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介入溶栓术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治疗中的效果研究
1
作者 秦洪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073-076,共4页
分析神经介入溶栓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疗效,以为其推广使用积累临床经验。方法 选取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医院2022年1月~2023年10月明确诊断且并治疗的8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按照采用的治疗方案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分析神经介入溶栓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疗效,以为其推广使用积累临床经验。方法 选取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医院2022年1月~2023年10月明确诊断且并治疗的8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按照采用的治疗方案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动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采用神经介入溶栓术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24h后采集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测定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指标、统计血管再通率,对比上述观察指标差异。结果 观察组的血管再通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的凝血功能指标、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神经介入溶栓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血管再通率更高、凝血功能与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改善效果更好,可作为优选治疗方案加以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病 神经介入溶栓术 血管再通率 凝血功能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A引导下神经介入溶栓术治疗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效果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0
2
作者 常馨 王月 杨勇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48-1151,共4页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神经介入溶栓术治疗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表法将2017年2月至2018年10月就诊的81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n=40)采用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n=...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神经介入溶栓术治疗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表法将2017年2月至2018年10月就诊的81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n=40)采用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n=41)实施DSA引导下神经介入溶栓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脑血管平均血流量(Qm)明显高于对照组,脉搏速度(Wv)、血管特性阻抗(ZCV)、外周阻力(Rv)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明显高于对照组,两侧踝肱指数(ABI)、臂踝脉搏传播速度(ba-PWV)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血流≥2级患者占比明显较高,血管急性再闭塞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结论DSA引导下神经介入溶栓术治疗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显著,预后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神经介入溶栓术 缺血性脑卒中 血管内皮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神经介入溶栓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疗效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何云峰 合媛杰 +4 位作者 杨亚平 张雄军 柏魏 马睿 黄玉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8年第2期189-191,共3页
目的分析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神经介入溶栓术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治疗的近远期效果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3月在我院住院治疗且符合入选标准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分析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神经介入溶栓术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治疗的近远期效果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3月在我院住院治疗且符合入选标准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以行静脉溶栓治疗者34例,作为对照组;以DSA神经介入溶栓术者34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National ins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的NIHSS评分(P<0.05);观察组患者血管再通率、总有效率分别为67.65%、97.06%,均高于对照组的44.12%、79.41%(均P<0.05)。治疗后半年,观察组卒中复发率为8.82%,低于对照组的29.42%(P<0.05)。结论与静脉溶栓治疗相比,应用DSA神经介入溶栓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可提高患者血管再通率,并改善神经功能状况且复发率较低及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神经介入溶栓术 静脉溶栓 近期疗效 远期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下神经介入溶栓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近期及远期疗效 被引量:30
4
作者 龙翠英 郑春玲 +2 位作者 黄刚 王倩 朱磊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7年第1期34-37,共4页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下神经介入溶栓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方法抽取2014-02—2015-06我院接收的符合研究标准的62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n=31)与对照组(n=31)。对照组采用重组组...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下神经介入溶栓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方法抽取2014-02—2015-06我院接收的符合研究标准的62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n=31)与对照组(n=31)。对照组采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研究组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下神经介入溶栓术。对比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近期疗效、术后血管再通情况及远期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研究组各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55%,对照组为70.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管再通率为74.19%,对照组为48.39%,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脑梗死及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卒中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下神经介入溶栓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降低卒中复发率,提高血管再通率及治疗效果,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神经介入溶栓术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介入溶栓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NSE、S-100β及神经生长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7
5
作者 刘霞 陶彦春 +2 位作者 王娜 王文宗 马兴顺 《海南医学》 CAS 2021年第11期1384-1387,共4页
