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冬秋季低温液体对流行性出血热休克期抢救效果的影响
1
作者 沈思媚 吴建英 《当代护士(中旬刊)》 1998年第10期32-32,共1页
过去在抢救流行性出血热休克时,我们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液体的温度问题。流行性出血热主要在冬秋季节流行,由于室温很低,一般只有15℃左右,取暖设备较差的病室,甚至不足10℃,这样的温度与体温相差25℃以上,保存在室内的液体温... 过去在抢救流行性出血热休克时,我们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液体的温度问题。流行性出血热主要在冬秋季节流行,由于室温很低,一般只有15℃左右,取暖设备较差的病室,甚至不足10℃,这样的温度与体温相差25℃以上,保存在室内的液体温度,一般与室温相同。在抢救流行性出血热休克时,因为要补充有效循环血量,需要输入液体达2,000~3,000毫升以上,甚至有达5,000毫升或更多。这样低温的液体,在短时问内(一般在数小时至十余小时)大量输入,必然要吸收体内大量的热量,才能使液体的温度提高到与体温相一致的程度。如果大量输入低温液体,在休克时氧化代谢严重障碍情况下,将引起机体严重的反应,给休克的恢复带来不利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出血热 休克期 秋季低温 热休克 液体对 有效循环血量 低温液体 快速扩容 血红蛋 红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秋季低温对南召县水稻生产的影响及防御对策 被引量:1
2
作者 杨伟伟 郑明范 +1 位作者 董县中 张东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08年第B09期64-66,共3页
秋季低温对南召县水稻生产的影响主要是显著降低结实率和产量。对水稻生理机制及品种、播期等分析结果表明,迟播、品种、密播、栽插过稀、偏施氮肥及土质较差,是秋季低温导致水稻减产的主要原因。因此,采取地膜覆盖旱育秧、适当早播、... 秋季低温对南召县水稻生产的影响主要是显著降低结实率和产量。对水稻生理机制及品种、播期等分析结果表明,迟播、品种、密播、栽插过稀、偏施氮肥及土质较差,是秋季低温导致水稻减产的主要原因。因此,采取地膜覆盖旱育秧、适当早播、合理选用品种、足肥稀播、合理密植、平衡施肥及喷施激素等措施,可减轻其危害程度,促进南召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季低温 水稻减产 品种 播期 防御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安县桂花花期特征及其与秋季低温关系初探 被引量:8
3
作者 张凌云 夏小曼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09年第A01期126-127,共2页
利用融安县1997--2007年桂花的物候期观测资料,分析桂花期的特征及花蕾出现期及花期长短与秋季低温的关系,提出桂花花期与寒露风相关预测的可能性。
关键词 桂花花期 秋季低温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田阳秋季低温冷害规律性的诊断 被引量:4
4
作者 欧阳兆云 张和稳 周冬梅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12年第2期31-33,共3页
通过对田阳县1961~2010年秋季低温冷害气象资料的统计,引用气候倾向率、气候趋势系数作分析,结果表明,田阳50a来秋季低温冷害初日,日数呈显著性推迟和减少趋势的规律。
关键词 田阳 秋季低温冷害 规律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秋季低温对杂交稻结实率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郭小弟 朱寿燕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8-39,共2页
分析了1997年秋季低温对杂交稻结实率的影响,指出秋季低温的影响主要表现为3个时段:孕穗时的低温敏感期、花粉发育时的危害低温叠加效应期和开花受精时的高温满足期,根据这3个时期的危害指标可比较不同组合的抗低温能力。
关键词 秋季低温 杂交水稻 空壳率 影响时期 危害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秋季低温对杂交稻结实率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朱寿燕 郭小弟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1999年第3期31-32,共2页
