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崔与之赴秘书少监期间行迹及心迹考析
1
作者 柯贞金 谭新红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1年第8期71-77,共7页
崔与之是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菊坡学派”创始人,主张经世致用的思想。嘉定六年(1213)以来,崔与之深受朝廷重用,七年之内六除新职,官职节节高升。然而朝廷召为秘书少监后,他三疏丐闲,决意南归,徘徊于江湖之间,其进退难决的根源在于... 崔与之是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菊坡学派”创始人,主张经世致用的思想。嘉定六年(1213)以来,崔与之深受朝廷重用,七年之内六除新职,官职节节高升。然而朝廷召为秘书少监后,他三疏丐闲,决意南归,徘徊于江湖之间,其进退难决的根源在于,其经世致用的事功思想与宦海飘零的孤独、身残力衰的无奈、谏言未纳的失望及国运危殆的现实之间产生了激烈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 崔与之 秘书少监 行迹 官迹 心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代秘书少监迁转研究
2
作者 郭伟玲 《图书馆学刊》 2021年第9期95-105,共11页
秘书少监一职的迁转研究对于诠释唐代秘书省所承担的非图籍职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数百条的秘书少监迁转数据构建冲积图,总结5个时代分期内迁转途径的演化,认为唐代秘书少监的迁转特点稳中有变。与秘书监的任职情况相比,秘书少监始终保... 秘书少监一职的迁转研究对于诠释唐代秘书省所承担的非图籍职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数百条的秘书少监迁转数据构建冲积图,总结5个时代分期内迁转途径的演化,认为唐代秘书少监的迁转特点稳中有变。与秘书监的任职情况相比,秘书少监始终保持了职官清望地位和学术性质,职官除授坚持"文学与政事相统一"的任命原则,造就了大批能力与文采俱佳的任职者,他们与六部、地方、监寺的往来迁转,使得秘书少监一职成为唐代高级文官内外迁转的中心枢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秘书 秘书少监 迁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严宗大师法藏洛阳事迹 被引量:3
3
作者 郭绍林 《丝绸之路》 1993年第4期21-23,共3页
隋唐五代的佛教宗派,多数由地地道道的中国僧人创立。在少数由旅华外籍僧人或外国血统的中国籍僧人创立的宗派中,只有华严宗是由地处丝绸之路上的昭武九姓康国入的后裔、中国籍僧人法藏创立的。按照传承系统,他被华严宗人尊为华严宗三... 隋唐五代的佛教宗派,多数由地地道道的中国僧人创立。在少数由旅华外籍僧人或外国血统的中国籍僧人创立的宗派中,只有华严宗是由地处丝绸之路上的昭武九姓康国入的后裔、中国籍僧人法藏创立的。按照传承系统,他被华严宗人尊为华严宗三祖。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十一月十四日,他以70岁高龄在京师长安大荐福寺圆寂,门弟子请秘书少监阎朝隐撰写了《大唐大荐福寺故大德康藏法师之碑》。晚唐时期,旅华新罗士大夫崔致远又写了《唐大荐福寺故寺主翻经大德法藏和尚传》。然而北宋初年僧人赞宁撰《宋高僧传》,却题为《周洛京佛授记寺法藏传》,无疑是考虑到武周取代李唐时期,法藏在神都洛阳从事活动,并在武则天的支持下创立华严宗。本文拟就法藏在洛阳的活动加以论述,从一个侧面揭示洛阳与丝绸之路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藏 华严宗 佛教宗派 佛授 康藏法师 荐福寺 《华严经》 旅华 秘书少监 贤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姚合诗初探
4
作者 曹方林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1期27-32,共6页
