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内神经网络修复关键点的临床验证 被引量:2
1
作者 陈琳 郗海涛 +6 位作者 黄红云 张峰 刘彦铖 陈娣 江昭 王庆苗 任玉水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27-1131,共5页
背景:细胞移植的安全有效靶点选择,是临床研究的重要方向。对脑内是否存在能发挥重要治疗作用的点或区域,以最大限度对神经网络发挥良性影响进而修复,是研究先行者必须优先考虑的课题之一。目的:通过临床资料分析,证实细胞移植脑内神经... 背景:细胞移植的安全有效靶点选择,是临床研究的重要方向。对脑内是否存在能发挥重要治疗作用的点或区域,以最大限度对神经网络发挥良性影响进而修复,是研究先行者必须优先考虑的课题之一。目的:通过临床资料分析,证实细胞移植脑内神经网络修复关键点(KPNNR)理论的客观性、真实性和实用性。方法:2003-05/2009-01共有631例各类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接受神经网络修复关键点嗅鞘细胞移植,其中609例资料齐全,男392例,女217例;年龄1.2~84(42.87±19.64)岁,病程0.4~35(5.11±5.46)年。疾病分布:肌萎缩侧索硬化432例次、脑性瘫痪110例次、多发性硬化25例次、共济失调12例次、多系统萎缩7例次、遗传性痉挛性截瘫6例次、持续性植物状态6例次、痴呆2例次、脑缺氧后遗症2例次、帕金森叠加综合征2例次、非特异性脑炎后遗症2例次、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1例、核黄疸后遗症1例、皮质基底核变性1例。患者来自75个国家或地区。结果与结论:细胞移植后随访2~8周,平均4周,609例次中526例次神经功能获不同程度改善,近期总改善率为86.37%,其中肌萎缩侧索硬化改善率为87.96%。脑性瘫痪改善率为82.7%,特别是4例伴有癫痫者,术后发作明显减少。共济失调改善率为83.3%。遗传性痉挛性截瘫改善率为83.3%。围手术期出现不良事件共33例次,发生率为5.4%,主要为术后头痛、发热等,多经对症治疗后痊愈。结果提示,大脑内神经网络修复关键点(KPNNR)客观存在,在该点进行嗅鞘细胞移植安全可行,能改善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神经功能和(或)延缓病情的进行性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鞘细胞 细胞移植 神经系统疾病 神经网络修复关键点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嗅鞘细胞移植治疗Friedreich共济失调疗效及机制探讨
2
作者 郗海涛 陈琳 +4 位作者 黄红云 张峰 刘彦铖 陈娣 王庆苗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1年第19期5590-5593,共4页
目的探讨胚胎嗅鞘细胞移植治疗Friedreich共济失调的疗效及机制。方法选择2005年8月至2009年5月收治的确诊Friedreich共济失调患者11例,采用胚胎嗅鞘细胞脊髓内或脑内移植治疗。其中4例在全麻下行脊髓内细胞移植手术,7例局麻下行脑内细... 目的探讨胚胎嗅鞘细胞移植治疗Friedreich共济失调的疗效及机制。方法选择2005年8月至2009年5月收治的确诊Friedreich共济失调患者11例,采用胚胎嗅鞘细胞脊髓内或脑内移植治疗。其中4例在全麻下行脊髓内细胞移植手术,7例局麻下行脑内细胞移植手术。术前和术后2~4周采用世界神经病联合会国际合作共济失调量表(ICARS)评价其治疗结果。结果 2~4周后11例患者ICARS由术前50.73±21.80降至45.27±23.99(P=0.004)。脊髓内移植和脑内移植两组患者评分改善无差异(P=0.104)。改善主要表现在行走能力、步态、站立平衡方面。术后无发热、头痛、头晕、恶心及呕吐等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其中8例患者进行半年以上的远期随访,4例平衡及行走功能仍有改善,MRI复查显示脊髓或脑无明显变化,移植部位及其周围未发现新生肿瘤、出血、水肿、囊性变形成、神经结构破坏、感染等病理改变。4例患者病情平稳。结论嗅鞘细胞移植治疗Friedreich共济失调能够使神经功能得到部分改善,生活质量相对提高。脑内移植和脊髓内移植结果无明显差异。验证脑内存在神经网络修复关键点,细胞移植到此部位,可能对整个大脑、小脑、脊髓神经网络功能产生广泛双向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济失调 移植 脊髓 神经网络修复关键点 嗅鞘细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