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7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糖基功能化磁性纳米颗粒材料富集-荧光法快速检测包装饮用水中铜绿假单胞菌
1
作者 黄徽 郭银利 +4 位作者 彭青枝 鲁振坦 王福燕 柳迪 张苗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171-178,共8页
基于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对糖基功能化磁性纳米颗粒材料特异性识别和铜绿假单胞菌分泌明胶酶的特点,诱导负载GNP@FITC功能化纳米纤维膜上FITC的释放,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功能化纳米纤维膜的荧光强度,建立包装饮用... 基于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对糖基功能化磁性纳米颗粒材料特异性识别和铜绿假单胞菌分泌明胶酶的特点,诱导负载GNP@FITC功能化纳米纤维膜上FITC的释放,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功能化纳米纤维膜的荧光强度,建立包装饮用水中铜绿假单胞菌的快速检测方法。该方法采用糖基功能化磁性纳米颗粒材料富集铜绿假单胞菌,250 mL饮用水中糖基功能化磁性纳米颗粒材料的添加量为5.00 mg,糖基功能化磁性纳米颗粒材料与铜绿假单胞菌的最佳共培养时间为6 h,负载GNP@FITC功能化纳米纤维膜与铜绿假单胞菌的最佳共培养时间为30 min,检验时间小于8 h,方法检出限为0.004 CFU/mL,特异性强。相较于GB 8538—202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中的检测方法,该方法缩短了检测时间,且检出限能够满足监管需要,可作为传统检测方法的有益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糖基功能化 磁性纳米颗粒材料 富集 荧光 快速检测 包装饮用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粒径Fe_(3)O_(4)-DMSA-PEI磁性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基因负载能力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蔡和庆 韩璐 +6 位作者 杨松松 薛新玉 张扣 孙志成 刘儒平 胡堃 危岩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17-524,共8页
四氧化三铁(Fe_(3)O_(4))磁性纳米颗粒因其制备简单,在外加磁场作用下具有靶向性,并且表面易接枝等特性,可作为被动靶向载体应用于基因治疗领域。本研究采用溶剂热法制备纳米颗粒,并调控堆积生长时间,制得粒径在4~9 nm范围内可控的油相F... 四氧化三铁(Fe_(3)O_(4))磁性纳米颗粒因其制备简单,在外加磁场作用下具有靶向性,并且表面易接枝等特性,可作为被动靶向载体应用于基因治疗领域。本研究采用溶剂热法制备纳米颗粒,并调控堆积生长时间,制得粒径在4~9 nm范围内可控的油相Fe_(3)O_(4)纳米颗粒;使用内消旋-2,3-二巯基丁二酸(DMSA)二次取代其表面的油酸分子,使其具备良好的水相分散性;通过酰胺化反应在其表面接枝支链型聚乙烯亚胺(PEI),最终得到Fe_(3)O_(4)-DMSA-PEI磁性纳米颗粒。研究发现,Fe_(3)O_(4)-DMSA-PEI磁性纳米颗粒的表面Zeta电位高达(52.50±1.94)mV,具有一定的超顺磁性(14.48 emu/g,1 emu/g=1 A·m^(2)/kg)。磁性纳米颗粒与质粒DNA的质量比为15:1时可完全阻滞DNA在凝胶上的电泳,装载量高达6.67%。本研究制备的Fe_(3)O_(4)-DMSA-PEI磁性纳米颗粒具有一定的基因负载能力,有望作为基因载体应用于基因转染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氧化三铁 磁性纳米颗粒 基因载体 表面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边形磁性纳米颗粒在旋转磁场作用下产生机械力抑制肿瘤生长
3
作者 常乐 王建华 徐翠香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537-537,共1页
