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3篇文章
< 1 2 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功能性磁刺激与骶神经电刺激治疗神经原性膀胱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8
1
作者 周宁 陆敏 +2 位作者 陈忠 黄晓琳 丁新华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5-37,共3页
目的比较功能性磁刺激(FMS)和骶神经电刺激(SNS)治疗神经原性膀胱排尿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对20例神经原性膀胱患者,采用经骶神经根和膀胱区的FMS治疗,对12例神经原性膀胱患者,采用SNS治疗。结果患者接受FMS和SNS治疗前、后尿流动力学(... 目的比较功能性磁刺激(FMS)和骶神经电刺激(SNS)治疗神经原性膀胱排尿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对20例神经原性膀胱患者,采用经骶神经根和膀胱区的FMS治疗,对12例神经原性膀胱患者,采用SNS治疗。结果患者接受FMS和SNS治疗前、后尿流动力学(如残余尿、最大膀胱容量、最大尿流率)除最大膀胱容量有明显变化(P<0.01);日排尿次数的减少、日平均尿量及单次最大排尿量的增加,也有明显变化(P<0.01—0.001);生存质量评分和国际LUTS症状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FMS与SNS可改善部分神经原性膀胱患者的膀胱功能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磁刺激 神经原性膀胱 神经刺激 生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原性肺水肿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5
2
作者 许川 李兵仓 王建民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626-627,共2页
关键词 神经原性肺水肿 病因 NPE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外伤致急性神经原性肺水肿 被引量:25
3
作者 宋锦宁 刘守勋 +1 位作者 戈治理 谢昌厚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1997年第3期186-187,共2页
脑外伤致急性神经原性肺水肿宋锦宁刘守勋戈治理谢昌厚作者单位:710061西安市西安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脑外伤致急性神经原性肺水肿(acuteneurogenicpulmonaryedema,ANPE),发病急... 脑外伤致急性神经原性肺水肿宋锦宁刘守勋戈治理谢昌厚作者单位:710061西安市西安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脑外伤致急性神经原性肺水肿(acuteneurogenicpulmonaryedema,ANPE),发病急骤,易误诊误治,病死率高。我们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外伤 急性 神经原 肺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短波与针灸治疗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的对比观察 被引量:19
4
作者 刘洁 陈爱萍 +2 位作者 陈德清 左凌 邹选民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9-60,共2页
目的:观察超短波治疗对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的治疗作用。方法:61例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超短波治疗组和针灸对照组。治疗组33例,采用超短波电极对置于膀胱区治疗,针灸组28例,采用针灸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膀胱最大... 目的:观察超短波治疗对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的治疗作用。方法:61例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超短波治疗组和针灸对照组。治疗组33例,采用超短波电极对置于膀胱区治疗,针灸组28例,采用针灸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膀胱最大容量、膀胱初感觉膀胱容量、膀胱顺应性、最大尿流率、剩余尿量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明显改善,治疗前两组患者均有残余尿增多、膀胱容量大、尿流率降低、膀胱顺应性降低,治疗后有显著改善。治疗后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超短波组比针灸组疗效更好。结论:超短波治疗对膀胱张力低下、收缩无力有改善作用,可治疗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短波治疗 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治疗无抑制性神经原性膀胱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刘路然 蔺勇 +3 位作者 赵节绪 高维滨 殷淑萍 刘世文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97-698,共2页
目的:研究电针治疗无抑制性神经原性膀胱的方法,并评估其临床疗效。方法:脑血管病变引起的无抑制性神经原性膀胱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针刺治疗组采用电针疗法,取四神聪穴、肾俞穴、会阳穴,1次/日,30min/... 目的:研究电针治疗无抑制性神经原性膀胱的方法,并评估其临床疗效。方法:脑血管病变引起的无抑制性神经原性膀胱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针刺治疗组采用电针疗法,取四神聪穴、肾俞穴、会阳穴,1次/日,30min/每次;对照组为口服中药桑螵蛸散,2次/日,6g/次;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以治疗前后的排尿日记,B超膀胱最大容量为指标,进行组间与组内、治疗前后的对比观察。结果:两组患者经过2周治疗后,日排尿频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针刺治疗无抑制性神经原性膀胱的疗效明显优于口服中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抑制性神经原性膀胱 电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药结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6
