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1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滑车神经鞘瘤2例
1
作者 赵阳 李伦昊 +2 位作者 杨崧 孙明明 徐全刚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5年第1期69-70,共2页
资料病例1:男性,65岁,因“双眼向下注视时重影6年余”来院就诊,不伴有视力下降、眼痛等其他症状,头向左侧倾斜时,视物重影好转。双眼视力0.8,双眼前节(-),眼底未见明显异常。双眼眼球运动无明显受限。双眼眼位:角膜映光右眼正中,左眼内1... 资料病例1:男性,65岁,因“双眼向下注视时重影6年余”来院就诊,不伴有视力下降、眼痛等其他症状,头向左侧倾斜时,视物重影好转。双眼视力0.8,双眼前节(-),眼底未见明显异常。双眼眼球运动无明显受限。双眼眼位:角膜映光右眼正中,左眼内15°。复视像检查:右眼前置红玻片,复视像为垂直分离,左下方分离最大,周边物象属右眼。Bielschowsky歪头试验:向右歪头复视加重,Bielschowsky征阳性。与右侧滑车神经麻痹一致。颅脑磁共振成像(MRI)T2WI序列轴位可见右侧滑车神经桥小脑角旁占位性病灶,T1WI增强序列可见明显强化,大小约4 mm×2 mm×5 mm(图1)。同视机三级视功能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鞘 双眼视力 桥小脑角 同视机 眼痛 角膜映光 眼位 滑车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神经鞘直径联合相对α变异性对儿童颅脑损伤预后的价值分析
2
作者 于航 崔艳 李琳琳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25年第2期44-49,共6页
目的 探究视神经鞘直径(ONSD)联合相对α变异性(RAV)对儿童创伤性颅脑损伤预后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9月—2023年12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患儿入院72 h时行超声检查和床旁量化脑电图检... 目的 探究视神经鞘直径(ONSD)联合相对α变异性(RAV)对儿童创伤性颅脑损伤预后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9月—2023年12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患儿入院72 h时行超声检查和床旁量化脑电图检测,同时行生命体征监测和常规治疗,每日行意识状态评估,根据患儿入院28 d的颅脑损伤预后情况分为良好组和不良组。比较不同预后患儿ONSD、RAV指标,分析患儿ONSD、RAV指标与改良儿童格拉斯哥昏迷评分(MPGCS)、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系统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患儿颅脑损伤预后的价值。结果预后良好组重度患儿占比、入院72 h时APACHEⅡ评分均低于预后不良组(P <0.05),入院72 h时MPGCS评分高于预后不良组(P <0.05)。两组患儿性别构成、年龄、体质量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入院24 h与72 h时ONSD的差值高于预后不良组(P <0.05),RAV的差值低于不良组(P <0.05)。患儿入院72 h时ONSD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376,P <0.05),与MPGCS评分呈负相关(r=-0.442,P <0.05)。患儿入院24 h时ONSD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r=-0.401,P<0.05),与MPGCS评分呈正相关(r=0.398,P<0.05)。患儿入院72h时RAV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r=-0.421,P <0.05),与MPGCS评分呈正相关(r=0.413,P <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患儿入院72 h时MPGCS评分、ONSD水平和RAV水平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3、0.673、0.793。入院72 h时ONSD、RAV水平联合预测效能最高,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8.2%(95%CI:0.695,0.974)、85.7%(95%CI:0.684,0.971)。结论 ONSD、RAV指标对颅脑损伤患儿有一定的预后价值,且于入院72 h时联合预测效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神经鞘直径 相对α变异性 超声 改良儿童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部超声测量视神经鞘直径评估3%高渗盐水不同输注方式对颅内压的影响
3
作者 项美姣 廖蕾蕾 杜龙玉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3期201-205,共5页
