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取向技术在导热复合材料中的应用进展
1
作者 曹帅 姜涛 +3 位作者 王瑛 李文戈 刘雄 吴新锋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7-123,共7页
介绍了磁取向法在制备高导热复合材料中的研究进展,综述了不同导热填料,例如,氮化硼、碳纤维、石墨及石墨烯等磁取向导热复合材料的热导率随各种影响因素的变化,分析了一维及二维填料的磁取向特点,利用磁取向技术对复合材料基体中的填... 介绍了磁取向法在制备高导热复合材料中的研究进展,综述了不同导热填料,例如,氮化硼、碳纤维、石墨及石墨烯等磁取向导热复合材料的热导率随各种影响因素的变化,分析了一维及二维填料的磁取向特点,利用磁取向技术对复合材料基体中的填料进行取向,在外磁场作用下,磁化填料形成了沿磁场方向的定向有序排列,构建相互接触的导热通道,提高了复合材料的散热能力。结果表明,磁取向法在热界面材料及电子器件热管理领域均具有较广泛的应用潜力。磁取向技术在复合材料中大范围内实现填料的取向排列的精准度仍需要提高,大部分研究仅局限于固定磁场,未来移动磁场将成为制备磁取向导热复合材料的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取向 热导率 复合材料 热管理 成型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生长速度下定向凝固Nd_(13.5)Fe_(81.5)B_5永磁合金的磁取向 被引量:6
2
作者 潘晶 刘新才 《磁性材料及器件》 CAS CSCD 2003年第4期1-3,共3页
采用液体金属冷却(LMC)的定向凝固技术,研究了在较低晶体生长速度(12 和20 祄/s)条件下得到的Nd13 .5Fe81.5B5永磁合金的磁取向。分析发现,Nd2Fe14B的易磁化轴[001]仍然与柱状晶生长方向垂直,即与其晶体择尤生长方向垂直。在一定的区域... 采用液体金属冷却(LMC)的定向凝固技术,研究了在较低晶体生长速度(12 和20 祄/s)条件下得到的Nd13 .5Fe81.5B5永磁合金的磁取向。分析发现,Nd2Fe14B的易磁化轴[001]仍然与柱状晶生长方向垂直,即与其晶体择尤生长方向垂直。在一定的区域内,相邻柱状晶的易磁化轴互相平行,从而组成易磁化轴平行排列的晶粒集团。当晶体生长速度从20μm/s 降低到 12μm/s时,晶粒集团的平均尺寸明显增大,所含晶粒数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13.5Fe81.5B5永合金 定向凝固 磁取向 化轴平行排列的晶粒集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磁铁氧体磁取向技术 被引量:1
3
作者 赖武铨 易浚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89年第3期59-63,共5页
本文讨论制造硬磁材料的重要技术——磁取向技术。文章从描述物质的磁畴结构入手,联系到磁性材料实际的生产工艺,对磁取向方法进行了广泛的述评。
关键词 磁取向技术 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Ba_(2-x)Pr_xCu_3O_(7-8)的磁取向粉末样品的^(63)Cu
4
作者 李建奇 边明华 +3 位作者 许亮 邬学文 许祝安 张其瑞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5年第4期31-37,共7页
本文报道了YBa2-xPrxCu3O7-8(x=0.025-0.1)磁取向粉末样品的变温NMR研究。作者详细测量了63Cu的Knight位移K和自旋-晶格驰豫率1/T2的变温规律。随着Pr的掺进,Cu(1)Cu(2)... 本文报道了YBa2-xPrxCu3O7-8(x=0.025-0.1)磁取向粉末样品的变温NMR研究。作者详细测量了63Cu的Knight位移K和自旋-晶格驰豫率1/T2的变温规律。随着Pr的掺进,Cu(1)Cu(2)位的Knight位移开始依赖于温度,Knight位移的轨道贡献和各向异性超精细作用基本保持不变。在我们测量温区内(77-300K),1/T1随掺杂浓度增加而有所增强,这与反铁磁相关自旋涨落图象一致。我们用MMP理论进行了详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取向粉末 NMR 高TC 氧化物超导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Ba_2Cu_3O_7磁取向粉末中Cu的NMR和NOR研究
5
作者 董正超 邬学文 +4 位作者 徐曙 许亮 李鲠颖 边明华 张惠平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1年第4期33-41,共9页
制备了YBa_2Cu_3O_7的磁取向粉末样品,在室温下(293K)对Bo∥C轴和B_0⊥C轴两种情况下,测量了Cu(Ⅰ)和Cu(Ⅱ)的NMR谱和NQR谱.通过分析,求得Cu(Ⅰ)和Cu(Ⅱ)的各向异性电场强度梯度、奈特位移和Cu(Ⅱ)的各向异性的自旋晶格弛豫时间.
