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骨科手术机器人在个体化椎间孔镜穿刺导向中的应用
被引量:
13
1
作者
刘维克
夏乐
+2 位作者
杨同岗
李晓光
孙连学
《颈腰痛杂志》
2020年第4期389-391,共3页
目的椎间孔镜手术操作中穿刺是重中之重,应用“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协助穿刺定位可有效降低学习曲线,现观察比较改进后二维方法与传统三维定位法的差异,以找出更适合临床的定位方法。方法为验证该项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选取60例腰椎...
目的椎间孔镜手术操作中穿刺是重中之重,应用“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协助穿刺定位可有效降低学习曲线,现观察比较改进后二维方法与传统三维定位法的差异,以找出更适合临床的定位方法。方法为验证该项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选取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机器人三维穿刺组30例,B组应用机器人二维穿刺组30例,分别对比两组穿刺成功率,透视次数、手术时间及术后疗效。结果在穿刺成功率和术后疗效方面,二者无显著差异(P>0.05);在透视次数和手术时间方面,二维组明显少于三维组(P<0.05)。结论改进后骨科机器人技术可以精准引导术中穿刺,减少透视次数,避免辐射损伤,手术时间明显缩短,且安全性和有效性与传统三维定位方法没有明显区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手术机
器
人
椎间孔镜
术中穿刺
辐射损伤
示踪
器
体表
固定
法
二维正、侧位定位法
定位导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机器人辅助椎弓根螺钉置入术中示踪器微创固定与常规固定效果比较
被引量:
11
2
作者
李勇奇
张德华
+5 位作者
吴宏梓
张柯
杨睿
方洲
汪少波
廖燚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39-847,共9页
目的探讨改良示踪器微创固定方法与常规示踪器固定方法在机器人辅助椎弓根螺钉置入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分析2017年7月— 2017年12月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骨科收治的41例胸腰椎新鲜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0例,...
目的探讨改良示踪器微创固定方法与常规示踪器固定方法在机器人辅助椎弓根螺钉置入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分析2017年7月— 2017年12月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骨科收治的41例胸腰椎新鲜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0例,女21例;年龄25~55岁,平均40.6岁。骨折AO分型:A型28例,B型13例。患者均采用机器人辅助椎弓根螺钉置入治疗。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常规组20例(常规示踪器固定辅助置钉),改良组21例(改良示踪器微创固定辅助置钉)。常规组共置入椎弓根螺钉92枚,改良组共置入椎弓根螺钉96枚。记录两组固定示踪器时手术创口大小、创口出血量、固定示踪器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固定示踪器时脊髓损伤及神经根损伤)、示踪器固定装置显影及产生伪影情况。术后通过320排CT扫描及Gertzbein-Robbins分类标准评价两组患者的置钉准确率。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如性别、年龄、诊断、椎弓根横径、e角(椎弓根纵轴椎体矢状轴的夹角)等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创口大小、创口出血量、固定示踪器时间分别为(6.00±1.26)mm、(1.38±0.22)ml、(1.42±0.17)min,而常规组分别为(40.16±5.71)mm、(11.61±1.15)ml、(5.12±0.64)min(P<0.05)。两组固定示踪器时均无脊髓或神经根损伤发生。三维图像采集和自动配准过程中,改良示踪器固定装置的克氏针显影,未产生伪影,改良组透视效果良好。改良组Gertzbein-Robbins分类为A类94枚,B类2枚;常规组Gertzbein-Robbins分类为A类89枚,B类3枚。两组置钉准确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机器人辅助椎弓根螺钉置入时,与常规示踪器固定比较,改良示踪器微创固定方法创伤小、安全性高,且不影响机器人辅助置钉时椎弓根螺钉的置钉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
器
人
脊柱骨折
外科手术
微创性
示踪器固定
原文传递
题名
骨科手术机器人在个体化椎间孔镜穿刺导向中的应用
被引量:
13
1
作者
刘维克
夏乐
杨同岗
李晓光
孙连学
机构
山东省滨州市中医医院脊柱外科
出处
《颈腰痛杂志》
2020年第4期389-391,共3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18YFC0114708)。
