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6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手术治疗鞍区症状性Rathke囊肿 被引量:1
1
作者 王俊伟 赵秀文 +4 位作者 傅楚华 李学刚 汪攀 冯华 吴南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6期5107-5108,5111,共3页
目的探讨症状性鞍区Rathke囊肿(RCC)的临床特点与神经内镜经鼻蝶手术的疗效。方法总结与分析所收治的9例RCC患者的临床资料。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进行手术,采用清除囊液加囊壁部分切除的方法实施治疗。结果患者临床症状均消... 目的探讨症状性鞍区Rathke囊肿(RCC)的临床特点与神经内镜经鼻蝶手术的疗效。方法总结与分析所收治的9例RCC患者的临床资料。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进行手术,采用清除囊液加囊壁部分切除的方法实施治疗。结果患者临床症状均消失或者改善,无脑脊液漏、永久性尿崩与垂体功能低下,随访4-12个月,未见囊肿复发。结论采用神经内镜下囊液清除加囊壁部分切除的方法治疗RCC,能够有效缓解症状,具有并发症少、对内分泌干扰小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THKE囊肿 内镜手术 经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镜与神经内镜下经单侧鼻蝶入路手术治疗垂体瘤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2
作者 路其勇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2期058-061,共4页
探讨显微镜与神经内镜下经单侧鼻蝶入路手术治疗垂体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实验研究样本选择的是2022年5月至2024年5月垂体瘤患者98例,随机划分49例是观察组(神经内镜),49例是对照组(显微镜)。观察手术临床指标、身体数据指标、并发... 探讨显微镜与神经内镜下经单侧鼻蝶入路手术治疗垂体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实验研究样本选择的是2022年5月至2024年5月垂体瘤患者98例,随机划分49例是观察组(神经内镜),49例是对照组(显微镜)。观察手术临床指标、身体数据指标、并发症。结果 对比研究的手术临床指标、身体数据指标、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比对照组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显微镜和神经内镜下两种不同方式运用于单侧鼻蝶入路手术切除垂体瘤,神经内镜下可以获取更优的临床恢复效果,也能更快恢复嗅觉、视觉功能,改善激素水平,降低手术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镜 神经内镜 单侧 垂体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神经内镜下不同入路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疗效观察
3
作者 古选民 杨晋生 +1 位作者 贾云玲 杨延辉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25年第2期167-172,共6页
目的基于应激反应、嗅觉功能及视觉功能变化探讨垂体腺瘤患者经神经内镜下不同入路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9月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102例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分为A组(53例)和... 目的基于应激反应、嗅觉功能及视觉功能变化探讨垂体腺瘤患者经神经内镜下不同入路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9月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102例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分为A组(53例)和B组(49例)。A组给予神经内镜下经鼻腔-蝶窦入路手术治疗,B组给予神经内镜下经鼻中隔黏膜下蝶窦入路手术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对两组手术指标、嗅觉功能、视觉功能、应激反应、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与A组比较,B组术中出血量及鼻甲折断/切除占比更低、手术及术后住院的时间均更短(P<0.05),而A组和B组肿瘤全切占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五味试嗅液测试分值均高于术后3个月(P<0.05);A组术后6个月低于术前(P<0.05);术后3个月,两组五味试嗅液测试分值均低于术前;术后3、6个月,B组高于A组(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1个月两组视野模式标准差(PSD)均降低,视野指数(VFI)、视野平均缺损(MD)值均升高(P<0.05),但以上指标A、B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 d的应激指标较术前均升高(P<0.05),B组比A组低。两组术后1 d的血清MMP-9、IGF-1、SIRT1、HIF-1α水平较术前均降低(P<0.05),但A、B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随访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入路治疗垂体腺瘤均可取得较好的肿瘤切除效果,并调节患者血清MMP-9、IGF-1、SIRT1、HIF-1α水平,对患者视觉功能的影响差别不大,且安全性良好,但经鼻中隔黏膜下蝶窦入路在减少术中出血量、鼻甲折断/切除情况、缩短手术和住院时间及对患者嗅觉功能、应激反应的影响方面较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腺瘤 神经内镜 腔-蝶窦 中隔黏膜下蝶窦 应激反应 嗅觉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镜与内镜下经单侧鼻蝶入路手术对垂体瘤患者应激指标及激素水平影响的比较
4
作者 赵墨 翟书鹏 +1 位作者 李宇船 周国平 《实用癌症杂志》 2025年第2期276-278,303,共4页
目的比较显微镜与内镜下经单侧鼻蝶入路手术对垂体瘤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82例垂体瘤患者,随机分成2组,均41例。对照组行显微镜下经单侧鼻蝶入路手术,观察组行内镜下经单侧鼻蝶入路手术。比较2组手术相关指标、应激反应指标、免疫功能... 目的比较显微镜与内镜下经单侧鼻蝶入路手术对垂体瘤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82例垂体瘤患者,随机分成2组,均41例。对照组行显微镜下经单侧鼻蝶入路手术,观察组行内镜下经单侧鼻蝶入路手术。比较2组手术相关指标、应激反应指标、免疫功能、激素水平、并发症。结果观察组各手术相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的各应激反应指标、激素水平、CD8+均低于对照组,CD3+、CD4+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显微镜手术,内镜下经单侧鼻蝶入路手术肿瘤全切率更高、创伤更小、并发症更少,对垂体瘤患者的应激反应及免疫功能影响更小,且可有效地降低激素水平,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瘤 经单侧手术 显微镜手术 内镜手术 应激反应 激素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与开颅入路对复杂性颅咽管瘤患者手术效果、血清垂体激素水平及并发症的影响
