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神本”教育、“物本”教育、“人本”教育——从科技进步的角度看教育的发展 |
李桂花
孙秀云
|
《教育探索》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2
|
神本主义人性观和扁平人物——兼分析奥康纳《好人难寻》中的人物 |
黄宇洁
张敏
|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 |
2
|
|
3
|
《黄帝內经》的”神本论”研究 |
匡调元
|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
2016 |
9
|
|
4
|
“神本”、“物本”与远神傲物——中西“神”、“物”对照下的人本思想 |
齐瑞花
王英杰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6 |
1
|
|
5
|
从神本到人文:“文艺复兴”时期人文精神解读 |
张成岗
|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01 |
3
|
|
6
|
从神本主义到人本主义——关于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 |
吕大吉
|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0 |
2
|
|
7
|
夏商时期的鬼神崇拜及其神本思想 |
祁志祥
|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1 |
1
|
|
8
|
解析黑格尔“理性的狡计”——神本形式下的人本内容 |
张艳玲
|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9
|
神本主义对专制和民本的超越——墨家“尚同”说评议 |
高深
|
《职大学报》
|
2014 |
2
|
|
10
|
神本、物本、人本——从“以人为本”的历史演变论其含义 |
张晓平
张云秀
|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5 |
2
|
|
11
|
从神本走向人本——殷商西周时期的文化特征 |
吴天德
张宗福
|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4 |
1
|
|
12
|
论针刺治疗的阴阳互求法的神本原理 |
唐农
|
《广西中医药》
|
2017 |
3
|
|
13
|
满文《那氏谱单》及神本述评 |
薛柏成
姜小莉
|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7 |
0 |
|
14
|
神本艺术与人本艺术 |
江澜
|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
2012 |
0 |
|
15
|
从神本走向人本——兼论夏商周文化的基本趋势 |
余冬林
|
《文教资料》
|
2013 |
0 |
|
16
|
论霍尔巴赫对神本史观的竭力批判 |
戴逢国
周能寿
|
《商情(科学教育家)》
|
2008 |
0 |
|
17
|
人本主义与神本主义——两希神话思想特色之不同 |
曹炫洁
|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9 |
0 |
|
18
|
从神本向人本的回归——兼论灵岩寺佛教雕塑艺术的审美特色 |
王畅
|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
2003 |
2
|
|
19
|
从神本文化到人本文化——古琴审美功能转型刍议 |
张燕丽
|
《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
2003 |
1
|
|
20
|
神本主义之爱 |
关静
|
《天中学刊》
|
2009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