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指神经背侧支营养血管岛状瓣修复指端缺损24例 被引量:2
1
作者 强力 薛明宇 +3 位作者 芮永军 沈小芳 黄军 卜凡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177-1178,共2页
指端缺损作为手外科常见疾病,常伴有肌腱、神经、指骨的外露。临床为保留患指长度,常需作各类皮瓣来修复创面。2010年3月至2012年1月.我院对24例2~5指末节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采用改良设计的指固有神经背侧支营养血管远端蒂岛状... 指端缺损作为手外科常见疾病,常伴有肌腱、神经、指骨的外露。临床为保留患指长度,常需作各类皮瓣来修复创面。2010年3月至2012年1月.我院对24例2~5指末节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采用改良设计的指固有神经背侧支营养血管远端蒂岛状皮瓣进行修复。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背侧支 修复创面 指端缺损 营养血管 改良 岛状瓣 指固有神经背侧支 皮肤软组织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指掌侧固有神经背侧支的指动脉皮瓣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0
2
作者 祖健 余安定 陈云瀛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2年第2期74-75,共2页
手指外伤须恢复感觉功能及形态。采用包含指掌侧固有神经背侧支的指动脉皮瓣可即时修复手指外伤或再造拇、食指。具有血运丰富,感觉灵敏,外形满意,且供区指端感觉正常等优点。自1989~1991年共治疗10例,均取得满意效果。讨论了手术适应... 手指外伤须恢复感觉功能及形态。采用包含指掌侧固有神经背侧支的指动脉皮瓣可即时修复手指外伤或再造拇、食指。具有血运丰富,感觉灵敏,外形满意,且供区指端感觉正常等优点。自1989~1991年共治疗10例,均取得满意效果。讨论了手术适应证及有关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动脉皮瓣 手指外伤 神经背侧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金丝猴脊神经背侧支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陈嘉绩 陆桐 +3 位作者 刘建遂 黄子荣 曹福源 李克东 《四川动物》 CSCD 1994年第2期69-71,共3页
本文较详细叙述了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roxellanae)脊神经背侧支的分支分布,并发现第4-7腰神经背内侧支有纤细分支于背侧正中线附近穿出供应皮肤,同时发现第1颈神经具有背侧根及脊神经节。此外,本文... 本文较详细叙述了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roxellanae)脊神经背侧支的分支分布,并发现第4-7腰神经背内侧支有纤细分支于背侧正中线附近穿出供应皮肤,同时发现第1颈神经具有背侧根及脊神经节。此外,本文对背内、背外侧支的分布规律作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金丝猴 神经背侧支 金丝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吻合指固有神经背侧支的邻指皮瓣修复手指指腹皮肤缺损 被引量:6
4
作者 邓志刚 邵新中 +1 位作者 陈超 田振峰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07年第4期241-241,共1页
手外伤中指腹末节皮肤缺损的病例非常常见,其临床治疗方法也比较多,如游离植皮、交腹皮瓣、邻指皮瓣、食指背侧岛状皮瓣、局部转移皮瓣等,但这些方法都存在一定的缺点,如皮瓣臃肿、感觉差、感觉异位、成活率低等。我科自2006年3月-2... 手外伤中指腹末节皮肤缺损的病例非常常见,其临床治疗方法也比较多,如游离植皮、交腹皮瓣、邻指皮瓣、食指背侧岛状皮瓣、局部转移皮瓣等,但这些方法都存在一定的缺点,如皮瓣臃肿、感觉差、感觉异位、成活率低等。我科自2006年3月-2007年4月利用吻合指固有神经背侧支的邻指皮瓣修复指腹皮肤缺损36例38指,均获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固有神经背侧支 指腹皮肤缺损 皮瓣修复 邻指皮瓣 吻合 食指岛状皮瓣 手指 局部转移皮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吻合指神经背侧支的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 被引量:2
5
作者 杨锦 杨晓东 +3 位作者 刘扬武 刘刚义 陈逸民 付尚俊 《浙江创伤外科》 2007年第6期510-511,共2页
手指指端缺损是临床常见的损伤,应尽可能保留患指的长度,最大限度恢复其感觉功能及外形。2005年5月至2006年6月,本院应用吻合指神经背侧支的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25例27指,取得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
关键词 逆行岛状皮瓣修复 手指指端缺损 神经背侧支 指动脉 吻合 感觉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携带指神经背侧支的指动脉终末背侧支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国强 王夫平 +3 位作者 林戈亮 丘日升 余业文 刘玮 《浙江临床医学》 2011年第2期184-185,共2页
