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09
篇文章
<
1
2
…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试论安徽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阶段
1
作者
高成
费明煦
陈长庚
《农业考古》
1998年第3期155-158,共4页
关键词
安徽农业
农业
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的发展
科学技术
史
安徽茶叶
发展
阶段
明清时期
安徽地区
野生食用植物
农业生产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中国医学面临的难题
2
作者
邱仁宗
《自然辩证法研究》
1987年第3期37-46,共10页
中国是世界文明也是医学的发源地之一。在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就发现了不少各种形式的用于针刺治病的骨针。殷墟出土的甲骨文(约公元前1000年前)记载有许多疾病的名称。如(?)(蠱)字,表示腹中寄生虫;(?)(龋)字,表示牙齿上的窟窿,是由于...
中国是世界文明也是医学的发源地之一。在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就发现了不少各种形式的用于针刺治病的骨针。殷墟出土的甲骨文(约公元前1000年前)记载有许多疾病的名称。如(?)(蠱)字,表示腹中寄生虫;(?)(龋)字,表示牙齿上的窟窿,是由于虫蛀所致。这些龟甲和牛骨都是占卜用的,求先祖告诉疾病的预后。按照一本记述周朝早期(纪元前11—7世纪)典礼制度的儒家经典著作《礼记》记载,那时已经把医生分为食医、疾医(内科医生)、病医(外科医生)、兽医。在纪元前541年左右,在儒家经典历史著作《左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生
中国医学
人体实验
严重缺陷新生儿
中医学院
医学与哲学
科学技术的发展
现代医学
传统医学
相对衰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中国文化的走向
3
作者
刁生富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2期3-5,共3页
管学者们对文化的定义各种各样,但我们从广义来理解,文化的实质就是“人化”。因此,文化必然与人化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相适应,并随着人化程度的变化而变迁。科学技术是人化程度变化的动力因素,科技的发展必将导致文化...
管学者们对文化的定义各种各样,但我们从广义来理解,文化的实质就是“人化”。因此,文化必然与人化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相适应,并随着人化程度的变化而变迁。科学技术是人化程度变化的动力因素,科技的发展必将导致文化的变迁。这种文化变迁过程是在不断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化
科学技术的发展
国家信息基础结构
中国传统文化
西方文化
信息化社会
一体化
信息网络
文化交流
人化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科学技术的发展模式及其功能
被引量:
2
4
作者
吴昌寿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62-63,共2页
关键词
科学技术
发展
模式
物质资源
科学技术
进步
科学技术的发展
第一生产力
社会生活
贸易立国
科技立国
劳动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科学思维方式的变革
5
作者
顾春明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4期65-66,共2页
关键词
科学
思维方式
科学技术的发展
近代自然
科学
技术
发展
形而上学
当代
科学技术
不确定性
相对论
系统工程
绝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战后日本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启示
6
作者
崔利波
《日本研究》
CSSCI
1995年第3期8-11,共4页
战后日本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启示辽宁大学科研处崔利波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半个世纪的恢复与发展,在一座废墟上,崛起了一个高度现代化的日本国。日本五十年的迅速发展,是与其科学技术的发展策略、做法密不可分的。这种发展策略...
战后日本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启示辽宁大学科研处崔利波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半个世纪的恢复与发展,在一座废墟上,崛起了一个高度现代化的日本国。日本五十年的迅速发展,是与其科学技术的发展策略、做法密不可分的。这种发展策略与做法对于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无疑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技术的发展
日本政府
战后日本
吸收型
科技
发展
战略
基础研究
创造性
研究费用
研究机构
科技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略论清代前期科学技术的发展
7
作者
郭蕴静
《求是学刊》
1982年第6期80-84,共5页
关键词
梅文鼎
清代前期
清政府
科学技术的发展
钦天监监正
明安图
科学
家
密率
汽锅
汤若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态势
8
作者
张涛光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4期42-48,共7页
关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态势.有两种较为流行的观点.一种认为,在封建社会盛期的宋代达到高峰后,就走下坡路;另一种认为,中国古代整个阶段都在平稳向上发展,无论何时都不曾出现下坡.这两种观点无论在国内和国外都有一定的影响.为了...
