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关于进一步深化 高校教师科研评价改革的若干建议
1
作者
张琳
《民主与科学》
2024年第3期30-31,共2页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来,我国高校教师的评价改革已经取得初步成效。然而,在外部评价与内部政策的交织影响下,高校教师评价改革仍旧面临一系列现实矛盾,在改革落实过程中出现了诸多异化现象...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来,我国高校教师的评价改革已经取得初步成效。然而,在外部评价与内部政策的交织影响下,高校教师评价改革仍旧面临一系列现实矛盾,在改革落实过程中出现了诸多异化现象。本文旨在对当前高校教师的科研评价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系列建议,以期为高校教师评价改革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加快实现教育强国战略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师
教育
评价
改革
外部
评价
强国战略
现实矛盾
科研评价改革
异化现象
落实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地方高校科研评价改革的三层思考
2
作者
杨焓
魏超
曾武华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8年第5期19-22,共4页
地方高校科研评价改革是"新常态"下的中国政治经济结构调整对高等教育综合领域改革提出的要求之一。地方高校科研评价改革之路该怎么走,大致从三方面进行把握。第一个层面是地方高校科研评价改革的方向,要着重于通过找准地方...
地方高校科研评价改革是"新常态"下的中国政治经济结构调整对高等教育综合领域改革提出的要求之一。地方高校科研评价改革之路该怎么走,大致从三方面进行把握。第一个层面是地方高校科研评价改革的方向,要着重于通过找准地方高校的科研定位,使改革的方向朝着目标前进,以保障促进自身发展并有助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第二个层面是地方高校科研评价改革的方式,从当地科技环境和高校实际出发,树立以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为导向的改革理念,逐步建立一套分类评价和多元评价体系,建设科研学术本身的秩序。第三个层面是地方高校科研评价改革的内容,包括制定多元化的分类评价标准和采用科学的科研评价方法,同时针对地方高校科研的实际情况,还应该特别加强对其成果落地转化的引导以及地方人才培养机制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校
科研评价改革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师范院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评价改革研究
3
作者
关丰富
《新长征》
2023年第5期62-63,共2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教育、科技、人才作出一体部署,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完善教育评价体系提出了新要求,为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师范院校不仅肩负着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教育、科技、人才作出一体部署,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完善教育评价体系提出了新要求,为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师范院校不仅肩负着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和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重任,还承担着为党和国家培养高质量基础教育师资的重要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评价
体系
师范院校
基础教育师资
教育
评价
改革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教育领域综合
改革
科研评价改革
根本遵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写好高校科研评价改革的时代答卷
4
作者
徐文广
《山东教育》
2021年第13期8-9,共2页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是我国第一个关于教育评价的系统性改革文件和指导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总体方案》对包括高校教师科研评价改革在内的不同教育主体、教育领域提出了明确要...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是我国第一个关于教育评价的系统性改革文件和指导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总体方案》对包括高校教师科研评价改革在内的不同教育主体、教育领域提出了明确要求。科学认识《总体方案》出台的时代背景,探寻精准落实《总体方案》的实践路径,着力推动教育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教育管理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评价
改革
高校教师
实践路径
高校
科研
评价
总体方案
管理工作者
系统性
改革
科研评价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时代高校科研评价改革的路径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
5
作者
梁芸
《文教资料》
2024年第23期179-182,共4页
拔尖创新人才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高校科研人员作为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承担相应的时代责任。科研评价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应通过明确目标、优化生态、严格监控,发挥其导向、监督和诊断功能。然而,受技...