通过对1997年秋季低温对杂交稻影响的分析,得出秋季低温对杂交稻空壳率影响有3个时段:(1)孕穗时的低温敏感期;(2)花粉发育时的危害低温叠加效应期;(3)开花受精的高温满足期。并利用这3个时段的气象指标对当地主栽品... 通过对1997年秋季低温对杂交稻影响的分析,得出秋季低温对杂交稻空壳率影响有3个时段:(1)孕穗时的低温敏感期;(2)花粉发育时的危害低温叠加效应期;(3)开花受精的高温满足期。并利用这3个时段的气象指标对当地主栽品种和引进试种品种进行比较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稻 秋季低温 指标 结实率 低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衢州市晚稻秋季低温冷害的天气气候特征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黄麟 《浙江农业科学》 2011年第6期1408-1409,1443,共3页
通过对衢州市1971-2010年9月气象观测资料符合晚稻秋季低温指标统计和1997-2010年气象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系统MICAPS历史资料分析表明,衢州晚稻秋季低温冷害发生频率平均每2~3年1次,最早出现在9月10日,最长的影响时间为6 d;大气环流特征... 通过对衢州市1971-2010年9月气象观测资料符合晚稻秋季低温指标统计和1997-2010年气象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系统MICAPS历史资料分析表明,衢州晚稻秋季低温冷害发生频率平均每2~3年1次,最早出现在9月10日,最长的影响时间为6 d;大气环流特征为中高纬度地区呈径向型,欧亚大陆冷高压强大,高低层伴有较强的偏北、东北急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稻 秋季低温 天气气候 分析 预测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田阳秋季低温冷害预警模型的研究
8
作者 周冬梅 莫绍宁 +1 位作者 欧阳兆云 黄晓文 《中国农学通报》 2019年第24期89-92,共4页
秋季低温冷害对晚稻生产不利影响极大,准确预警其出现对夺取晚稻高产稳产意义重大。采用模糊数学原理研制田阳秋季低温冷害始现时段预警输出模型,选配适合于模糊事件秋季低温冷害初日出现时段的隶属函数,计算各预报因子隶属度,结合数理... 秋季低温冷害对晚稻生产不利影响极大,准确预警其出现对夺取晚稻高产稳产意义重大。采用模糊数学原理研制田阳秋季低温冷害始现时段预警输出模型,选配适合于模糊事件秋季低温冷害初日出现时段的隶属函数,计算各预报因子隶属度,结合数理统计,建立多元线性回归预警输出模型,作秋季低温冷害初日出现时段第一次预警;第二次预警,采用模糊数学并、交运算逻辑关系原理制作预警模型。结果表明:第一次预警历史拟合率87.3%,第二次预警历史拟合率88.5%。试运行预警4年,第一次试警正确3年,正确率75.0%,二次试警1年,试警正确。秋季低温冷害模糊数学预警输出模型,技术科学,方法易学易懂,历史正确拟合率、试警准确率结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阳 秋季低温冷害 模糊数学 预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稻秋季低温的防御
9
作者 杨明 《农村实用科技》 2001年第8期7-7,共1页
关键词 晚稻 秋季低温 防御措施 氮肥 灌水保温
原文传递
阿坝州秋季低温灾害性天气长期预报方法研究
10
作者 雍朝吉 邓道明 《阿坝科技》 1992年第2期27-47,共21页
关键词 阿坝州 灾害性天气 秋季低温 天气预报 长期预报方法 气候特点 时空分布
原文传递
气温偏高变化大,降水偏少有旱情——2006年秋季(9-11月)浙江天气与气候
11
作者 毛燕军 《浙江气象》 2007年第1期47-48,共2页
浙江省2006年秋季气温偏高,降水偏少。9月上旬受严重“秋季低温”影响;9月下旬至11月中旬,全省气温异常偏高,降水严重偏少,出现“全省性严重干旱”;季内有冰雹及台风“珊珊”影响,但损失不大。
关键词 秋季 气候 秋季低温 干旱 台风 冰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秋季主要灾害性天气及防御
12
作者 陈瑾 《中国减灾》 2022年第20期40-43,共4页
