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α-二亚胺镍催化剂催化乙烯聚合反应过程模型化
1
作者 冯依 田洲 刘柏平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796-2805,共10页
后过渡金属催化剂用于合成超支化聚乙烯具有合成步骤少、性能优异等特点,支化度、支链种类及分布对超支化聚乙烯的性能有显著影响,但目前对该反应过程的动力学模型及支链分布模型研究尚少。本文建立了在α-二亚胺镍催化剂作用下,以乙烯... 后过渡金属催化剂用于合成超支化聚乙烯具有合成步骤少、性能优异等特点,支化度、支链种类及分布对超支化聚乙烯的性能有显著影响,但目前对该反应过程的动力学模型及支链分布模型研究尚少。本文建立了在α-二亚胺镍催化剂作用下,以乙烯为唯一单体制备超支化聚乙烯的过程模型,通过动力学模型预测聚合反应速率,并与种群平衡模型结合,形成一个新的支链分布预测模型。与文献报道的模型相比,本文提出的模型结合了聚合反应动力学与支链分布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更吻合,为调控后过渡金属催化剂催化乙烯聚合过程及产物结构提供了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二亚胺镍催化剂 聚合 动力学 种群平衡模型 支链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态混合器的入口结构对液液分散的影响
2
作者 刘权锋 曹琦 +1 位作者 钱宇 杨思宇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CAS 2023年第2期97-107,共11页
静态混合器广泛应用于溶剂萃取,改造静态混合器的入口结构可以提升混合效果。为探究不同入口结构对液液分散的影响,以传统SK型静态混合器、非对流入口静态混合器、Roughton静态混合器、Y-静态混合器4种不同入口结构的静态混合器为研究对... 静态混合器广泛应用于溶剂萃取,改造静态混合器的入口结构可以提升混合效果。为探究不同入口结构对液液分散的影响,以传统SK型静态混合器、非对流入口静态混合器、Roughton静态混合器、Y-静态混合器4种不同入口结构的静态混合器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流体力学-种群平衡模型(CFD-PBM)数值模拟方法,考察了不同入口结构对静态混合器中液体流速、混合效果和Sauter平均直径(d32)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不同入口结构的静态混合器具有显著差异的流体流动状态、混合效果和液液分散效果。混合效果和液液分散效果从好到差依次为Y-静态混合器、Roughton静态混合器、非对流入口静态混合器和传统SK型静态混合器。在混合元件区,4种入口类型的静态混合器的流速相同,但是混合元件发挥混合和分散的作用不同。Y-静态混合器和Roughton静态混合器作为液液分散设备,可以以较少的混合元件数实现高分散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态混合器 计算流体力学 种群平衡模型 液液分散 两相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Population Balance Model for Disperse Systems: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in Suspension Polymerization 被引量:1
3
作者 陈中 Werner Pauer +2 位作者 H.-U.Moritz Jan Prss Hans-Joachim Warnecke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1999年第4期332-344,共13页
On the basis of population balance a mathematical model is developed to describe the formation of polymer particle in styrene suspension polymerizati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alescence and breakage of droplets and ... On the basis of population balance a mathematical model is developed to describe the formation of polymer particle in styrene suspension polymerizati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alescence and breakage of droplets and the gel effect are analyzed in particular. Parameters of the models are estimated by experimental data on reaction conversion and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del is suitable for predicting polymerization proces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pulation balance model STYRENE suspension polymerization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曝气策略对膜面剪切力的影响机制及其优化
4
作者 孙观来 柳蒙蒙 +4 位作者 郁达伟 魏源送 王浩 刘国梁 常江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803-2812,共10页
曝气冲刷是浸没式MBR工艺不同于常规活性污泥法工艺的关键特征,然而现行规范的曝气系统设计与运行比较粗放,缺乏气泡尺寸模拟优化方法。以可直接观测的工程规模(500 m^(3)·d^(−1))膜生物反应器为研究对象,对穿孔管角度进行了优化研... 曝气冲刷是浸没式MBR工艺不同于常规活性污泥法工艺的关键特征,然而现行规范的曝气系统设计与运行比较粗放,缺乏气泡尺寸模拟优化方法。以可直接观测的工程规模(500 m^(3)·d^(−1))膜生物反应器为研究对象,对穿孔管角度进行了优化研究,并用群体平衡模型(Population Balance Model,PBM)模型模拟污泥混合液不同粘度下的内部气泡分布情况。结果表明:穿孔管角度垂直向下、60°、45°、30°、垂直向上在膜面产生的平均剪切力分别为1.74、1.46、1.19、1.38、1.67 Pa,这表明曝气角度最优为垂直向下。0.3%、0.5%和0.8%浓度的羧甲基纤维素钠(Carboxymethyl cellulose,CMC)下产生的平均剪切力分别是1.51、1.92、2.24 Pa,气泡直径逐渐增大。且气泡尺寸越大、流速越大,分布越均匀。基于0.3%、0.5%CMC的速度实验结果与PBM模拟结果基本吻合。该研究结果可为MBR技术的工艺优化和系统控制方法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生物反应器 大气泡曝气 曝气器几何特征 种群平衡模型 流变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