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7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巴胺/糖原合成酶激酶-3信号在急性睡眠剥夺致小鼠躁狂样行为中作用及机制
1
作者 崔杨凤 陈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7-95,共9页
目的探究急性睡眠剥夺对小鼠躁狂样行为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73只雄性8周龄C57BL/6小鼠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ctrl组,n=36)和急性睡眠剥夺组(SD组,n=37)。在急性睡眠剥夺后,运用旷场实验和高架十字实验评估小鼠的运动及探索能力... 目的探究急性睡眠剥夺对小鼠躁狂样行为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73只雄性8周龄C57BL/6小鼠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ctrl组,n=36)和急性睡眠剥夺组(SD组,n=37)。在急性睡眠剥夺后,运用旷场实验和高架十字实验评估小鼠的运动及探索能力;运用悬尾实验评估小鼠的抑郁样行为。c-fos染色观察脑组织中的神经元激活情况,ELISA试剂盒检测海马(HIP)和内侧前额叶皮层(mPFC)中的神经递质多巴胺(D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HIP和mPFC中糖原合成酶激酶-3(GSK-3)β、磷酸化GSK-3β(p-GSK-3β)水平。结果与ctrl组相比,SD组小鼠在旷场实验中总运动距离和在中央区域的时间均增加(P<0.05),高架十字实验中在开臂时间(P<0.0001)、开臂距离(P<0.01)增加,悬尾实验中静止不动时间减少(P<0.01)。SD组HIP和mPFC中神经元c-fos表达升高(P<0.01),DA水平在HIP(P<0.05)及mPFC(P<0.01)中升高。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ctrl组相比,SD组小鼠在mPFC和HIP中p-GSK-3β/GSK-3β均降低(P<0.0001,P<0.05);而p-GSK-3β蛋白水平在mPFC中降低(P<0.05),在HIP中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睡眠剥夺可能在小鼠mPFC中通过DA调控GSK-3水平,抑制了GSK-3的丝氨酸磷酸化,最终导致小鼠出现躁狂样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睡眠剥夺 躁狂样行为 多巴胺 糖原合成酶激酶-3 磷酸化糖原合成酶激酶-3β 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皮性卵巢癌中磷酸化蛋白激酶B和磷酸化糖原合成酶激酶-3β及β-catenin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9
2
作者 魏欣 吕庆杰 +3 位作者 孙寒雪 齐亚飞 王劲欧 曹程程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6-90,共5页
目的 研究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磷酸化糖原合成酶激酶-3β( p-GSK3β)和β-catenin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卵巢上皮性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检测10例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10... 目的 研究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磷酸化糖原合成酶激酶-3β( p-GSK3β)和β-catenin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卵巢上皮性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检测10例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10例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及70例上皮性卵巢癌中p-AKT、p-GSK3β及β-catenin的表达,并分析它们的相关性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1)卵巢癌组织中p-AKT、p-GSK3β及β-cateni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1%( 47/70)、60.0% (42/70)和71.4% (50/70),三者在卵巢癌组的表达水平与其他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AKT与p-GSK3β、p-GSK3β与β-catenin、p-AKT与β-catenin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46、0.581、0.500;P值均<0.05).(2)p-AKT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交界性和良性肿瘤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p-AKT与卵巢癌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5),而与卵巢癌的组织学分型及临床分期无统计学相关性(P>0.05).(3)p-GSK3β和β-catenin在卵巢癌中的表达水平均高于交界性和良性肿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其表达与卵巢癌的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均P <0.05),而与卵巢癌的组织学分型无统计学相关性(均P>0.05).结论 在卵巢癌组织中p-AKT、p-GSK3β和β-catenin蛋白的表达具有正相关性,p-AKT结合p-GSK33并使其失活可能是导致卵巢癌中β-catenin活化的一个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蛋白激酶 糖原合成酶激酶3 Β连环素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艾司氯胺酮通过糖原合成酶激酶-3β/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蛋白3通路改善新生鼠缺氧缺血性心肌损伤的研究
