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29年私立南开大学教授流入国立清华大学的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宋秋蓉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4-49,共6页
1929年私立南开大学3位骨干教授流入国立清华大学,是国立清华大学校长罗家伦竭尽全力延揽人才的成果,更是私立南开大学经济硬实力不够强大与内部管理制度等软实力不够成熟的结果。不同于国立清华大学办学经费相对充足、办学特点以研究... 1929年私立南开大学3位骨干教授流入国立清华大学,是国立清华大学校长罗家伦竭尽全力延揽人才的成果,更是私立南开大学经济硬实力不够强大与内部管理制度等软实力不够成熟的结果。不同于国立清华大学办学经费相对充足、办学特点以研究为主、内部管理制度相对健全民主,私立南开大学办学经费相对拮据、办学特点以教学为主、内部管理存在着校长属下行政班子的专擅问题。两校差距,酿成1929年事件。该事件的发生,为中国专制政治传统所带来的高等教育大政府小社会的格局,提供了生动注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私立南开大学 国立清华大学 稚嫩的民间机构 大政府小社会 中国政治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商改国立”到国立:私立南开大学复校进程中的国家意志与恩怨纠葛 被引量:1
2
作者 金国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8-24,共7页
1946年,国民政府教育部的一纸决定,使得私立南开大学国立化的命运尘埃落定。本文将私立南开大学置于抗战复校的大背景之中加以分析,认为私立南开大学从"商改国立"到收归国立的复校进程背后既有国家意志的强势介入(整合办学资... 1946年,国民政府教育部的一纸决定,使得私立南开大学国立化的命运尘埃落定。本文将私立南开大学置于抗战复校的大背景之中加以分析,认为私立南开大学从"商改国立"到收归国立的复校进程背后既有国家意志的强势介入(整合办学资源、控制意识形态),也有个人恩怨纠葛。因此,将私立南开大学收归国立的原因简单地归结为以防"群起效法",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分析私立南开大学收归国立背后的成因具有积极的意义,有助于理解特定背景之下政府与学府、教育与政治之间的关系,也有助于理解近代中国私立大学发展的历史境遇与时代命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私立南开大学 国立 恩怨纠葛 国家意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战前私立南开大学特色学术传统的生成及影响
3
作者 彭泽平 金燕 《教师教育学报》 2016年第3期70-76,共7页
私立南开大学是高等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它能够在办学经费极度缺乏的战乱年代得到发展,离不开在实用主义导向下根据本土社会实际需要而开展的应用性研究。这种应用性研究是私立南开大学“产、学、研合一”学术传统形成的重要条件。这... 私立南开大学是高等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它能够在办学经费极度缺乏的战乱年代得到发展,离不开在实用主义导向下根据本土社会实际需要而开展的应用性研究。这种应用性研究是私立南开大学“产、学、研合一”学术传统形成的重要条件。这一特色学术传统的形成和发展不仅为私立南开大学自身发展筹得了部分经费、影响了学生的职业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呼应了“教育独立”思潮,成为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缩影,而且也为同时期其他高校的发展提供了示范。全面考察私立南开大学特色学术传统的形成过程及其对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而产生的积极影响,有助于正确评价私立南开大学的历史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私立南开大学 特色学术传统 研合一 教育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私立南开大学对民办高校的启示
4
作者 廖巍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169-171,共3页
私立南开大学是我国民办高校历史上的典范,研究其特色的办学经验、剖析其成功的发展历程,能给我国困窘的民办高校发展现状带来些许启示。"循序渐进、夯实基础,先进的办学理念和与时俱进的办学方向,多渠道筹集办学经费、有效的资产... 私立南开大学是我国民办高校历史上的典范,研究其特色的办学经验、剖析其成功的发展历程,能给我国困窘的民办高校发展现状带来些许启示。"循序渐进、夯实基础,先进的办学理念和与时俱进的办学方向,多渠道筹集办学经费、有效的资产运营,重视教育教学质量、着力师资队伍建设"都是实践证明了的宝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私立南开大学 民办高校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私立南开大学的办学思想对当代民办高校发展的启示
5
作者 毋靖雨 《高教研究(西南科技大学)》 2011年第1期1-3,共3页
私立南开大学自1919年成立至1952年转为公办性质的33年间,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获得了大量的科研成果。剖析私立南开大学的办学思想对当代我国民办高校的发展大有裨益:明确的办学宗旨是民办高校生存的前提,优秀的师资队伍是民办高校... 私立南开大学自1919年成立至1952年转为公办性质的33年间,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获得了大量的科研成果。剖析私立南开大学的办学思想对当代我国民办高校的发展大有裨益:明确的办学宗旨是民办高校生存的前提,优秀的师资队伍是民办高校发展的基础,民主科学的管理思想是民办高校发展的关键,有效灵活的经费筹措及运行机制是民办高校发展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私立南开大学 办学思想 民办高校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权力让渡与资源获取:私立南开大学国立化进程中的“府学关系” 被引量:7
6
作者 金国 胡金平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87-96,共10页