姚合,字不详,籍贯吴兴,中唐时期著名诗人。官历武功主簿、富平、万年尉,监察、殿中、侍御史,户部员外郎、刑部郎中、金杭二州刺史、谏议大夫、给事中、陕虢观察使,秘书少监。官终秘书监。谥曰“文”,赠礼部尚书。他的诗自成一格,号为“... 姚合,字不详,籍贯吴兴,中唐时期著名诗人。官历武功主簿、富平、万年尉,监察、殿中、侍御史,户部员外郎、刑部郎中、金杭二州刺史、谏议大夫、给事中、陕虢观察使,秘书少监。官终秘书监。谥曰“文”,赠礼部尚书。他的诗自成一格,号为“武功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姚合 武功体 中唐时期 王维诗 外郎 州刺史 秘书少监 陕虢 观察使 李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世祖平云南碑》立碑年代考证
5
作者 周祜 《大理大学学报》 CAS 1983年第1期70-72,共3页
在历史文化名城大理城西点苍山中和峰麓的三月街上,矗立着一幢巨大的石碑。碑高四.四四米,广一.六五米,系由两块青石相接而成,高高地架在一个石雕的赑屃之上,这便是《元世祖平云南碑》。它是研究大理古代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为云南省重... 在历史文化名城大理城西点苍山中和峰麓的三月街上,矗立着一幢巨大的石碑。碑高四.四四米,广一.六五米,系由两块青石相接而成,高高地架在一个石雕的赑屃之上,这便是《元世祖平云南碑》。它是研究大理古代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这块碑的碑文是元代翰林院学士程文海奉元成宗诏命所撰的。程文海(1249—1318)字钜夫,因避元武宗庙讳以字行,故《元史》本传为《程距夫传》。他先世乃徽州(今安徽歙县)人,后迁郢州的京山(今湖北京山县),最后定居在建昌(今四川省西昌市)。程文海的叔父程正卿是南宋的建昌通判,忽必烈征大理路过建昌,正卿以城降,程文海入京作为质子,元朝授他为宣武将军、管军千户。程文海聪明有识,才气不凡,为元世祖所赏识,选拔入翰林院,屡进为集贤直学士兼秘书少监。至元二十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文海 集贤直学士 秘书少监 《元史》 管军 元武宗 大理城 正卿 翰林院 建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宋著名状元胡旦在襄阳
6
作者 魏平柱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5年第7期64-64,共1页
胡旦(955—1034),字周父,渤海(今山东惠民)人,一说德安(今属江西)人。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中状元。初为将作监丞,秀州通判。历官保信军节度副使,工部郎中,史馆修撰等。晚年双目失明,以秘书少监退休,寓居襄阳。景祐元年病卒,在... 胡旦(955—1034),字周父,渤海(今山东惠民)人,一说德安(今属江西)人。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中状元。初为将作监丞,秀州通判。历官保信军节度副使,工部郎中,史馆修撰等。晚年双目失明,以秘书少监退休,寓居襄阳。景祐元年病卒,在襄阳生活了十七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春秋 胡旦 节度副使 双目失明 通判 五代史略 就这样 秘书少监 天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档案的厄运
7
作者 冬牧 《四川档案》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41-41,共1页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然而历代丰富的档案资源保存下来的却是极少的一部分。这是为什么?著名历史学家徐中舒教授有过中肯的论述。徐老说:我国是文化古国,从历史上看,历代对史书的编修都比较重视,而且还规定了一些为编修史书而汇集...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然而历代丰富的档案资源保存下来的却是极少的一部分。这是为什么?著名历史学家徐中舒教授有过中肯的论述。徐老说:我国是文化古国,从历史上看,历代对史书的编修都比较重视,而且还规定了一些为编修史书而汇集档案的制度,但在史书编过之后对档案反而重视不够。这一方面有认识上的原因,认为书修成了档案就没有用了;另外也还有政治上的原因,统治者修成的实录往往与档案上的记载不完全一致,为了防止日后这个矛盾被人发觉,所以在实录修成之后都要烧毁档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中舒 资源保存 秘书少监 时政记 宇文化及 汗国 典文 章疏 沙皇俄国 克里米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坏档案的奸臣贼子秦桧