关键词 磁取向粉末 YBACUO CU NMR NQ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蜡晶磁取向的原油磁防蜡机理研究
6
作者 张伟伟 段玥晨 +2 位作者 李霞 张广玉 张三川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16年第10期19-21,25,共4页
采油生产过程中油管内壁极易结蜡结垢,清防蜡一直是困扰油田正常生产的技术难题。磁防蜡作为一种节能高效的原油防蜡技术,在油田防蜡降黏方面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是原油磁防蜡的机理至今仍未明确。为揭示原油磁防蜡的微观作用机理... 采油生产过程中油管内壁极易结蜡结垢,清防蜡一直是困扰油田正常生产的技术难题。磁防蜡作为一种节能高效的原油防蜡技术,在油田防蜡降黏方面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是原油磁防蜡的机理至今仍未明确。为揭示原油磁防蜡的微观作用机理,在"磁致分子取向"机理的基础上,探讨磁场作用于原油时的能量转化机制,并据此研究磁场对原油中蜡分子的取向作用规律。结果表明:分子抗磁各向异性是原油中的高分子蜡成分能够响应磁场作用的根源,而蜡分子的有序聚集结构又显著增强了磁场对蜡的取向作用。磁取向作用能够产生三种效应,即减小蜡晶的粒度、取向排列及形成"有序流动"的油流等。这三个方面的共同作用会显著抑制蜡晶网络结构的生成,从而导致原油的胶凝温度降低及低温流动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防蜡 各向异性 蜡晶磁取向 网络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艺参数对干压磁取向永磁锶铁氧体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张耿华 黄晓炜 +2 位作者 徐建军 万成刚 冯唐福 《宁波工程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7-13,共7页
通过固相反应法制备了干压磁取向M型永磁Sr0.8La0.2Fe11.8Co0.2O19铁氧体材料。利用XRD、SEM、激光粒度分析仪及永磁材料测试系统对样品的结构及磁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压制成型过程中,通过外加磁场(约1.0 T)取向能明显改善样品... 通过固相反应法制备了干压磁取向M型永磁Sr0.8La0.2Fe11.8Co0.2O19铁氧体材料。利用XRD、SEM、激光粒度分析仪及永磁材料测试系统对样品的结构及磁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压制成型过程中,通过外加磁场(约1.0 T)取向能明显改善样品的磁性能;随二次球磨时间t的增加,磁取向压制的样品剩磁Br、最大磁能积(BH)max和综合性能K先增后减,在t为4 h时,最佳值分别为321.1 mT、23.23 kJ·m^(-3)和3.524;随烧结温度Ts的升高,各磁取向压制样品(BH)max和K的值先增后减,在Ts为1200℃时具有最大值,分别为26 kJ·m^(-3)和3.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锶铁氧体 细磨 干压磁取向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磁取向的石墨烯导热硅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8
《橡胶参考资料》 2023年第1期9-9,共1页
申请公布号CN109943075A介绍了一种磁取向的石墨烯导热硅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向,属于导热高分子复合材料领域.该复合材料由磁取向的石墨烯和液体硅橡胶组成.首先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的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通过静电作用吸附到石墨... 申请公布号CN109943075A介绍了一种磁取向的石墨烯导热硅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向,属于导热高分子复合材料领域.该复合材料由磁取向的石墨烯和液体硅橡胶组成.首先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的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通过静电作用吸附到石墨烯表面,然后将磁功能化的石墨烯填料均匀分散到液体硅橡胶中.通过磁取向处理、加热固化,制备得到磁取向的石墨烯导热硅橡胶复合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硅橡胶 导热硅橡胶 石墨烯 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 加热固化 磁取向 化学共沉淀法 复合材料的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高磁感取向硅钢板坯后续工艺流程中的织构演变 被引量:2
9