目的观察神经介入溶栓术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及神经生长因子(NGF)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榆林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04例ACI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 目的观察神经介入溶栓术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及神经生长因子(NGF)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榆林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04例ACI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静脉溶栓,观察组给予神经介入溶栓术,比较两组患者溶栓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溶栓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血清NSE、S-100β、NGF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溶栓后不同时间的NIHSS评分和血清NSE水平均较溶栓前下降,且观察组患者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溶栓后不同时间的血清S-100β水平均较溶栓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两组患者溶栓后3 d的血清S-100β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溶栓后7 d的血清S-100β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溶栓后不同时间的血清NGF水平均较溶栓前升高,且观察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介入溶栓术治疗ACI能快速降低患者的血清NSE、S-100β水平,提高血清NGF水平,促进患者神经损伤恢复,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神经介入溶栓术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S-100Β 神经生长因子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下神经介入溶栓术联合静脉溶栓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及血清一氧化氮、神经导向因子-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戴颖 陈良丽 +4 位作者 陆芳萍 王锐 白宇光 解吉雄 李晓丹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7期835-837,841,共4页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神经介入溶栓术联合静脉溶栓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及血清一氧化氮(NO),神经导向因子-1(Netrin-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将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4例纳入研究,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将...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神经介入溶栓术联合静脉溶栓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及血清一氧化氮(NO),神经导向因子-1(Netrin-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将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4例纳入研究,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静脉溶栓治疗41例)和观察组(DSA下神经介入溶栓术联合静脉溶栓治疗43例),观察治疗前、治疗3个月的神经功能缺损(NIHSS)、巴氏量表(BI)、简易智力筛查量表(MMSE)、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CA)评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NO、Netrin-1、VEGF水平;采用头颅CT血管成像评估两组血管再通情况;采用脑血管功能检测仪检测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NIHSS评分降低,BI、MMSE、FCA评分升高(均P<0.05);观察组血清NO、Netrin-1、VEGF水平升高(均P<0.05);观察组血管再通率高于对照组(93.02%>75.61%,P<0.05);观察组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改善(均P<0.05);观察组TIMI血流≥2级比例高于对照组(93.02%>56.10%),血管急性再闭塞比例低于对照组(2.33%<14.6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DSA下神经介入溶栓术联合静脉溶栓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能够显著调节血清NO、Netrin-1、VEGF水平,对于改善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效果更好,还能提高血液再通率,有助于恢复血流动力学指标及预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神经介入溶栓术 缺血性脑卒中 一氧化氮 神经导向因子-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联合神经介入溶栓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38
7
作者 付华文 李光建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9年第6期178-182,共5页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联合神经介入溶栓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ICVD)的疗效及对脑血流动力学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ICVD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联合神经介入溶栓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ICVD)的疗效及对脑血流动力学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ICVD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DSA引导进行神经介入溶栓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脑血流动力学和血管内皮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和血管再通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降低,组内不同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治疗1、7、14d时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Qm和Vm升高,Wv、Zcv和Rv降低,且观察组Qm和Vm高于对照组,Wv、Zcv和Rv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升高,踝肱指数(ABI)和臂踝脉博传播速度(ba PWV)降低,且观察组FMD高于对照组,ABI和ba PWV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溶栓治疗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DSA引导的神经介入溶栓术治疗ICVD有利于促进闭塞血管再通,改善脑血流动力学和微循环,减轻血管内皮功能损害,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治疗效果较单纯静脉溶栓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神经介入溶栓术 血流动力学 血管内皮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A下神经介入溶栓术联合静脉溶栓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分析
8
作者 彭龙龙 李莉莉 +3 位作者 谭亚纳 罗平 王玲 张闽红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2年第S01期0112-0113,共2页
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在 DSA 下行神经介入溶栓术联合静脉溶栓治疗的价值。方法 选择 2021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期间缺血性脑血管病中患者 120 例 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常规组患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患者在 DSA 下采取神经介入... 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在 DSA 下行神经介入溶栓术联合静脉溶栓治疗的价值。方法 选择 2021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期间缺血性脑血管病中患者 120 例 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常规组患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患者在 DSA 下采取神经介入溶栓术联合静脉溶栓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观察组 患者血管再通率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血流变学指标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结论 DSA 下神经介入 溶栓术联合静脉溶栓有着显著效果,可以考虑积极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介入溶栓术 静脉溶栓治疗 缺血性脑血管病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联合神经介入溶栓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效果及对脑血流动力学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王楠 《中国现代医生》 2021年第7期46-49,共4页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联合神经介入溶栓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效果及对脑血流动力学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缺血性脑血管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仅进行常规静脉...