文摘
目的椎间孔镜手术操作中穿刺是重中之重,应用“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协助穿刺定位可有效降低学习曲线,现观察比较改进后二维方法与传统三维定位法的差异,以找出更适合临床的定位方法。方法为验证该项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选取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机器人三维穿刺组30例,B组应用机器人二维穿刺组30例,分别对比两组穿刺成功率,透视次数、手术时间及术后疗效。结果在穿刺成功率和术后疗效方面,二者无显著差异(P>0.05);在透视次数和手术时间方面,二维组明显少于三维组(P<0.05)。结论改进后骨科机器人技术可以精准引导术中穿刺,减少透视次数,避免辐射损伤,手术时间明显缩短,且安全性和有效性与传统三维定位方法没有明显区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骨科手术机
器
人
椎间孔镜
术中穿刺
辐射损伤
示踪
器
体表
固定
法
二维正、侧位定位法
定位导航
Keywords
orthopedic operation robot
intervertebral foramen
intraoperative puncture
radiation damage
surface fixation of tracer
two dimensional frontal and lateral positioning method
positioning and navigation
分类号
R687.3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机器人辅助椎弓根螺钉置入术中示踪器微创固定与常规固定效果比较
被引量:
11
2
作者
李勇奇
张德华
吴宏梓
张柯
杨睿
方洲
汪少波
廖燚
机构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骨科中心
出处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39-847,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0105800,2016YFC0105801).
文摘
目的探讨改良示踪器微创固定方法与常规示踪器固定方法在机器人辅助椎弓根螺钉置入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分析2017年7月— 2017年12月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骨科收治的41例胸腰椎新鲜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0例,女21例;年龄25~55岁,平均40.6岁。骨折AO分型:A型28例,B型13例。患者均采用机器人辅助椎弓根螺钉置入治疗。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常规组20例(常规示踪器固定辅助置钉),改良组21例(改良示踪器微创固定辅助置钉)。常规组共置入椎弓根螺钉92枚,改良组共置入椎弓根螺钉96枚。记录两组固定示踪器时手术创口大小、创口出血量、固定示踪器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固定示踪器时脊髓损伤及神经根损伤)、示踪器固定装置显影及产生伪影情况。术后通过320排CT扫描及Gertzbein-Robbins分类标准评价两组患者的置钉准确率。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如性别、年龄、诊断、椎弓根横径、e角(椎弓根纵轴椎体矢状轴的夹角)等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创口大小、创口出血量、固定示踪器时间分别为(6.00±1.26)mm、(1.38±0.22)ml、(1.42±0.17)min,而常规组分别为(40.16±5.71)mm、(11.61±1.15)ml、(5.12±0.64)min(P<0.05)。两组固定示踪器时均无脊髓或神经根损伤发生。三维图像采集和自动配准过程中,改良示踪器固定装置的克氏针显影,未产生伪影,改良组透视效果良好。改良组Gertzbein-Robbins分类为A类94枚,B类2枚;常规组Gertzbein-Robbins分类为A类89枚,B类3枚。两组置钉准确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机器人辅助椎弓根螺钉置入时,与常规示踪器固定比较,改良示踪器微创固定方法创伤小、安全性高,且不影响机器人辅助置钉时椎弓根螺钉的置钉精度。
关键词
机
器
人
脊柱骨折
外科手术
微创性
示踪器固定
Keywords
Robotics
Spinal fractures
Surgical procedures, minimally invasive
Tracer fixation
分类号
TP242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R687.3 [医药卫生—骨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骨科手术机器人在个体化椎间孔镜穿刺导向中的应用
刘维克
夏乐
杨同岗
李晓光
孙连学
《颈腰痛杂志》
2020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机器人辅助椎弓根螺钉置入术中示踪器微创固定与常规固定效果比较
李勇奇
张德华
吴宏梓
张柯
杨睿
方洲
汪少波
廖燚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