拔尖创新人才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高校科研人员作为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承担相应的时代责任。科研评价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应通过明确目标、优化生态、严格监控,发挥其导向、监督和诊断功能。然而,受技术理性和绩效导向影响,当前高校科研评价出现了目标偏离、监督弱化、诊断失效等问题,导致人才培养趋于平庸化、边缘化和功利化。新时代科研评价改革应从坚守立德树人的导向、完善多元分类评价机制、推进分层协同管理三个层面入手,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保障,助力国家科技自立自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
评价
拔尖创新人才
培养
科研评价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意大利高校科研评价的演变历程、运行机制和改革特色
6
作者
张曙光
陈露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9-75,共17页
高校科研评价关系着科研创新活动的健康发展,对于推动国家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在知识生产模式转型、新公共管理思潮渗透和政府资助削减危机的背景下,意大利高校科研评价在学科分类、专家遴选、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等方面不断演...
高校科研评价关系着科研创新活动的健康发展,对于推动国家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在知识生产模式转型、新公共管理思潮渗透和政府资助削减危机的背景下,意大利高校科研评价在学科分类、专家遴选、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等方面不断演变。以最新一轮完成的VQR2015-2019科研评价为例,意大利形成了独有的科研评价运行机制,呈现出由政府主导的第三方独立机构组织,注重评价方法的科学可靠,强调科研成果的社会影响的鲜明特色。这启示我国高校科研评价改革创新过程中应加大力度培育第三方评价机构,建设配套制度体系;综合使用评价方法,树立科研评价质量导向;增加科研评价的社会影响力维度,追求科研评价的卓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大利
高校
科研
评价
科研评价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共生理论视角下高校科研“一体化”评价改革探析
7
作者
陈允龙
《教育评论》
2024年第6期85-93,共9页
基于共生理论的分析视角,文章对当前高校科研“一体化”评价存在的改革困境展开分析。共生阻尼机制依然强势、共生动力机制不够彰显以及共生诱导机制日渐失衡的现状表明,当前评价“指挥棒”的共生向导角色发挥并不明显。共生单元间的“...
基于共生理论的分析视角,文章对当前高校科研“一体化”评价存在的改革困境展开分析。共生阻尼机制依然强势、共生动力机制不够彰显以及共生诱导机制日渐失衡的现状表明,当前评价“指挥棒”的共生向导角色发挥并不明显。共生单元间的“激励不相容”、共生模式内部的组织僵化以及共生环境的条件支撑不力是其重要掣肘之因。实现高校科研“一体化”评价改革,须积极强化评价“指挥棒”的能量媒介作用,通过阻尼机制的纾解、动力机制的强化和诱导机制的均衡,“一体化”助推教育、科技(研)、人才的协同进化与共生共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评价改革
“一体化”
评价
共生理论
破“五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破五唯”视域下地方高校科研评价体系改革研究
被引量:
1
8
作者
龚一峰
王刚
周宏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137-141,共5页
对地方高校科研评价体系改革进行深入剖析发现,在地方高校科研评价体系中存在评价主体“行政化”、评价内容“同质化”、科学研究“功利化”等问题。文章从“破五唯”视角提出由传统定量评价向定量与定性并重评价转变的理念,倡导“破”...
对地方高校科研评价体系改革进行深入剖析发现,在地方高校科研评价体系中存在评价主体“行政化”、评价内容“同质化”、科学研究“功利化”等问题。文章从“破五唯”视角提出由传统定量评价向定量与定性并重评价转变的理念,倡导“破”与“立”双向策略,削减行政评价在科研考核中的权重,创新分类评价模式,强化学术诚信,激发学术创新,弘扬科学家精神,从而构建公正、激励性的地方高校科研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五唯
科研
评价
体系
改革
地方高校
科研
诚信
学术创新
科学家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校科研评价的问题、走向与改革策略
被引量:
33
9
作者
刘梦星
张红霞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7-124,共8页
科研评价是高校科研管理的核心环节。文章通过研究发现,目前我国高校科研评价存在科研分类评价未得到明确体现、科研评价主体多元化不完备、科研内涵评价不突出、科研评价方法整合不到位、科研评价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未来高校科研...