指端是手部易受创伤的部位。虽然指端缺损的修复方法很多,但如何用最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来最大程度的恢复手指外形和重建良好感觉仍是手外科医师的难题。2008年以来,本科应用携带指神经背侧支的指动脉终末背侧支岛状皮瓣修复指端... 指端是手部易受创伤的部位。虽然指端缺损的修复方法很多,但如何用最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来最大程度的恢复手指外形和重建良好感觉仍是手外科医师的难题。2008年以来,本科应用携带指神经背侧支的指动脉终末背侧支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并将皮瓣内的皮神经与受区的指神经外膜进行吻合,效果满意。现将一组资料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动脉终末 岛状皮瓣修复 神经背侧支 指端缺损 外科医师 神经外膜 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指神经背侧支的指背皮瓣在指腹缺损修复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危蕾 方煌 +3 位作者 周必光 彭正人 邢丹谋 任东 《临床外科杂志》 2005年第10期650-651,共2页
目的观察带指神经背侧支的指背皮瓣修复指腹缺损的术后效果.方法用带指神经背侧支的指背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腹缺损,皮瓣最大面积2.5 cm×2.2 cm,蒂最长2.2 cm,皮瓣内指固有神经背侧支与创面指神经残端吻合.结果58例67指皮瓣均成活,... 目的观察带指神经背侧支的指背皮瓣修复指腹缺损的术后效果.方法用带指神经背侧支的指背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腹缺损,皮瓣最大面积2.5 cm×2.2 cm,蒂最长2.2 cm,皮瓣内指固有神经背侧支与创面指神经残端吻合.结果58例67指皮瓣均成活,随访7~32个月,修复后指腹的外形良好,质地柔软,静止两点辨别觉达3.0~6.5 mm,手指功能按TAM法评定均为优.结论带指神经背侧支的指背皮瓣修复指腹缺损,方法简单,疗效满意,是治疗指腹缺损的最佳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指固有神经背侧支 指腹缺损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指神经背侧支的指背皮瓣修复指腹缺损的临床分析
8
作者 何明飞 李亮 陆蕴红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第11期56-57,共2页
目的评价带指神经背侧支的指背皮瓣修复指腹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带指神经背侧支指背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方法修复治疗指腹缺损患者100例120指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的皮瓣成活良好,随访3~13个月观察,指腹的外形恢复良好,静止两点... 目的评价带指神经背侧支的指背皮瓣修复指腹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带指神经背侧支指背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方法修复治疗指腹缺损患者100例120指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的皮瓣成活良好,随访3~13个月观察,指腹的外形恢复良好,静止两点辨别觉达3.0~6.4 mm,依据总主动活动度(TAM)法评价手指功能情况,均显示为优。查看供区无畸形发生,经统计,患者的感觉恢复、外观、手指功能恢复均比较满意。结论采用带指神经背侧支的指背皮瓣对指腹缺损进行修复,操作简单方便,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应用推广到临床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指神经背侧支 皮瓣修复 指腹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固有神经背侧支指背皮瓣修复指腹缺损患者的术后护理 被引量:2
9
作者 尹秀萍 喻怡冰 刘娟 《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18期36-37,共2页
目的总结带固有神经背侧支的指背皮瓣修复指腹缺损患者的术后护理经验。方法对58例指腹缺损患者采用带固有神经背侧支的指背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手术切口愈合开始中药熏洗。术后加强体位管理,皮瓣护理,熏洗护理及手指功能锻炼等。结果58... 目的总结带固有神经背侧支的指背皮瓣修复指腹缺损患者的术后护理经验。方法对58例指腹缺损患者采用带固有神经背侧支的指背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手术切口愈合开始中药熏洗。术后加强体位管理,皮瓣护理,熏洗护理及手指功能锻炼等。结果58例67指皮瓣均成活,随访7~32个月,修复后指腹的外形良好,质地柔软,静止两点辨别觉达3.0~6.5mm,手指功能按TAT法评定均为优。结论带固有神经背侧支的指背皮瓣修复指腹缺损后辅以中药熏洗,并加强术后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腹缺损 皮瓣 指固有神经背侧支 中药熏洗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指神经背侧支的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中末节指腹创面的体会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绍浦 杨孝明 +6 位作者 周丕育 黄江 王召华 张武红 周健 李尚权 张余 《医学信息(下旬刊)》 2011年第4期150-151,共2页
