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单向函数的动态秘密分享机制 被引量:19
1
作者 谭凯军 诸鸿文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81-84,共4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单向函数的动态秘密分享机制,它可以无限次地恢复不同的系统秘密,组中任何一个不诚实的成员可以被检查出。成员(除 m 1)在恢复秘密时都只要运算一次单向函数f(m 1 需两次)。组中删除或增加一个成员是方便的。
关键词 秘密分享机制 组成员 系统秘密 秘密恢复 密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用秘密分享机制 被引量:7
2
作者 谭凯军 诸鸿文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31-32,47,共3页
该文根据[7]中的思想,提出了一种通用秘密分享机制(GSSS),它使得组成员不用保留多个分享值,而是一个插值多项式。另外它非常适合于系统中有多个被分享的秘密的情况,而[7-9]中的方案却不适合。
关键词 秘密分享机制 分离值 密钥管理 信息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数轮理性秘密分享机制
3
作者 高先锋 王伊蕾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3年第18期65-68,98,共5页
基于重复博弈的理性秘密分享机制,首先由Maleka和Shareef提出,他们认为不存在常数轮的重复理性秘密分享机制(Repeated Rational Secret Sharing Scheme,RRSSS)。然而,无限轮RRSSS效率低下,不具备应用价值。为了实现高效的常数轮RRSSS,... 基于重复博弈的理性秘密分享机制,首先由Maleka和Shareef提出,他们认为不存在常数轮的重复理性秘密分享机制(Repeated Rational Secret Sharing Scheme,RRSSS)。然而,无限轮RRSSS效率低下,不具备应用价值。为了实现高效的常数轮RRSSS,为参与者设置了不同的类型,提出了不完全信息下的常数轮RRSSS机制,并证明了机制的有效性。与其他理性秘密分享方案比较,在给定条件下,新方案在(纳什)均衡、期望执行时间和通信信道方面均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弈论 纳什均衡 重复博弈 理性秘密分享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数的图像信息秘密分享技术 被引量:2
4
作者 陈亚丽 《现代电子技术》 2007年第11期88-91,94,共5页
提出一种不需将象素扩展的图像秘密分享技术,其方法是利用随机数的概念,使投影片上每个象素点的色彩利用随机数的编码技术来产生,当解密后仍可保持所解出的秘密图像的视觉效果,且能达到象素不需扩展的目的。通过制定每张投影片的随机数... 提出一种不需将象素扩展的图像秘密分享技术,其方法是利用随机数的概念,使投影片上每个象素点的色彩利用随机数的编码技术来产生,当解密后仍可保持所解出的秘密图像的视觉效果,且能达到象素不需扩展的目的。通过制定每张投影片的随机数概率,来控制明暗的对比程度,也即对透光程度(透光率)加以控制,透光程度越高,则图像视觉上愈亮;反之则图像视觉上愈暗。实验结果显示,与其他类型的图像秘密分享机制相比,这个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是值得肯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秘密分享机制 随机数 伪装图像 秘密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策略控制的可撤销属性基代理加密方案 被引量:3
5
作者 池水明 陈勤 党正芹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4-98,共5页
在分析现有一些可撤销属性基加密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策略控制的可撤销属性基代理加密方案,该方案的仲裁者通过两个策略控制表(属性撤销表和属性代理表)灵活控制属性撤销和解密权利代理。通过查看属性撤销表,仲裁者拒绝对已撤... 在分析现有一些可撤销属性基加密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策略控制的可撤销属性基代理加密方案,该方案的仲裁者通过两个策略控制表(属性撤销表和属性代理表)灵活控制属性撤销和解密权利代理。通过查看属性撤销表,仲裁者拒绝对已撤销属性的用户进行解密操作,达到属性即时撤销的目的;当被代理者将解密权利代理出去时,将发送代理转换密钥给仲裁者,仲裁者利用属性代理表判定被代理用户是否具有密钥代理的权利,以达到属性灵活代理的目的。方案采用了线性秘密分享矩阵构造访问策略,以支持灵活的访问控制结构,同时利用了密钥分割技术为用户分发密钥。最后证明了方案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属性基密码 属性撤销 代理加密 线性秘密分享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ew Approach to Provide Global Certificate Service in Virtual Enterprise
6
作者 李彪 Zhang Shensheng 《High Technology Letters》 EI CAS 2003年第1期82-86,共5页
Certificate Authority (CA) is the core of 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 However, the traditional structure of CA is either hierarchical or reticular, and none of them is suitable for security require-nients come from the... Certificate Authority (CA) is the core of 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 However, the traditional structure of CA is either hierarchical or reticular, and none of them is suitable for security require-nients come from the new trend in enterprise cooperation, namely virtual enterprise (VE). In this paper a new idea - virtual certificate authority (VCA), is proposed, as well as its implemen-tation. The goal of VCA is to provide global certificate service over vital enterprise while keeping CA of each participant intact as much as possible. Unlike PEM, PGP, and BCA, by using secret sharing scheme, virtual CA avoids the need for TTP and supports virtual enterprise's feature of dynamical construction and destr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obal certificate service virtual enterprise virtual certificate author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