目的:利用无创眼部超声测量视神经鞘直径(ONSD)评估3%高渗盐水不同输注方式降低颅内压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寻找更安全的用药方式和更便捷的监测工具。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于金华市人民医院诊断脑源性疾病伴颅内压(ICP)>20 m... 目的:利用无创眼部超声测量视神经鞘直径(ONSD)评估3%高渗盐水不同输注方式降低颅内压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寻找更安全的用药方式和更便捷的监测工具。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于金华市人民医院诊断脑源性疾病伴颅内压(ICP)>20 mmHg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均采用3%高渗盐水(100 mL 0.9%氯化钠溶液+30 mL 10%氯化钠注射液),根据输注方式分为两组,A组临时推注40例,30 min内弹簧式静脉推注2.5 mL/kg单次剂量,每日2次,B组连续输注46例,以0.5 mL/(kg·h)速度持续泵注5 mL/kg。比较两组治疗前T0、T1(用药1 h)、T2(用药2 h)和T3(用药4 h)的ICP与ONSD值,首次ICP达标时间和首日ICP达标后的ONSD波动幅度,用药前与用药1 h平均动脉压(MAP)的最大波动值。结果:A组T1的ICP与ONSD值显著低于B组(P<0.001),而T3的ICP与ONSD值显著高于B组(P<0.001);T4、T5和T6的ONSD值也显著高于B组(均P<0.001)。A组首次ICP达标时间小于B组(P<0.05),B组的ONSD波动幅度显著小于A组(P<0.001);B组用药1 h MAP的波动值小于A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T1和T3的ICP与ONSD值呈正相关(P<0.05)。结论:3%高渗盐水连续输注和临时推注均能有效降低ICP,临时推注起效更快,连续输注对ICP和MAP的波动更小;T1和T3的ONSD值与ICP有较好的相关性,ONSD可作为颅内高压的一种监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部超声 神经鞘直径 高渗盐水 颅内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脑高级别恶性外周神经鞘膜肿瘤1例
4
作者 杨志企 陈漪 +1 位作者 黎健辉 陈小凤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25年第2期234-235,共2页
病例男性,63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伴枕部疼痛半月余,后症状逐渐加重。查体显示双侧瞳孔不等大,右侧瞳孔不规则,对光反射消失。实验室检查显示脑脊液蛋白(1.86 g/L)升高。颅脑CT示左侧小脑半球-蚓部存在一不规则肿物,大小约2.5 cm×... 病例男性,63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伴枕部疼痛半月余,后症状逐渐加重。查体显示双侧瞳孔不等大,右侧瞳孔不规则,对光反射消失。实验室检查显示脑脊液蛋白(1.86 g/L)升高。颅脑CT示左侧小脑半球-蚓部存在一不规则肿物,大小约2.5 cm×2.6 cm,边界不清,密度不均,呈等/稍低密度;增强后肿物明显强化,周围脑实质可见无强化水肿带,左侧小脑扁桃体下移至枕骨大孔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 恶性外周神经鞘膜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鞘瘤合并胸椎骨折一例报告
5
作者 杨亮 晏雄伟 +1 位作者 胡杨 刘明轩 《骨科》 2025年第1期61-63,共3页
报道一例因神经鞘瘤合并胸椎骨折导致下肢不全瘫的病例。该病人在入院前三天因行走时滑倒,导致双下肢进行性无力入院,完善检查后发现骨折节段水平合并椎管内占位,最终导致不全瘫。行后路椎管减压+钉棒内固定+肿物切除术+硬脊膜修补术,... 报道一例因神经鞘瘤合并胸椎骨折导致下肢不全瘫的病例。该病人在入院前三天因行走时滑倒,导致双下肢进行性无力入院,完善检查后发现骨折节段水平合并椎管内占位,最终导致不全瘫。行后路椎管减压+钉棒内固定+肿物切除术+硬脊膜修补术,术后症状即刻缓解,出院时下肢肌力由0级恢复至3+级,影像学结果提示椎管狭窄解除,脑脊液通畅,病理检查结果为神经鞘瘤。单一胸椎骨折或神经鞘瘤导致病人不全瘫病例在临床较为常见,但同时出现且急诊入院者较少,在临床诊治过程中极易误诊为单纯骨折导致脊髓损伤,造成漏诊。因此,临床一线医生在诊治过程中需仔细阅片、详细询问病史,治疗主要以手术切除肿物及椎管减压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骨折 神经鞘 椎管内占位 手术方式 诊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1例
6
作者 古常燕 刘婷 聂芳 《肿瘤影像学》 2025年第1期92-94,共3页
1资料患者,女性,39岁。2024年2月19日发现右侧乳房肿块半月余。体格检查:双侧乳房对称无畸形,皮肤光滑,乳头对称无凹陷、溢液,右侧乳房外上、外下象限可触及红枣大小的肿物,形态不规则,边界尚清,活动度差,按压疼痛,近期疼痛加重,与月经... 1资料患者,女性,39岁。2024年2月19日发现右侧乳房肿块半月余。体格检查:双侧乳房对称无畸形,皮肤光滑,乳头对称无凹陷、溢液,右侧乳房外上、外下象限可触及红枣大小的肿物,形态不规则,边界尚清,活动度差,按压疼痛,近期疼痛加重,与月经周期无明显关系。左侧乳房未见明显包块,双侧腋窝及锁骨上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其他临床表现:无发热、乏力、盗汗及午后潮热;伴咳嗽、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 超声造影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部迷走神经鞘瘤术后并发淋巴瘘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7
作者 朱梦宇 王守鹏 孟箭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25年第1期94-97,共4页