科研评价是高校科研管理的核心环节。文章通过研究发现,目前我国高校科研评价存在科研分类评价未得到明确体现、科研评价主体多元化不完备、科研内涵评价不突出、科研评价方法整合不到位、科研评价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未来高校科研评价应使分类评价制度进一步完善、评价主体更加多元、评价内容更注重内涵、评价方法更科学合理、评价管理制度更为完善。基于此,文章提出构建多维度的科研分类评价体系,构建多元化的科研评价主体,实施多层面的科研内涵评价,采用多向度的科研评价方法,健全多方位的科研评价管理制度等具体的行动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科研
评价
科研
评价
管理
科研
评价
主体
科研
评价
方法
科研评价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开放科学和科研评价改革背景下我国学术期刊同行评议的改革趋向
被引量:
13
10
作者
亢列梅
杜秀杰
+1 位作者
荆树蓉
刘杨
《编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15-619,共5页
从国际开放科学运动、国内科研评价改革的现实背景出发,针对我国现行同行评议面临的挑战,指出改革我国学术期刊同行评议的必要性。立足同行评议的目的,提出我国学术期刊同行评议改革应向减轻评议人负担、充分利用新技术、创新评议方式...
从国际开放科学运动、国内科研评价改革的现实背景出发,针对我国现行同行评议面临的挑战,指出改革我国学术期刊同行评议的必要性。立足同行评议的目的,提出我国学术期刊同行评议改革应向减轻评议人负担、充分利用新技术、创新评议方式、建立事后评议机制4个方向发展,并提出净化学术生态、加强制度设计、设定行为监督、建立激励和反馈机制4条保障举措,最后对同行评议改革的模式和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行评议
学术期刊
开放科学
科研评价改革
原文传递
高校科研评价体制改革之科研人员评价问题思考
被引量:
7
11
作者
全锋
刘长威
严会超
《农业科技管理》
2017年第1期91-93,共3页
当前,我国正大力推动高校科研评价体制改革,对科研人员的评价改革将是整体改革成败的关键和核心。文章分析了高校科研评价体制在专业技术职称评聘、科研人员流动以及科研人员自身发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行完全独立运作的科研人...
当前,我国正大力推动高校科研评价体制改革,对科研人员的评价改革将是整体改革成败的关键和核心。文章分析了高校科研评价体制在专业技术职称评聘、科研人员流动以及科研人员自身发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行完全独立运作的科研人员评聘机制、规范高校科研人流动、建立"固定+流动"的科研队伍等建议,以期为推动高校科研评价体制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学校
科研
评价
体制
改革
科研
人员
评价
问题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迷失·偏离·回归:高校协同创新的实践反思
被引量:
2
12
作者
关辉
《阅江学刊》
2015年第6期74-79,共6页
协同创新是高等教育新理念、新组织、新实践,高校协同创新被赋予了多重价值和意义,一定程度上导致高校协同创新的意义迷失:理念认同不全面,目标追求不统一,学理研究不深刻。高校协同创新的意义迷失直接引发实践中的偏离:重平台搭建,轻...