3
作者 刘新燕 董丽蕴 +3 位作者 周佩佩 陈永学 王新波 孙颜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5期19-25,共7页
目的基于糖原合成酶激酶-3β/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蛋白3(GSK-3β/NLRP3)通路探讨艾司氯胺酮对新生鼠缺氧缺血性心肌损伤的作用。方法将30只新生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艾司氯胺酮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新生鼠行颈部正中切口,... 目的基于糖原合成酶激酶-3β/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蛋白3(GSK-3β/NLRP3)通路探讨艾司氯胺酮对新生鼠缺氧缺血性心肌损伤的作用。方法将30只新生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艾司氯胺酮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新生鼠行颈部正中切口,暴露双侧颈总动脉;模型组和艾司氯胺酮组新生鼠采用结扎颈总动脉联合低氧环境建立缺血缺氧模型;艾司氯胺酮组新生鼠给予艾司氯胺酮干预(50 mg/kg)。检测各组新生鼠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乳酸脱氢酶(LDH)、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β水平,心肌损伤、心肌细胞凋亡及凋亡蛋白半胱氨酸蛋白酶1/3/9(caspase 1/3/9)水平,心肌组织中性粒细胞浸润情况,以及心肌组织中GSK-3β、NLRP3蛋白水平变化。结果相比于假手术组,模型组新生鼠LVEF、LVFS降低,LVEDD、LVESD增高,且艾司氯胺酮组新生鼠LVEF、LVFS高于模型组,LVEDD、LVESD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血清CK-MB、cTnI、LDH、TNF-α、IL-6、IL-1β水平,心肌损伤及凋亡,心肌组织切割的caspase 1/3/9蛋白水平、中性粒细胞数量、GSK-3β、NLRP3蛋白水平增加,且艾司氯胺酮组上述指标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氯胺酮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改善新生鼠缺氧缺血性心肌损伤,其作用机制与GSK-3β/NLRP3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心肌损伤 糖原合成酶激酶- 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蛋白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原合成酶激酶-3β磷酸化促进人腹膜间皮细胞转分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樊敏 刘伏友 +2 位作者 杨宇 叶云 黄谷香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29-334,共6页
目的:探讨糖原合成酶激酶(GSK)-3β磷酸化在人腹膜间皮细胞(HPMC)转分化中的作用。方法:从人腹膜组织中分离和培养人原代腹膜间皮细胞。观察GSK-3β抑制剂氯化锂(LiCl)对HPMCGSK-3β磷酸化的影响,在不同时间点(0,1,3,6,12h)和不同浓度(0... 目的:探讨糖原合成酶激酶(GSK)-3β磷酸化在人腹膜间皮细胞(HPMC)转分化中的作用。方法:从人腹膜组织中分离和培养人原代腹膜间皮细胞。观察GSK-3β抑制剂氯化锂(LiCl)对HPMCGSK-3β磷酸化的影响,在不同时间点(0,1,3,6,12h)和不同浓度(0,5,10,20,40mmol/L)LiCl下Western印迹检测p-GSK-3β和总GSK-3β表达水平的变化。Western印迹检测20mmol/LLiCl作用HPMC不同时间,α-SMA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方法检测α-SMA的表达和分布。结果:LiCl促进HPMCGSK-3β磷酸化在一定范围内呈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P<0.05),但总GSK-3β水平不变(P>0.05)。20mmol/LLiCl干预HPMC24h后,α-SMA表达显著增高(P<0.05),E-cad-herin表达显著下调(P<0.05)。间接免疫荧光结果显示20mmol/LLiCl作用24h后α-SMA表达显著增高(P<0.05)。结论:GSK-3β磷酸化能诱导HPMC发生上皮-间质细胞转分化,为治疗腹膜纤维化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原合成酶激酶- 氯化锂 人腹膜间皮细胞 上皮-间质细胞转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甲素通过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糖原合成酶激酶-3β通路对MGC803细胞增殖、侵袭与迁移的影响
5
作者 马丽丽 吕立丽 +2 位作者 杜艳明 于镓锐 王丹丹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11期61-66,共6页
目的 探讨雷公藤甲素通过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糖原合成酶激酶-3β(AKT/GSK-3β)通路对MGC803细胞增殖、侵袭与迁移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MGC803细胞,确定雷公藤甲素的干预剂量和干预时间。将细胞分为阴性对照组(A组,不进行处理),阳... 目的 探讨雷公藤甲素通过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糖原合成酶激酶-3β(AKT/GSK-3β)通路对MGC803细胞增殖、侵袭与迁移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MGC803细胞,确定雷公藤甲素的干预剂量和干预时间。将细胞分为阴性对照组(A组,不进行处理),阳性对照组(B组,10μmol/L顺铂),雷公藤甲素高、中、低剂量组(C组、D组、E组)。