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场旋度对磁场漂移的影响
1
作者 徐劳立 侯碧辉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27-331,共5页
讨论了静态非均匀磁场中的磁场旋度对带电粒子引导中心漂移的影响。运用三维矢量分析的方法,将带电粒子垂直于磁场运动所引起的磁场漂移分为两项,分别由磁场的曲率和磁场的旋度决定。给出了螺旋状环形磁场中由磁场旋度引起的磁场漂移的... 讨论了静态非均匀磁场中的磁场旋度对带电粒子引导中心漂移的影响。运用三维矢量分析的方法,将带电粒子垂直于磁场运动所引起的磁场漂移分为两项,分别由磁场的曲率和磁场的旋度决定。给出了螺旋状环形磁场中由磁场旋度引起的磁场漂移的近似表达式,讨论了该漂移成分对于该磁场中通行粒子轨道和捕获粒子轨道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带电粒子垂直于磁场运动所引起的磁场漂移主要由磁场的曲率决定,而磁场旋度对该漂移的影响比较微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场漂移 DRIFT 带电粒子 粒子轨道 近似表达式 分析的方法 非均匀磁场 运动 影响比较 引导中心 讨论 三维矢量 曲率 螺旋状 结果 捕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导核磁共振波谱仪磁场漂移及掉锁故障的排除
2
作者 侯明山 陆兴军 高秀香 《分析测试仪器通讯》 1997年第1期44-46,共3页
仪器的B_SN18单元中用于控制场显示的一个16位DAC芯片损坏,引起显示仪器场频共锁的氘信号发生从低场向高场漂移的现象和掉锁故障,以国产同型号元件替换。
关键词 核磁共振波谱仪 芯片 维修 磁场漂移 掉锁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磁场漂移机理
3
作者 袁立新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1-195,共5页
地磁场漂移不是孤立的,而与地球发电机制密切相关,是地球发电机制中的一个组成环节.笔者用《地球电磁场系统构成和运行机制》一文所建立的地电荷发电机制,对地磁场漂移运动进行了分析.从地磁场、地球运动对地电荷运行的微观与宏观作用,... 地磁场漂移不是孤立的,而与地球发电机制密切相关,是地球发电机制中的一个组成环节.笔者用《地球电磁场系统构成和运行机制》一文所建立的地电荷发电机制,对地磁场漂移运动进行了分析.从地磁场、地球运动对地电荷运行的微观与宏观作用,及其各物理量之间的相关性,对地磁场的漂移机理作了探讨,是对地球电磁场系统构成和运行机制的进一步阐释.由此构建了由地球运行、地电荷、地电流、地磁场、地电场、地内电磁感应电流、空间电场构成的地球发电机制,及其正交系统;探讨了地磁场西漂及漂移的物理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场漂移 地球发电机制 地球运动 地内电磁感应电流
原文传递
马兰黄土中Laschamp地磁漂移的^(10)Be记录与古地磁测试结果的初步对比 被引量:2
4
作者 鲜锋 周卫健 +2 位作者 武振坤 孔祥辉 赵国庆 《地球环境学报》 2012年第1期729-734,742,共7页
Laschamp地磁场漂移事件发生的确切年代(~42 ka BP)已通过相对独立的同位素定年手段确定,并被证实具有全球性特征。但这一事件在我国马兰黄土地层中的记录存在着明显的空间差异。本文初步对比了最近发表的黄土高原洛川剖面^(10)Be记录的... Laschamp地磁场漂移事件发生的确切年代(~42 ka BP)已通过相对独立的同位素定年手段确定,并被证实具有全球性特征。但这一事件在我国马兰黄土地层中的记录存在着明显的空间差异。本文初步对比了最近发表的黄土高原洛川剖面^(10)Be记录的Laschamp漂移信息和前人根据该剖面古地磁参数异常结合Heinrich冷事件所确定的Laschamp记录层位结果,进一步证实了这一地磁漂移事件在马兰黄土地层中记录的真实性.同时初步对比也显示根据旧Be产率异常增高对应的磁场强度低值确定的Lashcamp层位偏上,而古地磁异常确定的Laschamp层位相对偏下约76 cm。排除因采样剖面分辨率不同的可能影响,两种手段记录同一地磁漂移事件的显著层位差异具有指示意义,可能为未来研究黄土-古土壤序列沉积剩磁获得过程提供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schamp地磁场漂移 马兰黄土 mBe记录 剩磁获得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黄土中Blake地磁极性漂移事件记录的空间对比 被引量:1
5
作者 鲜锋 周卫健 +2 位作者 武振坤 孔祥辉 杜雅娟 《地球环境学报》 2012年第2期770-780,共11页
与地磁场极性倒转类似,较短尺度的极性漂移事件同样记录了丰富的地球内部动力学过程信息,其发生的年代可通过同位素定年手段确定并具有全球可对比性,因此也可为全球气候记录的对比提供时间标记。Blake事件是晚更新世一次重要的地磁场漂... 与地磁场极性倒转类似,较短尺度的极性漂移事件同样记录了丰富的地球内部动力学过程信息,其发生的年代可通过同位素定年手段确定并具有全球可对比性,因此也可为全球气候记录的对比提供时间标记。Blake事件是晚更新世一次重要的地磁场漂移事件,它首次在印度洋和加勒比海沉积物中被检测到,随后的研究证实其具有全球性特征。厚层连续的黄土-古土壤序列是研究亚洲季风气候演化和地磁场变化的良好载体,但是Blake事件在我国黄土序列,尤其是六盘山东西两侧黄土地层中的记录差异明显,其在黄土中的记录特征、转换过程和持续时间至今仍存争议。本文综合比较了目前报导的有关中国黄土中Blake事件的古地磁学研究成果,通过进一步对比分析古地磁和宇宙成因核素^(10)Be示踪Blake事件的新结果,探讨了黄土中Blake事件记录的空间差异和可能影响因素,同时建议未来应将^(10)Be示踪与古地磁测试相结合,进一步加强针对黄土Blake事件的空间对比和极性漂移过程中黄土剩磁机理的研究,为认识地磁极性漂移事件的特征、规律以及将其作为标志物服务于黄土年代学和全球气候记录对比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场漂移 Blake事件 黄土-古土壤序列 10B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尘^(10)Be浓度对黄土^(10)Be示踪地磁场变化研究的影响