私立南开大学在其国立化进程中,围绕办学自主权与资源获取,与国民政府展开博弈。一方面,张伯苓顺应形势,迎合蒋介石的拉拢,积极参与政治;迎合政府教育政策,积极调整办学理念。另一方面,针对办学自主权,张伯苓亦有坚持的一面,即坚持南开... 私立南开大学在其国立化进程中,围绕办学自主权与资源获取,与国民政府展开博弈。一方面,张伯苓顺应形势,迎合蒋介石的拉拢,积极参与政治;迎合政府教育政策,积极调整办学理念。另一方面,针对办学自主权,张伯苓亦有坚持的一面,即坚持南开大学的私立属性。私立南开大学的国立化进程,实际上是国民政府通过办学资源的分配逐渐控制、消解私立大学办学自主权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私立南开大学 国立化 权力让渡 资源获取 府学关系
原文传递
学界派别、权力政治与近代中国私立大学的资源获取——以私立南开大学与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的互动为例(1924-1931) 被引量:4
7
作者 金国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3-83,共11页
办学资源是近代中国私立大学的"生命线"。为获取办学资源,私立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加强了与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之间的互动。在争取资助的过程中,除自身办学水准外,学界派别、权力政治对办学资源的获取有着重要影响。私立... 办学资源是近代中国私立大学的"生命线"。为获取办学资源,私立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加强了与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之间的互动。在争取资助的过程中,除自身办学水准外,学界派别、权力政治对办学资源的获取有着重要影响。私立南开大学虽属个案,但它反映了在特殊背景之下,学界派别、权力政治事实上成为左右近代中国私立大学资源获取的重要因素,近代中国私立大学的资源获取实属艰辛和不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界派别 权力政治 资源获取 私立南开大学 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
原文传递
为了“服务社会能力”之养成——私立南开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1919-1937) 被引量:1
8
作者 金国 《教育学术月刊》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2-39,共8页
民国大学教育作为科举制度的替代,身处社会剧变之中,其校园文化别具特色。而私立南开大学作为地方性高校,更有着不一样的特征表现。但鲜有学者对私立南开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作整体性的考察和分析。"服务社会能力"导向是私立南... 民国大学教育作为科举制度的替代,身处社会剧变之中,其校园文化别具特色。而私立南开大学作为地方性高校,更有着不一样的特征表现。但鲜有学者对私立南开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作整体性的考察和分析。"服务社会能力"导向是私立南开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显著特征。围绕提升服务社会能力为导向,其校园文化建设从四个维度展开,包括:以根植日常生活,规范人际交往为基础的生活德育;以提高"作事效率",发扬团结合作为中心的体育活动;以造就现代能力,健全人格为目的群育;以服务社会,适应社会发展为宗旨的实践、认知教育。私立南开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提升了学生服务社会的能力,展现了民国大学校园文化的多样性,也为当今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了经验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社会能力 校园文化 私立南开大学 张伯苓 实学人才培养 1919-1937
原文传递
略论私立南开大学办学思想的经验启示
9
作者 毋靖雨 《教育史研究辑刊》 2011年第3期73-75,共3页
私立南开大学自1919年成立至1938年南迁组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虽仅经历了仅不足20年,然而却铸就了“南开思想”,取得了辉煌成就,堪称中国近代民办教育吏上的一朵奇葩。剖析私立南开大学的办学思想,解读其现实意义对当代民办高校的发... 私立南开大学自1919年成立至1938年南迁组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虽仅经历了仅不足20年,然而却铸就了“南开思想”,取得了辉煌成就,堪称中国近代民办教育吏上的一朵奇葩。剖析私立南开大学的办学思想,解读其现实意义对当代民办高校的发展大有裨益:明确的办学宗旨是民办高校生存的前提,优秀的师资队伍是民办高校发展的基础,民主科学的管理思想是民办高校发展的关键,有效灵活的经费等措及运行机制是民办高校发展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私立南开大学 办学思想 民办高校
原文传递
私立南开大学的研究力作——《权力让渡与资源获取:变革时代的南开大学、政府与社会(1919-1946)》述评
10
作者 唐斌 《生活教育》 2022年第7期124-128,共5页
作为中国近代私立大学的典范,南开大学从1919年正式创办起,到1946年被当时的政府收为“国立”,在27年的发展过程中围绕办学自主权与办学资源的获取,经历了不同历史时期,遭遇了形形色色的权力博弈与利益冲突,因此将私立南开大学作为研究... 作为中国近代私立大学的典范,南开大学从1919年正式创办起,到1946年被当时的政府收为“国立”,在27年的发展过程中围绕办学自主权与办学资源的获取,经历了不同历史时期,遭遇了形形色色的权力博弈与利益冲突,因此将私立南开大学作为研究个案,整体性思考近代中国私立大学与政府、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无疑是一个极具现实意义课题。相关研究一方面有助于理解新中国成立之前国内私立大学争取办学自主权的“别样之路”;另一方面也有助于理解文化传统、制度体系是如何制约中国近代大学的办学自主权,从而理解大学治理创新的历史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私立南开大学 办学自主权 资源获取 教育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初私立大学的生存境遇与办学理念的选择——以私立南开大学的早期创办为例(1915-1922年) 被引量:2