作者 洪兵 王洪兵 +3 位作者 徐伟 俞伟男 胡文 徐晓文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5期196-198,共3页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对老年2型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的疗效。方法:62例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和针药结合组。常规治疗组给予膀胱训练、间歇导尿和莫沙必利等综合治疗。针药结合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刺...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对老年2型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的疗效。方法:62例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和针药结合组。常规治疗组给予膀胱训练、间歇导尿和莫沙必利等综合治疗。针药结合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取穴:三阴交(双)、足三里(双)、关元、中极、气海、肾俞、阴陵泉,每日1次,每次得气后留针30min,15天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测定膀胱残存尿情况。结果:(1)综合疗效:针药结合组总有效率为80%,常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54.3%,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2)针药结合组膀胱残存尿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的疗效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2型糖尿病 神经原性膀胱 针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司他丁对幕上肿瘤切除术患者血清S100β蛋白和神经原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刘世乐 邢祖民 +3 位作者 李凤仙 袁柳青 许平 徐世元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25-327,共3页
目的观测乌司他丁对幕上肿瘤切除术患者血清S100β蛋白和神经原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浓度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幕上肿瘤切除术患者24例,年龄18~65岁。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12例。U组在切皮时予2kU/kg乌司他丁静脉推注,随后予1kU... 目的观测乌司他丁对幕上肿瘤切除术患者血清S100β蛋白和神经原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浓度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幕上肿瘤切除术患者24例,年龄18~65岁。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12例。U组在切皮时予2kU/kg乌司他丁静脉推注,随后予1kU·kg-1·h-1泵注至术毕。A组于相同时点输入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全麻诱导前(T1)、切皮前(T2)、切硬脑膜后1h(T3)、缝硬脑膜(T4)、手术结束(T5)及术后24h(T6)采集颈内静脉球部血,ELISA法测定血清S100β和NSE浓度。结果 T3~T6时两组患者血清S100β蛋白和NSE浓度均明显高于T1时(P〈0.01)。T3~T5时U组患者血清S100β蛋白和NSE浓度明显低于A组(P〈0.01)。结论预防性输注与术中持续应用乌司他丁可降低幕上肿瘤切除术患者血清S100β蛋白和NSE浓度,减轻脑组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幕上肿瘤切除术 乌司他丁 S100Β蛋白 神经原特异性烯醇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素、川芎嗪对中分子物质损伤之人胚大脑皮层神经原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晏雪生 姜琳 +2 位作者 张建军 彭亚琴 明安萍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1-153,共3页
目的 为探讨中分子物质对大脑皮层神经原细胞的损伤作用 ,以及大黄素、川芎嗪对抗中分子物质而保护大脑皮层神经原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 以妊娠 30余周合法流产的人胚大脑皮层神经原细胞为模型 ,以中分子物质为损伤因素 ,用大黄素、... 目的 为探讨中分子物质对大脑皮层神经原细胞的损伤作用 ,以及大黄素、川芎嗪对抗中分子物质而保护大脑皮层神经原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 以妊娠 30余周合法流产的人胚大脑皮层神经原细胞为模型 ,以中分子物质为损伤因素 ,用大黄素、川芎嗪保护此细胞。结果 大黄素对中分子物质损伤体外培养的人胚大脑皮层神经原细胞有保护作用。而川芎嗪无此作用。结论 大黄素保护大脑皮层神经原细胞的机制可能与破坏中分子物质活性有关 ,可推断大黄治疗尿毒症脑病的机制与大黄素密切相关 ,而川芎嗪防治尿毒症可能通过其它途径实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素 川芎嗪 中分子物质 尿毒症 脑病 神经原细胞培养 中药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壁内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原性膀胱的初步临床观察 被引量:9
9
作者 廖利民 李东 +6 位作者 韩春生 熊宗胜 史文博 黄悦 付光 鞠彦合 吴娟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2期719-721,共3页
目的:观察膀胱壁内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原性膀胱的临床效果。方法:78例脊髓损伤后神经原性膀胱患者,男59例,女19例,平均年龄38.9岁。将300单位A型肉毒毒素溶解于15ml生理盐水,使用膀胱镜注射针分30个点注射于膀... 目的:观察膀胱壁内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原性膀胱的临床效果。方法:78例脊髓损伤后神经原性膀胱患者,男59例,女19例,平均年龄38.9岁。将300单位A型肉毒毒素溶解于15ml生理盐水,使用膀胱镜注射针分30个点注射于膀胱壁,0.5ml/点。治疗前后均记录患者排尿日记,并观察药物毒副作用。结果:78例患者经第1次治疗后平均尿失禁次数由13.5次/d降至2.7次/d、平均导尿量由131ml/次增至389ml/次,平均尿失禁量由1690ml/d降至281ml/d,起效的平均时间为7.6d。10例患者在第1次注射8.9个月后接受第2次注射,平均尿失禁次数由9.7次/d降至3.7次/d,平均导尿量由108ml/次增至387ml/次。6例患者在第2次注射后5.8个月接受第3次注射,平均尿失禁次数由9.2次/d降至3.9次/d,平均导尿量由116ml/次增至364ml/次。随访期间未观察到任何毒副作用。结论:经尿道膀胱壁内A型肉毒毒素注射是治疗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原性膀胱的有效、安全、可多次重复应用的微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肉毒毒素 膀胱壁 神经原性膀胱 脊髓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药并用治疗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0