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联合神经介入溶栓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效果及对脑血流动力学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缺血性脑血管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仅进行常规静脉溶栓治疗,试验组则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联合神经介入溶栓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治疗疗效、脑血流动力学和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近期治疗疗效、脑血流动力学和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试验组患者痊愈、显效和有效比例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脑血流动力学指标Qm值大于对照组,而WV、ZCV和RV值小于对照组,血管内皮功能指标ABI和PWV值小于对照组,PWV值则较大。结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联合神经介入溶栓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效果较仅使用常规静脉溶栓治疗效果好,不仅能够改善脑血流动力学,同时还能够减轻血管内皮功能的损伤,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神经介入溶栓术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脑血流动力学 血管内皮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A下神经介入溶栓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洪生 《当代医学》 2017年第12期105-106,共2页
目的分析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及神经介入溶栓术联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6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分为A组30例、B组30例,A组予以静脉溶栓治疗,B组联合静脉及神经介入溶栓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及... 目的分析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及神经介入溶栓术联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6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分为A组30例、B组30例,A组予以静脉溶栓治疗,B组联合静脉及神经介入溶栓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及血管再通情况,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B组术后NIHSS评分为(6.08±3.06)分,低于A组的(8.12±3.75)分(P<0.05);B组术后血管再通率为80.0%,高于A组的50.0%(P<0.05)。结论 DSA下神经介入溶栓术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NIHSS评分及血管再通情况的改善具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借鉴及进一步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神经介入溶栓术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A引导下神经介入溶栓术治疗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黄绪鑫 凌宇辉 +1 位作者 黄庆豪 王培明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2年第6期877-880,共4页
目的分析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神经介入溶栓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83例因缺血性脑卒中进入我院治疗的患者,依照其治疗方案进行分组:将应用静脉溶栓术治疗的41例患者纳... 目的分析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神经介入溶栓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83例因缺血性脑卒中进入我院治疗的患者,依照其治疗方案进行分组:将应用静脉溶栓术治疗的41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应用DSA引导下神经介入溶栓术治疗的42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臂踝脉搏传播速度、两侧踝肱指数、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外周阻力、脑血管特性阻抗、脉搏速度、脑血管平均血流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73.17%(P<0.05);观察组治疗后臂踝脉搏传播速度慢于对照组,两侧踝肱指数低于对照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外周阻力、脑血管特性阻抗低于对照组,脉搏速度慢于对照组,脑血管平均血流量快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DSA引导下神经介入溶栓术治疗的效果较好,有助于血管内皮功能、脑血流动力学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神经介入溶栓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下神经介入溶栓术联合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大动脉闭塞型患者中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4
12
作者 高林 《当代医学》 2022年第2期31-34,共4页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神经介入溶栓术联合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大动脉闭塞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卒中大动脉闭塞型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40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神经介入溶栓术联合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大动脉闭塞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卒中大动脉闭塞型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40例。对照组单纯进行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DSA下神经介入溶栓术治疗,比较两组即刻血管再通情况、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即刻血管再通率(60%)高于对照组(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50.00%)高于对照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美国独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DSA下神经介入溶栓术联合静脉溶栓治疗ICVD患者效果显著,能提高血管再通率,加速神经功能恢复,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大动脉闭塞型 静脉溶栓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神经介入溶栓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介入溶栓术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探讨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宇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年第21期39-42,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介入溶栓术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9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进行静脉溶栓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 目的探讨神经介入溶栓术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9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进行静脉溶栓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神经介入溶栓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管再通情况以及治疗前后内皮功能[臂踝脉搏波传播速度(ba-PWV)、踝肱指数(ABI)、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血流动力学[脉搏速度(WV)、血管特性阻抗(ZCV)、外周阻力(RV)]。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血管再通率93.88%高于对照组的77.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a-PWV、ABI水平均低于治疗前,FMD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患者ba-PWV(1201.16±203.18)cm/s、ABI(0.87±0.20)均低于对照组的(1352.89±230.45)cm/s、(1.03±0.21),FMD(5.87±1.23)%高于对照组的(5.12±1.1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WV、ZCV、RV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患者WV(18.16±4.51)m/s、ZCV(84.19±19.21)kPa·s/m、RV(52.31±12.23)kPa·s/m均低于对照组的(21.18±4.97)m/s、(93.35±21.46)kPa·s/m、(60.34±15.16)kPa·s/m,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介入溶栓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可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介入溶栓术 缺血性脑血管病 血管内皮功能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A下神经介入溶栓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效果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艳良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9年第A02期1449-1449,共1页