目的铁基磁性纳米颗粒与旋转磁场耦合产生的机械力能够杀伤肿瘤细胞抑制肿瘤生长。肿瘤干细胞对常规化疗和放疗所表现出的固有抵抗性是导致肿瘤复发和转移的重要因素。本研究设计并合成能够选择性靶向胃癌干细胞的铁基磁性纳米颗粒,并... 目的铁基磁性纳米颗粒与旋转磁场耦合产生的机械力能够杀伤肿瘤细胞抑制肿瘤生长。肿瘤干细胞对常规化疗和放疗所表现出的固有抵抗性是导致肿瘤复发和转移的重要因素。本研究设计并合成能够选择性靶向胃癌干细胞的铁基磁性纳米颗粒,并阐明在15 Hz旋转磁场下产生的机械力对胃癌干细胞的作用机制,同时评估机械力对肿瘤生长的抑制情况。方法首先,采用短期顺铂预处理与无血清培养相结合的方法筛选出胃癌干细胞并验证其干性。采用热分解法合成直径为90±9 nm饱和磁化强度为79.9 emu/g且具有钝角结构的多边形磁性纳米颗粒随后将CD44抗体和细胞穿膜肽修饰到纳米颗粒上使其具有靶向性。结果和结论体外细胞实验证明该纳米颗粒能够选择性地靶向胃癌干细胞在15Hz旋转磁场作用下产生机械力导致细胞膜和线粒体结构被明显破坏且细胞内出现铁死亡现象这些因素最终导致胃癌干细胞凋亡。此外,该多边形磁性纳米颗粒表现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并在体内实验中显著抑制肿瘤生长。综上所述,本研究为机械力干预肿瘤生长提供了一个有前景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干细胞 线粒体结构 磁性纳米颗粒 旋转磁场 肿瘤干细胞 饱和磁化强度 无血清培养 抵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纳米颗粒质量检测方法研究
4
作者 常鑫茹 刘志勇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4年第5期117-119,共3页
提出一种基于亥姆霍兹线圈和TMR磁传感器的磁性纳米颗粒质量检测方法和装置,在匀强磁场下使用TMR磁传感器对不同质量的磁性纳米颗粒弱磁响应信号进行检测,分析磁响应信号随质量变化的趋势并绘制标准化曲线。结果表明:磁性纳米颗粒弱磁... 提出一种基于亥姆霍兹线圈和TMR磁传感器的磁性纳米颗粒质量检测方法和装置,在匀强磁场下使用TMR磁传感器对不同质量的磁性纳米颗粒弱磁响应信号进行检测,分析磁响应信号随质量变化的趋势并绘制标准化曲线。结果表明:磁性纳米颗粒弱磁响应信号同质量之间呈正相关函数关系。所提方法和装置为进一步研究磁性纳米颗粒用于免疫分析和单分子检测以获取其他相关信息提供了理论基础,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纳米颗粒 弱磁检测 亥姆霍兹线圈 TMR磁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电聚苯胺与Fe_3O_4磁性纳米颗粒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45
5
作者 杨青林 宋延林 +3 位作者 万梅香 江雷 徐文国 李前树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105-1109,共5页
对十二烷基苯磺酸 (DBSA)掺杂的导电聚苯胺 (PAn-DBSA)的氯仿溶液 ,在 p H为中性的条件下 ,采用“修饰 -再掺杂 (Modification-re-doped)法”合成了含有 Fe3O4 磁性纳米颗粒的导电聚苯胺复合物的有机溶液 .用 FTIR,XRD,TEM,UV-Vis和 SQ... 对十二烷基苯磺酸 (DBSA)掺杂的导电聚苯胺 (PAn-DBSA)的氯仿溶液 ,在 p H为中性的条件下 ,采用“修饰 -再掺杂 (Modification-re-doped)法”合成了含有 Fe3O4 磁性纳米颗粒的导电聚苯胺复合物的有机溶液 .用 FTIR,XRD,TEM,UV-Vis和 SQUID等对所得复合物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该复合物呈现超顺磁性和半导体的导电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电聚苯胺 合成 表征 掺杂态聚苯胺 FE3O4 磁性纳米颗粒 复合物 四氧化三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氧化铁磁性纳米颗粒作为基因载体的研究 被引量:49
6
作者 向娟娟 朱诗国 +4 位作者 吕红斌 阮建明 张必成 李江 李桂源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1009-1014,共6页
目的:评价氧化铁磁性纳米颗粒(nanoparticles)作为基因载体的可行性。方法:应用沉淀法制成外包葡聚糖的氧化铁磁性生物纳米颗粒DextranCoatedIronOxideNanoparticlesDCIONP。用分光光度计及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氧化铁磁性生物纳米颗粒的... 目的:评价氧化铁磁性纳米颗粒(nanoparticles)作为基因载体的可行性。方法:应用沉淀法制成外包葡聚糖的氧化铁磁性生物纳米颗粒DextranCoatedIronOxideNanoparticlesDCIONP。用分光光度计及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氧化铁磁性生物纳米颗粒的DNA结合力及抵抗DNASEⅠ消化的作用。以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为报道基因,进行用氧化铁磁性纳米颗粒作为基因载体的体外细胞转染实验。结果:电镜检测证实DCIONP的直径在10纳米(nanometernm)左右。