关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态势.有两种较为流行的观点.一种认为,在封建社会盛期的宋代达到高峰后,就走下坡路;另一种认为,中国古代整个阶段都在平稳向上发展,无论何时都不曾出现下坡.这两种观点无论在国内和国外都有一定的影响.为了具体地、科学地探讨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态势问题,我们收集了从公元前650年公元1800年,2450年间共618项重大科学技术成果.以是项成果对生产、生活、科学技术发展以及推动社会进步方面所起的作用、揭示物质运动特性和规律的深刻程度、在科学技术史上的意义为标准,逐项评分,似每50年为一个计时单位,将每一计时单位的科学技术成果总分取对数,作得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果发展曲线,如附图,其中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计时单位时间总分对数值~*.曲线表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态势既不是在封建社会盛期达到高峰后,就走下坡路,也不是在中国古代整个阶段都在平稳向上发展,不曾出现下坡.而是高峰低潮相间、呈波浪形持续发展.附图的曲线对探讨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总态势,给人以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
科学技术
发展
科学技术的发展
发展
态势
科学技术
成果
西方
科学技术
计时单位
走下坡
公元前
附图
天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略论图书情报与科学技术的发展
9
作者
温新莲
《武陵学刊》
1996年第1期99-102,共4页
关键词
图书情报
科学技术的发展
科学
研究
文献情报工作
现代化
科学技术
研究
图书情报工作
科学技术
发展
阿波罗计划
电子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法家路线促进我国历史上科学技术的发展
10
作者
广西师院物理系写作组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4年第11期14-19,共6页
在我国自然科学发展史上,儒法两条路线斗争是十分激烈的。今天,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正确评价法家路线在我国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促进作用,批判儒家的阻碍、破坏作用,研究我国科技领域里儒法斗争的历史经验,对...
在我国自然科学发展史上,儒法两条路线斗争是十分激烈的。今天,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正确评价法家路线在我国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促进作用,批判儒家的阻碍、破坏作用,研究我国科技领域里儒法斗争的历史经验,对于深入批林批孔,促进科技革命,推动教育革命,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一) 科学技术是劳动人民创造的。我国的科学发展史是劳动人民创造科学技术的历史。劳动人民是科学技术的主人,在劳动人民发展科学技术的伟大斗争的过程中,儒法两家也进行了尖锐的激烈斗争。 反对复古守旧,主张革新进步的法家政治路线促进了我国历史上科学技术的发展。两千多年来,儒法两条路线斗争深刻地影响着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影响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法家作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的政治代表走上历史舞台,他们在政治上反对复古守旧、主张革新进步,采取了反对“法先王”,主张“法后王”,反对分封制,主张中央集权制,废井田,重耕战等措施,促进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的发展又促使人们向自然界作斗争,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技术的发展
儒家
我国历史
劳动人民
两条路线斗争
新进步
儒法
政治路线
自然观
我国古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民族文化传统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
2
11
作者
傅正华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71-73,共3页
民族文化传统是在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随物质条件的改变而演变、沉淀下来的观念形态的总括。它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民族性格、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伦理观念、精神风貌乃至行为方式,等等。它是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的反映,同时...