11
作者 金国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86-94,共9页
20世纪20年代前后,美国大学理念逐步取代德国大学理念对于中国大学的影响。不少学者从文化传统、认识论等角度阐释了中国大学办学理念变迁的成因,却少有学者从学校自身生存与发展的角度阐释何以选择美国大学理念。通过对私立南开大学早... 20世纪20年代前后,美国大学理念逐步取代德国大学理念对于中国大学的影响。不少学者从文化传统、认识论等角度阐释了中国大学办学理念变迁的成因,却少有学者从学校自身生存与发展的角度阐释何以选择美国大学理念。通过对私立南开大学早期创办的个案分析,可知民初私立大学的生存空间逼仄,强调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美国大学理念更切合私立大学的办学实际。迫于生存与发展的压力对于民初私立大学办学理念的选择似乎更具决定意义。私立大学是民初中国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问题的分析有助于深化理解当时中国大学的美国化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私立大学 办学理念 私立南开大学
原文传递
私立时期南开大学招生考试探析
12
作者 张旭雯 《教育与考试》 2016年第3期63-69,共7页
私立时期南开大学以自主招生为主导,演化出一套独具特色的招考制度,网罗优质生源,办学成功卓著。学校在"育才救国"的目的下,提出造就具有"现代能力"学生的目标,形成了保质保量的招生方针、以生为本的招考理念和自... 私立时期南开大学以自主招生为主导,演化出一套独具特色的招考制度,网罗优质生源,办学成功卓著。学校在"育才救国"的目的下,提出造就具有"现代能力"学生的目标,形成了保质保量的招生方针、以生为本的招考理念和自主灵活的考试制度,探析私立时期南开大学的招考经验,能够为当今高校自主招生提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私立时期南开大学 自主招生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大学发展积累社会资本:张伯苓的经验 被引量:2
13
作者 侯志军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9-114,共6页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我国大学发展不仅要重视积累自然资本和人力资本,还需要重视和积累丰富的社会资本。张伯苓通过确立彰显时代责任的大学使命和精神,建立契合中国社会发展要求的学术结构,联接资源、质量和信任的治校管理,既有效地拓展...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我国大学发展不仅要重视积累自然资本和人力资本,还需要重视和积累丰富的社会资本。张伯苓通过确立彰显时代责任的大学使命和精神,建立契合中国社会发展要求的学术结构,联接资源、质量和信任的治校管理,既有效地拓展了办学资源、提高了办学质量,又赢得了社会的普遍尊重和广泛信任,为私立南开大学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社会资本基础。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进程中,张伯苓的办学经验非常值得学习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资本 张伯苓 私立南开大学 大学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伯苓实学教育思想及其践行 被引量:5
14
作者 金国 胡金平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47-53,共7页
张伯苓是20世纪中国教育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其倡导的实学教育使得私立南开大学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绩,蜚然海内外。考察张伯苓的实学教育不难看出其实质是继承和发扬了晚清实学精神,但在具体实践中有着鲜明的个人特色,这些鲜明的个人特... 张伯苓是20世纪中国教育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其倡导的实学教育使得私立南开大学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绩,蜚然海内外。考察张伯苓的实学教育不难看出其实质是继承和发扬了晚清实学精神,但在具体实践中有着鲜明的个人特色,这些鲜明的个人特色以及其背后所体现出来的"坚定的教育信念、开放的文化心态、立足现实、遵循教育规律与开拓创新的精神"等等,在今天看来依然值得借鉴和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伯苓 实学教育 私立南开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获取与政治参与:张伯苓的角色困顿与抉择(1919-1946) 被引量:1
15
作者 金国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65-186,192,共23页
本文以张伯苓执掌私立南开大学时期(1919-1946)为例,考察并探讨他在办学历程中围绕办学资源获取而完成"教育人"到"政治人"的角色转变,以及由此引发的角色困顿与艰难抉择。张伯苓和南开的个案有助于理解近代中国私... 本文以张伯苓执掌私立南开大学时期(1919-1946)为例,考察并探讨他在办学历程中围绕办学资源获取而完成"教育人"到"政治人"的角色转变,以及由此引发的角色困顿与艰难抉择。张伯苓和南开的个案有助于理解近代中国私立大学在教育与政治的夹缝中生存的时代困境及其艰辛,张伯苓的角色困顿与抉择以及私立南开大学的发展境遇也是理解民国时期"教育独立"思潮的别样注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伯苓 资源获取 政治参与 角色困顿 私立南开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荐书
16
《红岩春秋》 2023年第1期80-80,共1页
