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3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再论马克思与斯宾诺莎的关系——从马克思对《神学政治论》的阅读谈起
1
作者 杨礼银 何鸿杰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23-30,共8页
马克思对《神学政治论》的阅读笔记并不能展现他与斯宾诺莎的真实关系。他在阅读《神学政治论》时直面斯宾诺莎,但并未真正重视斯宾诺莎的哲学,且在不久之后的《神圣家族》中便将斯宾诺莎视为“形而上学的代表”予以否定。事实上,马克... 马克思对《神学政治论》的阅读笔记并不能展现他与斯宾诺莎的真实关系。他在阅读《神学政治论》时直面斯宾诺莎,但并未真正重视斯宾诺莎的哲学,且在不久之后的《神圣家族》中便将斯宾诺莎视为“形而上学的代表”予以否定。事实上,马克思在其自然观和唯物史观的阐释中灵活运用了斯宾诺莎的哲学,对斯宾诺莎的态度逐渐转向正面,并在1857年以后多次给予其正面评价。马克思与斯宾诺莎的真实关系以“内在性原则”,即严格基于世界本身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的原则为核心,它是二者的批判所共同遵循的原则。探究二者的思想关系,可以更好地挖掘马克思思想背后的丰富思想资源,以便于更好地将其思想理解为批判、开放和不断发展的学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斯宾诺莎 神学政治论》 内在性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起义与以暴制暴——论本雅明对现代“艺术神学”的斗争策略
2
作者 方裕周 《韶关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99-108,共10页
技术是本雅明展开现代性批判的核心切入点,现代“艺术神学”的统治逻辑造就了“政治审美化”的暴力美学,实证主义与高扬线性直线进步观的历史主义通过在自然领域与精神领域的双重先验化,进而共同串联起了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形而上学闭环... 技术是本雅明展开现代性批判的核心切入点,现代“艺术神学”的统治逻辑造就了“政治审美化”的暴力美学,实证主义与高扬线性直线进步观的历史主义通过在自然领域与精神领域的双重先验化,进而共同串联起了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形而上学闭环。这两者的合题就构成了法西斯统治者觊觎已久的技术先验化。技术先验化利用科学规律为技术淤积的破坏性力量打起了进步的幌子,这使技术进步有瞬间翻转成历史倒退的危险。基于此等“危急状况”,本雅明用“以暴制暴”的姿态发出了“艺术政治化”的呐喊。“艺术政治化”通过觉醒的无产阶级来动员技术在资产阶级内部发动起义,使技术由此转化为一种极具革命性的先锋艺术生产力,与此同时技术应在完成对资产阶级体制的起义之后,复归到无产阶级麾下进行废墟之上的建设重构,以期达至一种在生活中搭起舞台,在舞台上竖起讲台的“世俗启迪”理想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雅明 技术 艺术神学 历史唯物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托马斯·阿奎那神学革新推进中国化神学体系建设
3
作者 王怀茂 《中国天主教》 2025年第1期42-44,共3页
神学革新,已成为当代天主教守正创新的时代主流。教宗方济各曾在讲道中说:“从一些古老陈旧的体制和旧教义中走出来,基督徒不再是旧习俗、旧体制的奴隶,而是在圣神指引中不断前进。”
关键词 托马斯·阿奎那 方济各 天主教 基督徒 守正创新 神学 中国化 时代主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托名)狄奥尼修斯《神秘神学》的神秘神学 被引量:1
4
作者 徐龙飞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28,93,共18页