5
作者 卜雄建 陈雪飞 +2 位作者 张春良 张颖 吴莉莉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21期3205-3209,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与开颅入路治疗复杂性颅咽管瘤(CCP)的手术疗效,以及对患者血清垂体激素水平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7年12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90例CC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者和对照组... 目的对比分析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与开颅入路治疗复杂性颅咽管瘤(CCP)的手术疗效,以及对患者血清垂体激素水平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7年12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90例CC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者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患者行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颅咽管瘤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开颅入路颅咽管瘤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手术时间、肿瘤切除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主要临床症状缓解情况(视力下降或伴视野损害缓解率、头痛或头晕的缓解率),以及肿瘤切除情况。分别于术前和术后3 d检测患者血清垂体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促甲状腺激素(TSH)及生长激素(GH)]水平。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肿瘤切除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肿瘤全切率为71.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6.67%(P<0.05)。观察组术后视力下降或伴视野损害、头痛或头晕的缓解率分别为73.33%、6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33%、37.78%(P<0.05)。术后3 d,两组血清ACTH、TSH、GH水平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术后3 d,观察组血清ACTH、TSH、GH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尿崩症、腺垂体功能减退、脑神经损伤的发生率分别为22.22%、33.3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6.67%、62.22%、13.33%(P<0.05)。观察组脑脊液漏发生率为1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P<0.05)。结论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相对于开颅入路治疗CCP的肿瘤全切率更高,对患者血清垂体激素水平的影响更小,尿崩症、腺垂体功能减退、脑神经损伤等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 经鼻蝶窦 开颅 颅咽管瘤 垂体激素 肿瘤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中MRI指导下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巨大无功能垂体腺瘤的疗效分析
6
作者 谢森 韩轶鹏 +2 位作者 毛更生 朱伟杰 孟祥辉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8-11,共4页
目的探讨术中MRI指导下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巨大(最大径>4 cm)无功能垂体腺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5年6月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的24例巨大无功能垂体腺瘤的临床资料。术中使用MRI指导手术切除肿瘤。结... 目的探讨术中MRI指导下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巨大(最大径>4 cm)无功能垂体腺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5年6月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的24例巨大无功能垂体腺瘤的临床资料。术中使用MRI指导手术切除肿瘤。结果肿瘤最大直径4~5 cm有18例,>5 cm有6例。术中MRI扫描1次15例,2次6例,3次2例,4次1例;平均(1.5±0.8)次/例。肿瘤全切除18例,次全切除6例。术中发现脑脊液鼻漏2例,术后出现脑脊液鼻漏1例、一过性尿崩6例;未出现颅内感染、颅内血肿。术后随访3~60个月,平均45个月;术后视力及视野改善19例,头痛缓解11例;新发垂体功能低下3例,嗅觉功能障碍4例,肿瘤复发2例。结论术中MRI指导下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是治疗巨大无功能垂体腺瘤安全有效的方式,能获得比较满意的疗效,手术安全性高、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腺瘤 神经内镜 经鼻 术中MRI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额入路神经内镜手术对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影响分析
7
作者 曹同超 《中国伤残医学》 2025年第6期40-44,共5页
