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中国禁止鸦片烟毒的经验与教训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宏斌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12-117,共6页
试论中国禁止鸦片烟毒的经验与教训王宏斌(河南大学历史系)近年来靠近金三角地区的云南省连续破获多起贩毒大案,特别是中国调动大批军队在边境大规模突击搜剿毒枭的各种报道,使毒品问题又成为人们特别关心的话题之一。这主要是因为... 试论中国禁止鸦片烟毒的经验与教训王宏斌(河南大学历史系)近年来靠近金三角地区的云南省连续破获多起贩毒大案,特别是中国调动大批军队在边境大规模突击搜剿毒枭的各种报道,使毒品问题又成为人们特别关心的话题之一。这主要是因为鸦片烟毒对于中国造成的二百多年的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鸦片烟毒 禁止鸦片 禁烟运动 国民政府 毒品问题 寓禁于征 禁烟禁毒 政治腐败 有期徒刑 外国侵略势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洋务派禁止鸦片主张述评 被引量:1
2
作者 王金香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4期59-63,共5页
鸦片问题是贯穿于中国近代引人注目的严重的社会问题。在整个近代,一切有识之士无不对困扰毒害中华民族的鸦片积弊发表高见。主张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以“求强”、“求富”相标榜的洋务派,也毫不例外地对禁止鸦片提出了自己的主张。但是,... 鸦片问题是贯穿于中国近代引人注目的严重的社会问题。在整个近代,一切有识之士无不对困扰毒害中华民族的鸦片积弊发表高见。主张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以“求强”、“求富”相标榜的洋务派,也毫不例外地对禁止鸦片提出了自己的主张。但是,由于洋务派代表人物各自的经历和地位不同,故禁止鸦片的主张也因人而异,瑕瑜互见。本文拟对洋务派的代表人物郭嵩焘、张之洞、左宗棠、李鸿章等人的禁止鸦片主张加以述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禁止鸦片 洋务派 左宗棠 李鸿章 清政府 代表人物 述评 西方科学技术 郭嵩焘 中华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鸦片战争前后沙皇政府在恰克图地区禁止鸦片走私的政策
3
作者 米镇波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47-50,共4页
论鸦片战争前后沙皇政府在恰克图地区禁止鸦片走私的政策米镇波在鸦片战争前后的一段时间内,从俄国自身的重要利益出发,俄国政府在中俄恰克图贸易地区曾采取了禁止鸦片走私的政策,在这个问题上持有别于英、法、美等国的立场。从18... 论鸦片战争前后沙皇政府在恰克图地区禁止鸦片走私的政策米镇波在鸦片战争前后的一段时间内,从俄国自身的重要利益出发,俄国政府在中俄恰克图贸易地区曾采取了禁止鸦片走私的政策,在这个问题上持有别于英、法、美等国的立场。从1838年至中英鸦片战争开始,是鸦片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恰克图 鸦片走私 鸦片战争前后 俄罗斯对外政策 沙皇政府 禁止鸦片 茶叶贸易 俄国 边境贸易 清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禁毒说到鸦片战争 被引量:1
4
作者 芉友强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1996年第2期77-79,共3页
从禁毒说到鸦片战争泰森·阿曼著芉友强译译者按泰森·阿曼博士是巴基斯坦科学技术工业研究委员会拉合尔分会的负责人,在1995年5月18日巴基斯坦报纸《每日新闻》上用英文撰文叙述毒品在巴基斯坦造成的危害,并从毒品发... 从禁毒说到鸦片战争泰森·阿曼著芉友强译译者按泰森·阿曼博士是巴基斯坦科学技术工业研究委员会拉合尔分会的负责人,在1995年5月18日巴基斯坦报纸《每日新闻》上用英文撰文叙述毒品在巴基斯坦造成的危害,并从毒品发展的历史,以一个外国人的角度,去看待在中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基斯坦 鸦片贸易 东印度公司 中国政府 毒品 阿萨德 禁止鸦片 海洛因 清政府 《天津条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鸦片战争前清政府禁烟述评
5
作者 张玉芬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4期18-23,共6页