协同创新是高等教育新理念、新组织、新实践,高校协同创新被赋予了多重价值和意义,一定程度上导致高校协同创新的意义迷失:理念认同不全面,目标追求不统一,学理研究不深刻。高校协同创新的意义迷失直接引发实践中的偏离:重平台搭建,轻内涵建设;重外部联盟,轻内部合作;重服务社会,轻社会回馈;重科学研究,轻人才培养。高校协同创新以高校为主体,根本目标在于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回归高校协同创新的本质,明确高校协同创新的机制,优化高校协同创新的评价,深化高等教育关于协同创新的理论研究。只有回归高等教育的本质,高校在创新体系中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使命,履行社会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协同创新
高等教育质量
人才培养
创新链
高校
科研评价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进一步深化 高校教师科研评价改革的若干建议
1
作者
张琳
机构
武汉大学科教管理与评价中心
出处
《民主与科学》
2024年第3期30-31,共2页
文摘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来,我国高校教师的评价改革已经取得初步成效。然而,在外部评价与内部政策的交织影响下,高校教师评价改革仍旧面临一系列现实矛盾,在改革落实过程中出现了诸多异化现象。本文旨在对当前高校教师的科研评价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系列建议,以期为高校教师评价改革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加快实现教育强国战略目标。
关键词
高校教师
教育
评价
改革
外部
评价
强国战略
现实矛盾
科研评价改革
异化现象
落实过程
分类号
G645.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方高校科研评价改革的三层思考
2
作者
杨焓
魏超
曾武华
机构
三明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出处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8年第5期19-22,共4页
基金
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编号:JAS160513)
三明学院科学研究发展基金项目(编号:A201624)
2017年福建省本科高校重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编号:FBJG20170327)
文摘
地方高校科研评价改革是"新常态"下的中国政治经济结构调整对高等教育综合领域改革提出的要求之一。地方高校科研评价改革之路该怎么走,大致从三方面进行把握。第一个层面是地方高校科研评价改革的方向,要着重于通过找准地方高校的科研定位,使改革的方向朝着目标前进,以保障促进自身发展并有助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第二个层面是地方高校科研评价改革的方式,从当地科技环境和高校实际出发,树立以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为导向的改革理念,逐步建立一套分类评价和多元评价体系,建设科研学术本身的秩序。第三个层面是地方高校科研评价改革的内容,包括制定多元化的分类评价标准和采用科学的科研评价方法,同时针对地方高校科研的实际情况,还应该特别加强对其成果落地转化的引导以及地方人才培养机制的建设。
关键词
地方高校
科研评价改革
思考
Keywords
local university
scientific research evaluation reform
reflections
分类号
G64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师范院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评价改革研究
3
作者
关丰富
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
出处
《新长征》
2023年第5期62-63,共2页
文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教育、科技、人才作出一体部署,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完善教育评价体系提出了新要求,为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师范院校不仅肩负着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和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重任,还承担着为党和国家培养高质量基础教育师资的重要使命。
关键词
教育
评价
体系
师范院校
基础教育师资
教育
评价
改革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教育领域综合
改革
科研评价改革
根本遵循
分类号
G64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写好高校科研评价改革的时代答卷
4
作者
徐文广
机构
不详
出处
《山东教育》
2021年第13期8-9,共2页
文摘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是我国第一个关于教育评价的系统性改革文件和指导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总体方案》对包括高校教师科研评价改革在内的不同教育主体、教育领域提出了明确要求。科学认识《总体方案》出台的时代背景,探寻精准落实《总体方案》的实践路径,着力推动教育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教育管理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关键词
教育
评价
改革
高校教师
实践路径
高校
科研
评价
总体方案
管理工作者
系统性
改革
科研评价改革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时代高校科研评价改革的路径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
5
作者
梁芸
机构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出处
《文教资料》
2024年第23期179-182,共4页
基金
广西教育科学规划2021年度自筹经费重点课题“高校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建设与评价体系研究”(2021B164)。
文摘
