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项目化学习视角下小学科学教学策略研究
1
作者 周亚国 《电脑迷》 2023年第9期37-39,共3页
在当今快速变化的知识经济时代,传统的教育模式已逐渐无法满足培养创新人才的需求。特别是在小学科学教育领域,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综合实践能力,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项目化学习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强调实践探究合作... 在当今快速变化的知识经济时代,传统的教育模式已逐渐无法满足培养创新人才的需求。特别是在小学科学教育领域,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综合实践能力,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项目化学习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强调实践探究合作,为小学科学教育带来新的启示。文章通过探讨项目化学习视角下小学科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相关问题分析研究具体解决办法,以期为小学科学教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化学习 小学科学 科学教学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科学教学策略,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2
作者 奚苏娇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3年第5期49-50,共2页
追求有效教学课堂,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理想,是一种永无止境的追求,一种永不停歇的探索。在大力推进语文课程改革、倡导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今天,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由课内向课外拓展,确定恰当的教学容量,培养和提高... 追求有效教学课堂,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理想,是一种永无止境的追求,一种永不停歇的探索。在大力推进语文课程改革、倡导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今天,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由课内向课外拓展,确定恰当的教学容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教师本人的能力与经验等几个方面的阐述,说明了教师应用多样的教学策略,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必要性与方法,更好地使教师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让课堂更有效,让学生学得更轻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学教学效率科学教学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生的科学认识特点和教学策略——基于“小学生前科学概念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叶宝生 彭香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05-110,共6页
"小学生前科学概念研究"项目获得关于小学生前科学概念的侦测数据,呈现出小学生科学认识特点。通过对这些侦测数据的分析,揭示出小学生在科学认识过程中感知觉、思维加工和社会环境影响方面的七大特点,即以自我为中心、突出... "小学生前科学概念研究"项目获得关于小学生前科学概念的侦测数据,呈现出小学生科学认识特点。通过对这些侦测数据的分析,揭示出小学生在科学认识过程中感知觉、思维加工和社会环境影响方面的七大特点,即以自我为中心、突出明显特征性、表征联系性、间接因果性、直接类比性、经验技术性和横断性。针对这七大特点,分别进行了教学策略分析,提出一般性教学建议:从以自我为中心认识到科学的客观标准性;从突出明显特征性到对科学事物的全面认识;从表征联系性认识科学事物的结构与功能;从间接因果性认识科学现象间的因果关系;从直接类比性认识科学类比的严谨性;从经验技术性到认识科学内在规律性;从横断性到认识科学概念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科学 科学概念 科学认识特点 科学教学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科学趣味教学策略 被引量:4
4
作者 林祺 《教育与装备研究》 2020年第7期52-55,共4页
趣味教学对于保护学生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有重要价值。在学习中,学生可以借由解决问题带来的成就感、愉悦感、获得感、满足感形成内驱力,实现学习上的良性循环。科学教师可以尝试在教学中采用"... 趣味教学对于保护学生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有重要价值。在学习中,学生可以借由解决问题带来的成就感、愉悦感、获得感、满足感形成内驱力,实现学习上的良性循环。科学教师可以尝试在教学中采用"以真实情境激发探究兴趣"、"以精简装置腾出思考空间"、"以工程项目增加成功体验"三种策略达成趣味教学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趣味教学 科学教学策略 真实情景 精简装置 工程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中科学概念教学策略
5
作者 陈旭海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0年第1期47-47,共1页
科学概念教学对于科学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科学概念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符合科学课程理念的教学方法、策略,影响教学质量。本文以文献研究成果为基础,依据概念转变学习理论提出了提高科学概念教学有效性的具体操作策略:(1... 科学概念教学对于科学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科学概念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符合科学课程理念的教学方法、策略,影响教学质量。本文以文献研究成果为基础,依据概念转变学习理论提出了提高科学概念教学有效性的具体操作策略:(1)探测前概念,制造认知冲突;(2)“架桥”前概念,切合科学概念;(3)加强实验创新,推动概念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概念 概念转变 科学概念教学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科学课引导学生提出探究性问题的教学策略
6
作者 陈杰 《华夏教师》 2021年第3期35-36,共2页