颈部迷走神经鞘瘤术后常出现声音嘶哑、饮水呛咳、吞咽困难、Horner综合征、乳糜瘘等并发症,但淋巴瘘较为罕见。本文报告1例颈部迷走神经鞘瘤术后并发淋巴瘘病例,结合相关文献报道,对迷走神经鞘瘤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并发淋巴瘘的... 颈部迷走神经鞘瘤术后常出现声音嘶哑、饮水呛咳、吞咽困难、Horner综合征、乳糜瘘等并发症,但淋巴瘘较为罕见。本文报告1例颈部迷走神经鞘瘤术后并发淋巴瘘病例,结合相关文献报道,对迷走神经鞘瘤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并发淋巴瘘的处理等进行讨论,以提高对该病及其并发症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走神经鞘 淋巴瘘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脑损伤患者视神经鞘直径的变化与颅内压的相关性
8
作者 杜淑华 梁桐 +2 位作者 李幼霞 刘勇进 邓西龙 《海南医学》 2025年第2期186-190,共5页
目的分析颅脑损伤患者视神经鞘直径(ONSD)的变化与颅内压(ICP)的相关性,并探讨其对ICP升高的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23年1月1日至2024年1月31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收治的58例颅脑损伤患者纳入研究,采用床旁超声测量ONSD、眼... 目的分析颅脑损伤患者视神经鞘直径(ONSD)的变化与颅内压(ICP)的相关性,并探讨其对ICP升高的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23年1月1日至2024年1月31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收治的58例颅脑损伤患者纳入研究,采用床旁超声测量ONSD、眼球横径(ETD)记录患者ICP的变化、体质量指数、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等,根据ICP水平分为ICP升高组(n=33)和ICP正常组(n=25)。比较两组患者的ONSD、ONSD/ETD、体质量指数、GCS评分、APACHEⅡ评分,采用Spearman、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估ONSD、ONSD/ETD与ICP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ONSD、ONSD/ETD对ICP升高的预测价值,比较两组患者的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时间和病死率。结果ICP升高组患者的ONSD、ONSD/ETD、体质量指数、APACHEⅡ评分分别为5.90(5.40,6.55)mm、0.27±0.03、27.70(24.20,31.55)kg/m^(2)、21.00(17.50,21.00)分,明显高于ICP正常组的5.10(4.80,5.35)mm、0.23±0.02、23.00(22.55,27.80)kg/m^(2)、17.00(16.00,21.0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CP升高组患者的GCS评分为6.00(6.00,7.00)分,明显低于ICP正常组的9.00(8.00,11.50)分,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ONSD与ICP存在较好的相关性(rs=0.820,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ONSD/ETD与ICP亦存在较好的相关性(r=0.800,P<0.01)。ONSD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1(95%CI:0.822~0.979,P<0.01),当约登指数最大时,ONSD的最佳截断值为5.75 mm,其对ICP升高预测的灵敏度为63.6%,特异度为96.0%;ONSD/ETD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89(95%CI:0.807~0.971,P<0.01),当约登指数最大时,ONSD/ETD的最佳截断值为0.24,其对ICP升高预测的灵敏度为84.8%,特异度为80.0%。ICP升高组患者的ICU住院时间为(13.55±4.08)d,明显长于ICP正常组的(6.96±4.05)d,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ICP升高组患者的死亡率为9.1%,略高于ICP正常组的4.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率高,超声测量ONSD、ONSD/ETD与ICP存在较好的相关性,有助于早期识别ICP升高,对指导患者临床治疗和评估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超声 神经鞘直径 颅内压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间测量视神经鞘直径评估心搏骤停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价值
9
作者 郑建 陶真 +2 位作者 杨坤 林忠宇 陈势 《中国现代医生》 2025年第5期45-48,共4页