拔尖创新人才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高校科研人员作为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承担相应的时代责任。科研评价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应通过明确目标、优化生态、严格监控,发挥其导向、监督和诊断功能。然而,受技术理性和绩效导向影响,当前高校科研评价出现了目标偏离、监督弱化、诊断失效等问题,导致人才培养趋于平庸化、边缘化和功利化。新时代科研评价改革应从坚守立德树人的导向、完善多元分类评价机制、推进分层协同管理三个层面入手,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保障,助力国家科技自立自强。
关键词
科研
评价
拔尖创新人才
培养
科研评价改革
分类号
G644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意大利高校科研评价的演变历程、运行机制和改革特色
6
作者
张曙光
陈露
机构
晓庄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出处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9-75,共17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大学教师代表作学术水平的评价研究”(项目编号:21YJC880097)。
文摘
高校科研评价关系着科研创新活动的健康发展,对于推动国家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在知识生产模式转型、新公共管理思潮渗透和政府资助削减危机的背景下,意大利高校科研评价在学科分类、专家遴选、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等方面不断演变。以最新一轮完成的VQR2015-2019科研评价为例,意大利形成了独有的科研评价运行机制,呈现出由政府主导的第三方独立机构组织,注重评价方法的科学可靠,强调科研成果的社会影响的鲜明特色。这启示我国高校科研评价改革创新过程中应加大力度培育第三方评价机构,建设配套制度体系;综合使用评价方法,树立科研评价质量导向;增加科研评价的社会影响力维度,追求科研评价的卓越价值。
关键词
意大利
高校
科研
评价
科研评价改革
Keywords
Italy
research evaluation in universities
reform of reaearch evaluation
分类号
G64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G546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共生理论视角下高校科研“一体化”评价改革探析
7
作者
陈允龙
机构
长江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重庆教育改革研究中心
出处
《教育评论》
2024年第6期85-93,共9页
基金
2021年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破唯’背景下高校教师科研评价制度的优化策略研究”(编号2021NDQN78)
重庆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规划重点课题“教育现代化视野下高校学术评价体系重构研究”(编号K23YD2140083)
2024年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教育强国背景下高校科技激励机制研究”(编号24SKGH280)的研究成果。
文摘
基于共生理论的分析视角,文章对当前高校科研“一体化”评价存在的改革困境展开分析。共生阻尼机制依然强势、共生动力机制不够彰显以及共生诱导机制日渐失衡的现状表明,当前评价“指挥棒”的共生向导角色发挥并不明显。共生单元间的“激励不相容”、共生模式内部的组织僵化以及共生环境的条件支撑不力是其重要掣肘之因。实现高校科研“一体化”评价改革,须积极强化评价“指挥棒”的能量媒介作用,通过阻尼机制的纾解、动力机制的强化和诱导机制的均衡,“一体化”助推教育、科技(研)、人才的协同进化与共生共荣。
关键词
科研评价改革
“一体化”
评价
共生理论
破“五唯”
分类号
G64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破五唯”视域下地方高校科研评价体系改革研究
被引量:
1
8
作者
龚一峰
王刚
周宏
机构
淮阴师范学院
出处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137-141,共5页
基金
2020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习近平‘破五唯’讲话精神视域下地方高校科研评价体系改革研究”(2020SJA1778)。
文摘
对地方高校科研评价体系改革进行深入剖析发现,在地方高校科研评价体系中存在评价主体“行政化”、评价内容“同质化”、科学研究“功利化”等问题。文章从“破五唯”视角提出由传统定量评价向定量与定性并重评价转变的理念,倡导“破”与“立”双向策略,削减行政评价在科研考核中的权重,创新分类评价模式,强化学术诚信,激发学术创新,弘扬科学家精神,从而构建公正、激励性的地方高校科研评价体系。
关键词
破五唯
科研
评价
体系
改革
地方高校
科研
诚信
学术创新
科学家精神
分类号
G526.3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校科研评价的问题、走向与改革策略
被引量:
33
9
作者
刘梦星
张红霞
机构
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
南京审计大学政府审计学院
出处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7-124,共8页
基金
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重点课题(JGZZ19_053)。
文摘
科研评价是高校科研管理的核心环节。文章通过研究发现,目前我国高校科研评价存在科研分类评价未得到明确体现、科研评价主体多元化不完备、科研内涵评价不突出、科研评价方法整合不到位、科研评价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未来高校科研评价应使分类评价制度进一步完善、评价主体更加多元、评价内容更注重内涵、评价方法更科学合理、评价管理制度更为完善。基于此,文章提出构建多维度的科研分类评价体系,构建多元化的科研评价主体,实施多层面的科研内涵评价,采用多向度的科研评价方法,健全多方位的科研评价管理制度等具体的行动策略。
关键词
高校
科研
评价
科研
评价
管理
科研
评价
主体
科研
评价
方法
科研评价改革
Keywords
evaluation of university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evaluation
subject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evaluation
method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evaluation
reform of scientific research evaluation