本文集中笔墨的主要意图,在于以《神秘神学》希腊原典的文本为主要依据,并参照其他文本,①探讨神性黑暗这一《神秘神学》的主题,从而对问题的研讨具有如下的逻辑起点和思维路径的展开:从神秘的黑暗或超明亮的神性黑暗这一主题的分析切入... 本文集中笔墨的主要意图,在于以《神秘神学》希腊原典的文本为主要依据,并参照其他文本,①探讨神性黑暗这一《神秘神学》的主题,从而对问题的研讨具有如下的逻辑起点和思维路径的展开:从神秘的黑暗或超明亮的神性黑暗这一主题的分析切入,以(持续不断体现在后文中的)不同的视角,特别是哲学神学、神学以及神秘神学的视角,在与奥古斯丁比较的同时,考量以神性黑暗这一意象所体现的上帝表述的内涵,探讨(托名)狄奥尼修斯的语言风格最具特色之处,特别是所谓形上语言的-结构,亦即表述上帝的"超-结构;"并且指出,其语言风格表达了基督教始于上帝的精神故乡,提示出基督教从草创时期到独立时期的运行轨迹;他的意图在于借助"三位一体"概念将人引领到一种神秘认知的高峰,并且同时表述了与神性合一的神秘经验的状态及其无可言说性;此后,本文转入对于《神秘神学》的神秘神学思想的内涵的铺陈与分析,圈点出从认知否定到神秘黑暗的转换,或曰从形上哲学到神秘神学的方法论转换,进而在关联否定神学时探讨上帝作为涵盖一切的形象和否定一切的概念,并由此提示否定神学和神秘神学方法论。同时本文从本体论层面表明并分析了进入神秘状态的理性跨越行为,并随后判断(托名)狄奥尼修斯的神秘神学思想与其哲学神学既相关联又相区别之独特性;从逻辑思考的过程来看,本文随后将《神秘神学》中的上帝概念揭撕而出,认为上帝概念在其原本的否定概念意义上被考量。本文根据这一点不仅指出,(托名)狄奥尼修斯揭示了否定神学的本源,而且认为,对这一本源的揭示极具方法论价值;随后,本文以《神秘神学》中作为救赎意象的云和黑暗为例证,转入对神秘认知与神秘观想的研讨,并提示出(托名)狄奥尼修斯神秘神学思想在强调与上帝合一时的"基督"阙如性;本文同时也指出了(托名)狄奥尼修斯术语建构、学科建构的意图和努力,并肯定了这种意图和努力的重要性。最终,概括全文,并在呼应本文开篇的意义上提示(托名)狄奥尼修斯对于未来历史进程的目前还难以估量的重要性,由此而作一收尾性的结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名)狄奥尼修斯 奥古斯丁 方法论 《神秘神学 神秘黑暗 bπεp-结构 上帝 哲学神学 神秘神学 否定神学 神秘观想 无可言说 理性跨越 “基督”阙如性 术语建构 学科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犹太人问题与自由民主政体——基于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的考察
5
作者 吴言生 马兰花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21-28,142,共9页
犹太人问题由来已久,但第一次提出该问题的当属斯宾诺莎。在斯宾诺莎的时代,尼德兰沦为帝国主义势力的角逐场。结合这一时代问题与历史问题,斯宾诺莎在《神学政治论》中对于好的政体,即自由民主政体有着细致的描述与刻画。透过自由民主... 犹太人问题由来已久,但第一次提出该问题的当属斯宾诺莎。在斯宾诺莎的时代,尼德兰沦为帝国主义势力的角逐场。结合这一时代问题与历史问题,斯宾诺莎在《神学政治论》中对于好的政体,即自由民主政体有着细致的描述与刻画。透过自由民主政体的表象深入斯宾诺莎建构理论的逻辑基地显得尤为重要。首先,斯宾诺莎在《神学政治论》中运用历史主义和文献研读的方法,重构诸多概念,让神学与哲学、教法与世俗法分道扬镳,粉碎了犹太教固有的“永久选民”的优越感。其次,在《神学政治论》中,斯宾诺莎从人性观与自由观两个角度对犹太民族的民族基础予以重击。最后,斯宾诺莎在重构神学、重解犹太民族的基础上,建立自由民主政体。打碎之后建立的自由民主政体,作为后事之师不难发现其解决问题效力匮乏。在巴以冲突的当下,如何解决犹太人问题这一历史悠长的时代难题,也亟须学术界作出更多的研究与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犹太人问题 斯宾诺莎 神学政治论》 民主政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密特与马克思的隐蔽对话:自由主义与政治神学——兼论西方马克思主义政治神学嬗变的合法性逻辑
6
作者 夏莹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6期10-18,共9页