目的探讨在心搏骤停(cardiac arrest,CA)患者自主循环恢复(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后不同时间测量视神经鞘直径(optic nerve sheath diameter,ONSD)评估神经功能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4年6月温州市中西... 目的探讨在心搏骤停(cardiac arrest,CA)患者自主循环恢复(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后不同时间测量视神经鞘直径(optic nerve sheath diameter,ONSD)评估神经功能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4年6月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CA复苏成功后转入ICU的4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超声测量患者ROSC后初始、12~24h、第2天、第3天的ONSD。根据治疗后3个月的脑功能评分(cerebral performance categories,CPC)将患者分为神经功能不良组(CPC 3~5分,n=24)和神经功能良好组(CPC 1~2分,n=24)。使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各时间ONSD测量值对CA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患者12~24h、第2天、第3天ONSD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5、0.837和0.841。结论在CA患者ROSC后12~24h、第2天、第3天超声测量ONSD对预测神经功能预后有较好的价值,且第2天测量ONSD可能是评估CA后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最佳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搏骤停 神经鞘直径 预后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神经鞘瘤沟通颞骨内外1例
10
作者 吴诗媛 张露 王凯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3期242-246,共5页
面神经鞘瘤是一种起源于施旺细胞的良性肿瘤,发病率较低,可发生于桥小脑角到面神经终末支的任何位置。颞骨内外沟通的面神经鞘瘤相较单纯的颞骨内面神经鞘瘤及腮腺内面神经鞘瘤罕见。笔者报告由宁波市第二医院耳鼻咽喉科收治的面神经鞘... 面神经鞘瘤是一种起源于施旺细胞的良性肿瘤,发病率较低,可发生于桥小脑角到面神经终末支的任何位置。颞骨内外沟通的面神经鞘瘤相较单纯的颞骨内面神经鞘瘤及腮腺内面神经鞘瘤罕见。笔者报告由宁波市第二医院耳鼻咽喉科收治的面神经鞘瘤沟通颞骨内外段病例1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鞘 颞骨 腮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超声分析高原居住时间对急进高海拔人群视神经鞘直径的影响
11
作者 张芸芸 杨登 +2 位作者 李新顺 马小婷 张建波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11期900-905,共6页
目的 应用超声测量急进高海拔人群视神经鞘直径(ONSD),并与高原原住居民ONSD进行对比分析,探讨急进高海拔人群ONSD随高原居住时间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从海拔1100 m急进至海拔3500 m处高原且居住时间不少于6个月的健康志愿... 目的 应用超声测量急进高海拔人群视神经鞘直径(ONSD),并与高原原住居民ONSD进行对比分析,探讨急进高海拔人群ONSD随高原居住时间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从海拔1100 m急进至海拔3500 m处高原且居住时间不少于6个月的健康志愿者53例(试验组)及高原原住居民健康志愿者137例(对照组),应用超声测量试验组初到高原时及高原居住3、6个月时左、右眼ONSD,以及对照组左、右眼ONSD。比较两组男、女性ONSD,以及试验组不同高原居住时间男、女性ONSD的差异。采用简单线性回归分析两组ONSD与性别、体质量指数(BMI)、吸烟、体质量、年龄、身高、收缩压、舒张压及脉搏的关系;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筛选两组ONSD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对照组和试验组初到高原时男性左、右眼ONSD均大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试验组男性和女性左、右眼ONSD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随着高原居住时间的延长,试验组男性和女性左、右眼ONSD均增大,但女性高原居住3、6个月时左、右眼ONSD与初到高原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男性高原居住6个月时左、右眼ONSD与初到高原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和试验组初到高原时男性双眼平均ONSD均大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简单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对照组ONSD与性别、BMI、吸烟及体质量均相关(均P<0.01);试验组ONSD与性别、吸烟均相关(均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性别为试验组和对照组ONSD的共同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而BMI为对照组ONSD的独立影响因素(P=0.017)。结论 超声可用于评估急进高海拔人群ONSD;急进高海拔人群ONSD较高原原住居民低,其大小随高原居住时间的延长缓慢增加,且高原居住时间对男性ONSD的影响较女性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神经鞘 神经鞘直径 急进高海拔人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镜下经Wiltse入路治疗椎间孔区神经鞘瘤的疗效分析
12