6
作者 鲜锋 孔祥辉 +2 位作者 姜峻 赵国庆 武振坤 《地球环境学报》 CSCD 2017年第2期103-112,共10页
运用我国黄土地层中的^(10)Be记录来示踪地磁场漂移事件和重建相对强度变化历史在最近几年取得了显著进展。开展上述研究的关键点之一在于如何对黄土^(10)Be记录中包含的源区降尘^(10)Be浓度等信号的相对贡献进行合理估算。本文参考最... 运用我国黄土地层中的^(10)Be记录来示踪地磁场漂移事件和重建相对强度变化历史在最近几年取得了显著进展。开展上述研究的关键点之一在于如何对黄土^(10)Be记录中包含的源区降尘^(10)Be浓度等信号的相对贡献进行合理估算。本文参考最新的现代粉尘^(10)Be浓度观测数据,设计了3种改变降尘^(10)Be浓度的情景分别建立了130 ka以来黄土^(10)Be记录的地磁场漂移事件时间序列。综合对比表明,3种情景下的重建结果并无差异,说明源区降尘^(10)Be浓度幅值变化不会对^(10)Be示踪地磁场变化的结果产生显著影响。同时分离的130 ka以来受地磁场变化影响的^(10)Be记录可与PISO-1500等全球典型地磁场强度曲线良好对比,并完整地记录了蒙诺湖(Mono Lake)、拉尚(Laschamp)、挪威海-格陵兰(Norweigian-Greenland sea event)和布莱克(Blake)等主要地磁场漂移事件,揭示了黄土^(10)Be重建的地磁场变化曲线的全球尺度意义并印证了中国黄土在千年尺度的连续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尘^10Be浓度 磁场漂移事件 全球尺度 连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太平洋暖池两柱样沉积物的磁性地层学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汤贤赞 陈木宏 +1 位作者 颜文 陈忠 《热带海洋》 CSCD 1999年第4期1-7,共7页
根据西太平洋暖池WP92-5,WP92-3柱样沉积物的磁性地层学研究结果,发现WP92-5柱样沉积物的磁性记录了3个地球磁场漂移(地球磁场极性反转),即Gothenburg,MonoLake(或Rubjerg)和Mungo(或Maelifell),其界限年龄分别为12.5kaB.P.,24.0(23)kaB... 根据西太平洋暖池WP92-5,WP92-3柱样沉积物的磁性地层学研究结果,发现WP92-5柱样沉积物的磁性记录了3个地球磁场漂移(地球磁场极性反转),即Gothenburg,MonoLake(或Rubjerg)和Mungo(或Maelifell),其界限年龄分别为12.5kaB.P.,24.0(23)kaB.P.和31.0(28—31)kaB.P.;WP92-3柱样沉积物的磁性也记录了前两个地球磁场漂移。这一结果表明,西太平洋暖池区对35kaB.P.以来地球磁场极性发生的3次短暂的漂移有明显的响应。由于两柱样都采集于赤道附近南半球暖池区,其磁倾角的变化有一定的特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磁场漂移 磁性地层 西太平洋 暖池 沉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Be产率-地磁场转换方程的建立及其在黄土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鲜锋 安芷生 +4 位作者 武振坤 J.Warren Beck 余华贵 康志海 程鹏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63-470,共8页
建立了10Be产率-古地磁场强度的便捷转换方程,并以洛川剖面最近80ka的10Be浓度记录结合磁化率等气候代用指标为研究对象,利用全新的LGM分离方法将影响黄土10Be浓度的气候因素和地磁场因素进行了分离,成功示踪了末次冰期阶段拉尚(Lascham... 建立了10Be产率-古地磁场强度的便捷转换方程,并以洛川剖面最近80ka的10Be浓度记录结合磁化率等气候代用指标为研究对象,利用全新的LGM分离方法将影响黄土10Be浓度的气候因素和地磁场因素进行了分离,成功示踪了末次冰期阶段拉尚(Laschamp(42ka))、莫诺湖(Mono Lake(32ka))等古地磁漂移事件,进而定量重建了最近80ka地磁场强度变化历史.重建结果与全球典型地磁场强度曲线(SINT-200,NAPIS75等)具有几乎同步的变化特征,从而表明采用LGM方法和新的转换方程在利用黄土10Be记录示踪和重建古地磁场强度研究中的实用意义及应用前景.通过分析表明,季风区降水的不均匀性是导致黄土10Be浓度无法直接示踪古地磁场漂移事件的主要原因,而来自粉尘源区的尘降10Be浓度和尘降磁化率具有"准恒定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宙成因核素 ^10Be产率 LGM分离法 古地磁场漂移事件 磁场强度重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