干预48 h,采用Transwell法检测细胞侵袭能力,采用划痕试验法检测迁移能力,采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检测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随着雷公藤甲素浓度的增加,MGC803细胞增殖率降低(P <0.05);48 h时半数抑制浓度(IC50)最小,选择干预时间为48 h,C组、D组、E组的干预剂量分别为80,40,20 nmol/L。与B组比较,C组、D组、E组侵袭细胞数、细胞迁移距离及波形蛋白(vimentin),snail,p-AKT/AKT,p-GSK-3β/GSK-3β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 <0.05),上皮钙黏素(E-cadherin)、β-联蛋白(β-catenin)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 <0.05),且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 雷公藤甲素可通过抑制AKT/GSK-3β信号通路而抑制MGC803细胞增殖、侵袭与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甲素 胃癌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细胞侵袭 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糖原合成酶激酶-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原合成酶激酶-3对τ蛋白磷酸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建枝 吴琼莉 +2 位作者 I.GRUNDKEIQBAL A.SMITH K.IQBAL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4期589-592,共4页
糖原合成酶激酶3( G S K3)在 30℃与 τ蛋白保温 4 h 可催化 17±04 m ol磷酸参入 1 m olτ蛋白 将磷酸化的 τ蛋白经胰蛋白酶消化, Fe Cl3 亲和柱分离及 C18反相高压液相层析纯化后,... 糖原合成酶激酶3( G S K3)在 30℃与 τ蛋白保温 4 h 可催化 17±04 m ol磷酸参入 1 m olτ蛋白 将磷酸化的 τ蛋白经胰蛋白酶消化, Fe Cl3 亲和柱分离及 C18反相高压液相层析纯化后,再用高压电泳,手工 Edm an 降解及自动氨基酸序列分析等检测技术,对其磷酸化位点进行鉴定 结果发现: G S K3 可使 τ蛋白 Thr181, Ser184, Ser262, Ser356 和 Ser400 发生磷酸化 其中 Ser262 和 Ser400 为 Alzheim er 病( A D)τ蛋白的异常磷酸化位点根据上述磷酸化作用仅轻度抑制τ蛋白生物学活性,推测: A D τ蛋白 Ser262 和 Ser400 的磷酸化可能不是决定其生物功能的关键性位点,单纯 G S K3 不能复制 A D 样 τ蛋白的病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原合成酶激酶 Τ蛋白 异常磷酸化 老年性痴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化糖原合成酶激酶-3β在大鼠移植肾早期病理改变中的作用
7
作者 王玉新 张以勤 +5 位作者 李怀富 叶婧 邹和群 史艳玲 陈玲 周文英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683-687,共5页
目的探讨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在大鼠移植肾早期病理改变中的作用。方法以F344大鼠为供者,Lewis大鼠为受者,依照标准的慢性移植肾。肾病(CAN)模型要求行左肾原位移植,制作CAN模型(移植组)。术后7d切除受者的右肾。以切... 目的探讨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在大鼠移植肾早期病理改变中的作用。方法以F344大鼠为供者,Lewis大鼠为受者,依照标准的慢性移植肾。肾病(CAN)模型要求行左肾原位移植,制作CAN模型(移植组)。术后7d切除受者的右肾。以切除一侧。肾脏的雄性F344大鼠和Lewis大鼠为对照(F344对照组和LEW对照组)。分别于术后4、8、12、16及24周时收集24h尿液,采集血液,测定24h尿蛋白和血肌酐,取移植肾组织,观察组织学改变,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中磷酸化GSK-3β表达。结果移植组术后早期(4、8和12周)移植肾病理改变主要表现为单个核细胞浸润、血管平滑肌细胞(SMC)的移行增殖,在后期(16和24周)尿蛋白排泄率显著增高,移植肾病理改变表现为肾间质单个核细胞浸润明显增加及严重的肾间质纤维化、肾小管萎缩。移植组术后各时间点移植肾组织中磷酸化GSK-3β及其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LEW对照组和F344对照组相同时点的表达水平(P〈0.05),并随着移植时间的延长进一步降低。磷酸化GSK-3β表达水平与早期肾间质单个核细胞浸润程度、SMC移行增殖及后期肾间质纤维化、肾小管萎缩、血管硬化程度呈显著负相关。结论磷酸化GSK-3β表达下调在大鼠移植。肾早期的肾间质单个核细胞浸润、SMC移行增殖及后期的肾间质纤维化、肾小管萎缩、肾血管硬化病变的发生中均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肾移植 慢性移植肾肾病 糖原合成酶激酶3
原文传递
糖原合成酶激酶-3β及其磷酸化产物在难治性癫癎患者颞叶前部的表达
8
作者 郭珍立 柯贤军 +9 位作者 尹虹祥 傅新巧 王焕民 席志芹 王学峰 吴原 孙纪军 关立峰 肖飞 朱曦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92-194,共3页
目的探讨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及其磷酸化产物(p-GSK-3β)在难治性癫癎(RE)患者颞叶前部的表达。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实时荧光定量(FQ)PCR、免疫组化及免疫印迹法检测36例RE患者颞叶前部GSK-3β及其p-GSK-3β... 目的探讨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及其磷酸化产物(p-GSK-3β)在难治性癫癎(RE)患者颞叶前部的表达。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实时荧光定量(FQ)PCR、免疫组化及免疫印迹法检测36例RE患者颞叶前部GSK-3β及其p-GSK-3β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并与8例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RE患者脑内神经元及胶质细胞GSK-3β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增多(均P<0.05),p-GSK-3β表达明显减少(P<0.05)。结论GSK-3β及其磷酸化产物表达异常,可能与RE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难治性 糖原合成酶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糖原合成酶激酶-3β及内质网应激探讨Renalase抗肾脏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9