在酸性条件下,这种纳米颗粒表现出DNA结合力和抵抗DNASEⅠ消化的作用从而证明DCIONP与DNA的结合是静电引力的作用。在氧化铁磁性生物纳米颗粒表面修饰阳离子聚合物多聚赖氨酸DextranCoatedIronOxideNanoparticlesmodifiedwithPolyLLysine,PLLDCIONP在中性及碱性的条件下,亦可与带阴性电荷的DNA结合及抵抗DNASEⅠ消化的作用。PLLDCIONP可作为基因载体将报道基因转染入细胞,用荧光显微镜可观察到发绿色荧光的细胞。在PLLDCIONP和质粒的质量成一定的比例时,PLLDCIONP的转染效率高于脂质体。结论:PLLDCIONP可作为DNA转移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铁磁性纳米颗粒 表面修饰 多聚赖氨酸 基因载体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纳米颗粒催化NaClO降解有机废水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姚佳伟 杨庆峰 +1 位作者 陆盛森 刘阳桥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9-43,共5页
以共沉淀法合成了Fe3O4磁性纳米颗粒,并以亚甲基蓝(MB)为处理对象,进行了非均相催化NaClO降解有机废水的研究,同时首次研究了以水热法合成的另一种高效NaClO催化剂——NiFe2O4磁性纳米颗粒。研究表明,当pH=8时,催化反应30 min,Fe3O4体系... 以共沉淀法合成了Fe3O4磁性纳米颗粒,并以亚甲基蓝(MB)为处理对象,进行了非均相催化NaClO降解有机废水的研究,同时首次研究了以水热法合成的另一种高效NaClO催化剂——NiFe2O4磁性纳米颗粒。研究表明,当pH=8时,催化反应30 min,Fe3O4体系和NiFe2O4体系的MB降解率分别为96.6%和99.7%。自由基清除实验表明,催化剂能催化NaClO产生·OH和·OOH自由基来去除MB。5次重复使用后,催化剂能保持稳定不失活,而且可以便捷地回收再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O4磁性纳米颗粒 NiFe2O4磁性纳米颗粒 NACLO 亚甲基蓝 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击法磁性纳米颗粒作为水稻转基因载体的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凤华 刘俊 +5 位作者 童春义 汪启明 唐冬英 易龙 王玲玲 刘选明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17-621,共5页
建立了以磁性纳米颗粒为载体,由电击法介导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优化方法。制备了粒径小于10nm的磁性纳米颗粒,与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基因融合制备基因载体,同时,制备水稻悬浮细胞,加入电极杯中,调节电击条件为:... 建立了以磁性纳米颗粒为载体,由电击法介导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优化方法。制备了粒径小于10nm的磁性纳米颗粒,与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基因融合制备基因载体,同时,制备水稻悬浮细胞,加入电极杯中,调节电击条件为:电压分别是800,1000和1200V,电容25μF,电阻200Ω,直径10mm,电击数次。利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转化后的悬浮细胞,可以明显看到绿色荧光蛋白在水稻细胞内表达。说明纳米颗粒基因载体在电击作用下能有效进入细胞,利用磁性纳米颗粒作为基因载体电击法转化植物细胞初步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纳米颗粒 基因载体 电击 基因转导 水稻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3O_4基多功能磁性纳米颗粒吸附重金属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9
作者 刘旸 赵雪松 +1 位作者 潘学军 陈波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5-10,18,共7页