8
作者 成言 《山西档案》 1988年第3期46-,共1页
秦桧为掩盖其降金丑史,利用宰相之权,肆意篡改档案,焚毁书籍,破坏历史文化财富。据《宋史·奸臣传·秦桧》记载,秦桧命其子秦熺,以秘书少监领国史的身份,清理自建炎元年至绍兴十二年的档案五百十九卷“自桧再相,凡前罢相以来诏... 秦桧为掩盖其降金丑史,利用宰相之权,肆意篡改档案,焚毁书籍,破坏历史文化财富。据《宋史·奸臣传·秦桧》记载,秦桧命其子秦熺,以秘书少监领国史的身份,清理自建炎元年至绍兴十二年的档案五百十九卷“自桧再相,凡前罢相以来诏书章疏,稍及桧者,率更易焚弃”,致“日历时政,亡失已多,是后记录,皆熺笔,无复有公是非也”(《二十五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出版,第6729页)。绍兴十五年(1145年),宋高宗加恩秦桧及妻妇子孙,秦桧更得意忘形,下令禁私史,又对高宗说“私史害正道”,将司马伋所言非曾祖司马光之史书和李光家所藏万卷书,全部焚烧。绍兴二十三年(1143年)“桧请下台州,于谢伋家取綦崈礼所受御笔缴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秘书少监 秦熺 章疏 建炎 罢相 将司 谢伋 文化财富 上海古籍出版社 挞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必若蜉蝣 然后为局促——略说李益《华山南庙》和《入华山访隐者经仙人石坛》
9
作者 李炎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1991年第Z2期137-139,共3页
在唐代诗人中上过华山而游览的人是很多的,除李白、韩愈等大诗人登华山而留有佳话外,中唐著名诗人李益(748—827)也上过华山,并留下了几首诗。他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省武威市)人,大历四年(公元七六九年)进士。他曾任郑县(今陕西华县)... 在唐代诗人中上过华山而游览的人是很多的,除李白、韩愈等大诗人登华山而留有佳话外,中唐著名诗人李益(748—827)也上过华山,并留下了几首诗。他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省武威市)人,大历四年(公元七六九年)进士。他曾任郑县(今陕西华县)尉,久不升迁,颇不得意,便弃官而去,客游燕赵。后为幽州节度使刘济从事。唐宪宗闻其诗名,任为秘书少监,官玉礼部尚书。他虽名列“大历十才子”,而诗风明快豪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山南庙 隐者 君虞 十才子 石坛 幽州节度使 秘书少监 甘肃省武威市 边塞诗 礼部尚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夏官品考
10
作者 顾吉辰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4期111-118,共8页
西夏设官之制多与宋同,据清嘉庆甲子9年(1804),仲夏撰成的《西夏书列传》共十卷,卷十《官氏考》中所列官名:大王、中书今、殿前太尉、殿前马步军太尉、枢密使、左枢密使、枢密都承旨、枢密副都承旨、枢密直学士、参知政事、御史大夫、... 西夏设官之制多与宋同,据清嘉庆甲子9年(1804),仲夏撰成的《西夏书列传》共十卷,卷十《官氏考》中所列官名:大王、中书今、殿前太尉、殿前马步军太尉、枢密使、左枢密使、枢密都承旨、枢密副都承旨、枢密直学士、参知政事、御史大夫、吏部尚书、左金吾卫上将军、南院宣徽使、六宅使、观文殿大学士、翰林学士、中书舍人、秘书少监、秘书郎、匦匣使,精鼎匦匣使、精方匦匣使、光禄大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品 枢密都承旨 枢密直学士 枢密副都承旨 秘书少监 南院宣徽 金吾卫上将军 参知政事 吏部尚书 知枢密院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九韶与他的《数书九章》