作者 吴逸如 白雨 +1 位作者 张启东 刘文虎 《合肥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目的 探讨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在Renalase抗肾脏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选用C57BL/6小鼠,予以下分组:(1)Sham+Ad-β-gal组;(2)Sham+Ad-Renalase组;(3)UUO+Ad-β-gal组;(4)UUO+Ad-Renalas组。观察GSK-3β表达... 目的 探讨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在Renalase抗肾脏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选用C57BL/6小鼠,予以下分组:(1)Sham+Ad-β-gal组;(2)Sham+Ad-Renalase组;(3)UUO+Ad-β-gal组;(4)UUO+Ad-Renalas组。观察GSK-3β表达的变化,其中UUO组为单侧输尿管结扎致肾脏纤维化模型组,Sham组为假手术对照组,Ad-Renalase为过表达Renalase腺病毒,Ad-β-gal为对照腺病毒。然后应用病毒转染技术上调(UUO+Ad-Renalase+AAV-GSK-3β组)及下调(UUO+Ad-Renalase+Ad-GSK-3β-RNAi组)GSK-3β后观察Renalase抗纤维化作用的变化。结果 与假手术(Sham)组相比,UUO组GSK-3β表达增加;与UUO+Ad-β-gal组相比,UUO+Ad-Renalase组纤维组织沉积减少、纤维化标志蛋白Col-Ⅰ和FN表达下降的同时GSK-3β表达下调;当上调GSK-3β后,Renalase抗纤维化作用被抵消,而当下调GSK-3β后,与UUO+Ad-Renalase组相比,UUO+Ad-Renalase+Ad-GSK-3β-RNAi组纤维化没有进一步改善。同时观察到与Sham组相比,UUO组内质网应激激活明显,过表达Renalase后,内质网应激被抑制。当加入内质网应激激动剂TM后,与UUO+Ad-Renalase组相比,UUO+Ad-Renalase+TM组纤维化加重,GSK-3β表达升高;但无论GSK-3β升高或者降低,内质网应激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本研究证实在单侧输尿管结扎致肾脏纤维化过程中,Renalase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下调GSK-3β表达从而延缓肾脏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原合成酶激酶- 肾脏纤维化 Renalase 内质网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SY5Y细胞高表达糖原合成激酶3β对tau蛋白磷酸化和微管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沈杰 陈晓春 +1 位作者 林旭 张静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54-258,共5页
目的:构建高表达糖原合成激酶3β(GSK3β)的SH-SY5Y(人骨髓神经母细胞瘤细胞)转基因细胞模型,观察GSK3β高表达对宿主细胞tau蛋白磷酸化、微管稳定性的影响。方法:构建GSK3β真核表达质粒,转染SH-SY5Y细胞,使GSK3β在SH-SY5Y细胞中得到... 目的:构建高表达糖原合成激酶3β(GSK3β)的SH-SY5Y(人骨髓神经母细胞瘤细胞)转基因细胞模型,观察GSK3β高表达对宿主细胞tau蛋白磷酸化、微管稳定性的影响。方法:构建GSK3β真核表达质粒,转染SH-SY5Y细胞,使GSK3β在SH-SY5Y细胞中得到高表达,应用蛋白免疫印迹方法,观察tau蛋白磷酸化、总tau蛋白、微管蛋白乙酰化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GSK3β真核表达质粒转染SH-SY5Y细胞36h后,GSK3β在SH-SY5Y细胞中的表达达到高峰,tau蛋白Ser199/202、Thr231、Thr205等位点的磷酸化水平在转染后48h达到高峰;tau蛋白总量未有明显变化。转染后60h,微管蛋白乙酰化水平明显减低。结论:高表达GSK3β的SH-SY5Y细胞可使tau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增高,从而降低tau蛋白结合和稳定微管蛋白的能力,导致微管蛋白乙酰化水平明显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原合成激酶 TAU蛋白质类 磷酸化 微管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本配穴”电针对胰岛素抵抗大鼠下丘脑磷酸化糖原合成酶激酶3β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周焕娇 王静芝 +4 位作者 刘建民 杨丰 吴松 梁凤霞 王华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第1期20-23,共4页