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批判路径包含着两条批判路径:内在性批判与外在性批判。当代自由主义资本逻辑的发展由将阶级所形成的不可调和的对立转变为经济竞争,让内在性批判渐趋失效。西方马克思主义在外在性批判的诉求中普遍转向了政治神学。... 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批判路径包含着两条批判路径:内在性批判与外在性批判。当代自由主义资本逻辑的发展由将阶级所形成的不可调和的对立转变为经济竞争,让内在性批判渐趋失效。西方马克思主义在外在性批判的诉求中普遍转向了政治神学。后一趋向得益于施密特有关“政治性”概念的讨论。政治性概念意味着存在论上的敌友关系必须成为统御其他一切对立关系的主导性力量。施密特借此将马克思所构筑的二元对抗性结构视为仅仅囿于经济要素之间的对抗,无法超越自由主义资本主义社会的藩篱,因此无法真正实现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超越。施密特对马克思的评价体现出资本主义发展到自由主义经济以后西,方马克思主义革命话语面临的理论困境及其最终走向政治神学的合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尔·施密特 政治神学 政治性 自由主义 内在性批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帝国的政治神学:维吉尔与古罗马的虔敬观念
7
作者 王承教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4-143,共10页
维吉尔《埃涅阿斯纪》不仅通过塑造“虔敬的埃涅阿斯”(pius Aeneas)形象,将“虔敬”(pietas)定义为尽心尽力履行对父母家人、祖国和诸神的责任与义务的状态,还通过狄多与埃涅埃斯之间的争吵,反映出另外一种仅指向父母家人和国家的虔敬... 维吉尔《埃涅阿斯纪》不仅通过塑造“虔敬的埃涅阿斯”(pius Aeneas)形象,将“虔敬”(pietas)定义为尽心尽力履行对父母家人、祖国和诸神的责任与义务的状态,还通过狄多与埃涅埃斯之间的争吵,反映出另外一种仅指向父母家人和国家的虔敬观念,前者可谓之曰“埃涅阿斯式虔敬”,后者可谓之曰“狄多式虔敬”。观念史研究表明,从一个纯粹人伦意义上的观念开始,到奥古斯都时代最终演变为一个兼具人伦和宗教意义的观念,古罗马人的虔敬观念经历了从“狄多式虔敬”到“埃涅阿斯式虔敬”的发展。在西塞罗《论共和国》的斯基皮奥之梦里,随着罗马传统的诸神被替换为斯多亚意义上的天神,埃涅阿斯式虔敬还可以进一步发展为“鲍卢斯式虔敬”。“埃涅阿斯式虔敬”和“鲍卢斯式虔敬”这类富含宗教意义的虔敬观念不仅是终结帝国内战、促进罗马社会团结、奠定罗马社会和政治秩序的礼法手段,更是帝国扩张和帝国统治背后的政治神学基础,因而被维吉尔塑造成了古罗马民族身份认同的核心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吉尔 《埃涅阿斯纪》 虔敬 政治神学 西塞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另类”启蒙与文化神学——马修·阿诺德文化学说新论
8
作者 刘毅青 周天羽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45-53,共9页
阿诺德的文化学说作为一种独特的人学、政治学思想,只有被置于西方现代思想史的整体谱系中,其内涵与价值才能得到进一步阐明。阿诺德文化学说深受欧陆启蒙思想影响,同时又与英国的社会现状和民族传统相适应,由此构成一种“另类的启蒙”... 阿诺德的文化学说作为一种独特的人学、政治学思想,只有被置于西方现代思想史的整体谱系中,其内涵与价值才能得到进一步阐明。阿诺德文化学说深受欧陆启蒙思想影响,同时又与英国的社会现状和民族传统相适应,由此构成一种“另类的启蒙”。然而,文化并没有从实质上替代宗教,甚至很可能被建构成了新的宗教;阿诺德所推崇的古希腊文化,也绝非人类文明绝对的、永恒的精神乌托邦;更为重要的是,阿诺德借由文化搪塞和回避了最为尖锐且关键的社会权力分配问题。这些问题都使得阿诺德的文化学说最终只能沦为一种“文化神学”。尽管如此,阿诺德对“文化何为”的思考,仍能为当下的文化研究提供宝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修·阿诺德 文化神学 文化研究 西方现代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神学思想起源——以神学家托马斯·冯·阿奎那为例
9
作者 张威 《社会工作》 CSSCI 2024年第4期70-89,157-159,共23页