在如今科教兴国的大趋势下,科学走进了小学的课堂,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是科学课授课的重要一步。科学学习是一个不断提出疑问的过程,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在科学学习时,不断提出问题,是激发科学兴趣,走进科学大门的有效方法。教... 在如今科教兴国的大趋势下,科学走进了小学的课堂,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是科学课授课的重要一步。科学学习是一个不断提出疑问的过程,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在科学学习时,不断提出问题,是激发科学兴趣,走进科学大门的有效方法。教师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提问潜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从而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科学课的教学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出问题意识 小学科学课的经验 科学课的教学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年级段小学生科学认识特点和教学建议 被引量:1
7
作者 叶宝生 曹温庆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22年第5期24-28,共5页
我国小学科学课程从2017年开始从小学一、二年级开始设置(原为三到六年级)。对于低年级小学生的科学学习特点和对应的教学方法,广大一线小学科学教师面临很大挑战,也开始了实践研究。依据低年级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论证和阐释了低年级... 我国小学科学课程从2017年开始从小学一、二年级开始设置(原为三到六年级)。对于低年级小学生的科学学习特点和对应的教学方法,广大一线小学科学教师面临很大挑战,也开始了实践研究。依据低年级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论证和阐释了低年级段小学生在语言发展、科学认知、感知觉和思维方面的特点。针对这些特点提出教学建议:以听说为主,指导读写,学习运用科学术语进行科学表达;模仿与探究结合进行科学学习;注重学生体验,从感知觉向科学概念发展;注重观察方法,从脚本构建向科学探究学习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科学教育 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 小学科学教学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教育中的科学绘画 被引量:2
8
作者 谭利华 冯士季 《教学研究》 2021年第3期79-86,共8页
科学绘画是科学学习者通过绘制图画和符号来观察记录、设计思考、建构认知和表达交流的一种活动。科学绘画的心理学基础包括多元智能理论、信息加工理论和生成学习理论等。根据形式的不同,科学绘画可以分为科学数据图、描绘图、设计图... 科学绘画是科学学习者通过绘制图画和符号来观察记录、设计思考、建构认知和表达交流的一种活动。科学绘画的心理学基础包括多元智能理论、信息加工理论和生成学习理论等。根据形式的不同,科学绘画可以分为科学数据图、描绘图、设计图、思维图等不同类型,描述内容主要包括事物的“特征与结构”“过程”和“关系”。科学绘画的合理使用能够促进学生的科学学习和教师的科学教学,并为科学教育研究提供新的可能性。要使科学绘画成为科学教学的有效途径和教育研究的有效工具,应该注意其使用策略,合理发挥其功能特点,使其成为传统教学方式和研究工具的有益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绘画 科学教学策略 科学教育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学习进阶理论的初小科学课程衔接教学策略
9
作者 凌珲 《当代家庭教育》 2021年第36期27-29,共3页
学习进阶是对"应该为学生设计怎样的学习路径"这一问题进行探索,学段衔接教学的有效开展更需要基于学习进阶。本文以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做一个指南针"一课为例,通过培养科学兴趣,渗透科学方法,训练科学语言,发... 学习进阶是对"应该为学生设计怎样的学习路径"这一问题进行探索,学段衔接教学的有效开展更需要基于学习进阶。本文以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做一个指南针"一课为例,通过培养科学兴趣,渗透科学方法,训练科学语言,发展科学思维分析,探讨基于学习进阶理论的初小科学课程衔接的教学策略,并对如何更有效地推进初小科学课程衔接教学进行了补充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进阶 中小衔接 科学教学策略
原文传递
初中科学课堂教学特征与策略之我见
10
作者 张茂旺 《中华少年》 2016年第18期133-133,共1页
课堂是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目标完成的如何,与课堂教学模式,教学特征和教学策略有着直接的关系。那么,要想顺利的完成课堂教学目标,就需要教师的不断努力,不断地改进课堂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教学特征 初中科学教学策略 自主学习
原文传递
On the Strategies for Teaching Courses of English Literature in the Period of University Transformation Toward Application-oriented Education
11
作者 JING Xian-yu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2017年第8期452-457,共6页
In the 21 st century, the transform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toward application orientation is posing challenges to the university teachers, especially to the teachers of humanities. Combining the teaching practice wi... In the 21 st century, the transform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toward application orientation is posing challenges to the university teachers, especially to the teachers of humanities. Combining the teaching practice with the teaching methods and theorie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scholars, this article intends to explore the strategies for teaching courses of English literature in such a transformational period, including multiple teaching strategies and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hinking,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ability to use English with the works of English literature as language materials, use of realistic contexts to spread classic western language and culture. These teaching strategies can enhance the practica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curricula, and expand the teaching space of litera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glish literature CLASSIC multiple teaching INNOVATION applic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