近年来,水体重金属污染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吸附法是去除水中重金属污染的一种简单高效的方法。磁性纳米颗粒作为吸附剂,具有比表面积大、便于分离等特点,但同时也存在着易团聚、分散性差的缺点。因此,需要对其进行表面修饰与功能化... 近年来,水体重金属污染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吸附法是去除水中重金属污染的一种简单高效的方法。磁性纳米颗粒作为吸附剂,具有比表面积大、便于分离等特点,但同时也存在着易团聚、分散性差的缺点。因此,需要对其进行表面修饰与功能化,以改进其分散特性及反应活性。综述了不同方法修饰的Fe3O4基多功能化磁性纳米颗粒在水体重金属吸附去除领域的应用,总结了功能化磁性纳米颗粒吸附去除重金属的优缺点,并对磁性纳米颗粒在重金属污染水体治理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纳米颗粒 多功能化 重金属 吸附去除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纳米颗粒Fe_3O_4固定化纤维素酶的光谱学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王玫 宋芳 +1 位作者 汪世龙 吴庆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95-898,共4页
以氨水作沉淀剂,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磁性纳米颗粒Fe3O4,并以此为载体,通过碳化二亚胺的活化作用将纤维素酶固定化,通过傅里叶红外和重复多次催化实验证实纤维素酶在磁性纳米颗粒上的固定,透射电镜表征了固定化酶微粒的形貌.用DNS分光光度... 以氨水作沉淀剂,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磁性纳米颗粒Fe3O4,并以此为载体,通过碳化二亚胺的活化作用将纤维素酶固定化,通过傅里叶红外和重复多次催化实验证实纤维素酶在磁性纳米颗粒上的固定,透射电镜表征了固定化酶微粒的形貌.用DNS分光光度法测定固定化纤维素酶的活性,研究表明磁性固定化酶的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为60℃和pH值为3.94~5.50.结果表明,磁性固定化纤维素酶具有比自由酶更好的热稳定性,贮存稳定性和更广泛的pH值适用范围,为纤维素的转化和利用效率的提高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纳米颗粒Fe3O4 固定化 纤维素酶 光谱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相容Fe_3O_4磁性纳米颗粒的合成及应用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文兵 周蓬蓬 +2 位作者 余龙江 朱敏 鲁明波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322-326,共5页
总结了磁性Fe3O4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例如共沉淀法、高温热分解法、微乳液法、气、溶胶法及趋磁细菌合成法等,同时详细概述了生物相容磁性Fe3O4纳米微粒在生物活性物质的固定、修饰、分离、检测,靶向药物,癌症治疗及磁共振成像等生物医... 总结了磁性Fe3O4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例如共沉淀法、高温热分解法、微乳液法、气、溶胶法及趋磁细菌合成法等,同时详细概述了生物相容磁性Fe3O4纳米微粒在生物活性物质的固定、修饰、分离、检测,靶向药物,癌症治疗及磁共振成像等生物医学方面的应用,并对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氧化三铁 磁性纳米颗粒 生物相容材料 生物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性纳米颗粒的日本血吸虫抗体荧光免疫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车宏莉 汪世平 +3 位作者 吴争鸣 陈媛 吴朝阳 沈国励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455-1459,共5页
研究了一种基于磁性纳米颗粒的日本血吸虫荧光免疫分析方法。日本血吸虫抗原通过共价吸附到核壳结构的磁性颗粒表面,与待测抗体结合后,再与酶标二抗夹心反应,最后以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为底物,通过测定酶催化下TMB氧化生成... 研究了一种基于磁性纳米颗粒的日本血吸虫荧光免疫分析方法。日本血吸虫抗原通过共价吸附到核壳结构的磁性颗粒表面,与待测抗体结合后,再与酶标二抗夹心反应,最后以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为底物,通过测定酶催化下TMB氧化生成无荧光的二聚体化合物,使溶液荧光强度降低来间接测定日本血吸虫抗体的浓度。应用本方法测定了兔血清中日本血吸虫抗体,荧光强度(If)与抗体浓度(C)在5.0-100μg/L之间呈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If=225.8-1.6C(r=0.9976),检出限达1.5μg/L。方法简单实用,具有良好的检测灵敏度和重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磁性纳米颗粒 荧光免疫分析 3 3′ 5 5′-四甲基联苯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亚胺功能化磁性纳米颗粒制备及其吸附分离蒽醌类阴离子染料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陈波 刘旸 +1 位作者 赵雪松 潘学军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05-211,共7页