19世纪30年代末期,一场围剿毒品鸦片的斗争在中国大地上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这场斗争,虽因资本主义英国的武装侵略而归于失败,但中国人民创造的禁毒斗争的业绩,至今犹熠熠生辉,并将永远彪炳于史册。它充分显示了中国人民众志成城、维... 19世纪30年代末期,一场围剿毒品鸦片的斗争在中国大地上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这场斗争,虽因资本主义英国的武装侵略而归于失败,但中国人民创造的禁毒斗争的业绩,至今犹熠熠生辉,并将永远彪炳于史册。它充分显示了中国人民众志成城、维护民族尊严、共御外侮的坚强意志和力量。而道光皇帝对这场斗争的发动和组织之功也是不可磨灭的。鸦片毒流在中国泛滥成灾,是新老殖民主义者为填充贪得无厌的欲壑而向中国偷运越来越多的鸦片造成的。16世纪中后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禁止鸦片 清政府 鸦片走私 鸦片 中国人民 禁烟运动 道光十一年 道光皇帝 禁令 中国内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探太平天国时期的鸦片走私入口
6
作者 蓝振露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46-49,共4页
试探太平天国时期的鸦片走私入口蓝振露太平天国自始至终地坚持独立自主的对外开放商务政策,坚决禁止鸦片吸食及贸易。但是,在整个太平天国革命时期,中外不法商人的鸦片走私入口几乎没有停止过。一在整个太平天国革命时期,鸦片在英... 试探太平天国时期的鸦片走私入口蓝振露太平天国自始至终地坚持独立自主的对外开放商务政策,坚决禁止鸦片吸食及贸易。但是,在整个太平天国革命时期,中外不法商人的鸦片走私入口几乎没有停止过。一在整个太平天国革命时期,鸦片在英法等国对华经济利益中,占有极其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天国时期 鸦片走私 太平军 鸦片贸易 禁烟政策 《中国近代史》 禁止鸦片 清政府 中国对外贸易 出口总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鸦片战争时期的道光皇帝
7
作者 李荣华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3期64-68,共5页
探讨道光帝在鸦片战争时期的政治决策,对鸦片战争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对鸦片问题的摇摆不定.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摆在清廷议事日程上最急迫、最棘手的是如何处理鸦片的问题. 鸦片是具有药物功能的麻醉性毒品,原产地不在中国,由外国商... 探讨道光帝在鸦片战争时期的政治决策,对鸦片战争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对鸦片问题的摇摆不定.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摆在清廷议事日程上最急迫、最棘手的是如何处理鸦片的问题. 鸦片是具有药物功能的麻醉性毒品,原产地不在中国,由外国商人贩运来华.早在1729年,清雍正帝就颁谕禁止贩卖鸦片.1800年,嘉庆帝颁谕禁止鸦片进口和在国内种植罂粟.由于清政府统治集团的腐朽,禁令等于虚设,鸦片走私日益猖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光帝 鸦片战争时期 林则徐 禁止鸦片 鸦片走私 摇摆不定 清政府 三十年代 十九世纪 鸦片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郭嵩焘出使述略 被引量:13
8
作者 熊月之 《求索》 1983年第4期95-101,共7页
郭嵩焘出使欧洲,是中国近代外交史上一件大事,它不仅开了中国向外国派遣公使的先河,也在中国思想界引起了强烈的波动。郭嵩焘死后近一个世纪以来,人们对这件事已有所研究。一般关于近代史的书也总要提及。但是通常所述的,多是关于出使... 郭嵩焘出使欧洲,是中国近代外交史上一件大事,它不仅开了中国向外国派遣公使的先河,也在中国思想界引起了强烈的波动。郭嵩焘死后近一个世纪以来,人们对这件事已有所研究。一般关于近代史的书也总要提及。但是通常所述的,多是关于出使的缘起、经过以及因出使而引起的风波;对于郭嵩焘驻使英法的事迹,特别是他在外交上的贡献,多言之过略,而这些,恰是研究郭嵩焘、评价其出使意义所不可或缺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嵩焘 英国 刘锡鸿 照会 禁止鸦片 趸船 外交史 清季 总理衙门 使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清代禁烟的举措与成效 被引量:4
9
作者 朱庆葆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4年第4期82-87,共6页