目的:探讨怎样能早期恢复修复2~5手指指端皮瓣感觉功能.方法:在2~5指指根部设计带指神经背侧支的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掀起皮瓣后覆盖2~5手指中末节皮肤缺损面,将皮瓣指神经背侧支与皮肤缺损面指神经吻合.结果:临床24例,皮瓣完全存... 目的:探讨怎样能早期恢复修复2~5手指指端皮瓣感觉功能.方法:在2~5指指根部设计带指神经背侧支的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掀起皮瓣后覆盖2~5手指中末节皮肤缺损面,将皮瓣指神经背侧支与皮肤缺损面指神经吻合.结果:临床24例,皮瓣完全存活,术后6个月~12个月皮瓣感觉恢复已基本达S4级,皮瓣早期恢复感觉良好.结论:采取带指神经背侧支的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中末节指腹创面能早期恢复修复2~5手指指端皮瓣感觉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指神经背侧支的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 指端皮肤缺损 感觉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同指指固有神经背侧支营养血管丛皮瓣移植修复指端软组织缺损17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欧冬全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1年第5期30-31,34,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带同指指固有神经背侧支营养血管丛皮瓣移植修复指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示、中、环指端缺损不同的创面设计相应的带同指指固有神经背侧支营养血管丛皮瓣移植修复指端软组织缺损。结果 17例患者术后皮瓣动脉供... 目的探讨应用带同指指固有神经背侧支营养血管丛皮瓣移植修复指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示、中、环指端缺损不同的创面设计相应的带同指指固有神经背侧支营养血管丛皮瓣移植修复指端软组织缺损。结果 17例患者术后皮瓣动脉供血良好。前期11例未结扎浅静脉的皮瓣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静脉回流障碍,主要表现为皮瓣肿胀、紫绀,张力性水泡形成,经创口部分拆线、针刺放血、肝素盐水湿敷等处理,3 d后皮瓣颜色逐步转至正常,成活良好。而后期6例结扎浅静脉的病例术后皮瓣肿胀程度明显的减轻,无紫绀、无张力性水泡的形成,顺利愈合。17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6~24个月,皮瓣弹性良好,耐磨,颜色与周围皮肤相近,皮瓣的保护性感觉功能恢复,静止两点辨别觉6~9 mm。根据手外科协会手功能评定标准评定,手功能优15例、良2例。结论带同指指固有神经背侧支营养血管丛皮瓣移植修复示、中、环指指端软组织缺损,具有手术操作简单、不损伤肢体主干动脉、创伤小及可恢复感觉功能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端缺损 带同指 指固有神经背侧支营养血管丛皮瓣 移植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桡神经背侧支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拇指末节皮肤缺损 被引量:2
12
作者 崔浩杰 顾方瑞 何奎乐 《临床骨科杂志》 2021年第3期385-388,共4页
目的探讨以第一掌骨桡神经背侧支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拇指末节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第一掌骨桡神经背侧支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28例拇指末节皮肤缺损患者,缺损面积1.5 cm×1.0 cm~3.5 cm×3.0 cm。皮瓣设计面积2.0 cm&... 目的探讨以第一掌骨桡神经背侧支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拇指末节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第一掌骨桡神经背侧支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28例拇指末节皮肤缺损患者,缺损面积1.5 cm×1.0 cm~3.5 cm×3.0 cm。皮瓣设计面积2.0 cm×1.5 cm~4.0 cm×3.5 cm。结果术后皮瓣及供区移植皮片均成活;2例因皮瓣缝合过紧出现血液循环障碍,给予间断拆除部分缝线后血循环改善,皮瓣均成活。切口均一期愈合。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2个月。末次随访时,皮瓣两点辨别觉为7~10 mm,质地柔软,指腹外形无臃肿,颜色与患指周围皮肤相似,关节屈伸活动无明显障碍,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价疗效:优25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27/28。结论桡神经背侧支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不损伤拇指指动脉及指神经,操作简单,血供稳定,是修复拇指末节部分皮肤缺损并恢复其感觉功能的理想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指末节缺损 神经背侧支 岛状皮瓣 创面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吻合指神经背侧支的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腹指端