在室温下,采用戊二醛化学交联法制备聚乙烯亚胺功能化的磁性纳米吸附剂(Fe_3O_4-PEI)。利用TEM、XRD、FT-IR、VSM和TGA等手段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并以茜素红、核固红及茜素绿3种蒽醌类染料为目标吸附质,通过静态吸附实验考察了p H值、吸... 在室温下,采用戊二醛化学交联法制备聚乙烯亚胺功能化的磁性纳米吸附剂(Fe_3O_4-PEI)。利用TEM、XRD、FT-IR、VSM和TGA等手段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并以茜素红、核固红及茜素绿3种蒽醌类染料为目标吸附质,通过静态吸附实验考察了p H值、吸附时间、染料初始浓度、操作温度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同时进行了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p H=3和温度303 K的条件下,茜素红、核固红和茜素绿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256.1,138.8和134.6 mg/g;初始浓度和吸附时间对染料吸附效率有明显的影响,吸附可在60 min内达到平衡,且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Langmuir等温线模型能更好地描述染料的吸附;蒽醌类染料在Fe_3O_4-PEI上的吸附是一个自发的吸热过程。另外,Fe_3O_4-PEI良好的稳定性和重复使用性,使其可作为一种潜在的水处理吸附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纳米颗粒 聚乙烯亚胺 吸附 蒽醌染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纳米颗粒作为基因载体的研究发展概况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瑶 崔海信 +1 位作者 刘琪 崔金辉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01期14-19,共6页
磁性纳米颗粒作为非病毒基因载体介导的基因转染(即磁性转染)是基因治疗中极具运用前景的技术之一。主要介绍了磁性纳米颗粒的种类和性质,介导基因转染的最新研究进展,在细胞内的定位和动态过程,面临的问题以及将来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磁性纳米颗粒 磁性转染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氧化铁的磁性纳米颗粒在肿瘤诊疗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7
15
作者 陈路锋 钟红珊 徐克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416-420,共5页
将治疗性药物和成像组件集成于一个纳米平台内,构建兼具诊断和治疗功能的纳米颗粒(nanoparticles,NPs),实现肿瘤诊疗一体化是近年来纳米肿瘤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基于氧化铁(iron oxide,IO)的磁性纳米颗粒(magnetic nanoparticles,MNPs)... 将治疗性药物和成像组件集成于一个纳米平台内,构建兼具诊断和治疗功能的纳米颗粒(nanoparticles,NPs),实现肿瘤诊疗一体化是近年来纳米肿瘤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基于氧化铁(iron oxide,IO)的磁性纳米颗粒(magnetic nanoparticles,MNPs)是一种典型的诊治一体化性NPs,具有生物安全性高、超顺磁性及表面易于修饰和功能化等优点。MNPs不仅具有良好的载药能力,还具有T2W MR成像、磁靶向和磁热疗等功能,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肿瘤诊治一体化的研究中。本文对MNPs的结构,及其在肿瘤成像(T2W MRI成像联合T1W MRI、CT、光学、PET/SPECT和超声等双/多模态成像)以及肿瘤治疗[化疗、光动力治疗(photodynamictherapy,PDT)、光热治疗和磁热疗]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纳米颗粒 氧化铁 肿瘤 诊疗一体化 多模态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矿渣磁性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对Pb(Ⅱ)和Cd(Ⅱ)的吸附潜力 被引量:4