目的观察"标本配穴"电针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胰岛素抵抗(IR)模型大鼠下丘脑中磷酸化糖原合成酶激酶3β(p-Ser9-GSK3β)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标本配穴"电针组各10只。正... 目的观察"标本配穴"电针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胰岛素抵抗(IR)模型大鼠下丘脑中磷酸化糖原合成酶激酶3β(p-Ser9-GSK3β)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标本配穴"电针组各10只。正常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另2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诱导成胰岛素抵抗模型。"标本配穴"电针组大鼠给予电针刺激关元、足三里、中脘、丰隆穴,每周5次,持续8周。治疗前后检测大鼠体重(BW)、空腹血糖(FBG)、血浆胰岛素(FINS)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下丘脑组织中磷酸化GSK-3β(Ser9位点)蛋白的表达。结果高脂饲料喂养8周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BW、FBG、FINS、HOMA-IR均显著升高(P<0.01)。经8周电针治疗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BW、FBG、FINS、HOMA-IR、p-GSK3β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标本配穴"电针组大鼠BW、FBG、FINS、HOMA-IR、p-GSK3β蛋白表达均显著下降(P<0.05,P<0.01)。结论 "标本配穴"电针治疗可有效减轻体重及调节葡萄糖代谢紊乱,显著下调胰岛素抵抗大鼠下丘脑磷酸化GSK3β蛋白的表达,这可能是电针改善胰岛素抵抗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 “标本配穴”电针法 下丘脑 磷酸化糖原合成酶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化糖原合成酶激酶-3β在小剂量衣霉素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8
12
作者 周涛 李遂宁 +3 位作者 杨列红 高鲁方 冯超 刘波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180-2183,共4页
目的观察磷酸化糖原合成酶激酶-3β(p-GSK-3β)在小剂量衣霉素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中的作用。方法将40只成年雄性SD大鼠,使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I/R组、I/R+衣霉素组(TM组)及I/R+TM+LY294002组... 目的观察磷酸化糖原合成酶激酶-3β(p-GSK-3β)在小剂量衣霉素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中的作用。方法将40只成年雄性SD大鼠,使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I/R组、I/R+衣霉素组(TM组)及I/R+TM+LY294002组(TM+LY组),每组各10只。通过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并再灌注的方法建立I/R模型,TM组、TM+LY组在模型建立前30 min腹腔注射TM 0.6 mg/kg,TM+LY组同时使用p-GSK-3β的上游信号分子蛋白激酶B(Akt)的抑制剂LY294002(10 mg/kg)。分别于开胸后和再灌注2 h取颈动脉血,比色法检测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再灌注2 h后处死大鼠摘取心脏,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观察心肌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磷酸化Akt(p-Akt)及p-GSK-3β蛋白的表达。结果再灌注2 h时TM+LY组CK-MB、LDH水平较TM组高[(987±103) U/L比(746±99) U/L,t=2.945,P=0.006;(4 761±636) U/L比(3 681±518) U/L,t=2.789,P=0.008]。TM+LY组凋亡指数较TM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8.7±2.9)%比(14.4±2.8)%,t=2.864,P=0.007]。再灌注2 h心肌p-Akt及p-GSK-3β蛋白表达:TM组:0.613±0.068、0.717±0.086、TM+LY组:0.364±0.046、0.452±0.053、I/R组:0.251±0.032、0.232±0.031;TM+LY组表达低于T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p-Akt比较:t=2.925,P=0.006;p-GSK-3β比较:t=2.858,P=0.007)。结论小剂量的衣霉素诱导内质网应激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内质网应激预处理通过Akt-GSK3-β途径提高p-GSK-3β水平使GSK-3β活性得到部分抑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内质网应激 预处理 糖原合成酶激酶-
原文传递
糖尿病大鼠海马组织内Tau蛋白磷酸化水平和糖原合成激酶-3β活性增高 被引量:1
13
作者 胡蜀红 杨雁 +2 位作者 艾冬云 张建华 张木勋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001-1005,共5页
目的研究1型及2型糖尿病对海马组织内Tau蛋白部分位点磷酸化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同月龄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CTL)、1型(T1DM)及2型(T2DM)糖尿病模型组。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血糖,放免法检测血浆胰岛素,Western blot分析... 目的研究1型及2型糖尿病对海马组织内Tau蛋白部分位点磷酸化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同月龄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CTL)、1型(T1DM)及2型(T2DM)糖尿病模型组。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血糖,放免法检测血浆胰岛素,Western blot分析海马内总Tau以及Tau蛋白上部分位点(pSer199、pThr212、pSer214、pSer396及pSer422)的磷酸化水平。γ32P标记的ATP和特异性底物肽检测海马内胰岛素信号传导系统中的关键酶糖原合成激酶-3β(GSK-3β)活性。