络共享,减少了评价图编制的复杂性与工作量,为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模型的广泛应用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服务 ARCGIS SERVER 空间分析 DRASTIC模型 秦王川盆地
原文传递
陇上“都江堰”
19
作者 富民 《党建》 1999年第6期47-47,共1页
关键词 都江堰 引大入秦工程 总干渠 自流灌溉工程 盘道岭隧洞 工程建设 甘肃中部 兰州市 引水隧洞 秦王川盆地
原文传递
政策法规
20
《时事报告》 2012年第10期6-6,共1页
兰州新区获国务院批复 8月20日,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兰州新区的批复》,同意设立兰州新区,原则同意《兰州新区建设指导意见》。兰州新区位于兰州北部秦王川盆地,是国家规划建设的综合交通枢纽,也是甘肃与国内、国际... 兰州新区获国务院批复 8月20日,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兰州新区的批复》,同意设立兰州新区,原则同意《兰州新区建设指导意见》。兰州新区位于兰州北部秦王川盆地,是国家规划建设的综合交通枢纽,也是甘肃与国内、国际交流的重要窗口和门户。至此,兰州新区成为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之后,国务院批复的第五个国家级新区,也是西北地区的第一个国家级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规 政策 综合交通枢纽 上海浦东新区 天津滨海新区 秦王川盆地 国务院 新区建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