16
作者 赵冉 王力 +4 位作者 李荣华 张增强 梁文 黄辉 蒋顺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76-184,共9页
【目的】制备铁矿渣磁性纳米颗粒,研究其对Pb(Ⅱ)和Cd(Ⅱ)的吸附性能,促进富含铁的工业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方法】以铁矿尾矿渣为原料,通过化学方法制备改性磁铁纳米颗粒3NH_2-SiO_2@Fe_3O_4,对其进行表征,以批处理法探讨了不同p... 【目的】制备铁矿渣磁性纳米颗粒,研究其对Pb(Ⅱ)和Cd(Ⅱ)的吸附性能,促进富含铁的工业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方法】以铁矿尾矿渣为原料,通过化学方法制备改性磁铁纳米颗粒3NH_2-SiO_2@Fe_3O_4,对其进行表征,以批处理法探讨了不同pH、Cd(Ⅱ)和Pb(Ⅱ)平衡质量浓度和吸附时间下3NH_2-SiO_2@Fe_3O_4对水体中Cd(Ⅱ)和Pb(Ⅱ)的吸附潜力,并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技术对吸附Pb(Ⅱ)和Cd(Ⅱ)前后3NH_2-SiO_2@Fe_3O_4的结构进行分析。【结果】成功制备出了化学稳定性良好、粒径为73~160nm的磁性颗粒3NH_2-SiO_2@Fe_3O_4,磁化强度23.1emu/g,颗粒表面富含-NH_2官能团。随体系pH以及Pb(Ⅱ)和Cd(Ⅱ)平衡质量浓度的升高,3NH_2-SiO_2@Fe_3O_4对Pb(Ⅱ)和Cd(Ⅱ)的吸附量总体呈先迅速增加之后趋于平衡。在0~60min时,随着吸附时间的延长,3NH_2-SiO_2@Fe_3O_4对Pb(Ⅱ)和Cd(Ⅱ)吸附量迅速增加,120min后达到吸附平衡,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能较好地拟合这一过程。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能较好地拟合3NH_2-SiO_2@Fe_3O_4对Pb(Ⅱ)和Cd(Ⅱ)的吸附过程,3NH_2-SiO_2@Fe_3O_4对Pb(Ⅱ)和Cd(Ⅱ)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58.86和88.93 mg/g。3NH_2-SiO_2@Fe_3O_4对Pb(Ⅱ)和Cd(Ⅱ)的吸附机制为不饱和配合吸附。【结论】以铁矿渣等含铁的工业固体废弃物为原料,成功制备出了对Pb(Ⅱ)和Cd(Ⅱ)具有较好吸附能力的磁性纳米颗粒3NH_2-SiO_2@Fe_3O_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矿渣磁性纳米颗粒 Cd(Ⅱ) Pb(Ⅱ) 吸附潜力 吸附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纳米颗粒-Pluronic携带神经节苷脂-1对急性完全横断性脊髓损伤修复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荧 陈澍 +2 位作者 赵奇煌 郭晨 刘会洲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5期6966-6969,共4页
目的:温度敏感性磁性纳米颗粒即磁性纳米颗粒-Pluronic具有温度响应药物控制释放能力,并能穿透血脑屏障,实验检测其携带GM-1能力及在活体组织中药物释放能力,以及对脊髓损伤修复再生的影响。方法:动物实验于2006-09/2007-02在首都医科... 目的:温度敏感性磁性纳米颗粒即磁性纳米颗粒-Pluronic具有温度响应药物控制释放能力,并能穿透血脑屏障,实验检测其携带GM-1能力及在活体组织中药物释放能力,以及对脊髓损伤修复再生的影响。方法:动物实验于2006-09/2007-02在首都医科大学北京神经科学研究所完成。将20只SD大鼠制作急性完全横断脊髓损伤模型,随机分为4组:①治疗组:于脊髓断端间注射磁性纳米颗粒-Pluronic-GM-1100μL+纤维蛋白胶100μL。②对照组1:于脊髓断端间注射磁性纳米颗粒-Pluronic100μL+纤维蛋白胶100μL。③对照组2:于脊髓断端间注射纤维蛋白胶100μL。④空白组:单纯横断不予以任何治疗。4周后,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NF和GFAP)结合图像分析方法,对脊髓横断处远端、近端进行神经纤维计数及胶质细胞网格框架结构定量分析,以了解神经再生情况。结果:20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脊髓横断区神经纤维数量:治疗组近端、远端均高于其他3组(P<0.05),2个对照组高于空白组(P<0.05),对照组2高于对照组1(P<0.05)。