13
作者 刘世超 吴国生 王洪波 《中国伤残医学》 2007年第2期15-17,共3页
目的:探讨吻合指神经背侧支的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腹指端缺损的疗效。方法:对11例12指指端指腹缺损,行吻合指神经背侧支的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治疗,术后辅以积级感觉再训练康复治疗。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平均随访时间11个月... 目的:探讨吻合指神经背侧支的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腹指端缺损的疗效。方法:对11例12指指端指腹缺损,行吻合指神经背侧支的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治疗,术后辅以积级感觉再训练康复治疗。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平均随访时间11个月,依据国际手外科联合学会的周围神经损伤临床疗效的评定的方法:感觉恢复S5为6指,S4为2指,S3为2指;皮瓣两点辨别觉:正常为6指,减退为4指。结论:应用吻合指神经背侧支的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腹指端缺损,术后辅以积级感觉再训练康复治疗,是促进皮瓣感觉功能恢复行之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指损伤 指固有神经背侧支 康复
原文传递
带指固有神经背侧支的逆行邻指皮瓣修复拇指指端缺损 被引量:6
14
作者 付胜强 孙明 +2 位作者 杨志勇 徐林 唐志豪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3年第6期366-368,共3页
目的 介绍应用带指固有神经背侧支的逆行邻指筋膜蒂皮瓣修复拇指指端缺损。方法 根据指背皮肤的血供及神经支配特点,于手指近节中远段及中节指背设计皮瓣,皮瓣内含指固有神经背侧支,在皮瓣转位后将其与拇指指固有神经断端吻合,临床应用4... 目的 介绍应用带指固有神经背侧支的逆行邻指筋膜蒂皮瓣修复拇指指端缺损。方法 根据指背皮肤的血供及神经支配特点,于手指近节中远段及中节指背设计皮瓣,皮瓣内含指固有神经背侧支,在皮瓣转位后将其与拇指指固有神经断端吻合,临床应用42例57指,皮瓣面积1.8 cm×3.2 cm~2.5 cm×5.6 cm。结果 所有皮瓣全部成活。随访7~26个月,指端外观良好,质地柔软,耐磨,无触痛,静止两点辨别党3.5~6.0 mm,供区无明显并发症,指间关节活动正常。结论 此术式不损伤手部的主要神经血管,不需吻合血管,皮瓣感觉恢复良好,是一种简单实用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指指端缺损 逆行邻指皮瓣修复 指固有神经背侧支 功能锻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吻合指固有神经背侧支与指固有神经以指背筋膜为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腹缺损
15
作者 赵德富 田立杰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03年第4期298-298,共1页
关键词 指固有神经背侧支 指固有神经 筋膜 逆行岛状皮瓣 修复术 指腹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指固有神经背侧支的邻指背逆行筋膜皮瓣修复指腹缺损 被引量:2
16
作者 尚绪山 刘建永 殷长江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04年第1期51-51,共1页
关键词 带指固有神经背侧支 邻指逆行筋膜皮瓣 修复 指腹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指固有神经背侧支的中环指指动脉岛状皮瓣移位再造拇指
17
作者 闵建华 陈谦 +2 位作者 蔡喜雨 袁海平 叶文彬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07年第1期42-42,共1页
拇指与其他指对捏是完成手握捏功能的基本条件,拇指缺失将丧失一手40%的功能。再造与修复缺失的拇指与其他指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近年来,我院对12例拇指损伤严重无再植条件的患者给以带指固有神经背侧支的中环指指动脉岛状皮瓣移位... 拇指与其他指对捏是完成手握捏功能的基本条件,拇指缺失将丧失一手40%的功能。再造与修复缺失的拇指与其他指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近年来,我院对12例拇指损伤严重无再植条件的患者给以带指固有神经背侧支的中环指指动脉岛状皮瓣移位再造拇指,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指固有神经背侧支 再造拇指 皮瓣移位 指动脉 岛状 环指 拇指缺失 拇指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指掌侧固有神经背侧支的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指腹缺损
