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科学教育中科学内容知识的结构 |
张颖之
刘恩山
|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34
|
|
2
|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科学内容及其当代价值 |
岳潇
|
《新西部(中旬·理论)》
|
2015 |
4
|
|
3
|
美国科学内容方法课程对我国科学教学论教学的启示 |
王子苓
|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
2012 |
0 |
|
4
|
《品德与生活》中科学内容的教学策略 |
王文婷
|
《辽宁教育》
|
2012 |
0 |
|
5
|
习近平关于劳动教育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科学内容与实践路径 |
袁圣洁
李前进
|
《继续教育研究》
|
2023 |
5
|
|
6
|
物理学习中模型的开发和运用——围绕科学内容丰富和复杂的自然现象进行基础指导 |
Todd Campbell
Drew Neilson
Phil Seok Oh
朱方(翻译)
|
《中国科技教育》
|
2014 |
0 |
|
7
|
电视科教节目的科学内容呈现与娱乐化 |
杨萱
|
《喜剧世界(中旬刊)》
|
2021 |
0 |
|
8
|
欧洲文化和科学内容数字化协作行动计划 |
魏来(译)
|
《图书情报工作动态》
|
2006 |
1
|
|
9
|
《杨树》的科学内容和写作特点 |
樊淑媛
|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
1982 |
0 |
|
10
|
习近平关于劳动教育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科学内容与价值意蕴 |
赵旭娜
刘均益
|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
2023 |
0 |
|
11
|
高中化学教材科学内容探析 |
夏仁献
|
《教育信息化论坛》
|
2023 |
0 |
|
12
|
物理新旧课标中科学内容的对比(上) |
邱云清
|
《黑龙江教育(中学版)》
|
2013 |
0 |
|
13
|
《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实验稿的对比——新旧课标中科学内容的对比(下) |
邱云清
|
《黑龙江教育(中学版)》
|
2013 |
0 |
|
14
|
科学内容与语文意识,孰重孰轻?——由有关《乌鸦喝水》的报道引发的思考 |
戎国强
|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
2019 |
0 |
|
15
|
先学语言还是先学内容?——通过SlOP和5E学习环学习科学内容 |
Vanashri Nargund-Joshi
Nazan Bautista
朱方
|
《中国科技教育》
|
2016 |
0 |
|
16
|
欧洲文化和科学内容数字化协作发展计划 |
魏来
|
《图书情报工作动态》
|
2006 |
0 |
|
17
|
助困政策进一步向地质类学生倾斜在中小学教育方面增加地球科学内容 |
|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
2006 |
0 |
|
18
|
试论中医“治未病”之概念及其科学内容 |
张志斌
王永炎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88
|
|
19
|
新旧版初中物理课程标准“科学内容”的难度比较 |
崔雪梅
卢海洋
郭优
曹铷
黄晓霞
|
《物理教师》
北大核心
|
2015 |
11
|
|
20
|
美国科学教育内容的变化及其教学侧重点的转移 |
熊冠恒
|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1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