西方社会工作理论形成的共同学科根源是神学和哲学。中世纪晚期神学家和经院哲学家托马斯·冯·阿奎那的神学思想,可以被视为西方社会工作的思想、伦理和价值观起源。他提出的“爱他人”的仁爱思想作为一种基督教伦理,成为当代... 西方社会工作理论形成的共同学科根源是神学和哲学。中世纪晚期神学家和经院哲学家托马斯·冯·阿奎那的神学思想,可以被视为西方社会工作的思想、伦理和价值观起源。他提出的“爱他人”的仁爱思想作为一种基督教伦理,成为当代专业助人行为的价值观基础。他的观点也影响“基督教社会学说”几百年之久,其三大原则之一“辅助性原则”阐明个体、家庭、社会、国家四个社会单元之间的逻辑关系,成为当今西方发达国家构建社会保障和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马斯·冯·阿奎那 神学思想 西方社会工作理论起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学”是什么——兼谈丁光训主教的神学观
10
作者 严锡禹 《天风》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44-47,共4页
一、神学是教会在思考 对于什么是神学的问题,历来有许多不同的解释。简单地比较一下历来有关神学的定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丁主教的神学观。 有关神学的定义多种多样,据笔者所知,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定义。
关键词 神学 国教会 上帝 神学 处境化 护教 基督教信仰 基督教神学 圣经 神学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下半期美国女性主义神学研究初探 被引量:2
11
作者 贺璋瑢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6-51,共6页
女性主义神学研究的兴起与同一时期的女性主义运动、黑人神学以及拉美解放神学的兴起密切相关。女性主义神学研究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对基督教传统的批判和对基督教信仰的重塑,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女性主义神学研究也存在着过激之处,... 女性主义神学研究的兴起与同一时期的女性主义运动、黑人神学以及拉美解放神学的兴起密切相关。女性主义神学研究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对基督教传统的批判和对基督教信仰的重塑,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女性主义神学研究也存在着过激之处,其在理论上的建树还比较欠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主义神学 黑人神学 解放神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王充与王符的宗教神学批判和社会政治批判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少惠 《甘肃理论学刊》 CSSCI 1996年第6期27-29,共3页
论王充与王符的宗教神学批判和社会政治批判李少惠王充与王符在中国思想史上各自占有光辉的一页。王充哲学标志着汉代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的高峰,他不仅把先秦以来的精气说推向一个崭新的阶段,建立起唯物主义元气一元学说,而且对两汉以... 论王充与王符的宗教神学批判和社会政治批判李少惠王充与王符在中国思想史上各自占有光辉的一页。王充哲学标志着汉代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的高峰,他不仅把先秦以来的精气说推向一个崭新的阶段,建立起唯物主义元气一元学说,而且对两汉以来种种神学迷信进行了全面的扫荡,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神学 王充 王符 社会政治 政治批判 谶纬神学 以民为心 天人感应 潜夫论 神学目的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国的“民众神学”及其宗教作用的反传统性质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正奎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2期47-52,共6页