结果T1DM及T2DM组血糖水平显著高于CTL组(P<0.001);T2DM组血浆胰岛素水平显著高于CTL组(P<0.001),而T1DM组显著低于CTL组(P<0.01);T2DM组胰岛素抵抗指数显著高于T1DM及CTL组(P<0.001)。T1DM及T2DM组大鼠海马组织内总Tau蛋白水平与CTL比较无显著差异,但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Tau蛋白磷酸化位点pS199、pT212及pS396在T1DM及T2DM组都呈现过度磷酸化状态。同时,GSK-3β活性在这两种糖尿病大鼠模型的海马组织内明显增高(P<0.01,P<0.001)。结论糖尿病大鼠海马组织内Tau蛋白部分位点磷酸化水平增高。胰岛素信号系统功能低下而导致传导途径中GSK-3β活性上调,这可能是引起大鼠海马内Tau蛋白磷酸化的一个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阿尔茨海默病 胰岛素 TAU蛋白 糖原合成酶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利钠肽激活环鸟苷酸/蛋白激酶G信号通路对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开放和糖原合成激酶-3β磷酸化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潘国焰 林荣 +3 位作者 吴兵 洪美满 陈乘波 黄雪娥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4年第2期134-138,共5页
目的观察脑利钠肽(BNP)激活环鸟苷酸/蛋白激酶G(cGMP/PKG)信号通路对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PTP)开放和糖原合成激酶-3β(GSK-3β)磷酸化的影响。方法将48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4组(12只):假手术组;对照组;BNP组;BNP+KT5823组(KT5823为蛋白激... 目的观察脑利钠肽(BNP)激活环鸟苷酸/蛋白激酶G(cGMP/PKG)信号通路对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PTP)开放和糖原合成激酶-3β(GSK-3β)磷酸化的影响。方法将48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4组(12只):假手术组;对照组;BNP组;BNP+KT5823组(KT5823为蛋白激酶G抑制剂)。除了假手术组,其余3组均于结扎左回旋支45 min后恢复左回旋支血流,进行再灌注180 min。全程观察血流动力学及心电变化;实验终末,各组随机抽取6只兔子,采用伊文思蓝和氯化三苯基四氮唑双染色法测定左心室心肌梗死面积;每组另外6只兔子心脏取梗死边缘区组织,用TUNEL法检测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的凋亡,Western blotting方法测定P-GSK-3β/GSK-3β、细胞质细胞色素C/线粒体细胞色素C的表达。结果各组之间HR、MA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对照组相比,BNP组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减少(8.3%比83.3%,P<0.0125)。与BNP组比较,BNP+KT5823组心律失常明显增加(75.0%比8.3%,P<0.0125);假手术组无心肌梗死。与对照组比较,BNP组心肌梗死范围明显减少(26.02%±2.17%比40.99%±1.23%,P<0.05)。与BNP组比较,BNP+KT5823组梗死面积明显增加(38.94%±2.04%比26.02%±2.17%,P<0.05);与对照组比较,BNP组GSK-3β的磷酸化水平显著增加(0.7800±0.0506比0.3610±0.0570,P<0.05),细胞质细胞色素C/线粒体细胞色素C明显减少(0.3420±0.0921比0.9530±0.2054,P<0.05)。与BNP组相比,BNP+KT5823组GSK-3β的磷酸化水平明显降低(0.4037±0.0437比0.7800±0.0506,P<0.05),细胞质细胞色素C/线粒体细胞色素C显著增加(0.8037±0.1001比0.3420±0.0921,P<0.05)。与对照组比较,BNP组心肌细胞凋亡数明显减少(4.6%±2.0%比13.1%±2.7%,P<0.05),与BNP组相比,BNP+KT5823组心肌细胞凋亡数显著增加(12.8%±2.3%比4.6%±2.0%,P<0.05)。结论 BNP激活cGMP/PKG信号通路所产生的心肌保护作用与抑制mPTP的开放有关,cGMP/PKG信号通路的激活可以促进GSK-3β磷酸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细胞凋亡 环鸟苷酸 蛋白激酶G信号通路 线粒体通 透性转换孔 糖原合成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检查联合血清糖原合成酶激酶-3β和热休克蛋白27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
15
作者 时瑞敏 张红 王凯丽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52-56,共5页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联合血清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和热休克蛋白27(HSP27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PHD)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100例CPHD患者设为观察组,100名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受试者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超声检查结...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联合血清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和热休克蛋白27(HSP27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PHD)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100例CPHD患者设为观察组,100名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受试者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超声检查结果、GSK-3β及HSP27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探讨超声检查指标与血清HSP27、GSK-3βmRNA水平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超声检查和各项血清指标对CPHD的诊断效能。