关键词 清政府 鸦片贸易合法化 英国政府 林则徐 鸦片 鸦片走私 禁止鸦片 白银外流 鸦片税厘 传教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关30年代中后期贵州禁烟运动的由来及其认识 被引量:4
10
作者 秦和平 《贵州文史丛刊》 2001年第3期51-61,共11页
贵州曾是旧中国的鸦片主产区和外销地,鸦片给贵州各族人民带来的灾难十分恶劣,罄竹难 书。30年代中后期,在国民政府的领导下,贵州再次开展禁烟运动,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本文分析30年代中后期贵州禁烟运动的由来,认为禁烟运动... 贵州曾是旧中国的鸦片主产区和外销地,鸦片给贵州各族人民带来的灾难十分恶劣,罄竹难 书。30年代中后期,在国民政府的领导下,贵州再次开展禁烟运动,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本文分析30年代中后期贵州禁烟运动的由来,认为禁烟运动的开发既寓有断绝黔省军阀的 财源、消除割据势力的一面;也包合改造黔省、建设抗战后方的需要。在此基础上,本文从禁种、禁 运和禁贩三个方面着手,介绍其措施的演变、作用,以及成败得失。最后,影响贵州禁政的某些因 素。政治的原因是:1.地方势力没有什么反抗的力量,禁令推行较为顺利;2.民族地区种植现象不 甚突出,缺乏有“组织”的反抗,解决偷种问题比较容易;3.推行禁种的步伐较为稳妥,对社会经济 的触动力度不大。经济的原因是:1.避免与烟商争利,谋求其积极支持,消化存土,积累资金,投资 新兴产业;2.积极实施作物替代,促进经济的发展,转移支付收入,弥补禁烟后遗留的缺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年代中后期 贵州 禁止鸦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的禁烟政策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金香 《民国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77-83,共7页
从1927年9月到1930年12月,南京国民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有关禁止鸦片等毒品的章程和条例,这些是国民政府禁烟政策的体现。以往论者对国民政府的禁烟政策多斥之为借禁烟之名,行收税之实,本人不敢苟同。笔者认为,南京国民政府初期的禁烟政策... 从1927年9月到1930年12月,南京国民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有关禁止鸦片等毒品的章程和条例,这些是国民政府禁烟政策的体现。以往论者对国民政府的禁烟政策多斥之为借禁烟之名,行收税之实,本人不敢苟同。笔者认为,南京国民政府初期的禁烟政策实际上是由寓禁于征向禁烟为主的过渡。南京国民政府初期的禁烟政策,按照有关章程和条例的特点及其对禁烟所起的作用,基本可分为两大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禁烟政策 国民政府初期 南京国民政府 毒品 公务员 寓禁于征 戒烟药 禁止鸦片 禁烟机构 有期徒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身许国 生死以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浅析
12
作者 丁力 《师范教育》 1992年第9期19-19,共1页
林则徐(1785—1850),字少穆,福建侯官(今闽侯)人。嘉庆进士,累官湖广总督,任内禁止鸦片,卓有成效。曾疏陈:“此祸不除,十年之后,不惟无可筹之饷,且无可用之兵。”1838年底为钦差大臣,赴广州查禁鸦片,于虎门焚毁缴自英美商人之走私鸦片23... 林则徐(1785—1850),字少穆,福建侯官(今闽侯)人。嘉庆进士,累官湖广总督,任内禁止鸦片,卓有成效。曾疏陈:“此祸不除,十年之后,不惟无可筹之饷,且无可用之兵。”1838年底为钦差大臣,赴广州查禁鸦片,于虎门焚毁缴自英美商人之走私鸦片237万余斤,并严设海防,倡办义勇。鸦片战争爆发,他任两广总督,屡败入侵英舰。英军在粤无法得逞,遂沿海北上。清廷惊恐,林遂被谮革职,遣戍伊犁。1842年林由西安辞别妻儿启程,吟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一诗。赴戍,到充军地去。口占,随口吟成诗文。原题二首,此为第二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则徐 生死 禁止鸦片 战争爆发 卓有成效 总督 伊犁 广州 头皮 福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出阳关忆故人
13
作者 建东 《风景名胜》 1998年第6期37-37,共1页