民族文化传统是在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随物质条件的改变而演变、沉淀下来的观念形态的总括。它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民族性格、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伦理观念、精神风貌乃至行为方式,等等。它是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的反映,同时又给予社会的政治、经济以巨大的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文化传统
科学技术
发展
思维方式
科学
传统
近代
科学
经验主义
新教伦理
自由主义
意大利
科学技术的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发展中华地区科学技术的一种模式
12
作者
周巢尘
《开放导报》
1999年第2期44-45,共2页
关键词
科学技术
联合国大学国际软件
技术
研究所
研究和开发
研究机构
发展
中国家和地区
政府行为
电脑软件
澳门
科学技术的发展
发展
科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发展中华地区科学技术的一种模式
13
作者
周巢尘
《开放导报》
1998年第6期15-16,共2页
关键词
科学技术
联合国大学国际软件
技术
研究所
研究和开发
研究机构
发展
中国家和地区
政府行为
电脑软件
澳门
科学技术的发展
发展
科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人文学科的繁荣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14
作者
傅正华
《党政干部论坛》
1999年第4期32-33,共2页
考察一下近世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发现,世界科学活动中心的形成和转移,无不与人文学科的繁荣有关。有学者曾用统计方法印证了每一个成为科学中心的国家,都有一个人文学科的繁荣时期——
关键词
人文学科
科学技术
发展
科学技术的发展
科学
活动中心
复兴运动
思想基础
地球动力学
人文主义思潮
地球
科学
近代
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教学实录及评析
15
作者
李峻
金相成
曹家骜
《历史教学问题》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54-57,共4页
关键词
第一次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
的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
教学实录
科学技术的发展
科技革命史
资本主义国家
第二次科技革命
垄断组织
历史教学
原文传递
科学技术发展与思想政治工作
16
作者
高建国
《理论学刊》
CSSCI
1998年第3期118-122,共5页
科学技术发展与思想政治工作高建国邓小平同志在80年代就指出:“下一个世纪是高科技发展的世纪。”(《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79页)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也明确阐述:“世界变化很大很快,特别是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进步...
科学技术发展与思想政治工作高建国邓小平同志在80年代就指出:“下一个世纪是高科技发展的世纪。”(《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79页)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也明确阐述:“世界变化很大很快,特别是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进步深刻地改变了并将继续改变当代经济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工作者
思想政治教育
科学技术
发展
反马克思主义思潮
科学技术的发展
现代科技
发展
现代
科学技术
科学
文化素质
科技工作者
党的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八大特点
17
作者
徐展
《学习论坛》
1997年第7期25-26,共2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由于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微电子学的发展,使世界范围内产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与以往的科技发展相比,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呈现出如下八大特点。 一、科学技术加速发展并发生急剧变革。科学的发展正...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由于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微电子学的发展,使世界范围内产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与以往的科技发展相比,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呈现出如下八大特点。 一、科学技术加速发展并发生急剧变革。科学的发展正像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大特点
当代
科学技术
依靠
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的发展
加速
发展
高
技术
竞争
科技强国
进社会生产力
两个循环
电子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民族思维模式现代化
18
作者
陈春花
《探求》
1995年第1期52-53,共2页
思维模式是反映一定阶段上人们认识能力和特征的思维要素结构和方法论原则,是包括思维认知结构、价值结构、情感结构和审美结构在内的四维立体系统。作为各民族文化传统、心理体系和思维能力的理性积淀物,它属于民族文化体系的深层结构...
思维模式是反映一定阶段上人们认识能力和特征的思维要素结构和方法论原则,是包括思维认知结构、价值结构、情感结构和审美结构在内的四维立体系统。作为各民族文化传统、心理体系和思维能力的理性积淀物,它属于民族文化体系的深层结构,并对民族文化传统的凝聚和维系起着重要的定势作用。要探讨民族素质现代化的问题,就不能不探讨民族思维模式现代化的问题,本文仅就科技发展与思维模式现代化的关系谈点认识。 一、科技发展促进人类思维模式变革 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古代人类的采集、狩猎活动,以及后来以种植业、畜牧业为核心的生产活动,基本上停留在与自然之间的实体交换水平上。社会低水平的生产实践和萌发中的科学文化,对人类认识的精度要求不高。从思维的内部机制来看,由于主客体分化水平非常有限,个体意识又完全被包含在不发达的群体意识之中,并为各种超自然的神秘力量和因素所缠绕,所以,只能从整体上把握对象世界的模糊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思维模式
科学技术的发展
个体意识
民族思维素质
方法论原则
科技
发展
群体意识
科学
文化
素质现代化
民族文化传统
原文传递
试论科学技术发展与大学发展的关系
19
作者
饶惠
《现代教育论丛》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30-32,共3页
现代教育是科技文化的教育,科技文化的发展又依赖受过专门培养的科技人才的增加,因而,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以人才培养为己任的大学的发展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然而,在不同的文化和经济发展水平下,一个社会对科学与教育之间的关系可能有着...