《西南联大与现代中国(1937-1946)》西南联合大学是七七事变后由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联合组成的一所战时高等学府。在八年多时间里,该校师生和中国人民一起经历了艰苦卓绝的岁月,书写了中国现代教育史上光辉篇章... 《西南联大与现代中国(1937-1946)》西南联合大学是七七事变后由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联合组成的一所战时高等学府。在八年多时间里,该校师生和中国人民一起经历了艰苦卓绝的岁月,书写了中国现代教育史上光辉篇章。本书围绕“西南联大与现代中国”的主题,梳理了西南联大师生从南渡至抗战胜利后复员的经历,其间涉及该校师生在抗战时期工作、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又以该校师生对抗战和建设现代化国家的贡献为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教育史 西南联合大学 一所 抗战胜利后 西南联大 国立北京大学 私立南开大学 七七事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沙临时大学的历史及其影响
17
作者 王宝山 《文史春秋》 2023年第4期49-53,共5页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北平(今北京)的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和天津的私立南开大学三校南迁长沙,合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这也被视为西南联合大学的前身及序曲。这段建校历史虽然只有短短7个月,然而其在特殊时代下艰难的创办与磨合历...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北平(今北京)的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和天津的私立南开大学三校南迁长沙,合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这也被视为西南联合大学的前身及序曲。这段建校历史虽然只有短短7个月,然而其在特殊时代下艰难的创办与磨合历程,对教育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联合大学 建校历史 三校 国立北京大学 私立南开大学 国立清华大学 长沙 序曲
原文传递
从西南联大三位名人的经历看新中国的科技发展
18
作者 胡新民 《党史博览》 2024年第3期31-36,共6页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为避免战火殃及,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南迁,于1937年8月在长沙组建成临时大学,后再迁至昆明,正式组建成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西南联大前后共存在了8年多时间,培养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优秀人才。钱...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为避免战火殃及,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南迁,于1937年8月在长沙组建成临时大学,后再迁至昆明,正式组建成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西南联大前后共存在了8年多时间,培养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优秀人才。钱伟长、郭永怀和林家翘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三位都曾师从周培源,同时考上公费留学生,后来又先后回到祖国,为新中国的科研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事业 郭永怀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钱伟长 周培源 公费留学生 私立南开大学 国立北京大学
原文传递
《西南联大与现代中国(1937—1946)》(全2册)出版
19
作者 周畅 《抗日战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6-66,共1页
闻黎明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年1月出版,92万字,298元西南联大是抗日战争时期成立的一所战时高等学府,由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三所高校联合组成,是我国近代教育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全面抗战期间,西南联大师生... 闻黎明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年1月出版,92万字,298元西南联大是抗日战争时期成立的一所战时高等学府,由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三所高校联合组成,是我国近代教育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全面抗战期间,西南联大师生怀着抗战救国的坚定信念,在思想、文化、教育等领域为争取民族解放、维护国家独立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教育史 抗日战争时期 民族解放 一所 全面抗战 私立南开大学 国立北京大学 西南联大
原文传递
蒋梦麟的不争
20
作者 梵净一方 《做人与处世》 2021年第3期41-41,共1页
抗战时期,南迁的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合并成为西南联大。南开校长张伯苓与清华校长梅贻琦有师生之谊。西南联大成立之初,张伯苓诚恳地对北大校长蒋梦麟说:“我的表,你戴着。”这是天津俗语“你做我的代表”的意思... 抗战时期,南迁的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合并成为西南联大。南开校长张伯苓与清华校长梅贻琦有师生之谊。西南联大成立之初,张伯苓诚恳地对北大校长蒋梦麟说:“我的表,你戴着。”这是天津俗语“你做我的代表”的意思。蒋梦麟则表示,在西南联大,我不管就是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梦麟 梅贻琦 张伯苓 北大校长 西南联大 国立北京大学 私立南开大学 国立清华大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