作者 丁大领 邱锴 +4 位作者 张风江 余斌 陈煜 李恩 庞长河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641-646,共6页
目的探讨经Wiltse入路与传统后正中入路对胸腰椎椎间孔区神经鞘瘤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胸腰椎椎间孔区神经鞘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Wiltse入路组(n=32)和后正中入路组(n=25),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肿瘤部位... 目的探讨经Wiltse入路与传统后正中入路对胸腰椎椎间孔区神经鞘瘤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胸腰椎椎间孔区神经鞘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Wiltse入路组(n=32)和后正中入路组(n=25),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肿瘤部位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通过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analoguescale,VAS)评分评估两组术前疼痛情况及术后疼痛缓解程度,并观察两组患者症状的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病理结果均为神经鞘瘤。Wiltse入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后正中入路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术前比较,Wiltse入路组术后第1个月和第3个月的VAS评分均有明显改善(均P<0.05)。术后第3个月VAS评分,Wiltse入路组明显低于后正中入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9)。定期随访复查MRI,肿瘤均无复发。结论与传统后正中入路比较,Wiltse入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以及保护关节突关节和韧带复合体等优点。采用Wiltse入路治疗胸腰椎椎间孔区神经鞘瘤具有良好临床疗效和明显手术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鞘 椎间孔区 哑铃型肿瘤 Wiltse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兔外周神经鞘瘤的诊治
13
作者 王明河 姜岩 +1 位作者 王芳菲 寇玉红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119-121,130,共4页
2022年3月一只4岁家兔因右后肢趾间长出一肿块来东北农业大学动物临床教学医院就诊,视诊可见病兔右后肢第一趾及第二趾间有一肿块,触感坚实,位于皮肤下。经评估进行外科手术切除,术后病兔恢复良好。切除的肿瘤为多个大小为1.5 cm×1... 2022年3月一只4岁家兔因右后肢趾间长出一肿块来东北农业大学动物临床教学医院就诊,视诊可见病兔右后肢第一趾及第二趾间有一肿块,触感坚实,位于皮肤下。经评估进行外科手术切除,术后病兔恢复良好。切除的肿瘤为多个大小为1.5 cm×1.5 cm×1.0 cm~2.5 cm×2.2 cm×2.0 cm团块,各团块触感坚实,切面为白色至黄白色。肿瘤组织中细胞与纤维呈束状或波状排列,部分区域可见漩涡样构造,细胞呈梭状,细胞核呈卵圆形或纺锤形,与纤维组织混杂交织,确诊为外周神经鞘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神经鞘 诊治 病理组织学 肿瘤
原文传递
儿童胸椎管内神经鞘瘤误诊强直性脊柱炎1例
14
作者 王静文 李宇 +2 位作者 陈启慧 吴若豪 何展文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498-500,共3页
儿童椎管内肿瘤发病率低,起病隐匿,早期症状不典型,压迫神经会出现骶髂关节疼痛及腰背部疼痛等临床表现,与强直性脊柱炎有相似之处,容易导致误诊,严重影响预后。现报告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1例儿童胸椎管内神经鞘瘤误诊为强直性脊柱... 儿童椎管内肿瘤发病率低,起病隐匿,早期症状不典型,压迫神经会出现骶髂关节疼痛及腰背部疼痛等临床表现,与强直性脊柱炎有相似之处,容易导致误诊,严重影响预后。现报告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1例儿童胸椎管内神经鞘瘤误诊为强直性脊柱炎的诊疗经过,并进行相应的临床分析,总结误诊的原因和诊断方法,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疾病的诊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胸椎 神经鞘 强直性脊柱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组织活检术在颅外神经鞘瘤诊治中的临床应用
15
作者 宋新浩 李帅 +1 位作者 王俊魁 王肖辉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7期28-30,共3页