现代教育是科技文化的教育,科技文化的发展又依赖受过专门培养的科技人才的增加,因而,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以人才培养为己任的大学的发展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然而,在不同的文化和经济发展水平下,一个社会对科学与教育之间的关系可能有着不同的理解与处理,由此会形成不同的科研教育体制,并在科技发展与大学之间造成不同的相互作用方式。近一个世纪以来,我国科学与教育体制在发展中一直倾向于将科学技术研究与大学的教学和人才培养划分开来,科研集中于专门的研究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
发展
科学技术
发展
科学技术的发展
科学
研究
人才培养
科学
生产力
科学技术
研究
科学
与教育
研究机构
美国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略论中国古代哲学的特征及其对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20
作者
陈广仁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1998年第1期82-87,共6页
略论中国古代哲学的特征及其对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陈广仁*中国古代哲学“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司马迁:《报任安书》),“穷理、尽性、以至于命”(《易传·说卦》)。它所创立的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宇宙观以及所倡...
略论中国古代哲学的特征及其对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陈广仁*中国古代哲学“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司马迁:《报任安书》),“穷理、尽性、以至于命”(《易传·说卦》)。它所创立的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宇宙观以及所倡导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生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哲学家
科学技术
发展
科学技术的发展
中国哲学
“天人合一”思想
中国文化精神
西方哲学
科学
的发展
自然科
生活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安徽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阶段
1
作者
高成
费明煦
陈长庚
机构
安徽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
出处
《农业考古》
1998年第3期155-158,共4页
关键词
安徽农业
农业
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的发展
科学技术
史
安徽茶叶
发展
阶段
明清时期
安徽地区
野生食用植物
农业生产情况
分类号
S-1 [农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中国医学面临的难题
2
作者
邱仁宗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出处
《自然辩证法研究》
1987年第3期37-46,共10页
文摘
中国是世界文明也是医学的发源地之一。在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就发现了不少各种形式的用于针刺治病的骨针。殷墟出土的甲骨文(约公元前1000年前)记载有许多疾病的名称。如(?)(蠱)字,表示腹中寄生虫;(?)(龋)字,表示牙齿上的窟窿,是由于虫蛀所致。这些龟甲和牛骨都是占卜用的,求先祖告诉疾病的预后。按照一本记述周朝早期(纪元前11—7世纪)典礼制度的儒家经典著作《礼记》记载,那时已经把医生分为食医、疾医(内科医生)、病医(外科医生)、兽医。在纪元前541年左右,在儒家经典历史著作《左传》
关键词
医生
中国医学
人体实验
严重缺陷新生儿
中医学院
医学与哲学
科学技术的发展
现代医学
传统医学
相对衰落
分类号
N031 [自然科学总论—科学技术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中国文化的走向
3
作者
刁生富
机构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分院
出处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2期3-5,共3页
文摘
管学者们对文化的定义各种各样,但我们从广义来理解,文化的实质就是“人化”。因此,文化必然与人化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相适应,并随着人化程度的变化而变迁。科学技术是人化程度变化的动力因素,科技的发展必将导致文化的变迁。这种文化变迁过程是在不断分...
