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30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现代化视域下青年“断亲”现象的三维探析——基于个体化、理性化和虚拟社会发展视角
1
作者 刘成晨 雷小雨 《宜宾学院学报》 2025年第3期78-85,94,共9页
青年人“断亲”的话题频频被热议,当代年轻群体似乎已不再重视血缘关系,甚至有人开始担心传统亲缘关系已面临瓦解。在社会现代化理论视域下,采用半结构式访谈研究方法,以H省P村14位受访者作为调查对象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导致“断亲”出... 青年人“断亲”的话题频频被热议,当代年轻群体似乎已不再重视血缘关系,甚至有人开始担心传统亲缘关系已面临瓦解。在社会现代化理论视域下,采用半结构式访谈研究方法,以H省P村14位受访者作为调查对象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导致“断亲”出现的主要原因有现代社会的个体化意识增强,现代社会的理性化抉择提升以及现代社会的互联网(虚拟社会)的规模性普及。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断亲”这种转型主要表现在传统关系结构的松动与重组,代际之间、亲缘之间的传统式的交互越来越少,年轻人以“断亲”来追求更高效的社会互动、经济及情感投资反馈。“断亲”现象作为社会转型的一个阶段性特征,是当代年轻人努力寻求更好的归属感和生命体验之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群体 “断亲” 个体化 社会现代化转型 反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现代化指标体系构建与国际比较研究
2
作者 靳京 梁昊光 《智库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28,共9页
[目的/意义]社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起步期,开展社会现代化的指标体系构建与国际比较研究,对于了解我国社会领域发展现状、明确战略重点,协调推进社会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目的/意义]社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起步期,开展社会现代化的指标体系构建与国际比较研究,对于了解我国社会领域发展现状、明确战略重点,协调推进社会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本研究在社会现代化理论分析基础上,围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目标,构建涵盖健康、教育、休闲、福利、环境等领域的社会现代化指标体系,并基于G20国家面板数据进行国际比较研究。[结果/结论]2020年,我国部分社会领域指标表现优秀,平均预期寿命、安全指数等位于前列,但社会现代化综合指数仍与前沿国家存在差距。随着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社会现代化事业也将进入新发展阶段,应从提升国民健康素养、教育现代化水平和国民生活质量等方面重点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领域 社会现代化 指标体系 比较研究 G20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媒介在边疆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的作用
3
作者 张莉 《新疆新闻出版广电》 2024年第5期34-37,共4页
边疆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状况,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媒介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和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在边疆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深入研究媒介在... 边疆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状况,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媒介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和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在边疆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深入研究媒介在边疆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对于促进边疆地区的发展、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疆社会 经济发展状况 全球化和信息化 加强民族团结 信息传播 社会现代化 边疆地区 发挥的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邓小平中国社会现代化思想 被引量:2
4
作者 胡宇 《理论与现代化》 1998年第8期11-13,共3页
邓小平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使中国这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迈开了向现代化强国奋进的步伐,也使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伟大实践中形成的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现代化思想,不仅指导了并继续指导着中国社会现代化建设,为发展中国... 邓小平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使中国这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迈开了向现代化强国奋进的步伐,也使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伟大实践中形成的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现代化思想,不仅指导了并继续指导着中国社会现代化建设,为发展中国家探讨现代化道路提供了新的经验,并且也引起了发达国家的密切注视。其主要内容是: 1.党的领导是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关键。中国共产党是全国各族人民的领导核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也是中国社会现代化能否实现的关键。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现代中国的一切,也就不可能有中国社会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现代化 邓小平 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党的领导 现代化思想 人的现代化 社会现代化建设 经济现代化 领导核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唯物史观与社会现代化
5
作者 刘娟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4期85-87,共3页
唯物史观与社会现代化的关系问题 ,并不是刚刚出现的新问题 ,它在唯物史观创立之初就出现了 ;同时 ,它也不是业已充分解决的老问题。事实上 ,无论是唯物史观还是社会现代化都始终在向前推移和发展 。
关键词 唯物史观 社会现代化 中国社会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现代化必须重视人的现代化 被引量:6
6
作者 王北生 刘黎明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2001年第3期133-138,共6页
关键词 中国 知识经济 素质教育 学校教育 社会现代化 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意志帝国时期社会现代化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3
7
作者 邢来顺 周小粒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3-79,共7页
德意志帝国时期是德国社会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在人口形态方面,出现了非传统模式的高速人口增长和快速城市化;在生活状况方面,教育取得明显进步,收入增长,消费水平提高;在社会联系程度和福利状况方面,现代信息社会初露... 德意志帝国时期是德国社会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在人口形态方面,出现了非传统模式的高速人口增长和快速城市化;在生活状况方面,教育取得明显进步,收入增长,消费水平提高;在社会联系程度和福利状况方面,现代信息社会初露雏形,覆盖广泛的国家社会保障体系初步确立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意志帝国 社会现代化 人口形态 生活质量 福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动·融合·共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社会现代化关系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肖光文 赵铁锁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19,共6页