作者 孙文科 吴忠旺 +5 位作者 任慧平 张慧敏 郭欢 赵小龙 罗晓阳 狄彦军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44,共5页
基于采用低温加热工艺制备的高磁感取向硅钢板坯,利用EBSD技术分析了热轧、常化、冷轧和初次再结晶阶段织构的主要组成和Goss织构的分布。结果表明,热轧板的表层是高斯织构的起源,在过渡区{100}、{110}和{111}三种面织构都有一定的占比... 基于采用低温加热工艺制备的高磁感取向硅钢板坯,利用EBSD技术分析了热轧、常化、冷轧和初次再结晶阶段织构的主要组成和Goss织构的分布。结果表明,热轧板的表层是高斯织构的起源,在过渡区{100}、{110}和{111}三种面织构都有一定的占比,中心形变区域占比最多的是{100}<110>立方织构。常化板的表层存在较多的{110}<112>黄铜织构和{110}<001>Goss织构,过渡区和中心形变区都有较多的{114}<418>织构,中心形变区占比最多的是{112}<110>α线织构。冷轧织构以{112}<110>α织构为主,还有较多的{100}<110>织构。经过脱碳退火和渗氮工艺后,初次再结晶以{114}<418>织构和{111}<112>γ线织构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向硅钢 低温加热 织构
原文传递
高磁感取向硅钢组织、织构演变分析
10
作者 董丽丽 黄禄璐 +1 位作者 谢丽 刘宝志 《包钢科技》 2024年第3期61-66,共6页
采用蔡司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等检测手段分析高磁感取向硅钢(Hi-B钢)在生产各个阶段的组织形态和宏观织构。结果表明,高磁感取向硅钢各生产阶段的显微组织均为铁素体,经脱碳渗氮退火后完全再结晶,平均晶粒尺寸为28.92μm,经过高温退火... 采用蔡司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等检测手段分析高磁感取向硅钢(Hi-B钢)在生产各个阶段的组织形态和宏观织构。结果表明,高磁感取向硅钢各生产阶段的显微组织均为铁素体,经脱碳渗氮退火后完全再结晶,平均晶粒尺寸为28.92μm,经过高温退火后完成二次再结晶,成品平均晶粒尺寸为2 cm左右。热轧板次表层织构类型主要是三种典型的剪切织构。冷轧板织构主要由α线织构以及旋转立方织构{001}<110>组成,脱碳退火后主要以α*织构和γ线织构{111}<112>为主,高温退火后的宏观织构主要为高斯织构。高磁感取向硅钢经拉伸平整退火后,织构为单一的位向准确的高斯织构且强度达到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向硅钢 显微组织 织构演变 常化退火 高温退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强磁场控制Zn薄膜取向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任树洋 任忠鸣 任维丽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30-433,共4页
在不同磁场下,用真空蒸发法制备了不同方向放置的Zn薄膜。对样品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在大于3T的磁场环境下,垂直于磁场放置的基片上制备的Zn薄膜最强衍射峰为(002),而平行于磁场方向放置的基片上制备的试样最强衍射峰为(101)。Zn的... 在不同磁场下,用真空蒸发法制备了不同方向放置的Zn薄膜。对样品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在大于3T的磁场环境下,垂直于磁场放置的基片上制备的Zn薄膜最强衍射峰为(002),而平行于磁场方向放置的基片上制备的试样最强衍射峰为(101)。Zn的磁各向异性引起了晶体在磁场环境下的择优生长,磁能较低的c轴方向是Zn薄膜的优先生长方向。利用磁场诱导晶体取向这一特性,提出了一种控制薄膜取向的新方法,通过调整基片与磁场方向的放置角度即可对制备薄膜的取向进行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取向 基底材料 磁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磁场下熔体中晶粒旋转取向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2
作者 娄长胜 王强 +3 位作者 王春江 苑轶 李文 赫冀成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858-864,共7页
对强磁场下金属熔体中的第二相晶粒发生旋转取向的机制进行了分析,给出了热力学判据和动力学运动规律。体系温度、重力和第二相自身的形状是影响旋转取向发生和进程的重要因素,分别对其进行了分析。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熔体中第二... 对强磁场下金属熔体中的第二相晶粒发生旋转取向的机制进行了分析,给出了热力学判据和动力学运动规律。体系温度、重力和第二相自身的形状是影响旋转取向发生和进程的重要因素,分别对其进行了分析。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熔体中第二相的旋转运动是合力矩的作用结果;体系温度和重力决定第二相发生旋转取向的临界尺寸;形状因素影响取向的时间。在强磁场下可以利用物质内禀磁性的差异,通过改变上述的影响因素制备出具有取向一致的金属基复合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熔体 第二相 磁取向 凝固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粒尺寸对气相沉积薄膜磁取向生长的影响研究