目的:探讨经额入路神经内镜手术对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HBGH)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4年6月无棣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HBGH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开颅手术治疗,研... 目的:探讨经额入路神经内镜手术对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HBGH)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4年6月无棣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HBGH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开颅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经额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神经功能、生活能力、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及预后情况。结果:研究组意识恢复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个月,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分均高于术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生长因子水平均高于术前,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GH患者采用经额入路神经内镜手术进行治疗,可有效清除血肿,促进其术后恢复进程,促进神经营养因子分泌,改善神经功能及生活能力,可获得良好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 经额神经内镜手术 血肿清除 神经功能 预后
原文传递
神经内镜经鼻经蝶入路手术切除颅咽管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8
作者 王天恩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8期1257-1259,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经鼻经蝶入路手术切除颅咽管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3年4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76例颅咽管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参考组,各38例。治疗组行神经内镜经鼻经蝶入路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经鼻经蝶入路手术切除颅咽管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3年4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76例颅咽管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参考组,各38例。治疗组行神经内镜经鼻经蝶入路手术治疗,参考组行经颅入路手术治疗。对比2组手术指标、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参考组,手术时间、切除肿瘤时间、住院时间较参考组短,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37%(37/38),高于参考组的78.95%(30/38),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63%(1/38),低于参考组的23.68%(9/38),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神经内镜经鼻经蝶入路手术治疗颅咽管瘤可提高疗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与并发症发生,利于加快患者康复速度,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咽管瘤 经鼻经蝶手术 神经内镜 经颅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症状性Rathke囊肿的疗效分析
9
作者 蒲天佑 韩国强 +3 位作者 刘窗溪 伍敏 张海旺 罗涛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症状性Rathke囊肿的临床特征及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21年8月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的53例症状性RCCs的临床资料。结果头痛、头晕44例,视觉诱发电位异常43例,视力下降27例,视野缺损23例,垂... 目的探讨症状性Rathke囊肿的临床特征及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21年8月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的53例症状性RCCs的临床资料。结果头痛、头晕44例,视觉诱发电位异常43例,视力下降27例,视野缺损23例,垂体激素功能紊乱29例。MRI显示囊肿最大直径10~38 mm,平均(15.2±0.8)mm;其中≤15 mm有36例,>15mm有17例;囊肿主体位于鞍内25例,鞍内-鞍上28例。囊肿全切除30例,大部分切除或仅行囊肿开窗引流23例。术后发生电解质紊乱25例,垂体功能低下14例,颅神经损伤7例,脑脊液鼻漏4例。出院后随访3~60个月,平均(13.5±5.6)个月;复发6例(11.3%),复发时间13~52个月,平均(21.5±4.9)月;2例再次手术治疗,4例随访观察。结论症状性RCCs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且缺乏特异性,MRI是术前评估的主要方法。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的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THKE囊肿 影像学特点 临床特征 经鼻 神经内镜手术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附128例报告)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春晖 郭毅 +3 位作者 史彦芳 王冀伟 刘海鹏 崔凯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628-629,共2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经神经内镜下切除垂体腺瘤128例的效果。结果经标准的神经内镜下单鼻孔-蝶窦入路84例;简化的经单鼻孔-蝶窦入路28例;经双侧鼻孔-蝶窦入路16例。肿瘤全切除99例,...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经神经内镜下切除垂体腺瘤128例的效果。结果经标准的神经内镜下单鼻孔-蝶窦入路84例;简化的经单鼻孔-蝶窦入路28例;经双侧鼻孔-蝶窦入路16例。肿瘤全切除99例,次全切除23例,部分切除6例。术后脑脊液漏6例,保守治疗后痊愈。72例患者随访6个月至3年,70例激素水平明显增高的病人中,41例降至正常,18例术后复发。结论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手术创伤小,安全且并发症少,是垂体瘤手术的理想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 经鼻-蝶窦 垂体腺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镜下单鼻孔经蝶窦入路手术治疗垂体瘤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6
