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觚、瓒、斗之于祼礼
1
作者 何鑫 段玥熙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5年第3期122-129,共8页
青铜觚自名“祼同”或“瓒”,与锥形木腔和棒形器构成特殊组合。玉柄形器自名为“瓒”,出土时插入觚中,属于祼玉的一种。斗形器有长柄和短柄两类,长柄斗多用于灌玉和宴饮,短柄斗用于祭献和浴尸。文章同时就注疏中瓒与勺的混淆,斗与勺的... 青铜觚自名“祼同”或“瓒”,与锥形木腔和棒形器构成特殊组合。玉柄形器自名为“瓒”,出土时插入觚中,属于祼玉的一种。斗形器有长柄和短柄两类,长柄斗多用于灌玉和宴饮,短柄斗用于祭献和浴尸。文章同时就注疏中瓒与勺的混淆,斗与勺的区分,祼礼的相关内容展开论证,并就三者在祼礼中的应用做出复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祼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周金文所见祼礼考——兼论商周祼礼的演变
2
作者 张亮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4期19-23,43,共6页
金文材料显示,西周祼礼有两种表现形式,一为祼祭之礼,一为祼饗之礼。祼祭是对祖先的祭祀,以祖祢为主要祭祀对象;祭祀场所可在宗庙中,亦可临时设置;以醴、贝为主要祭品,有与之相适用的专属祭器;与禘祭联系密切。祼饗则是生人之间的宴饗,... 金文材料显示,西周祼礼有两种表现形式,一为祼祭之礼,一为祼饗之礼。祼祭是对祖先的祭祀,以祖祢为主要祭祀对象;祭祀场所可在宗庙中,亦可临时设置;以醴、贝为主要祭品,有与之相适用的专属祭器;与禘祭联系密切。祼饗则是生人之间的宴饗,周王常以祼礼犒赏有功之臣,或招待来朝诸侯;贵族亦常以祼礼招待宾客或赐祼属下。与晚商祼礼相比,周人减省了祼祭礼的内容,突出了本族特色;发展了祼饗之礼,体现了周人文化对现世的关怀。这反映出周人对殷礼的吸收和转化,是结合自身文化特点进行的,继承之中有损益,变革之中有因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周 金文 祼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祼礼用玉考 被引量:2
3
作者 陈晓明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1年第8期129-131,共3页
以对"瓒"之形制的判断为切入点,试图为先秦文献中常见的"玉瓒""圭瓒""璋瓒""玉鬯""鬯圭"等名称作出合理的解释,并对先秦祼礼中玉器的使用方式作出推测。
关键词 祼礼 文献学 考古学 文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甸子墓地所见祼礼葬仪的反映 被引量:2
4
作者 党郁 孙金松 《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7-68,共12页
夏家店下层文化是北方地区一支分布较广、文化影响较大的青铜时代早期文化。目前,可知该文化与大坨头文化、魏营子文化、夏家店上层文化均存在较为密切的联系,且其建筑技术与后冈文化关系密切。夏家店下层文化墓葬中出土较多的彩绘陶器... 夏家店下层文化是北方地区一支分布较广、文化影响较大的青铜时代早期文化。目前,可知该文化与大坨头文化、魏营子文化、夏家店上层文化均存在较为密切的联系,且其建筑技术与后冈文化关系密切。夏家店下层文化墓葬中出土较多的彩绘陶器具有一定的组合关系,并与日用生活陶器差异明显,存有较为明显的器物组合特征及礼制规范,部分墓葬内除随葬彩绘陶器外,另见有中原式爵、盉、鬶等礼器及觚等镶嵌漆器,此类漆觚周边多见镶嵌松石、玉饰片、锥形或柄状玉石器的现象尤为值得关注,与西周竹园沟、茹家庄等■国大型墓葬中所见的青铜觚配套组合关系相近,应与周礼中所述进行祼礼时所用器具相关。这种现象不仅是不同区域内文化交流关系的重要标识,也是辽西地区对华夏礼制文化认同的重要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甸子墓地 夏家店下层文化 祼礼
原文传递
祼器与商周祼礼的因革
5
作者 贾国涛 《中原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8-45,共8页
殷商西周时期祼礼的核心器物有觚、爵、斝、觯等,其中玉柄形器是高级贵族举行祼礼的重要用器,它与觚组成了固定的组合。西周时期,主要有祭礼之祼、宾礼之祼两种体系的祼礼。以玉柄形器(瓒)、觚、爵为组合的祼器,主要用于祭祀之降神,而... 殷商西周时期祼礼的核心器物有觚、爵、斝、觯等,其中玉柄形器是高级贵族举行祼礼的重要用器,它与觚组成了固定的组合。西周时期,主要有祭礼之祼、宾礼之祼两种体系的祼礼。以玉柄形器(瓒)、觚、爵为组合的祼器,主要用于祭祀之降神,而宾礼之祼所用的瓒即是有柄、瓒首为杯形或酒盅形的器物。以觚、爵、玉瓒(柄形器)为组合的祼礼传统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礼仪。殷周革命后,宗周贵族阶层接纳了以玉瓒、觚、爵为组合的祼礼礼仪。西周中晚期,无论是贵族墓葬,还是平民墓葬,爵、觚组合都逐渐走向消亡,大致与此同时,玉柄形器也逐渐式微,这些都表明祼礼的形态发生改变。西周时期,祼用于宾礼的场合大大增加,这应是造成祼礼仪形态改变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祼礼 变革 酒器
原文传递
祼礼与实物资料中的“瓒”——试以《周礼》资料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沈薇 李修松 《中原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5-81,共7页
祼是先秦祭祀中的重要礼节,而瓒是祼祭时的必备礼器。《周礼》中涉及玉器的各类职官多达40余种。本文试图从考古学角度出发,结合古文字与文献,以期对先秦时期的"瓒"及其所反映的礼制有一个初步认识。
关键词 祼礼
原文传递
釋甲骨金文中一組“祼”字的異體 被引量:1
7