目的探讨CT/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组织活检术在颅外神经鞘瘤诊治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1月-2022年12月术后常规病理诊断为颅外神经鞘瘤并术前行超声或CT引导经皮穿刺组织活检术的177例患者,其中超声引导... 目的探讨CT/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组织活检术在颅外神经鞘瘤诊治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1月-2022年12月术后常规病理诊断为颅外神经鞘瘤并术前行超声或CT引导经皮穿刺组织活检术的177例患者,其中超声引导者79例,CT引导者98例,总结其肿瘤大小、肿瘤位置、穿刺时间、穿刺过程、病理符合率、并发症发生率等临床资料,并比较腹部病变中两种引导方式有无差异,探讨不同部位合适引导方式。结果2例浅表病变患者因远端疼痛、麻木不适仅穿刺1针,余175例穿刺顺利完成,病理符合率中超声为94.94%(75/79),CT为92.86%(91/98);并发症发生率超声为7.59%(6/79),CT为9.18%(9/98)。腹部病变中超声组15例,CT组29例,穿刺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符合率、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穿刺组织活检术诊断神经鞘瘤安全有效,并发症发生率低,胸部病变首选CT引导,其余部位病变均可首选超声引导,病变较大时穿刺前可选择超微血流成像、超声造影、对比增强CT等选择合适靶病灶减少组织不满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鞘 经皮穿刺组织活检术 CT 超声 病理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门神经鞘瘤超声表现1例
16
作者 罗扬 蔡迪明 李永忠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3期228-228,233,共2页
患者男,70岁,因体检发现肾脏占位来我院就诊,无特殊临床表现,体格检查无明显异常,无肾恶性肿瘤病史和家族史。实验室检查:血肌酐126μmol/L,血尿酸474μmol/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5.9%,淋巴细胞计数1.03×10^(9)/L,红细胞计数2.87... 患者男,70岁,因体检发现肾脏占位来我院就诊,无特殊临床表现,体格检查无明显异常,无肾恶性肿瘤病史和家族史。实验室检查:血肌酐126μmol/L,血尿酸474μmol/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5.9%,淋巴细胞计数1.03×10^(9)/L,红细胞计数2.87×10^(12)/L,血红蛋白96 g/L;尿细胞学检查未见尿路上皮癌细胞;肿瘤标志物检测呈阴性。常规超声检查:左肾肾门区见一大小5.3 cm×1.9 cm团状弱回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计数 神经鞘 特殊临床表现 肾门 肿瘤标志物检测 常规超声检查 尿路上皮癌 弱回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椎骨内神经鞘瘤的CT、MRI表现(附1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17
作者 刘玉 王远军 李开成 《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 CAS 2024年第2期136-141,共6页
目的探讨脊椎骨内神经鞘瘤(Intraosseous Schwannoma,IOS)的特征性影像学表现,以与其他脊椎溶骨性病变区别开。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脊椎IOS的临床资料及CT、MRI等影像学资料。该文收集了1... 目的探讨脊椎骨内神经鞘瘤(Intraosseous Schwannoma,IOS)的特征性影像学表现,以与其他脊椎溶骨性病变区别开。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脊椎IOS的临床资料及CT、MRI等影像学资料。该文收集了11例脊椎IOS患者,其中男性7例,女性4例,年龄23~74岁[平均年龄(51±17)岁]。所有患者均行CT和MRI检查。由两名高年资骨关节系统放射科医师对所有影像学征象进行评估,并复习了近几年来文献报告的脊椎IOS影像学征象。结果病变累及部位包括颈椎3例(3/11,27.3%),胸椎1例(1/11,9.1%),腰椎5例(5/11,45.5%),腰骶椎2例(2/11,18.2%),最大径(5.8±2.85)cm,形态均为不规则形。CT显示偏心性膨胀性溶骨性骨质破坏,密度不均匀,平扫CT值为(43.0±11.55)HU。增强后不均匀轻度强化,CT值为(70.3±12.22)HU,病灶边界清晰,有硬化缘,未见骨膜反应,病灶易沿着椎间孔向椎管内外延伸。在MRI上,与肌肉组织相比,病灶在T1WI上呈等稍低信号,在T2WI上呈混杂稍高信号,压脂后呈混杂高信号,DWI未见弥散受限,ADC值为(1.25±0.176)×10-3mm2/s,增强后不均匀明显强化,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为I型,7例患者病灶内发生囊性变。结论脊椎IOS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肿瘤,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在鉴别诊断边界清晰的具有异质性的脊椎溶骨性病变时应予以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内神经鞘 脊椎 计算机断层扫描 核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RNA hsa_piR_016187调控椎管内神经鞘瘤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
18
作者 李庆伟 宋建梅 +1 位作者 李衍朋 王传东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11期1996-2000,共5页