结果 观察组受试者肺动脉压高于对照组,主肺动脉内径、右室内径及右房内径均长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受试者血清HSP27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GSK-3β mRN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HSP27水平与肺动脉压、主肺动脉内径、右房内径和右室内径均呈正相关(P<0.05或0.01)。血清GSK-3β mRNA水平与肺动脉压、主肺动脉内径、右房内径和右室内径均呈负相关(P<0.05或0.01)。超声参数、血清GSK-3β、HSP27诊断CPHD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80、0.834和0.868,联合诊断的AUC为0.923,高于单独诊断。结论 超声参数、血清GSK-3β和HSP27对CPHD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联合检测的诊断效果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源性心脏病 超声检查 糖原合成酶激酶- 热休克蛋白27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和糖原合成酶激酶-3β磷酸化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6
作者 浦勇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第23期3180-3182,共3页
目的:探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uPA)和糖原合成酶激酶-3β磷酸化(Phosphorylation-glycogen synthase kinase 3β,P-GSK3β)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39例胃癌组织样本、31例... 目的:探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uPA)和糖原合成酶激酶-3β磷酸化(Phosphorylation-glycogen synthase kinase 3β,P-GSK3β)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39例胃癌组织样本、31例萎缩性胃炎组织样本及25例癌旁正常组织样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中uPA与P-GSK3β阳性表达。分析uPA与P-GSK3β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uPA与P-GSK3β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胃组织及萎缩性胃炎组织,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旁正常胃组织及萎缩性胃炎组织的uPA与P-GSK3β阳性表达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胃癌组织中uPA和P-GSK3β阳性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无关(P>0.05),与临床TNM分期、病理分级及是否伴发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胃癌组织中uPA和P-GSK3β阳性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uPA与P-GSK3β在胃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并与胃癌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糖原合成酶激酶-磷酸化 胃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应激介导糖原合成酶激酶-3β促进肝细胞凋亡 被引量:12
17
作者 张向颖 郭媛媛 +6 位作者 张莉 温韬 朴正福 时红波 陈德喜 段钟平 任锋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7-31,共5页
目的探讨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在氧化应激诱导肝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以人肝HL-7702细胞为研究对象,H2O2/抗霉素A诱导细胞产生氧化应激,建立肝细胞凋亡模型。SB216763为GSK3β特异性抑制剂,在H2O2/抗霉素A给药前2 h干预。采用... 目的探讨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在氧化应激诱导肝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以人肝HL-7702细胞为研究对象,H2O2/抗霉素A诱导细胞产生氧化应激,建立肝细胞凋亡模型。SB216763为GSK3β特异性抑制剂,在H2O2/抗霉素A给药前2 h干预。采用钙黄绿素乙酰甲酯/碘化丙啶(PI)双染色观察细胞存活情况,采用annexinⅤ-FITC/PI联合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同时对细胞培养上清进行乳酸脱氢酶(LDH)检测来评价细胞死亡程度;Western blot法检测p-GSK3β、GSK3β、caspase-3、cleaved caspase-3、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和细胞色素C(Cyt C)蛋白的表达。结果 H2O2/抗霉素A诱导的氧化应激促进了GSK3β活性增加,抑制GSK3β活性缓解了氧化应激和由氧化应激引起的细胞凋亡。与氧化应激模型组相比,SB216763干预组中PI染色的细胞显著减少,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降低,细胞培养上清中LDH显著降低,Western blot法结果显示干预组中cleaved caspase-3、JNK、Cyt C蛋白表达下降。结论 GSK3β是氧化应激诱导细胞凋亡通路中的一种重要信号分子,抑制其活性可减轻氧化应激而改善肝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应激 细胞凋亡 糖原合成酶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淫羊藿苷对阿尔茨海默病细胞模型糖原合成酶激酶-3β表达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18