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已进入秋季,虽然我国秋季各种灾害性天气相比夏季要温和很多,但也不能小靓秋雨、台风等天气的影响。我国秋季灾害性天气主要包括秋雨、秋雾、秋季台风、秋季低温等,常常导致秋涝、秋季冻害、寒露风、秋旱等气象灾害... 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已进入秋季,虽然我国秋季各种灾害性天气相比夏季要温和很多,但也不能小靓秋雨、台风等天气的影响。我国秋季灾害性天气主要包括秋雨、秋雾、秋季台风、秋季低温等,常常导致秋涝、秋季冻害、寒露风、秋旱等气象灾害,本文将对此进行简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性天气 气象灾害 秋季低温 寒露风 冻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北晚稻产量与秋季气候条件关系的初探
13
作者 金志凤 林迢 《浙江气象》 1997年第3期40-43,共4页
本文通过浙北杭、嘉、湖、宁、绍五站建站以来至1992年的晚稻产量与20℃的界限温度终日的分段分析,发现浙北晚稻产量与秋季低温有关系,但晚稻产量主要还是决定于秋季气候条件。
关键词 晚稻产量 气候产量 气候条件 灌浆成熟期 浙北 秋季低温 每穗总粒数 有效结实率 出现日期 稻抽穗扬花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露风对水稻生产的影响 被引量:13
14
作者 黄宇 王华 《湖南农业》 2008年第9期12-12,共1页
一、寒露风的定义 九十月间,正是水稻扬花、棉花吐絮之时,北方常有冷空气侵袭南下,造成初秋的低温冷害,在我国南方,它多发生在“寒露”节气,故名“寒露风”。“寒露风”通常用日平均气温连续3天或3天以上低于20℃作为秋季低温的... 一、寒露风的定义 九十月间,正是水稻扬花、棉花吐絮之时,北方常有冷空气侵袭南下,造成初秋的低温冷害,在我国南方,它多发生在“寒露”节气,故名“寒露风”。“寒露风”通常用日平均气温连续3天或3天以上低于20℃作为秋季低温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生产 寒露风 日平均气温 低温冷害 秋季低温 冷空气 吐絮 棉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条件与杂交稻生育关系分析研究
15
作者 童明达 程建新 王文军 《上海农业科技》 2008年第3期52-53,共2页
秋季低温是影响杂交晚稻产量的主要气象灾害。为探索杂交稻主要生育期与气象条件的依存关系,趋利避害,提供高产稳产的农业气象依据,我们以杂交稻“汕优6号”为试验材料,进行了田间试验研究。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关键词 气象条件 杂交稻 生育期 试验材料 气象灾害 杂交晚稻 秋季低温 依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温和土壤湿度对中国东部温带蒲公英黄枯普期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薛婷婷 赵袁 +2 位作者 陈效逑 姜梦迪 梁博毅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73-183,共11页
为了揭示草本植物秋季物候的时间变化及其气候归因,利用中国东部温带47个站点1992-2012年的植物物候与气象数据和统计方法,分析蒲公英黄枯普期的变化趋势,并模拟黄枯普期的年际变化。结果表明:1)在1992-2012年期间,34个站点的蒲公英黄... 为了揭示草本植物秋季物候的时间变化及其气候归因,利用中国东部温带47个站点1992-2012年的植物物候与气象数据和统计方法,分析蒲公英黄枯普期的变化趋势,并模拟黄枯普期的年际变化。结果表明:1)在1992-2012年期间,34个站点的蒲公英黄枯普期呈推迟的趋势,其中22个站点呈显著推迟的趋势,相比之下,13个站点的蒲公英黄枯普期呈提前的趋势,其中5个站点呈显著提前的趋势;2)各站蒲公英黄枯普期与生长季(展叶始期到黄枯普期的期间)的平均温度主要呈负相关关系,但与秋季土壤相对湿度和秋季日最低温度主要呈正相关关系;3)在30个单站有效最优模型(p<0.05)中,蒲公英黄枯普期受秋季土壤相对湿度影响的站点有22个,受秋季日最低温度影响的站点有19个,受生长季平均温度影响的站点有21个。此外,模型模拟的精度受到蒲公英黄枯普期年际波动的显著影响,即在一个站点处的黄枯普期年际波动越小,模型的模拟精度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草本植物秋季物候 线性趋势 生长季均温 秋季低温 土壤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西北稻区遇秋寒年份后作稻提高单产的技术措施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立洪 卢福安 葛小平 《福建农业科技》 2010年第4期5-6,共2页