关键词
中国文化
科学技术的发展
国家信息基础结构
中国传统文化
西方文化
信息化社会
一体化
信息网络
文化交流
人化环境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科学技术的发展模式及其功能
被引量:
2
4
作者
吴昌寿
机构
江汉大学经济管理系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62-63,共2页
关键词
科学技术
发展
模式
物质资源
科学技术
进步
科学技术的发展
第一生产力
社会生活
贸易立国
科技立国
劳动生产率
分类号
G322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科学思维方式的变革
5
作者
顾春明
机构
东北大学
出处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4期65-66,共2页
关键词
科学
思维方式
科学技术的发展
近代自然
科学
技术
发展
形而上学
当代
科学技术
不确定性
相对论
系统工程
绝对性
分类号
G30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战后日本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启示
6
作者
崔利波
机构
辽宁大学科研处
出处
《日本研究》
CSSCI
1995年第3期8-11,共4页
文摘
战后日本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启示辽宁大学科研处崔利波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半个世纪的恢复与发展,在一座废墟上,崛起了一个高度现代化的日本国。日本五十年的迅速发展,是与其科学技术的发展策略、做法密不可分的。这种发展策略与做法对于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无疑具...
关键词
科学技术的发展
日本政府
战后日本
吸收型
科技
发展
战略
基础研究
创造性
研究费用
研究机构
科技水平
分类号
G323.13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略论清代前期科学技术的发展
7
作者
郭蕴静
出处
《求是学刊》
1982年第6期80-84,共5页
关键词
梅文鼎
清代前期
清政府
科学技术的发展
钦天监监正
明安图
科学
家
密率
汽锅
汤若望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态势
8
作者
张涛光
出处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4期42-48,共7页
文摘
关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态势.有两种较为流行的观点.一种认为,在封建社会盛期的宋代达到高峰后,就走下坡路;另一种认为,中国古代整个阶段都在平稳向上发展,无论何时都不曾出现下坡.这两种观点无论在国内和国外都有一定的影响.为了具体地、科学地探讨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态势问题,我们收集了从公元前650年公元1800年,2450年间共618项重大科学技术成果.以是项成果对生产、生活、科学技术发展以及推动社会进步方面所起的作用、揭示物质运动特性和规律的深刻程度、在科学技术史上的意义为标准,逐项评分,似每50年为一个计时单位,将每一计时单位的科学技术成果总分取对数,作得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果发展曲线,如附图,其中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计时单位时间总分对数值~*.曲线表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态势既不是在封建社会盛期达到高峰后,就走下坡路,也不是在中国古代整个阶段都在平稳向上发展,不曾出现下坡.而是高峰低潮相间、呈波浪形持续发展.附图的曲线对探讨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总态势,给人以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中国古代
科学技术
发展
科学技术的发展
发展
态势
科学技术
成果
西方
科学技术
计时单位
走下坡
公元前
附图
天文学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略论图书情报与科学技术的发展
9
作者
温新莲
出处
《武陵学刊》
1996年第1期99-102,共4页
关键词
图书情报
科学技术的发展
科学
研究
文献情报工作
现代化
科学技术
研究
图书情报工作
科学技术
发展
阿波罗计划
电子计算
分类号
G250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法家路线促进我国历史上科学技术的发展
10
作者
广西师院物理系写作组
出处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4年第11期14-19,共6页
文摘
在我国自然科学发展史上,儒法两条路线斗争是十分激烈的。今天,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正确评价法家路线在我国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促进作用,批判儒家的阻碍、破坏作用,研究我国科技领域里儒法斗争的历史经验,对于深入批林批孔,促进科技革命,推动教育革命,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一) 科学技术是劳动人民创造的。我国的科学发展史是劳动人民创造科学技术的历史。劳动人民是科学技术的主人,在劳动人民发展科学技术的伟大斗争的过程中,儒法两家也进行了尖锐的激烈斗争。 反对复古守旧,主张革新进步的法家政治路线促进了我国历史上科学技术的发展。两千多年来,儒法两条路线斗争深刻地影响着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影响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法家作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的政治代表走上历史舞台,他们在政治上反对复古守旧、主张革新进步,采取了反对“法先王”,主张“法后王”,反对分封制,主张中央集权制,废井田,重耕战等措施,促进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的发展又促使人们向自然界作斗争,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关键词
科学技术的发展
儒家
我国历史
劳动人民
两条路线斗争
新进步
儒法
政治路线
自然观
我国古代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民族文化传统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
2
11
作者
傅正华
机构
江汉石油学院
出处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71-73,共3页
文摘
民族文化传统是在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随物质条件的改变而演变、沉淀下来的观念形态的总括。它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民族性格、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伦理观念、精神风貌乃至行为方式,等等。它是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的反映,同时又给予社会的政治、经济以巨大的反作...