18
作者 郑桃林 王哲 +1 位作者 刘超 何伟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00-803,共4页
目的研究淫羊藿苷(ICA)对阿尔茨海默病(AD)细胞模型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表达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以Aβ25~35孵育PC12细胞制备的AD细胞模型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β-淀粉样蛋白(Aβ)组、ICA组、PI3K/Akt信号通路的经典... 目的研究淫羊藿苷(ICA)对阿尔茨海默病(AD)细胞模型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表达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以Aβ25~35孵育PC12细胞制备的AD细胞模型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β-淀粉样蛋白(Aβ)组、ICA组、PI3K/Akt信号通路的经典抑制剂(LY)组、ICA+LY组,Western印迹法检测各组的蛋白激酶B(Akt)、p-Akt、GSK-3β、p-GSK-3β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β组的p-Akt水平、p-GSK-3β水平明显下降(P〈0.01)。与Aβ组相比,ICA组的p-Akt水平、p-GSK-3β水平明显增高(P〈0.01)。与ICA组相比,ICA+LY组p-Akt水平、p-GSK-3β水平明显下降(P〈0.01)。结论 ICA可能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上调p-Akt、p-GSK-3β蛋白表达,发挥其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苷 阿尔茨海默病 糖原合成酶激酶 PI3K/AKT信号通路 蛋白激酶B(Ak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元合成酶激酶3β对微管相关蛋白tau的磷酸化作用 被引量:12
19
作者 刘飞 施建华 +1 位作者 丁绍红 尹晓敏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45-951,共7页
tau蛋白是中枢神经系统中重要的微管相关蛋白,其功能受磷酸化调节.异常过度磷酸化的tau蛋白是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中神经纤维缠结的主要组成部分.糖元合成酶激酶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β,GSK-3β)是重要的tau蛋白激酶之一,它虽... tau蛋白是中枢神经系统中重要的微管相关蛋白,其功能受磷酸化调节.异常过度磷酸化的tau蛋白是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中神经纤维缠结的主要组成部分.糖元合成酶激酶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β,GSK-3β)是重要的tau蛋白激酶之一,它虽可催化tau蛋白多个位点的磷酸化,但对不同位点,其催化效率不同.通过位点特异性、磷酸化依赖的tau蛋白抗体,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GSK-3β对tau蛋白位点特异性的磷酸化作用及动力学.用双倒数作图,计算GSK-3β催化tau磷酸化以及各个位点磷酸化的Km值,并结合培养细胞中的实验,研究GSK-3β对tau蛋白磷酸化作用的位点特异性.结果显示,GSK-3β催化tau蛋白多个位点的磷酸化,其中包括Thr181、Ser199、Ser202、Thr205、Thr212、Thr217、Thr231、Ser396和Ser404,对不同的位点磷酸化作用,其Km值不同,GSK-3β对Ser396的Km值最低,即对Ser396位点的亲和性最高,催化其磷酸化的能力最强.在培养的细胞中,也显示了GSK-3β的表达引起Ser396位点的磷酸化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U 糖元合成酶激酶(GSK-) 磷酸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治疗新靶点糖原合成酶激酶-3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20
作者 刘率男 申竹芳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227-1231,共5页
糖原合成酶激酶-3(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GSK-3)属丝氨酸/苏氨酸类激酶,最早是作为一种能磷酸化并抑制糖原合成酶活性的蛋白激酶而被发现的。已发现在某些人类疾病中GSK-3的活性异常升高,如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病及其他一些神经退... 糖原合成酶激酶-3(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GSK-3)属丝氨酸/苏氨酸类激酶,最早是作为一种能磷酸化并抑制糖原合成酶活性的蛋白激酶而被发现的。已发现在某些人类疾病中GSK-3的活性异常升高,如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病及其他一些神经退行性疾病。现已找到了一些小分子GSK-3抑制剂主要是通过使GSK-3的丝氨酸位点磷酸化,从而抑制其活性。GSK-3活性被抑制后,能影响胰岛素信号传导、葡萄糖代谢及糖原的合成。因此开发GSK-3抑制剂已成为研究抗糖尿病药物的一个新思路。本文主要介绍GSK-3与糖尿病的联系及近年来GSK-3抑制剂在抗糖尿病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原合成酶激酶-3 糖原合成 胰岛素信号通路 胰岛素抵抗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