作者 田风胜 张洪润 +3 位作者 李文东 乔萍 段洪波 贾彩霞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85-487,共3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的较佳治疗方法。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弥可保250μg,隔日1次肌肉注射治疗;治疗组采用弥可保250μg,隔日1次肌肉注射加针刺关元、中极、肾俞、次、会阳穴,每日治疗1次... 目的:探讨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的较佳治疗方法。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弥可保250μg,隔日1次肌肉注射治疗;治疗组采用弥可保250μg,隔日1次肌肉注射加针刺关元、中极、肾俞、次、会阳穴,每日治疗1次。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残余尿量;同时对两组症状改善有效率进行比较,并对患者进行心理、健康等护理。结果:两组治疗后,治疗组尿急、尿频、小便淋沥不尽、尿失禁及排尿困难改善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但排尿时间延长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治疗后两组膀胱残余尿量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其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弥可保加穴位针刺治疗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效果优于单纯弥可保治疗,在治疗的同时注意护理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 神经原性/针灸疗法 糖尿病/针灸疗法 针刺疗法/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基质细胞诱导为神经原及胶质细胞 被引量:21
11
作者 王涛 刘伟 +1 位作者 崔磊 曹谊林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2期227-228,T004,共3页
目的:发现一种新的方法代替雪旺细胞用来修复周围神经缺损。方法:从大鼠抽取骨髓在体外诱导为胶质细胞并做免疫组化。结果:骨髓基质细胞在体外培养数代,显示出极强的扩增能力,并在条件培养液的作用下分化为神经原及神经胶质细胞。结论:... 目的:发现一种新的方法代替雪旺细胞用来修复周围神经缺损。方法:从大鼠抽取骨髓在体外诱导为胶质细胞并做免疫组化。结果:骨髓基质细胞在体外培养数代,显示出极强的扩增能力,并在条件培养液的作用下分化为神经原及神经胶质细胞。结论:经论证,本实验在治疗中枢及外周神经疾病方面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基质细胞 神经原 神经胶质细胞 细胞分化 周围神经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治疗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38例 被引量:11
12
作者 邬金玲 郭永红 +3 位作者 周静 邓红艳 呼永河 吴深涛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9期819-820,共2页
关键词 针灸疗法 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激肽原酶对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静 黄昭明 +2 位作者 陈焱 罗巧云 郑少斌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421-422,共2页
目的探讨胰激肽原酶(PK)对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的疗效。方法40例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女性患者随机分为PK治疗组(PK组)、对照组(Con组)各20例。PK组日1次肌注PK40U;Con组日1次肌注维生素B12500μg。治疗前及治疗后的1个月、2个月检测尿流... 目的探讨胰激肽原酶(PK)对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的疗效。方法40例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女性患者随机分为PK治疗组(PK组)、对照组(Con组)各20例。PK组日1次肌注PK40U;Con组日1次肌注维生素B12500μg。治疗前及治疗后的1个月、2个月检测尿流率、残余尿、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及排尿期逼尿肌压。结果治疗后PK组残余尿量显著降低,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及排尿期逼尿肌压均显著增加(P<0.05)。Con组治疗后1个月各项结果较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2个月残余尿量轻度降低,最大尿流率及排尿期逼尿肌压升高,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K组与Con组比较,残余尿量更低,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及排尿期逼尿肌压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激肽原酶可以作为治疗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的用药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原性膀胱 糖尿病 治疗 胰激肽原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骶后孔及骶管裂孔对神经原性排尿障碍的康复治疗作用 被引量:9
14
作者 周凌云 于占革 +4 位作者 李杰 张玮琳 张毅 高维滨 盛国斌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67-369,共3页
目的观察电针骶后孔及骶管裂孔对神经原性排尿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11例患有排尿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55例。治疗组用电针骶后孔及骶管裂孔方法,对照组采用常用的Crede法排尿和间歇性导尿术。结果治... 目的观察电针骶后孔及骶管裂孔对神经原性排尿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11例患有排尿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55例。治疗组用电针骶后孔及骶管裂孔方法,对照组采用常用的Crede法排尿和间歇性导尿术。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6%,痊愈率为45.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2%,痊愈率为23.7%。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电针骶后孔及骶管裂孔治疗神经原性排尿障碍疗效显著,优于Crede法排尿和间歇性导尿术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原性排尿障碍 电针 骶后孔及骶管裂孔 Crede法排尿 间歇性导尿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潴留型神经原性膀胱的康复护理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蔡丽丹 汪军红 杨曼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982-984,共3页