关键词
民族文化传统
科学技术
发展
思维方式
科学
传统
近代
科学
经验主义
新教伦理
自由主义
意大利
科学技术的发展
分类号
G301 [文化科学]
C931 [经济管理—管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发展中华地区科学技术的一种模式
12
作者
周巢尘
机构
联合国大学国际软件研究所
出处
《开放导报》
1999年第2期44-45,共2页
关键词
科学技术
联合国大学国际软件
技术
研究所
研究和开发
研究机构
发展
中国家和地区
政府行为
电脑软件
澳门
科学技术的发展
发展
科学技术
分类号
G322.7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发展中华地区科学技术的一种模式
13
作者
周巢尘
机构
中科院
出处
《开放导报》
1998年第6期15-16,共2页
关键词
科学技术
联合国大学国际软件
技术
研究所
研究和开发
研究机构
发展
中国家和地区
政府行为
电脑软件
澳门
科学技术的发展
发展
科学技术
分类号
F204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人文学科的繁荣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14
作者
傅正华
机构
江汉石油学院
出处
《党政干部论坛》
1999年第4期32-33,共2页
文摘
考察一下近世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发现,世界科学活动中心的形成和转移,无不与人文学科的繁荣有关。有学者曾用统计方法印证了每一个成为科学中心的国家,都有一个人文学科的繁荣时期——
关键词
人文学科
科学技术
发展
科学技术的发展
科学
活动中心
复兴运动
思想基础
地球动力学
人文主义思潮
地球
科学
近代
科学
分类号
C0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教学实录及评析
15
作者
李峻
金相成
曹家骜
机构
复旦大学附中
出处
《历史教学问题》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54-57,共4页
关键词
第一次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
的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
教学实录
科学技术的发展
科技革命史
资本主义国家
第二次科技革命
垄断组织
历史教学
分类号
G633.51 [文化科学—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科学技术发展与思想政治工作
16
作者
高建国
机构
国防大学
出处
《理论学刊》
CSSCI
1998年第3期118-122,共5页
文摘
科学技术发展与思想政治工作高建国邓小平同志在80年代就指出:“下一个世纪是高科技发展的世纪。”(《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79页)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也明确阐述:“世界变化很大很快,特别是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进步深刻地改变了并将继续改变当代经济社...