韩国的“民众神学”及其宗教作用的反传统性质李正奎基督教神学是反对科学唯物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思想一具,这是勿庸置疑的。尽管19世纪中叶,在欧洲曾经出现过所谓“基督教社会主义”的理论思潮,但它也“只不过是僧侣用来使贵族... 韩国的“民众神学”及其宗教作用的反传统性质李正奎基督教神学是反对科学唯物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思想一具,这是勿庸置疑的。尽管19世纪中叶,在欧洲曾经出现过所谓“基督教社会主义”的理论思潮,但它也“只不过是僧侣用来使贵族的怨愤神圣化的圣水罢了”。[1]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作用 民众运动 反传统性 基督教神学 历史主体 众神 韩国社会 唯物史观 神学 神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会大学与神学教育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以骅 《近代中国》 1998年第1期235-260,共26页
在华教会大学作为宣教媒介,神学教育是其基本组成部分,被视为'宣教事业的冠冕'。然而随着教会大学的发展,尤其是它们向中国政府立案后,这些大学的神学院(或称宗教学院)非但未有发达,反而日见式微,甚至被裁并撤销,教会大学在实... 在华教会大学作为宣教媒介,神学教育是其基本组成部分,被视为'宣教事业的冠冕'。然而随着教会大学的发展,尤其是它们向中国政府立案后,这些大学的神学院(或称宗教学院)非但未有发达,反而日见式微,甚至被裁并撤销,教会大学在实现其基本宗旨即造就教牧人才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开始受到责疑。教会大学神学教育的由盛而衰发展过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宣教理想和中国社会现实之间的差距和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会大学 教牧 宗教教育 金陵神学 中国基督教 基督教思想 平信徒 圣公会 齐鲁神学 金陵神学
原文传递
从精气神学说论治慢性心力衰竭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文静 陈路军 刘星 《浙江中医杂志》 2024年第6期555-556,共2页
慢性心力衰竭病位在心,与肾、脾、肺、三焦等脏腑密切相关。脏腑功能的盛衰均与精气强弱密切相关。从精气神学说探讨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内在因素为肾精亏耗,精不化气、气化不利、水瘀内停是慢性心力衰竭的根本病机,神失... 慢性心力衰竭病位在心,与肾、脾、肺、三焦等脏腑密切相关。脏腑功能的盛衰均与精气强弱密切相关。从精气神学说探讨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内在因素为肾精亏耗,精不化气、气化不利、水瘀内停是慢性心力衰竭的根本病机,神失所养是慢性心力衰竭的外在表现;补精益气是慢性心力衰竭的根本治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气神学 慢性心力衰竭 补益精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基督教神学教育和研究的四次重心转移——在金陵协和神学院建院65周年“神学教育与基督教中国化”研讨会上的主旨发言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以骅 《天风》 2017年第7期28-30,共3页
金陵协和神学院是中国基督教神学教育的“黄埔军校”。在过去的65年间,金陵协和神学院作育我国基督教会英才无数,他们在祖国的大江南北和长城内外辛勤牧会,金陵的校友和朋友也遍及世界。因此,金陵协和神学院65周年院庆,不仅是金陵... 金陵协和神学院是中国基督教神学教育的“黄埔军校”。在过去的65年间,金陵协和神学院作育我国基督教会英才无数,他们在祖国的大江南北和长城内外辛勤牧会,金陵的校友和朋友也遍及世界。因此,金陵协和神学院65周年院庆,不仅是金陵的庆典,也是整个中国基督教会的节日。值此金陵协和神学院六五华诞,我作为中国基督教神学教育史的一名研究者,向广大师生校友表示衷心的祝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陵协和神学 基督教会 神学教育 中国化 重心转移 基督教神学 黄埔军校 研究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字架的政治神学——评莫尔特曼的神学思想