关键词 闽西北山区 稻区 技术 单产 后作 秋寒 秋季低温 建宁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热带、亚热带农业气候资源及其合理利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章庆辰 高素华 +1 位作者 段运怀 孔令凯 《资源科学》 1983年第1期67-74,共8页
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辽阔,约占全国面积的1/4。地形复杂,多山,农业气候资源丰富多样,除发展一般粮食作物外,宜于发展各种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农、林、牧、副、渔等大农业的合理布局与气候条件的关系十分密切。本文试对我国热带、亚... 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辽阔,约占全国面积的1/4。地形复杂,多山,农业气候资源丰富多样,除发展一般粮食作物外,宜于发展各种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农、林、牧、副、渔等大农业的合理布局与气候条件的关系十分密切。本文试对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农业气候条件进行分析,供有关方面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热带地区 农业气候资源 冬季寒害 海南岛 南岭 台风 合理利用 秋季低温 极端最低气温 种植橡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迁与水稻熟制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养才 《农业现代化研究》 1981年第3期9-14,共6页
我国水稻栽培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劳动人民对于稻作的时令、节气和熟制安排有着丰富的经验。但从稻作生产的发展历史来看,随着气候的冷暖、水旱变迁,稻作区在时空分布上相应有几次北进南退的过程,熟制也有单、双及多熟制之异。这种变动,... 我国水稻栽培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劳动人民对于稻作的时令、节气和熟制安排有着丰富的经验。但从稻作生产的发展历史来看,随着气候的冷暖、水旱变迁,稻作区在时空分布上相应有几次北进南退的过程,熟制也有单、双及多熟制之异。这种变动,很大程度由于生态环境的气候条件是一个动态因子而造成。因此,探讨我国水稻种植区域和熟制的演变与气候变迁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找出有效地利用气候资源的途径,为制订农业规划、农业布局及引种等提供依据,使之因地制宜、实行合理的耕作制度,达到用地养地、增产丰收是有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季稻 熟制 稻作区 气候变迁 水稻生长 北进 稻作生产 长江流域 秋季低温 单季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播种期的决定因素及对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震 《养殖技术顾问》 2010年第5期58-58,共1页
1影响播种期的因素 1.1温度 低温不利玉米出苗,有时还会造成冻害,而秋霜冻往往使果穗不能正常成熟,影响产量和品质。在其他条件适宜时,玉米发芽、出苗主要决定于环境温度的高低。水分和氧气适宜时,温度越高,发芽和出苗越快。... 1影响播种期的因素 1.1温度 低温不利玉米出苗,有时还会造成冻害,而秋霜冻往往使果穗不能正常成熟,影响产量和品质。在其他条件适宜时,玉米发芽、出苗主要决定于环境温度的高低。水分和氧气适宜时,温度越高,发芽和出苗越快。推迟播种有利于出苗,但在生长期较短的地区,晚播易遭受秋季低温与霜冻害,籽粒不能正常成熟。所以生产上常把耕作层5厘米地温稳定通过10℃的时间,作为玉米开始播种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种期 玉米 产量 环境温度 秋季低温 霜冻害 出苗 秋霜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