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基于微信小程序的城市内涝社会化观测平台设计
- 1
-
-
作者
余博嵩
李芬
卢美玲
肖昭标
-
机构
江西省气象探测中心
南昌泰豪科技有限公司
-
出处
《气象水文海洋仪器》
2024年第2期133-135,140,共4页
-
基金
江西省科技厅03专项及5G项目“基于5G网络的城市内涝气象社会化观测系统示范应用”(20204ABC03A27)
江西省气象科技项目青年人才培养项目“基于物联技术的采集器备件在线共享服务平台”(JX2020Q09)资助。
-
文摘
针对传统城市内涝监测成本高、覆盖难、服务弱等问题,文章设计了基于微信小程序的城市内涝社会化观测平台,简述了基于微信小程序、内涝图像识别的技术特点和优势,开发了“道路积水通”小程序,介绍了小程序前端功能及后端数据处理流程。小程序能够实现公众出行天气信息服务实时分享互动;能够针对城市内涝提供城区近2 h、用户位置5 km范围内的积涝实况、积涝风险预测、灾害天气预警等动态信息服务。当前小程序已上线并在南昌市城区成功示范应用,效果良好。
-
关键词
微信小程序
城市内涝
社会化观测
图像识别
-
Keywords
WeChat Mini Program
urban waterlogging
social observation
image recognition
-
分类号
P409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
-
题名建设气象社会化观测示范工程的思考
- 2
-
-
作者
元保军
卫权岗
-
机构
河南省气象探测数据中心
-
出处
《河南科技》
2019年第29期156-158,共3页
-
基金
2018年度气象软科学重点项目“气象社会化观测多模式驱动研究”(项目编号:重点项目2018[05]号)的支持
-
文摘
创新气象观测方式、拓展气象观测领域、统筹社会观测资源,不断提高气象信息在防灾减灾、生态文明、公众生产生活、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服务能力,是新时代综合观测业务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在立足河南省气象系统现有业务环境和人才优势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力推进气象社会化观测示范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并利用五大理念和三种技术,打造"一个目标、五项工程、七个驱动"的省级气象社会化观测示范工程的建设模式。
-
关键词
气象社会化观测
物联网
大数据
示范工程
-
Keywords
meteorological socialized observation
Internet of Things
big data
demonstration project
-
分类号
P411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
-
题名城市复杂下垫面对局地气温和风定量影响的观测研究
被引量:4
- 3
-
-
作者
徐一平
郑祚芳
苗世光
李林
-
机构
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
绍兴市气象局
中国气象局城市气象重点开放实验室
北京市气象探测中心
-
出处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85-397,共13页
-
基金
中国气象局重点创新团队项目CMA2022ZD09
北京市科技计划课题Z201100008220002
青年北京学者计划项目2018-007
-
文摘
为深入探讨城市局地气温和风的定量差异,采用智能微型气象站在门头沟城区开展了为期一年的观测试验,并采用局地气候分区,分析了局地环境对近地面气温和风场的影响。结果表明:(1)白天气温受太阳辐射、建筑物遮蔽、土地利用、人为热排放的综合影响,夜间气温主要受城市冠层特性和人为热排放(交通、生活)的影响。中层密集型地块夏季日平均气温偏高0.68℃,高层密集型地块冬季日平均偏高0.66℃(与稀疏建筑地块相比,下同)。密集树木地块的降温效应夏季(0.3℃)强于冬季(0.07℃)。水体的降温效应主要体现在夏季白天,平均偏低0.29℃;而冬季水体以增温效应为主,日平均偏高0.38℃。(2)水体地块由于粗糙度较小,夏季、冬季风速日平均分别偏高0.5 m/s和0.37 m/s;密集树木由于风屏障作用,夏季、冬季风速日平均偏低0.13 m/s和0.23 m/s;由于建筑物的阻挡作用,夏季、冬季,中层密集型地块风速日平均偏低0.54 m/s和0.48 m/s。本文揭示了城市复杂下垫面对局地气温和风的定量影响,研究表明局地气候分区可较好地反映城市街区气温和风的局地差异,为宜居城市建设提供科学基础。
-
关键词
北京门头沟城区
局地
气温
风
社会化观测
-
Keywords
Beijing Mentougou urban area
local
temperature
wind
social observation
-
分类号
P463.2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
-
题名河北灾害性天气事件图像识别技术研究与应用
- 4
-
-
作者
魏铁鑫
司丽丽
赵亮
张静
孙斌
-
机构
河北省气象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雄安大气边界层重点开放实验室
河北省气象灾害防御和环境气象中心
-
出处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83-992,共10页
-
基金
河北省气象局科研开发项目(21ky03、19ky06)共同资助。
-
文摘
为有效利用社会化观测灾害性天气事件的大量图像,发展监测新手段,以社会公众发布的灾害性天气事件图像为训练集,基于残差网络ResNet50(Residual Network 50)构建了8类灾害性天气事件图像识别模型,并通过格点化气象要素实况二次订正技术以及线上审核、线下更新的优化模式,提高模型识别精度和运行效率。结果表明,优化后8类模型识别的平均准确率在80%以上,已应用于河北省多源气象灾情监测采集业务,获取的灾害性天气和气象灾害事件图像数量较传统方式有显著提升。
-
关键词
灾害性天气
图像识别
社会化观测
ResNet50残差网络
格点化实况订正
-
Keywords
disastrous weather
image recognition
observation by the public
ResNet-50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disastrous weather
image recognition
gridded meteorological correction
-
分类号
X43
[环境科学与工程—灾害防治]
-
-
题名提升气象服务水平强化防灾减灾能力
- 5
-
-
作者
杨正钧
王涛
姚凯荣
-
机构
桐梓县气象局
合肥市气象局
-
出处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1年第7期141-141,共1页
-
文摘
在各行各业发展过程中,尤其是我国是个农业生产大国,气象服务水平的有效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气象信息的准确性可以使各行各业具有更高的防灾减灾能力,对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相关单位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本文综合探究强化气象服务工作的具体策略。
-
关键词
气象服务水平
防灾减灾能力
社会化观测资料
提升策略
-
分类号
P429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