11
作者 杨烈光 《文史杂志》 1989年第3期25-26,共2页
秦九韶(约1202—1261),字道古,四川省安岳县龙台乡秦家坝(一说周礼乡)人。父亲秦季(?),字宏父,曾任南宋知州、秘书少监等职。秦九韶生性敏慧,豪宕不羁。早年随父居住中都(今北京),勤奋好学。由于家庭关系原因,使他有机会得与当时的天文... 秦九韶(约1202—1261),字道古,四川省安岳县龙台乡秦家坝(一说周礼乡)人。父亲秦季(?),字宏父,曾任南宋知州、秘书少监等职。秦九韶生性敏慧,豪宕不羁。早年随父居住中都(今北京),勤奋好学。由于家庭关系原因,使他有机会得与当时的天文历法家、数学家、建筑家等各方面的专家接触,从而学得不少的天文、历算、建筑等科学技术知识。同时,他还广采博览,多方涉猎,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从技术到诗词文章,乃至游戏、武术均皆通晓。这为他以后成长为一代数学大师奠定了丰厚的基础。 宋理宗宝庆二年(1226年),秦九韶随父到了四川潼川府(今三台县)任上。这年他游历涪州(今涪陵),得观石鱼(长江在涪陵江中的礁石,称“白鹤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九韶 数书九章 秘书少监 涪州 宋理宗 数学大师 科学技术知识 建筑家 天文历法 潼川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坛宗主虞集与元代非汉族士人的向风趋雅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嘉伟 程前 《文艺评论》 CSSCI 2016年第2期85-90,共6页
中国文学史上,几乎每一个朝代单元,都有宗主文坛的领袖人物,引领风气、陶铸群才。如宋之欧阳修、苏轼。清人彭蕴章《题元人诗十二首》其六亦称:"一代文章谁巨擘?欧曾以往数奎章。""奎章"就是元代主盟文坛的馆阁大老虞集。
关键词 翰林直学士 秘书少监 大都路 国子祭酒 中国文学史 儒学教授 蕴章 萨都剌 白翎雀 道园
原文传递
泰定初年扈从上都经筵官虞集之官职考释 被引量:1
13
作者 魏静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89-193,共5页
本文所要探讨的是元泰定元年即随行上都的经筵官虞集在泰定年间以何种身份兼职经筵,以及其在经筵中所从事的具体事务。
关键词 虞集 秘书少监 翰林直学士 经筵
原文传递
隋唐时期的荥阳郑羲房 被引量:1
14
作者 邢学敏 《唐史论丛》 2009年第1期389-401,共13页
士族家族的个案研究成为中古社会史研究的重要课题。荥阳郑氏与崔、卢、李、王同被列为山东著名的五大"郡姓",也是魏晋隋唐时期一直维持强盛的十姓十三家士族之一。随着子孙的不断繁衍加之剧烈的社会动荡,到五胡十六国时期,... 士族家族的个案研究成为中古社会史研究的重要课题。荥阳郑氏与崔、卢、李、王同被列为山东著名的五大"郡姓",也是魏晋隋唐时期一直维持强盛的十姓十三家士族之一。随着子孙的不断繁衍加之剧烈的社会动荡,到五胡十六国时期,荥阳郑氏逐渐分化为北祖晔、中祖恬、南祖简三支。北祖晔又发展为白驎、小白、洞林、叔夜、连山、幼麟六房。郑羲(字幼麟)房在北朝共传五代十五人,其中著名者有郑羲,羲子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荥阳郑氏 五胡十六国 郡姓 州刺史 唐史论丛 明经 上柱国 秘书少监 清河郡 殿中侍御史
原文传递
华严宗三祖法藏身世的新资料——兼述龙门石窟中的外国人造像 被引量:5
15
作者 温玉成 《法音》 1984年第2期35-36,共2页
关于法藏的身世,唐秘书少监阎朝隐《大唐大荐福寺故大德康藏法师之碑》、崔致远《唐大荐福寺故寺主翻经大德法藏和尚传》及《宋高僧传·法藏传》等所言至略。十年前,因调查龙门碑刻资料,发现法藏造像四处,祖坟题刻一处,皆可补僧传之... 关于法藏的身世,唐秘书少监阎朝隐《大唐大荐福寺故大德康藏法师之碑》、崔致远《唐大荐福寺故寺主翻经大德法藏和尚传》及《宋高僧传·法藏传》等所言至略。十年前,因调查龙门碑刻资料,发现法藏造像四处,祖坟题刻一处,皆可补僧传之阙,兹介绍如下: 1.在魏字洞有小龛,造像记云:“法藏为父母、兄弟姊妹,又为胜蛮,敬造弥陀像一龛。乾封二年(667)四月十五日。” 2.在考龙窝上方有一唐初小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藏 祖法 康藏法师 僧传 华严宗 荐福寺 秘书少监 阎朝 题刻 罗僧