作为现代化重要内容的社会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密切联系、相互交织和渗透,在近代中国历史实践中形成了互动、融合、共进的双向逻辑关系。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社会现代化的变革中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内在理论的逻辑转换,促使了马克... 作为现代化重要内容的社会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密切联系、相互交织和渗透,在近代中国历史实践中形成了互动、融合、共进的双向逻辑关系。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社会现代化的变革中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内在理论的逻辑转换,促使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向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转变。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又指引着中国社会的现代性构建,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现代化方向迈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社会现代化 互动 融合 共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现代化与人文精神 被引量:16
9
作者 陈新夏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41-46,共6页
】社会现代化不仅意味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而且意味着在此基础上人的全面发展。就对人生存发展的作用而言,人文精神是不可或缺的,它体现着人生存发展的目的和意义。在我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应正确理解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关系,... 】社会现代化不仅意味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而且意味着在此基础上人的全面发展。就对人生存发展的作用而言,人文精神是不可或缺的,它体现着人生存发展的目的和意义。在我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应正确理解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关系,确立并弘扬与现代化相适应的人文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现代化 人的发展 人文精神 科学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社会现代化与意识形态安全建设互动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胡伯项 刘东浩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5-28,共4页
社会转型和社会变迁带来了公民价值观的多元化,我国的社会现代化进程导致意识形态产生新变化和冲击。意识形态的安全建设不是自为的,而是在实践中生存和发展的,意识形态与社会现代化建设必须在互动中前行,基于两者互动关系中的功能考察... 社会转型和社会变迁带来了公民价值观的多元化,我国的社会现代化进程导致意识形态产生新变化和冲击。意识形态的安全建设不是自为的,而是在实践中生存和发展的,意识形态与社会现代化建设必须在互动中前行,基于两者互动关系中的功能考察,才能对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意识形态安全建设进行正确理论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现代化 意识形态 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的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关系的哲学思考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正中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7-39,共3页
现代化包括两个层面 :一是外在现代化 ,即社会现代化 ;二是内在现代化 ,即人的现代化。人们对人的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关系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人的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处在双向互动的过程中 ,是一种有机统一的关系。同时 ,在发... 现代化包括两个层面 :一是外在现代化 ,即社会现代化 ;二是内在现代化 ,即人的现代化。人们对人的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关系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人的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处在双向互动的过程中 ,是一种有机统一的关系。同时 ,在发展过程中 ,二者也存在着不平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 人的现代化 社会现代化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中产阶层的社会现代化功能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李正东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2002年第10期44-48,共5页
中国的中产阶层是在改革开放背景下成长起来的 ,并将是推动中国现代化的前沿力量和中坚力量。本文以此为基点 ,基于社会时空特性引入了现代化研究的四个维度 ,并以其为切入点 ,引申出中产阶层的四种社会现代化功能 。
关键词 中产阶层 社会现代化 填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治理是社会建设的重要方略——兼论“社会建设就是建设社会现代化” 被引量:7
13
作者 宋国恺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3-159,共7页
"社会建设就是建设社会现代化"这一命题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2013年以来,"社会治理"进入学术界和实践界的视野,一方面开拓了社会建设研究的新领域;另一方面更加明晰了社会治理与社会建设的不同指向。社会治理属于... "社会建设就是建设社会现代化"这一命题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2013年以来,"社会治理"进入学术界和实践界的视野,一方面开拓了社会建设研究的新领域;另一方面更加明晰了社会治理与社会建设的不同指向。社会治理属于社会建设的范畴,社会建设目标高于社会治理。社会治理是推进社会建设的重要方略,是手段与目的之间的关系,社会治理还是为了建设社会现代化。"社会建设"是源自中国本土的概念,是我们积累起的独有的学术资源。结合当前中国社会治理的具体实践,深入研究和丰富发展社会建设理论,有利于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建设理论,这既是理论自信和理论创新的统一,也是践行"四个自信"的具体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理 社会建设 社会现代化 社会学本土化 理论自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现代化与当代都市生活方式的重构 被引量:5
14
作者 鲍宗豪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7-131,共5页
社会现代化本质上也是一场重构当代都市人生活方式的深刻革命。伴随着"后现代社会"、"后现代化时代"的到来,全球都市公民都更重视生命、生存和生活的质量。社会现代化对当代中国都市生活方式的影响通过资本全球化... 社会现代化本质上也是一场重构当代都市人生活方式的深刻革命。伴随着"后现代社会"、"后现代化时代"的到来,全球都市公民都更重视生命、生存和生活的质量。社会现代化对当代中国都市生活方式的影响通过资本全球化、全球都市化、文化大众化、休闲普遍化、消费多样化表现出来。评价当代我国都市生活方式的新变化的基本观点是:伴随着全球化、现代化,必然会出现生活方式的解构与重构;对我国都市生活方式的新变化不能作简单的价值判断,必须有科学理性的态度;要让都市成为满足不同阶层、不同人群生活需求的美好的社会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现代化 都市 生活方式 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社会现代化:中国未来发展的战略重点 被引量:7