关键词
思想政治工作者
思想政治教育
科学技术
发展
反马克思主义思潮
科学技术的发展
现代科技
发展
现代
科学技术
科学
文化素质
科技工作者
党的思想
分类号
D6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八大特点
17
作者
徐展
机构
中共南阳市委党校
出处
《学习论坛》
1997年第7期25-26,共2页
文摘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由于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微电子学的发展,使世界范围内产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与以往的科技发展相比,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呈现出如下八大特点。 一、科学技术加速发展并发生急剧变革。科学的发展正像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
关键词
八大特点
当代
科学技术
依靠
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的发展
加速
发展
高
技术
竞争
科技强国
进社会生产力
两个循环
电子计算机
分类号
N091 [自然科学总论—科学技术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民族思维模式现代化
18
作者
陈春花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
出处
《探求》
1995年第1期52-53,共2页
文摘
思维模式是反映一定阶段上人们认识能力和特征的思维要素结构和方法论原则,是包括思维认知结构、价值结构、情感结构和审美结构在内的四维立体系统。作为各民族文化传统、心理体系和思维能力的理性积淀物,它属于民族文化体系的深层结构,并对民族文化传统的凝聚和维系起着重要的定势作用。要探讨民族素质现代化的问题,就不能不探讨民族思维模式现代化的问题,本文仅就科技发展与思维模式现代化的关系谈点认识。 一、科技发展促进人类思维模式变革 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古代人类的采集、狩猎活动,以及后来以种植业、畜牧业为核心的生产活动,基本上停留在与自然之间的实体交换水平上。社会低水平的生产实践和萌发中的科学文化,对人类认识的精度要求不高。从思维的内部机制来看,由于主客体分化水平非常有限,个体意识又完全被包含在不发达的群体意识之中,并为各种超自然的神秘力量和因素所缠绕,所以,只能从整体上把握对象世界的模糊图景。
关键词
传统思维模式
科学技术的发展
个体意识
民族思维素质
方法论原则
科技
发展
群体意识
科学
文化
素质现代化
民族文化传统
分类号
G301 [文化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试论科学技术发展与大学发展的关系
19
作者
饶惠
机构
广州暨南大学
出处
《现代教育论丛》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30-32,共3页
文摘
现代教育是科技文化的教育,科技文化的发展又依赖受过专门培养的科技人才的增加,因而,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以人才培养为己任的大学的发展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然而,在不同的文化和经济发展水平下,一个社会对科学与教育之间的关系可能有着不同的理解与处理,由此会形成不同的科研教育体制,并在科技发展与大学之间造成不同的相互作用方式。近一个世纪以来,我国科学与教育体制在发展中一直倾向于将科学技术研究与大学的教学和人才培养划分开来,科研集中于专门的研究机构。
关键词
大学
发展
科学技术
发展
科学技术的发展
科学
研究
人才培养
科学
生产力
科学技术
研究
科学
与教育
研究机构
美国大学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略论中国古代哲学的特征及其对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20
作者
陈广仁
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
出处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1998年第1期82-87,共6页
文摘
略论中国古代哲学的特征及其对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陈广仁*中国古代哲学“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司马迁:《报任安书》),“穷理、尽性、以至于命”(《易传·说卦》)。它所创立的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宇宙观以及所倡导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生观...
关键词
中国古代哲学家
科学技术
发展
科学技术的发展
中国哲学
“天人合一”思想
中国文化精神
西方哲学
科学
的发展
自然科
生活实践
分类号
G359.2 [文化科学—情报学]
B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试论安徽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阶段
高成
费明煦
陈长庚
《农业考古》
199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中国医学面临的难题
邱仁宗
《自然辩证法研究》
198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中国文化的走向
刁生富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科学技术的发展模式及其功能
吴昌寿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科学思维方式的变革
顾春明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战后日本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启示
崔利波
《日本研究》
CSSCI
199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略论清代前期科学技术的发展
郭蕴静
《求是学刊》
198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态势
张涛光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略论图书情报与科学技术的发展
温新莲
《武陵学刊》
199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法家路线促进我国历史上科学技术的发展
广西师院物理系写作组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试论民族文化传统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傅正华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发展中华地区科学技术的一种模式
周巢尘
《开放导报》
199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发展中华地区科学技术的一种模式
周巢尘
《开放导报》
199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论人文学科的繁荣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傅正华
《党政干部论坛》
199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教学实录及评析
李峻
金相成
曹家骜
《历史教学问题》
北大核心
1996
0
原文传递
16
科学技术发展与思想政治工作
高建国
《理论学刊》
CSSCI
199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八大特点
徐展
《学习论坛》
199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民族思维模式现代化
陈春花
《探求》
1995
0
原文传递
19
试论科学技术发展与大学发展的关系
饶惠
《现代教育论丛》
北大核心
199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略论中国古代哲学的特征及其对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陈广仁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199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2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