分类号
G64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开放科学和科研评价改革背景下我国学术期刊同行评议的改革趋向
被引量:
13
10
作者
亢列梅
杜秀杰
荆树蓉
刘杨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期刊中心《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编辑部
出处
《编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15-619,共5页
基金
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青年基金资助项目(CUJS-QN-2021-004)
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资助项目(卓越计划-C-118)。
文摘
从国际开放科学运动、国内科研评价改革的现实背景出发,针对我国现行同行评议面临的挑战,指出改革我国学术期刊同行评议的必要性。立足同行评议的目的,提出我国学术期刊同行评议改革应向减轻评议人负担、充分利用新技术、创新评议方式、建立事后评议机制4个方向发展,并提出净化学术生态、加强制度设计、设定行为监督、建立激励和反馈机制4条保障举措,最后对同行评议改革的模式和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同行评议
学术期刊
开放科学
科研评价改革
Keywords
peer review
academic journals
open science
scientific research evaluation reform
分类号
G237.5 [文化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高校科研评价体制改革之科研人员评价问题思考
被引量:
7
11
作者
全锋
刘长威
严会超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处
出处
《农业科技管理》
2017年第1期91-93,共3页
文摘
当前,我国正大力推动高校科研评价体制改革,对科研人员的评价改革将是整体改革成败的关键和核心。文章分析了高校科研评价体制在专业技术职称评聘、科研人员流动以及科研人员自身发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行完全独立运作的科研人员评聘机制、规范高校科研人流动、建立"固定+流动"的科研队伍等建议,以期为推动高校科研评价体制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等学校
科研
评价
体制
改革
科研
人员
评价
问题
思考
分类号
G316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迷失·偏离·回归:高校协同创新的实践反思
被引量:
2
12
作者
关辉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出处
《阅江学刊》
2015年第6期74-79,共6页
基金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面上项目"协同创新环境下跨学科研究生教育动力机制研究"(2015Y0504)
文摘
协同创新是高等教育新理念、新组织、新实践,高校协同创新被赋予了多重价值和意义,一定程度上导致高校协同创新的意义迷失:理念认同不全面,目标追求不统一,学理研究不深刻。高校协同创新的意义迷失直接引发实践中的偏离:重平台搭建,轻内涵建设;重外部联盟,轻内部合作;重服务社会,轻社会回馈;重科学研究,轻人才培养。高校协同创新以高校为主体,根本目标在于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回归高校协同创新的本质,明确高校协同创新的机制,优化高校协同创新的评价,深化高等教育关于协同创新的理论研究。只有回归高等教育的本质,高校在创新体系中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使命,履行社会责任。
关键词
高校协同创新
高等教育质量
人才培养
创新链
高校
科研评价改革
Keywords
Universities'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quality of higher education
talents fostering
innovation chain
reform of evaluation on research in Universities
分类号
G649.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关于进一步深化 高校教师科研评价改革的若干建议
张琳
《民主与科学》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地方高校科研评价改革的三层思考
杨焓
魏超
曾武华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师范院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评价改革研究
关丰富
《新长征》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写好高校科研评价改革的时代答卷
徐文广
《山东教育》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新时代高校科研评价改革的路径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
梁芸
《文教资料》
20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意大利高校科研评价的演变历程、运行机制和改革特色
张曙光
陈露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共生理论视角下高校科研“一体化”评价改革探析
陈允龙
《教育评论》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破五唯”视域下地方高校科研评价体系改革研究
龚一峰
王刚
周宏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高校科研评价的问题、走向与改革策略
刘梦星
张红霞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3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开放科学和科研评价改革背景下我国学术期刊同行评议的改革趋向
亢列梅
杜秀杰
荆树蓉
刘杨
《编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13
原文传递
11
高校科研评价体制改革之科研人员评价问题思考
全锋
刘长威
严会超
《农业科技管理》
2017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迷失·偏离·回归:高校协同创新的实践反思
关辉
《阅江学刊》
201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