目的探讨间歇性导尿结合功能训练的护理方式在潴留型神经原性膀胱功能康复中的作用。方法将106例潴留型神经原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康复护理组,n=56)和对照组(传统护理组,n=50),对康复护理组患者采用间歇性导尿结合功能训练的护理... 目的探讨间歇性导尿结合功能训练的护理方式在潴留型神经原性膀胱功能康复中的作用。方法将106例潴留型神经原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康复护理组,n=56)和对照组(传统护理组,n=50),对康复护理组患者采用间歇性导尿结合功能训练的护理方式进行康复护理,而对照组患者只采用传统护理方式,观察和随访1个月后比较两组膀胱功能康复情况和出现并发症情况。结果康复护理组的膀胱功能恢复明显优于传统护理组(P<0.05),其并发症发生率则明显低于传统护理组(P<0.001)。结论间歇性导尿结合功能训练的护理方式可以有效促进膀胱功能恢复,且尿路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更低,适合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原性膀胱 尿潴留 间歇性导尿 康复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损伤后神经原膀胱康复训练期的护理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晓春 梅立娟 杨立霞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1期219-220,共2页
关键词 脊髓损伤患者 神经原膀胱 康复训练 膀胱护理 训练期 中枢神经系统病变 先天性发育不良 神经原性膀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灸合低频脉冲治疗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32例 被引量:3
17
作者 苏秀海 李文东 +4 位作者 芦洁荷 田风胜 王晓蕴 段淑芳 张红运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665-666,共2页
关键词 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 低频脉冲治疗 艾灸 慢性并发症 控制血糖 功能训练 尿路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导尿术在难治性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8
作者 谢英才 陈文璞 +1 位作者 陈晓铭 武革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2年第11期1612-1613,共2页
目的评价间歇导尿术在难治性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中的效果。方法对41例难治性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1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采用间歇导尿治疗,与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进行比较。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5%,对照组为40.0%(P... 目的评价间歇导尿术在难治性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中的效果。方法对41例难治性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1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采用间歇导尿治疗,与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进行比较。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5%,对照组为40.0%(P<0.01),治疗组治疗后B超残尿量暗区及每日排尿次数明显减少(P<0.01,P<0.05),每次尿量明显增加(P<0.05),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间歇导尿能有效治疗难治性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改善尿失禁、尿潴留,恢复反射性膀胱功能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导尿术 糖尿病 神经原性膀胱 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理脾胃针法配合排尿训练治疗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萍 张智龙 +2 位作者 杨元庆 李思 高伟 《临床荟萃》 CAS 2011年第9期779-782,共4页
目的研究调理脾胃针法配合排尿训练治疗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DB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DBN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选用调理脾胃针法配合排尿训练;对照组采用针刺膀胱俞、肾俞、三焦俞、中极、气海、委阳、阴谷、... 目的研究调理脾胃针法配合排尿训练治疗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DB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DBN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选用调理脾胃针法配合排尿训练;对照组采用针刺膀胱俞、肾俞、三焦俞、中极、气海、委阳、阴谷、三阴交、阴陵泉。3个疗程后对两组中医症状评分,综合疗效评分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效果更好。观察组治疗3个疗程后综合疗效86.7%(26/30),高于对照组53.4%(16/30)(uc=2.221,P<0.05)。结论调理脾胃针法配合排尿训练能通调膀胱经气,健脾化湿,通利水道,提高膀胱张力,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膀胱 神经原 针灸疗法 针刺疗法 调理脾胃 排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药结合治疗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病变20例 被引量:10
20
作者 吴滨 何竟 +1 位作者 冉兴无 李宁 《四川中医》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2-73,共2页
采用自身前后对照法 ,以膀胱B超检测出的膀胱残余尿量为客观指标 ,观察电针配合药物治疗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病变的疗效。结果发现 :针药结合能明显促进膀胱残余尿量减少 ,改善患者排尿不尽等临床症状。
关键词 糖尿病 神经原性膀胱病变 尿潴留 针灸疗法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