西出阳关去,心头有故人。急匆匆地跋涉在漫漫风尘的丝绸之路上,并不见落寞,也没有伤感,因为我在以"夸父追日"般的执著,去追寻一位伟丈夫的足迹,那就是林则徐跨越历史的深深脚印。毫无疑问,在19世纪的中国历史上,林则徐是一位... 西出阳关去,心头有故人。急匆匆地跋涉在漫漫风尘的丝绸之路上,并不见落寞,也没有伤感,因为我在以"夸父追日"般的执著,去追寻一位伟丈夫的足迹,那就是林则徐跨越历史的深深脚印。毫无疑问,在19世纪的中国历史上,林则徐是一位被人们钦佩、赞誉的爱国政治家。1838年在湖广总督任内,禁止鸦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则徐 湖广总督任内 古丝绸之路 中国历史 禁止鸦片 政治家 新疆伊犁 跨越 爱国 足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鸦片战争史研究概述
14
作者 赵书刚 《党校科研信息》 1990年第16期4-6,共3页
一、关于鸦片战争的起因 胡绳指出,保护鸦片走私是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而更深刻的原因是西方资产阶级企图用武力迫使中国放弃一切自我保护的措施,而向外国资本主义的商品自由开放。如果没有林则徐禁止鸦片,英国资产阶级也会找另一... 一、关于鸦片战争的起因 胡绳指出,保护鸦片走私是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而更深刻的原因是西方资产阶级企图用武力迫使中国放弃一切自我保护的措施,而向外国资本主义的商品自由开放。如果没有林则徐禁止鸦片,英国资产阶级也会找另一借口来发动战争。苏双碧指出,英国政府发动战争,是想从中国得到割地、赔款、开通商口岸,以便掠夺更多的财富。这些分析中肯,揭穿了英国侵略者的罪恶目的,完全合乎客观历史。史学界基本上都赞同上述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鸦片战争 林则徐 资本主义 鸦片走私 西方资产阶级 禁止鸦片 英国侵略者 研究概述 通商口岸 直接原因
原文传递
中国驻英使馆参赞马格里其人其事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宝晓 《清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62-66,共5页
The article investigates the thought and identity of Halliday Macartneg, and the anecdotes of Halhdag Macartney’s stance at work. The article concludes that Halliday Macartney, as a diplo mat of the Chinese Embassy t... The article investigates the thought and identity of Halliday Macartneg, and the anecdotes of Halhdag Macartney’s stance at work. The article concludes that Halliday Macartney, as a diplo mat of the Chinese Embassy to Britain, had safeguarded China’s interests and had served the Chi nese govern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格里 曾纪泽 英国外交部 鸦片贸易 总理衙门 税厘并征 薛福成 禁止鸦片 李鸿章 中国海关
原文传递
魏源与澳门
16
作者 汤军田 《民主》 1999年第7期36-36,共1页
魏源(1794—1857),清代著名的经学家、史学家和诗人,近代杰出的爱国主义思想家。他主张“经世致用”和“师夷长技以制夷”,是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仕途坎坷,但积极改革盐法、漕运、田赋制度等;他同情农民起义,主张禁止鸦片;他... 魏源(1794—1857),清代著名的经学家、史学家和诗人,近代杰出的爱国主义思想家。他主张“经世致用”和“师夷长技以制夷”,是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仕途坎坷,但积极改革盐法、漕运、田赋制度等;他同情农民起义,主张禁止鸦片;他学富五车、著作等身,却屡试不第,1845年才取得“赐同进士出身”。魏源一生中,有过唯一一次澳门之行。1846年夏天,魏源母亲去世,按照封建旧制,魏源丁忧守制,不能做官,便离开了江苏东台县令位置到扬州。迫于家境,魏源重新走上幕府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源 澳门 师夷长技以制夷 爱国主义思想 经世致用 中国近代 农民起义 禁止鸦片 进士出身 江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