13
作者 任树洋 任忠鸣 任维丽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49-453,共5页
为了研究强磁场下薄膜取向生长规律,采用真空蒸发气相沉积法分别制备了不同磁场方向生长的Zn和Bi薄膜.XRD结果发现磁化率差异较小的Zn薄膜在4T时产生了明显的取向生长,而磁化率差异较大的Bi薄膜在5T磁场强度还没有发生取向生长.SEM结果... 为了研究强磁场下薄膜取向生长规律,采用真空蒸发气相沉积法分别制备了不同磁场方向生长的Zn和Bi薄膜.XRD结果发现磁化率差异较小的Zn薄膜在4T时产生了明显的取向生长,而磁化率差异较大的Bi薄膜在5T磁场强度还没有发生取向生长.SEM结果显示Zn薄膜和Bi薄膜晶粒尺寸上有明显的差别,利用Zn薄膜在4T磁场下的取向建立晶粒尺寸和取向生长的对应关系,提出薄膜发生取向时晶粒的磁化能须大于热能kT的420倍.薄膜是否发生取向生长取决于三个因素:薄膜单个晶粒的大小V,材料不同晶向的磁化率差异Δχ,施加磁场的大小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取向 薄膜生长 材料电加工
原文传递
低温热轧高磁感取向硅钢板常化组织及析出相研究 被引量:32
14
作者 王若平 黎世德 +3 位作者 方泽民 毛炯辉 李平和 许光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14,共6页
对低温热轧Fe-3%Si高磁感取向硅钢板不同温度常化处理后的组织及析出相进行了讨论和分析。结果表明,热轧板在950~1 120℃范围常化处理时组织无明显变化,为铁素体+珠光体,随常化温度的提高基体带状组织变窄且逐步消失,当常化温度为1 12... 对低温热轧Fe-3%Si高磁感取向硅钢板不同温度常化处理后的组织及析出相进行了讨论和分析。结果表明,热轧板在950~1 120℃范围常化处理时组织无明显变化,为铁素体+珠光体,随常化温度的提高基体带状组织变窄且逐步消失,当常化温度为1 120℃时,钢板表层和次表层晶粒明显长大,晶粒的不均匀性增大。热轧板和常化板析出相是以AlN为主的复合相,主要由AlN+CuS或AlN+MnS+CuS构成,同时存在少量单一AlN,其中热轧板和950℃常化板析出相形态主要为不规则片状、条状,1 020℃和1 120℃常化板析出相形态主要为球状;3种常化工艺中以1 020℃常化析出相尺寸最小。常化加热温度为1 020℃和1 120℃时取向硅钢的平均磁性能分别达到P1.7/50=1.194 W.kg-1,B800=1.891 T和P1.7/50=1.002 W.kg-1,B800=1.912 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向硅钢 常化处理 组织 析出相
原文传递
高磁感取向硅钢中微观结构与抑制剂质点的TEM观察 被引量:12
15
作者 蒙肇斌 赵宇 +1 位作者 何忠治 吴宝榕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25-28,共4页
采用透射电镜及能谱分析等方法,研究了高磁感取向硅钢中微观结构与析出抑制剂质点的形态,证实铸坯经1300℃与1360~1380℃加热轧制后硫化物的析出区域(包括位错、层错及晶界、亚晶界等处)和析出数量未产生差异,但13... 采用透射电镜及能谱分析等方法,研究了高磁感取向硅钢中微观结构与析出抑制剂质点的形态,证实铸坯经1300℃与1360~1380℃加热轧制后硫化物的析出区域(包括位错、层错及晶界、亚晶界等处)和析出数量未产生差异,但1300℃加热时,常化后AlN的析出更弥散,其析出区域与硫化物的情况类似。另外,还观察到AlN的析出存在着一定的惯习面,有{100}α、{110}α、{120}α和{121}α四种类型,形貌上AlN呈现平行条束状分布。从而证实AlN在亚晶界、位错等亚结构处析出和依特定惯习面弥散析出,将有助于提高AlN抑制初次再结晶晶粒长大的能力,这对于改善钢的磁性能是有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向 硅钢 抑制剂质点 微观组织结构 T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高磁感取向硅钢高温退火过程织构及析出物的演变行为 被引量:8
16
作者 樊立峰 项利 +1 位作者 唐广波 仇圣桃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3486-3491,共6页
对低温法生产的以AlN为主抑制剂的Hi—B取向硅钢高温退火过程进行了中断实验,借助EBSD及TEM技术对高温退火连续升温过程中织构与析出物的演变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800℃时ODF图出现高斯织构组分,但强度很弱,高斯晶粒偏离角在10... 对低温法生产的以AlN为主抑制剂的Hi—B取向硅钢高温退火过程进行了中断实验,借助EBSD及TEM技术对高温退火连续升温过程中织构与析出物的演变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800℃时ODF图出现高斯织构组分,但强度很弱,高斯晶粒偏离角在10°以上;950~1000℃时高斯晶粒异常长大,偏离角3~6°;高温退火过程析出物主要有球形、规则立方形及不规则多面体形3种形貌,由于渗N的影响,Zener因子先增大再减小,并且析出物在高斯晶界前沿优先粗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向硅钢 高斯织构 二次再结晶 析出物 Zener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板坯连铸连轧流程生产高磁感取向硅钢的研究现状与技术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付兵 项利 +1 位作者 仇圣桃 成国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10-114,共5页