11
作者 谢伟 李海明 +1 位作者 全伟 卢恒聪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第23期78-79,共2页
目的研究神经内镜下单鼻孔经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的手术技巧和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2012年12月本科收治的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69例。结果全切垂体瘤63例(91.3%),部分切除6例(8.7%)。平均住院天数8d。无... 目的研究神经内镜下单鼻孔经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的手术技巧和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2012年12月本科收治的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69例。结果全切垂体瘤63例(91.3%),部分切除6例(8.7%)。平均住院天数8d。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并发症有:尿崩症10例,水电解质紊乱12例,脑脊液鼻漏5例,嗅觉减退3例,其中1例脑脊液鼻漏需行再次手术后治愈,余患者均经短期治疗后痊愈。其中35例随访6—36个月,原有症状绝大部分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1例复发,肿瘤向鞍上、鞍旁生长,后行开颅肿瘤切除术。结论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其手术创伤小、安全和有效,熟练的手术技巧、内镜相关配套器械的完善,会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并缩短手术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 经鼻蝶窦 垂体瘤 显微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蝶窦入路显微手术与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10
12
作者 牛国栋 袁明智 +3 位作者 孙青青 吴锋 申桃瑞 任洪波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1年第9期1087-1090,共4页
目的比较经鼻蝶窦入路显微手术与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河北省邯郸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垂体腺瘤患者98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45例(采用显微手术)和观察组53例(采用内镜手术),比较两种手... 目的比较经鼻蝶窦入路显微手术与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河北省邯郸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垂体腺瘤患者98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45例(采用显微手术)和观察组53例(采用内镜手术),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但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肿瘤全切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术前催乳素、生长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和模式标准差、视野指数、平均缺损及鼻腔气道阻力、五味试嗅液识别阈水平、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0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催乳素、生长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均较术前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两组模式标准差、平均缺损均显著降低,视野指数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组间模式标准差、视野指数、平均缺损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鼻腔气道阻力、五味试嗅液识别阈水平、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0评分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以上指标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经鼻蝶窦入路神经内镜治疗垂体腺瘤与显微手术治疗效果及改善患者视觉功能方面均无显著差异,前者手术时间更长,但住院时间较后者短,且更能有效改善患者嗅觉功能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蝶窦 神经内镜 垂体腺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无功能垂体腺瘤手术治疗 被引量:3
13
作者 朱瑞 丛雪枫 +4 位作者 卞威 雷鸣 刘继伟 赵忠泽 赵欣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62-64,共3页
我院神经外科从2008年1月至2012年3月,采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手术治疗无功能垂体腺瘤32例,临床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内镜 无功能 垂体腺瘤 手术 经鼻 经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镜下双侧鼻孔经鼻-蝶窦入路切除术治疗脑垂体瘤的效果
14
作者 徐四军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7期3143-3146,共4页