目的:探讨DSA下神经介入溶栓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效果。方法:选择90例2017年1月-2018年1月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据术式分组。对照组开展静脉溶栓术治疗,观察组行DSA下神经介入溶栓术治疗。比较两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手术干预效果;... 目的:探讨DSA下神经介入溶栓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效果。方法:选择90例2017年1月-2018年1月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据术式分组。对照组开展静脉溶栓术治疗,观察组行DSA下神经介入溶栓术治疗。比较两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手术干预效果;住院治疗平均天数;手术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生存质量的指标。结果:观察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手术干预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治疗平均天数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生存质量的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生存质量的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行DSA下神经介入溶栓术疗效非常理想,可改善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治疗的时间,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A下神经介入溶栓术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联合神经介入溶栓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玉华 《系统医学》 2020年第18期78-80,共3页
目的探究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联合神经介入溶栓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7年4月—2019年1月共选取该科室92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该次研究,选用电脑随机数字法,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比组46例,研究组46例,对比组进... 目的探究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联合神经介入溶栓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7年4月—2019年1月共选取该科室92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该次研究,选用电脑随机数字法,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比组46例,研究组46例,对比组进行静脉溶栓,研究组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联合神经介入溶栓术,对比两组的脑神经功能评分、血管再通率以及临床治疗效果数据。结果研究组的脑神经功能评分为(9.1±3.6)分,对比组的脑神经功能评分为(11.8±3.2)分(t=3.801,P<0.001),研究组的脑神经功能评分较低;研究组血管再通37例,再通率为80.43%,对比组血管再通22例,再通率为47.83%(χ^2=10.631,P=0.001),研究组的血管再通率较高;研究组治疗显效21例,有效17例,无效8例,治疗总有效率82.61%,对比组治疗显效15例,有效9例,无效22例,治疗总有效率52.17%(χ^2=9.964,P=0.001),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联合神经介入溶栓术治疗,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的脑神经功能,改善血管通畅状况,临床中的治疗有效率较高,有较高的临床运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神经介入溶栓术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A引导下神经介入溶栓术联合静脉溶栓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观察
16
作者 王云飞 王瑞瑞 +1 位作者 马雪敏 杨琳潞 《中国实用医刊》 2025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观察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神经介入溶栓术联合静脉溶栓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方法前瞻性抽取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 目的观察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神经介入溶栓术联合静脉溶栓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方法前瞻性抽取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采用静脉溶栓联合DSA引导下神经介入溶栓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指标[脑血管平均血流量(Qmean)、脉搏波传导速度(PWV)、血管特性阻抗(ZCV)、外周阻力(Rv)],血清一氧化氮(NO)、神经轴突导向因子-1(Netrin-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及神经功能[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00%,24/25)高于对照组(68.00%,17/25),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Qmean高于对照组,PWV、ZCV、Rv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NO、Netrin-1、VEG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DSA引导下神经介入溶栓术联合静脉溶栓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可有效提高疗效,改善患者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血清NO、Netrin-1、VEGF水平及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神经介入溶栓术 静脉溶栓 缺血性脑卒中
原文传递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联合神经介入溶栓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爽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年第18期153-155,共3页
目的:观察在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联合神经介入溶栓术的治疗效果。方法:本次实验研究以88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作为实验对象,其入院时间介于2018年10月~2019年10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人数相... 目的:观察在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联合神经介入溶栓术的治疗效果。方法:本次实验研究以88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作为实验对象,其入院时间介于2018年10月~2019年10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人数相等的研究组(44例,治疗方法: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联合神经介入溶栓术)与对比组(44例,治疗方法:静脉溶栓)。结果:研究组与对比组患者护理后神经功能评分、生活质量以及血管再通率和各种并发症发生概率,均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联合神经介入溶栓术具有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神经介入溶栓术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神经功能 血管再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A下神经介入溶栓术联合静脉溶栓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1
18
作者 申艳茹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0年第3期57-58,62,共3页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下神经介入溶栓术联合静脉溶栓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7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静脉溶栓...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下神经介入溶栓术联合静脉溶栓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7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下神经介入溶栓术联合静脉溶栓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血管再通率,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神经功能评分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观察组血管再通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8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椎动脉、颈内动脉及颈总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下神经介入溶栓术联合静脉溶栓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可获得更为显著的临床疗效,神经缺损改善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病 神经介入溶栓术 静脉溶栓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