概述了高磁感取向硅钢生产工艺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介绍了国内外薄板坯连铸连轧流程生产高磁感取向硅钢的研究现状。从流程工序特点、热履历、组织与抑制剂控制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了薄板坯连铸连轧流程相对传统板坯流程生产高磁感取... 概述了高磁感取向硅钢生产工艺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介绍了国内外薄板坯连铸连轧流程生产高磁感取向硅钢的研究现状。从流程工序特点、热履历、组织与抑制剂控制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了薄板坯连铸连轧流程相对传统板坯流程生产高磁感取向硅钢的技术优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利用该流程生产高磁感取向硅钢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向硅钢 薄板坯连铸连轧 技术优势 技术难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刻痕法对高磁感取向硅钢磁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浩 李长生 +1 位作者 蔡般 Nkwachukwa Chukwuchekwa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571-1574,共4页
试验研究了球刻痕法对高磁感取向硅钢的铁损、矫顽力、相对磁导率、巴克豪森噪声等磁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过球刻痕处理后,高磁感取向硅钢的铁损明显降低,矫顽力下降,8 mm球刻痕过后铁损值与矫顽力分别下降16.2%和14.7%,且铁损... 试验研究了球刻痕法对高磁感取向硅钢的铁损、矫顽力、相对磁导率、巴克豪森噪声等磁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过球刻痕处理后,高磁感取向硅钢的铁损明显降低,矫顽力下降,8 mm球刻痕过后铁损值与矫顽力分别下降16.2%和14.7%,且铁损和矫顽力均随刻痕间距降低而减少.刻痕后的高磁感取向硅钢磁导率在高磁感应强度下明显上升,刻痕后巴克豪森噪声值明显降低,经过对比分析确定8 mm为球刻痕的最佳刻痕间距.从磁畴观察、细化磁畴的原理等方面解释了细化磁畴对高磁感取向硅钢性能的影响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刻痕 取向硅钢 铁损 巴克豪森噪声 矫顽力 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坯加热温度和Mo对高磁感取向硅钢第二相析出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蒙肇斌 赵宇 +4 位作者 何忠治 裴大荣 毛炯辉 王良芳 何礼君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19-23,共5页
采用透射电镜观察了铸坯加热温度和Mo对高磁感取向硅钢(Hi-B钢)析出第二相质点(硫化物+AlN)的影响。证实上述两个因素对AlN析出形态有很大影响,而对硫化物析出形态影响较小。铸坯加热温度降低和加钼使AlN析出更加... 采用透射电镜观察了铸坯加热温度和Mo对高磁感取向硅钢(Hi-B钢)析出第二相质点(硫化物+AlN)的影响。证实上述两个因素对AlN析出形态有很大影响,而对硫化物析出形态影响较小。铸坯加热温度降低和加钼使AlN析出更加细小、弥散。因此,含钼Hi-B钢的铸坯采用较低温度(1310℃)加热,对于提高第二相质点抑制初次晶粒长大的能力是有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向硅钢 温度 抑制剂 硅钢 析出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缘涂层对高磁感取向硅钢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20
作者 赵键 肖福明 张辉宁 《变压器》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5-27,共3页
分析了绝缘涂层对高磁感取向硅钢片性能的影响,指出利用特殊绝缘涂层可使其受到一定的拉应力,改变磁畴结构,改进磁性,从而降低硅钢片单位重量损耗和减小硅钢片的磁致伸缩。
关键词 变压器 铁心 绝缘涂层 取向 硅钢片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