②脊髓横断区胶质纤维面积比:治疗组近端、远端均高于其他3组(P<0.05),2个对照组近端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对照组2远端高于空白组(P<0.05)。结论:磁性纳米颗粒-Pluronic具有药物携带及释放作用,其携带GM-1对脊髓损伤具有一定程度的修复及促进神经再生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磁性纳米颗粒 神经再生 生物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3O_4磁性纳米颗粒及其在农兽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丹 李忠海 +1 位作者 黎继烈 付湘晋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52-256,共5页
Fe3O4磁性纳米颗粒不仅具有纳米材料的光学性质、量子效应、表面效应等特性,还具有超顺磁性和类酶活性。在其表面进行修饰和包覆,所制备的复合磁性纳米颗粒具备Fe3O4的各种特性,同时还具备所连接功能基团的特性,因而在痕量农兽药残留富... Fe3O4磁性纳米颗粒不仅具有纳米材料的光学性质、量子效应、表面效应等特性,还具有超顺磁性和类酶活性。在其表面进行修饰和包覆,所制备的复合磁性纳米颗粒具备Fe3O4的各种特性,同时还具备所连接功能基团的特性,因而在痕量农兽药残留富集检测中被广泛的应用。文章综述Fe3O4复合磁性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功能化修饰方法,以及复合磁性纳米颗粒在固相萃取、免疫分析及分子印迹技术中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展望这一方法在农兽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O4 磁性纳米颗粒 农药 兽药 残留检测 功能化修饰 包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3O_4磁性纳米颗粒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被引量:4
19
作者 郑志刚 钟喜春 +3 位作者 余红雅 苏昆朋 刘仲武 曾德长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27-29,39,共4页
以Fe_2(SO_4)_3·6H_2O,FeSO_4·4H_2O和NH_3·H_2O为原料,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Fe_3O_4磁性纳米颗粒,并通过XRD、FTIR、TEM和VSM手段,研究了反应温度对其结构、形貌和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Fe_3O_4磁性纳米颗粒表... 以Fe_2(SO_4)_3·6H_2O,FeSO_4·4H_2O和NH_3·H_2O为原料,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Fe_3O_4磁性纳米颗粒,并通过XRD、FTIR、TEM和VSM手段,研究了反应温度对其结构、形貌和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Fe_3O_4磁性纳米颗粒表面包裹了一层有机物质,呈球形,大小均匀,平均粒径在13nm左右,分散性好,饱和磁化强度Ms最大值可达53.38A·m^2·kg^(–1),且反应温度70℃时其磁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_3O_4磁性纳米颗粒 化学共沉淀法 反应温度 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携带磁性纳米颗粒载药微囊的制备及肿瘤治疗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0
作者 房坤 杨芳 顾宁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12,共4页
通过磁场操控使携带磁性纳米颗粒的微囊富集在生物体特定部位,可实现微囊对特定组织或器官的靶向输送。负载抗肿瘤药物的磁性微囊既可以磁靶向到肿瘤组织,又有缓释、控释药物的优点,已成为实现肿瘤靶向治疗的新型药物载体。本文综述了... 通过磁场操控使携带磁性纳米颗粒的微囊富集在生物体特定部位,可实现微囊对特定组织或器官的靶向输送。负载抗肿瘤药物的磁性微囊既可以磁靶向到肿瘤组织,又有缓释、控释药物的优点,已成为实现肿瘤靶向治疗的新型药物载体。本文综述了脂质体、聚合物电解质微囊、聚合物微球等药物载体携带磁性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及其用于抗肿瘤药物载体的基础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纳米颗粒 磁靶向 磁性微囊 控制释放 热疗联合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