作者 黄錦前 《甲骨文与殷商史》 2023年第1期248-257,共10页
據字形、文例及文義,甲骨金文的“■”係會意字,表祼祭祼饗義,與金文的“■”“■”“■”係一字之異構,皆應釋作“祼”。“祼”“恭”音近,西周金文中借“祼”爲“恭”,或“祼”引申而有恭敬義,或與祼禮是周代禮樂制度中一個非常重要... 據字形、文例及文義,甲骨金文的“■”係會意字,表祼祭祼饗義,與金文的“■”“■”“■”係一字之異構,皆應釋作“祼”。“祼”“恭”音近,西周金文中借“祼”爲“恭”,或“祼”引申而有恭敬義,或與祼禮是周代禮樂制度中一個非常重要莊重典雅的儀節有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異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见伐簋铭文考释 被引量:1
8
作者 吴雪飞 《殷都学刊》 2017年第1期42-45,71,共5页
新见伐簋铭文涉及到西周的礼制和宗法等重要问题。铭文中的"遗"当训为"问",指存问、存省,为西周宾礼之一。鲁侯赐予伐的礼器"圭瓒、彝一肆,■尊"均为行祼礼之器,瓒、彝、尊在祼礼中配合使用。铭文中"... 新见伐簋铭文涉及到西周的礼制和宗法等重要问题。铭文中的"遗"当训为"问",指存问、存省,为西周宾礼之一。鲁侯赐予伐的礼器"圭瓒、彝一肆,■尊"均为行祼礼之器,瓒、彝、尊在祼礼中配合使用。铭文中"伐"是鲁国的小宗,而鲁侯称"公子",为鲁国的大宗。因此"伐"虽为父辈,仍旧要向鲁侯行君臣之礼。这说明西周社会的宗法和政治是合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伐簋 祼礼 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臣■玉柄形器诠释 被引量:21
9
作者 严志斌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3-104,共12页
小臣玉柄形器自名为瓒。祼礼中将瓒实于彝器以鬯酒灌之以祀神(或享人),瓒是通名,有圭、璋、璜、及璧、琅、珥诸瓒。瓒是祼玉,而不是象伯公父勺一类的勺形器。伯公父勺自名为爵,也不宜据之改变原来爵与勺的习惯称名。
关键词 玉柄形器 祼礼 伯公父勺
原文传递
霸国墓地出土铜器零释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程昊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6-120,共5页
山西翼城大河口1017号西周墓出土了大量具铭青铜器及其他器物,其中霸伯方簋、霸伯盉铭文中的周王举行祭祀的地点"氐"可释为"祗",是"祗宫"的简称。该墓所出霸伯尚盂与伯甗的器主当是同一人。1号墓出土的... 山西翼城大河口1017号西周墓出土了大量具铭青铜器及其他器物,其中霸伯方簋、霸伯盉铭文中的周王举行祭祀的地点"氐"可释为"祗",是"祗宫"的简称。该墓所出霸伯尚盂与伯甗的器主当是同一人。1号墓出土的两件旨爵是燕侯旨为其父召公所作祭器,其在燕、霸两国之间的流转对于研究商周礼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霸伯墓 地名 霸伯之名 青铜器 祼礼
原文传递
从青铜盉论西周早中期水器与酒器群的大组合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祁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7-94,共8页
学术界对青铜盉的功能大体有酒器说与水器说两种不同观点,其中酒器说符合墓葬中铜盉与酒器群位置较近的现象,水器说符合盉与水器盘构成组合,铜盉自名“沬盉”则证明盉更可能为水器。青铜盉身为水器,其与酒器群关系密切,这实质上反映了... 学术界对青铜盉的功能大体有酒器说与水器说两种不同观点,其中酒器说符合墓葬中铜盉与酒器群位置较近的现象,水器说符合盉与水器盘构成组合,铜盉自名“沬盉”则证明盉更可能为水器。青铜盉身为水器,其与酒器群关系密切,这实质上反映了西周早中期墓葬中的水器与酒器群的大组合关系,此类大组合背后体现的是两类器物功能上的关联。这种为了祼礼而组合起来的大组合,可以追溯到晚商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盉 酒器群 大组合 祼礼
原文传递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鸟形青铜匜器形来源考释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红梅 《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9-54,共6页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春秋晚期、战国早期的青铜礼器——鸟形青铜匜造型独特,全器呈三足鸟形,整体造型兼顾器物本身"匜"和表现具象的鸟兽形的特征。通过对青铜匜的自名的文字字形和器形演进的考证,认为匜的器形来源于盘、盉;进...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春秋晚期、战国早期的青铜礼器——鸟形青铜匜造型独特,全器呈三足鸟形,整体造型兼顾器物本身"匜"和表现具象的鸟兽形的特征。通过对青铜匜的自名的文字字形和器形演进的考证,认为匜的器形来源于盘、盉;进一步通过文献考证发现,盉与祼礼器"彝"关系密切,亦可上溯至新石器时代的"鬹",与崇鸟文化相关。从分析匜、盉的自名文字和相关出土资料,分析匜与盉在器形和功用上存在的异同点及其成因,进而明确匜与灌礼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鸟形青铜匜造型的来源进行梳理,发现鸟形青铜匜在造型、功能、文化内涵上符合灌礼器的特征,与鸟(鸡)彝所代表的祼礼器一脉相承,来源于上古崇鸟习俗和太阳神、风神崇拜,造型上既带有拟形酒器的遗迹,又具有匜的独特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形青铜匜 祼礼 沃盥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