18
作者 张晓锐 周刚 +1 位作者 徐修磊 蔡继人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2025年第1期50-54,共5页
目的探讨带指掌侧固有神经背侧支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指腹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2年12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新疆兵团阿拉尔医院骨科就诊的指腹缺损患者75例,其中男40例,女35例;年龄25~61... 目的探讨带指掌侧固有神经背侧支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指腹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2年12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新疆兵团阿拉尔医院骨科就诊的指腹缺损患者75例,其中男40例,女35例;年龄25~61岁,平均42岁;拇指23例,示、中、环指各15例,小指7例。指腹缺损范围0.8 cm×0.9 cm~1.5 cm×2.1 cm,皮瓣切取面积1.0 cm×1.2 cm~1.8 cm×2.4 cm。供区均为中厚皮片覆盖并加压包扎。术后通过门诊、微信及电话随访其临床效果。结果随访时间为9~15个月,平均12个月。切口及供区植皮均Ⅰ期愈合。术后73例皮瓣均完全成活;术后2例皮瓣出现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4例皮瓣出现皮瓣青紫、肿胀,予拆除高张力缝线后解除;7例皮瓣出现张力性水疱,均在2周内消退。末次随访:皮瓣外观及质地54例优,21例良,无苍白、发绀及肤色灰暗皮瓣,皮瓣弹性正常或略显萎缩49例,轻度萎缩24例,中度萎缩2例,无明显萎缩皮瓣。57指患指活动度优(平均42.3°),12指良(平均26.7°),6指可(平均16.3°)。皮瓣区TPD 6~11 mm,平均8.1 mm。按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进行评价,48指优(平均11.2分),22指良(平均8.1分),5指可(平均5.4分),优良率93.33%。所有皮瓣供区均无功能影响。患者满意53例,比较满意21例,不满意1例。结论应用带指掌侧固有神经背侧支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指腹缺损,成活率高,操作简单,效果满意,且不伤指体主干动脉,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掌固有神经背侧支 筋膜蒂 岛状皮瓣 指腹缺损 修复
原文传递
指固有神经背侧支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115
19
作者 邢丹谋 周必光 +3 位作者 彭正人 危蕾 潘昊 王俊文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2001年第1期52-54,共3页
目的 为指固有神经背侧支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观测 12只新鲜成人手标本 48个手指指固有神经背侧支的出现率、直径、走向及分支。结果 示、中、环指及小指桡侧指固有神经发出的单一分支形成背侧支者占 92 .86% (78/84侧 ... 目的 为指固有神经背侧支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观测 12只新鲜成人手标本 48个手指指固有神经背侧支的出现率、直径、走向及分支。结果 示、中、环指及小指桡侧指固有神经发出的单一分支形成背侧支者占 92 .86% (78/84侧 ) ,背侧支缺如者占 7.14 % (6/84侧 )。各指背侧支均在近节手指近、中 1/3平面发出 ,并从指侧面斜向指背远端走行。在近指间关节桡背 (或尺背 )侧向背面及中节指背发出 2~ 5条分支。除小指外 ,2~ 4指指桡、尺侧背侧支的直径粗细均有显著性差异(P <0 .0 5 ) ,桡侧 >尺侧。小指尺侧无指固有神经背侧支。结论 示、中、环及小指的桡侧指固有神经背侧支走向恒定 ,可包含在同指逆行岛状皮瓣内 ,适用于修复指腹软组织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局部解剖学 指固有神经背侧支
原文传递
第2—5指近节侧方带指固有神经背侧支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同指指端皮肤软组织缺损35例 被引量:14
20
作者 王辉 杨晓溪 +3 位作者 张剑锋 贾松 王伟 王斌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33-235,共3页
指端是手部触觉最敏感的部位,也是最容易受伤的部位。如果指端感觉丧失,将会严重影响手部功能,对患者日常生活、工作造成很大不便。自1973年Weeks和Wray首次提出采用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腹缺损以来,陆续有多种改良方法应用于... 指端是手部触觉最敏感的部位,也是最容易受伤的部位。如果指端感觉丧失,将会严重影响手部功能,对患者日常生活、工作造成很大不便。自1973年Weeks和Wray首次提出采用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腹缺损以来,陆续有多种改良方法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行岛状皮瓣修复 指端感觉丧失 带指固有神经背侧支 皮肤软组织缺损 指动脉 近节 手部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