目的分析脑垂体瘤经神经内镜下双侧鼻孔经鼻-蝶窦入路切除术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5月驻马店市中医院收治的89例脑垂体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方式分为对照组(43例,神经内镜下单侧鼻孔经鼻-... 目的分析脑垂体瘤经神经内镜下双侧鼻孔经鼻-蝶窦入路切除术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5月驻马店市中医院收治的89例脑垂体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方式分为对照组(43例,神经内镜下单侧鼻孔经鼻-蝶窦入路)和观察组(46例,神经内镜下双侧鼻孔经鼻-蝶窦入路),分析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肿瘤切除率、激素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P<0.05)。两组微腺瘤/大腺瘤全切率、次切率及部分切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巨腺瘤的全切率、次切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周催乳素(PRL)、生长素(G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较术前降低(P<0.05),但两组间术前、术后1周PRL、GH、ACT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入路方式对微腺瘤/大腺瘤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虽然神经内镜下双侧鼻孔经鼻-蝶窦入路切除术的手术时间及术后恢复时间长于单侧鼻孔入路,术中出血量多于单侧鼻孔入路,但针对巨腺瘤,双侧鼻孔经鼻-蝶窦入路的切除程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垂体瘤 神经内镜 双侧经鼻-蝶窦 单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大经鼻-经鞍结节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鞍上Rathke's囊肿的疗效分析
15
作者 李倩 武丹洋 +5 位作者 宋东昊 杨绍成 续岭 柯代波 谢明祥 肖顺武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4-7,共4页
目的探讨鞍上Rathke’s囊肿(RCCs)的临床特点及扩大经鼻-经鞍结节入路神经内镜手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11例鞍上RCCs的临床资料,均行扩大经鼻-鞍结节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结果根据影像学特征及神经内... 目的探讨鞍上Rathke’s囊肿(RCCs)的临床特点及扩大经鼻-经鞍结节入路神经内镜手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11例鞍上RCCs的临床资料,均行扩大经鼻-鞍结节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结果根据影像学特征及神经内镜下探查分型:鞍上型7例,脚间池型2例,垂体柄型1例,混合型1例。入院血清泌乳素增高5例、头痛10例、视力受损5例、月经紊乱2例,术后均改善。术后随访0.5~30个月,出现迟发性脑脊液鼻漏1例、蝶窦脓肿1例,无囊肿复发。结论鞍上RCCs易出现症状,根据术前头颅MRI和术中神经内镜表现进行分型,有利于术中对囊周结构的保护,并制定有效手术方案。在掌握颅底重建技术基础上,经鼻-鞍结节扩大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鞍上RCCs是安全的、有效的,而且创伤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鞍上Rathke’s囊肿 神经内镜手术 扩大经鼻-鞍结节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手术治疗大型垂体腺瘤36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崔凯 王洪 《中外医疗》 2010年第7期26-27,共2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手术治疗大型垂体腺瘤的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至2009年2月间治疗的大型垂体腺瘤患者36例,手术采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肿瘤切除术。结果肿瘤全切除24例(66.7%),次全切除10例(27.8%),...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手术治疗大型垂体腺瘤的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至2009年2月间治疗的大型垂体腺瘤患者36例,手术采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肿瘤切除术。结果肿瘤全切除24例(66.7%),次全切除10例(27.8%),部分切除2例(5.6%)。28例患者随访6个月~3年,症状和内分泌学指标有所改善,肿瘤复发2例。结论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手术是治疗大型垂体腺瘤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腺瘤 神经内镜 经鼻-蝶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额入路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临床疗效观察
17
作者 周隆善 刘昆 +1 位作者 刘杰 薛秀杰 《山东医药》 2025年第2期106-110,共5页
目的探讨经额入路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101例,按照手术治疗方式分为神经内镜组50例和传统开颅组51例。神经内镜组接受经额入路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传统开颅组接受... 目的探讨经额入路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101例,按照手术治疗方式分为神经内镜组50例和传统开颅组51例。神经内镜组接受经额入路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传统开颅组接受显微镜下经颞开颅手术。比较两组全身麻醉(简称全麻)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失血总量、术后血肿残余量、术后血肿清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神经功能及生活能力评分。结果神经内镜组全麻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失血总量、术后血肿残余量低于传统开颅组,术后血肿清除率高于传统开颅组(P均<0.05)。神经内镜组术后2个月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评分、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开颅组,Barthel评分高于传统开颅组(P均<0.05)。结论与开颅手术相比,经额入路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更为安全、有效且创伤小,患者预后及神经功能恢复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神经内镜技术 经额 开颅手术 基底节区 高血压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镜下与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的疗效及对PRL、GH、ACTH的影响
18