17
作者 安希孟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CSSCI 1993年第1期77-86,共10页
1965年前后出现的当代政治神学,接受了启蒙运动对国家与社会的划分,对福音作出有利于穷人和发展中国家的解释。莫尔特曼重新审查存在主义神学,反对把具体的经验和对世界的改造推卸给不考虑价值的实证科学,而只为神学保留帕斯卡尔的“心... 1965年前后出现的当代政治神学,接受了启蒙运动对国家与社会的划分,对福音作出有利于穷人和发展中国家的解释。莫尔特曼重新审查存在主义神学,反对把具体的经验和对世界的改造推卸给不考虑价值的实证科学,而只为神学保留帕斯卡尔的“心的逻辑”与主体的私人内心世界的主观神学。莫尔特曼赋予耶稣十字架受难以鲜明的政治意义,强调人类目前所遭受的苦难和解放,强调神学的实践性、政治性、批判性、公众性。本文最后指出,宗教信仰并不总是关乎集体,它也有私人内心生活的方面,有其天国、超验、灵魂拯救的方面。政治神学并不能彻底排除或包容神学的其它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神学 基督教神学 十字架 宗教信仰 莫尔 存在主义神学 上帝 末世论 灵魂拯救 批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哀歌》的神学考察
18
作者 王艳 《枣庄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11-13,共3页
《哀歌》之所以被视为希伯来民族的绝唱,乃在于它以最凄惨的描写、最悲切的情调真实再现了希伯来民族国破家亡的悲惨经历。而《哀歌》值得关注的,除了其强烈的民族意识之外,还有由此引发的神学思考,比如契约神学、审判神学和希望神学。... 《哀歌》之所以被视为希伯来民族的绝唱,乃在于它以最凄惨的描写、最悲切的情调真实再现了希伯来民族国破家亡的悲惨经历。而《哀歌》值得关注的,除了其强烈的民族意识之外,还有由此引发的神学思考,比如契约神学、审判神学和希望神学。对其神学思想的考察能开辟《哀歌》研究的又一条通道,有助于读者更全面、准确地理解那篇诗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哀歌》 契约神学 审判神学 希望神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基督教神学思想建设写作班子研讨会在沪举行
19
作者 晓望 《天风》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F002-F002,共1页
神学思想建设的命题要考虑到教会实际需要,要有丰富的材料.要有深入的思考,我们不仅要写神学论文,更要贯穿到我们的讲道和讲章中——
关键词 中国基督教神学思想建设写作班子研讨会 上海 山东神学 广东协和神学 教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抄本艺术与政治神学——瓦卢瓦与勃艮第《法兰西大编年史》的角色
20
作者 赵翊添 《美术大观》 2024年第9期103-109,共7页
《法兰西大编年史》在13世纪至15世纪的反复编纂过程中产生了众多珍贵副本。本文通过对这些手抄本的详细分析,探讨了瓦卢瓦王室和勃艮第公国如何利用艺术赞助传递政治话语。瓦卢瓦版本通过巧妙运用百合花纹章和历史人物形象,结合法国王... 《法兰西大编年史》在13世纪至15世纪的反复编纂过程中产生了众多珍贵副本。本文通过对这些手抄本的详细分析,探讨了瓦卢瓦王室和勃艮第公国如何利用艺术赞助传递政治话语。瓦卢瓦版本通过巧妙运用百合花纹章和历史人物形象,结合法国王室政治神学的一贯传统,以强调其作为法兰西王权合法继承者的地位。相比之下,勃艮第版本采用更为微妙的策略,在保留法兰西历史认同的同时,试图构建独立的政治实体形象。本文认为,这些手抄本不仅是历史记录,更是积极参与中世纪法兰西政治话语构建的重要工具。通过对插图、纹章和文本叙事的分析,本文揭示了《法兰西大编年史》在塑造政治合法性和国家认同中的关键作用,反映了中世纪晚期法兰西文化和政治权利之间复杂的运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兰西大编年史》 瓦卢瓦王朝 勃艮第公国 英法百年战争 政治神学 中世纪手抄本 纹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