原文传递
元代杨桓生平及其书法略考
16
作者 杨牧原 《荣宝斋》 2014年第7期148-155,共8页
十二至十三世纪,北宋处于由少数民族扩张而引发的不断战争之中。首先的威胁来自于北方契丹族所建立的辽国,这个作为鲜卑人远房后裔的民族,在十一世纪初年甚至控制到黄河流域。由于他们不断地进攻,北宋在公元一○○四年被迫于澶渊议和,... 十二至十三世纪,北宋处于由少数民族扩张而引发的不断战争之中。首先的威胁来自于北方契丹族所建立的辽国,这个作为鲜卑人远房后裔的民族,在十一世纪初年甚至控制到黄河流域。由于他们不断地进攻,北宋在公元一○○四年被迫于澶渊议和,此时辽国的疆域已包括东北与蒙古东部大部分地区、山西大同地区以及北京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桓 辽国 水旱灾害 黄河流域 二至 秘书 《元史》 秘书少监 尊经阁 玉筋篆
原文传递
归庄图卷
17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I0003-I0003,F0003,共2页
《归庄图卷》何澄画,纸本。何澄(生卒年不详),元初宫廷画家,卒年约90余岁。题跋中称其为“燕人”,大致可知为河北人。官至太中大夫、秘书少监、中奉大夫、昭文馆大学士等,曾领书画总管,在当时画坛颇负盛名,惟其画迹传世绝少。根据卷后... 《归庄图卷》何澄画,纸本。何澄(生卒年不详),元初宫廷画家,卒年约90余岁。题跋中称其为“燕人”,大致可知为河北人。官至太中大夫、秘书少监、中奉大夫、昭文馆大学士等,曾领书画总管,在当时画坛颇负盛名,惟其画迹传世绝少。根据卷后题跋可知,此图卷为何澄90岁时所作,画面以山水为背景,人物穿插其间,描绘了《归去来兮辞》中“舟遥遥以轻飏”“问征夫以前路”“僮仆欢迎,稚子候门”“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或植杖而耘耔”“临清流而赋诗”等多个与辞文相对应的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庄 《归去来兮辞》 僮仆 太中大夫 秘书少监 宫廷画家 何澄 颇负盛名
原文传递
归袖翩然——杨万里最后十九年
18
作者 储劲松 《天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7-68,共12页
黄庭坚在《苏李画枯木道士赋》中说:“东坡先生佩玉而心若木,立朝而意在东山.”意思是说,苏东坡身在朝堂之上,乘轩服冕做大官,心却神游于江湖之外,不为利禄所困.东山稿木之喻,其实也适合杨万里.南宋淳熙十五年(1188)四月初九,时任秘书... 黄庭坚在《苏李画枯木道士赋》中说:“东坡先生佩玉而心若木,立朝而意在东山.”意思是说,苏东坡身在朝堂之上,乘轩服冕做大官,心却神游于江湖之外,不为利禄所困.东山稿木之喻,其实也适合杨万里.南宋淳熙十五年(1188)四月初九,时任秘书少监的杨万里,因上疏论高宗配享,拂逆孝宗旨意,被贬筠州,是年六十二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坡先生 杨万里 黄庭坚 苏东坡 秘书少监
原文传递
吴泳:知州玉立是词人
19
作者 张声和 《温州人》 2021年第11期91-95,共5页
吴泳(1181—1252),字叔永,号鹤林,潼川府中江县(今四川三台县)人。《宋史》有传,他是南宋温州知州中一位出色的词家、文学家,有《鹤林集》四十卷存世。宋端平间,吴泳除秘书少监兼权中书舍人,迁起居舍人兼权吏部侍郎,兼直学士院。历知宁... 吴泳(1181—1252),字叔永,号鹤林,潼川府中江县(今四川三台县)人。《宋史》有传,他是南宋温州知州中一位出色的词家、文学家,有《鹤林集》四十卷存世。宋端平间,吴泳除秘书少监兼权中书舍人,迁起居舍人兼权吏部侍郎,兼直学士院。历知宁国府、隆兴府、温州、泉州。吴泳是理学名臣魏了翁高足,是南宋后期巴蜀作家群中仅次于其师魏了翁的文人。与其弟吴昌裔俱为南宋理学家、蜀中名士。他推崇实学,其政论根柢学术针砭时政;做学问讲求实用,与永嘉学派同道。为官20余年,历遍山水,交友广泛。他诗词作品数量大、范围广,多交游之作,在温州亦留下相当数量的诗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吏部侍郎 作家群 魏了翁 词家 起居舍人 秘书少监 《宋史》 永嘉学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