15
作者 陆学艺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5,共5页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现已基本实现了经济现代化,但社会建设还相对滞后。进入新世纪以来,党和国家开始高度重视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问题。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总体布...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现已基本实现了经济现代化,但社会建设还相对滞后。进入新世纪以来,党和国家开始高度重视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问题。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提出并写进修改后的新党章中,标志着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进入以社会建设为重点的新阶段。通过社会建设实现社会现代化,是一项宏大、复杂、艰巨的历史任务,要分阶段、按步骤有序推进,这将是中国未来三十年的主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建设 社会现代化 战略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的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的统一性 被引量:8
16
作者 柯卫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7年第1期9-12,共4页
人的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人的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互为前提和基础。社会是由人构成的社会,离开了人的现代化就谈不上社会的现代化;而没有社会各方面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的现代化也只能是一句空话。另一方面,人的现代... 人的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人的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互为前提和基础。社会是由人构成的社会,离开了人的现代化就谈不上社会的现代化;而没有社会各方面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的现代化也只能是一句空话。另一方面,人的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也就是说,人的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应协调统一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现代化 社会现代化 统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四”与中国社会现代化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静如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32-38,共7页
五四时期是变被动社会现代化为主动社会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转折期。从现代化理论、现代化政党、现代化意识、现代化人才、爱国主义传统、民主与科学口号以及历史过程转折中介点等宏观方面考察“五四”与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关系,可以说明... 五四时期是变被动社会现代化为主动社会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转折期。从现代化理论、现代化政党、现代化意识、现代化人才、爱国主义传统、民主与科学口号以及历史过程转折中介点等宏观方面考察“五四”与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关系,可以说明:在中国,20世纪一切具有现代化意义的新的事物和新的人,都自“五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运动 五四时期 中国社会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的关系 被引量:7
18
作者 刘黎明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5期81-83,共3页
现代化不仅仅指社会的现代化,更重要的是还要包括社会的主体———人的现代化。社会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是在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同时完成的,而人的现代化又是这一历史过程中最核心的目标和产物。作者:刘黎明,河南大学教育系副教授,... 现代化不仅仅指社会的现代化,更重要的是还要包括社会的主体———人的现代化。社会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是在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同时完成的,而人的现代化又是这一历史过程中最核心的目标和产物。作者:刘黎明,河南大学教育系副教授,开封475001一、现代化是社会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现代化 社会现代化 人的发展 社会主义现代化 中国社会现代化 中国人的现代化 社会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 人口素质 国民经济总产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建设问题 被引量:4
19
作者 闭伟宁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4-89,共6页
社会现代化本质上是文化模式的转变过程。文化既是社会现代化的精神动力,又是社会整合的基础条件之一。基于这种认识,我们试图从历史、哲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对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建设问题进行一个探讨。文章以对中国传统文化基本... 社会现代化本质上是文化模式的转变过程。文化既是社会现代化的精神动力,又是社会整合的基础条件之一。基于这种认识,我们试图从历史、哲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对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建设问题进行一个探讨。文章以对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特征的分析为切入点,指出把马克思主义当作为现代化精神动力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并就今后我国文化建设应该注意的几个具体问题进行了初步的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社会现代化 文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末民初移民与城市社会现代化——青岛社会现代化个案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任银睦 《民国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06-112,共7页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人口因素对社会的影响已为人们所关注。傅筑夫曾经论述过人口因素对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即人口因素曾促进中国历史上最大一次生产方式的变革——奴隶制生产方式转变为封建制生产方式。...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人口因素对社会的影响已为人们所关注。傅筑夫曾经论述过人口因素对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即人口因素曾促进中国历史上最大一次生产方式的变革——奴隶制生产方式转变为封建制生产方式。在清末民初城市社会现代化关系的进程中,人口因素的影响力可谓得到了更有力的显示,这在现代化程度最高的沿江沿海地区,如上海、汉口、青岛等地尤为明显。青岛以一沿海偏僻渔村,仅三、四十年时间,发展为拥有三十多万居民的通商都会,无疑成为此类城市中,人口城市化最剧烈,移民对城市社会现代化影响最典型的城市。因此,移民对青岛社会现代化关系的个案研究,将对清末民初沿江沿海地区城市现代化的整体研究具有普遍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现代化 青岛现代化 清末民初 人口城市化 城市社会 同乡会 人口因素 移民 职业构成 城市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