目的:探究PIWI相互作用RNA(PIWI-interacting RNA,piRNA)hsa_piR_016187对椎管内神经鞘瘤细胞增殖的调控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利用piRNA测序分析神经鞘瘤组织和对应的肿瘤旁正常组织中piRNA的表达情况,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piRNA的... 目的:探究PIWI相互作用RNA(PIWI-interacting RNA,piRNA)hsa_piR_016187对椎管内神经鞘瘤细胞增殖的调控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利用piRNA测序分析神经鞘瘤组织和对应的肿瘤旁正常组织中piRNA的表达情况,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piRNA的表达,利用CCK-8检测和克隆增殖实验检测piRNA hsa_piR_016187对神经鞘瘤增殖的影响,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和Western blot检测piRNA hsa_piR_016187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表达的调控作用。结果:piRNA hsa_piR_016187在神经鞘瘤组织中表达降低,piRNA hsa_piR_016187可以抑制神经鞘瘤细胞的增殖,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结果表明piRNA hsa_piR_016187可以和IGF23’-UTR区结合,Western blot检测显示过表达piRNA hsa_piR_016187抑制IGF2的表达,抑制piRNA hsa_piR_016187的表达促进IGF2的表达。结论:piRNA hsa_piR_016187通过调控IGF2的表达抑制神经鞘瘤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RNA hsa_piR_016187 椎管内神经鞘 增殖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室及脑实质内神经鞘瘤临床特点分析
19
作者 蒋念 潘舟洋 +3 位作者 陈银华 廖宇翔 廖新斌 张治平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3期45-54,共10页
目的总结脑室及脑实质内神经鞘瘤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10年6月—2020年6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诊治的13例脑室及脑实质内神经鞘瘤病例,并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症状、体征、影像学资料、手术记录以及住院治疗经过。结果13例非颅神经起源... 目的总结脑室及脑实质内神经鞘瘤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10年6月—2020年6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诊治的13例脑室及脑实质内神经鞘瘤病例,并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症状、体征、影像学资料、手术记录以及住院治疗经过。结果13例非颅神经起源的脑实质内或脑室神经鞘瘤,占同期神经鞘瘤的0.45%。患者年龄1~71岁,平均35.7岁;男性9例,女性4例(男∶女=2.25∶1.00)。患者症状出现时间从4 d到3年不等,最常见的首发症状是头痛,其次是癫痫发作。肿瘤位于额叶最常见,其次为小脑半球和颞叶。囊变、瘤周水肿是该肿瘤常见影像学特征,1例病例出现钙化。该13例术前均误诊为其他类型肿瘤,多数诊断为胶质瘤或脑膜瘤。结论脑室及脑实质内神经鞘瘤是一种罕见的肿瘤,术前难以与实质性肿瘤鉴别。该肿瘤起因不明,手术为首选治疗方式,除恶性神经鞘瘤外预后均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鞘 脑实质 脑室 临床特点 神经影像 组织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针刺治疗对腹腔镜头低足高位患者围术期眼内压和视神经鞘直径的影响
20
作者 孙文杰 尹世平 郑伟 《微创医学》 2024年第2期163-166,共4页
目的 探讨术前针刺治疗对腹腔镜头低足高位患者围术期眼内压和视神经鞘直径的影响。方法 选取60例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术前针刺组和术前常规组,各30例。术前常规组不予任何针刺干预;术前针刺... 目的 探讨术前针刺治疗对腹腔镜头低足高位患者围术期眼内压和视神经鞘直径的影响。方法 选取60例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术前针刺组和术前常规组,各30例。术前常规组不予任何针刺干预;术前针刺组在麻醉诱导前30 min针刺穴位。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30 min(T0)、针刺后30 min(T1)、麻醉后气腹前10 min平卧位(T2)、气腹Trendelenburg体位后5 min(T3)和30 min(T4)、恢复平卧位气腹消失后(T5)、术后30 min(T6)的眼内压和视神经鞘直径,以及术后7 d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T0、T1、T2、T6时的眼内压及视神经鞘直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前针刺组患者在T3、T4、T5时的眼内压及视神经鞘直径明显低于或小于术前常规组(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针刺治疗可有效降低腹腔镜头低足高位患者围术期的眼内压,缩小视神经鞘直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针刺 眼内压 神经鞘直径 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