作者 司建伟 王松鹤 杨俊杰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2期229-232,共4页
目的对比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下切除手术和显微镜下切除手术对垂体腺瘤(PA)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催乳素(PRL)、生长激素(G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经鼻蝶入路切除手术的60例PA患者,按照手术切除方式的不同分成... 目的对比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下切除手术和显微镜下切除手术对垂体腺瘤(PA)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催乳素(PRL)、生长激素(G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经鼻蝶入路切除手术的60例PA患者,按照手术切除方式的不同分成显微组(28例)和内镜组(32例)。显微组行显微镜下切除手术,内镜组行神经内镜下切除手术。比较2组的肿瘤全切率、围术期指标(手术失血量、手术时长、住院时间)、激素(PRL、GH、ACTH)水平和手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内镜组的肿瘤全切率为93.75%,高于显微组的71.43%(P<0.05);内镜组的手术失血量、手术时长、住院时间均低于显微组(P<0.05)。2组手术后的PRL、GH、ACTH水平均低于本组手术前,且术后内镜组的激素水平均低于显微组(P<0.05)。内镜组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为9.38%,低于显微组的35.71%(P<0.05)。结论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下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的疗效较显微镜下切除更加显著,能改善患者围术期的各项指标,降低激素水平,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手术 显微镜 神经内镜 垂体腺瘤 激素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扩大鞍底入路颅咽管瘤切除术在复杂性颅咽管瘤患者中的应用
19
作者 卜雄建 陈雪飞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4期45-51,共7页
目的分析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扩大鞍底入路颅咽管瘤切除术在复杂性颅咽管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行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扩大鞍底入路颅咽管瘤切除术治疗的复杂性颅咽管瘤患者48例作为研究组,另择同期接受开颅入路颅咽管瘤切除术治... 目的分析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扩大鞍底入路颅咽管瘤切除术在复杂性颅咽管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行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扩大鞍底入路颅咽管瘤切除术治疗的复杂性颅咽管瘤患者48例作为研究组,另择同期接受开颅入路颅咽管瘤切除术治疗的复杂性颅咽管瘤患者4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情况、临床缓解率与肿瘤全切率,垂体功能、炎症反应、应激指标,并发症等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肿瘤切除时间、住院时间更短(P<0.05);研究组全切除率、临床缓解率更高(P<0.05)。术后1个月两组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生长激素(G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总甲状腺素(TT4)水平降低,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1 d,两组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提高,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至术后1个月,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16.67%vs 45.83%,P<0.05)。对照组复发7例,经手术治疗后,全切4例,次全切2例,部分切除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3例发生尿崩症,1例发生颅内感染。研究组复发8例,经手术治疗后,全切6例,次全切2例;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2例发生尿崩症。结论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扩大鞍底入路颅咽管瘤切除术可提高复杂性颅咽管瘤患者临床缓解率与肿瘤全切率,降低炎症反应、应激指标,改善垂体功能,安全性较高,对复发性颅咽管瘤的治疗效果也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颅咽管瘤 神经内镜 经鼻蝶窦扩大鞍底 颅咽管瘤切除术 垂体功能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单鼻孔蝶窦入路神经内镜下手术治疗垂体腺瘤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世渊 郭建忠 +4 位作者 陶乐 张汉伟 吉宏明 王树夹 沈波 《中国神经肿瘤杂志》 2009年第1期25-28,共4页
背景与目的:随着微侵袭神经外科的发展,神经内镜在神经外科的应用范围日趋广泛。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疗效。方法:对300例垂体腺瘤患者采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其中微腺瘤60例,... 背景与目的:随着微侵袭神经外科的发展,神经内镜在神经外科的应用范围日趋广泛。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疗效。方法:对300例垂体腺瘤患者采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其中微腺瘤60例,大腺瘤228例,巨型腺瘤12例。观察疗效及并发症。结果:肿瘤全切255例,近全切32例,大部分切除13例;无死亡病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3~12个月,原有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术前异常增高的激素水平均降至正常。MRI检查显示无肿瘤复发。结论:在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具有深部照明好,鼻腔结构损伤小,切除肿瘤彻底,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 垂体腺瘤 经鼻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