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四川盆地寒武系碳酸盐岩-膏盐岩共生体系沉积模式及储层分布 |
徐安娜
胡素云
汪泽成
薄冬梅
李梅
鲁卫华
翟秀芬
|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32
|
|
2
|
膏盐岩-碳酸盐岩共生层系岩石微相及储层特征——以阿布扎比B油田侏罗系Arab组为例 |
彭渝婷
刘波
石开波
刘航宇
付英潇
宋彦辰
王恩泽
宋本彪
邓西里
叶禹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3
|
深层古老碳酸盐岩-膏盐岩组合油气成藏特征 |
石书缘
胡素云
刘伟
王铜山
周刚
徐安娜
黄擎宇
徐兆辉
郝彬
王坤
姜华
马奎
白壮壮
|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7
|
|
4
|
碳酸盐岩-膏盐岩共生体系白云岩成因及储盖组合 |
胡安平
沈安江
杨翰轩
张杰
王鑫
杨柳
蒙绍兴
|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40
|
|
5
|
古地理格局对膏盐岩-碳酸盐岩共生体系沉积分异的控制--以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奥陶系马家沟组五段6亚段为例 |
钟寿康
谭秀成
胡广
聂万才
杨梦颖
张道锋
郑剑锋
许杰
董国栋
肖笛
卢子兴
|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20
|
|
6
|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奥陶系碳酸盐岩-膏盐岩体系沉积特征与天然气成藏潜力 |
包洪平
王前平
闫伟
蔡郑红
郑杰
魏柳斌
黄正良
郭玮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19
|
|
7
|
鄂尔多斯马家沟组膏盐岩-碳酸盐岩共生组合表生岩溶效果及意义 |
白斌
胡素云
陶士振
张道锋
刘伟
杨文敬
张宝民
刘新社
刘燕
熊平
|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
2017 |
5
|
|
8
|
膏盐环境对碳酸盐岩层系成烃、成储和成藏的影响 |
胡素云
石书缘
王铜山
刘伟
白斌
徐安娜
涂建琪
黄士鹏
姜华
|
《中国石油勘探》
CAS
北大核心
|
2016 |
40
|
|
9
|
碳酸盐岩-膏盐岩高频沉积旋回组合生-储特征——以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中-下组合为例 |
胡安平
沈安江
张杰
吴东旭
付小东
蒙绍兴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21
|
|
10
|
阿姆河右岸膏盐岩下碳酸盐岩缝洞储层研究 |
刘合年
吴蕾
曹来勇
刘斌
|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
2014 |
9
|
|
11
|
膏盐岩对碳酸盐层系油气成藏的影响及勘探领域分析 |
马奎
胡素云
王铜山
石书缘
王坤
|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16
|
|
12
|
防止碳酸盐岩地层井壁失稳的对策研究 |
刘之的
夏宏泉
汤小燕
|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
2004 |
5
|
|
13
|
鄂尔多斯盆地膏盐岩下碳酸盐岩储层参数计算方法 |
文晓峰
罗菊兰
牛林林
罗红梅
付浩
朱春红
|
《测井技术》
CAS
|
2021 |
0 |
|
14
|
微生物碳酸盐岩“三因素”控储地质认识和分布规律 |
沈安江
胡安平
张杰
王小芳
王慧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15
|
|
15
|
盐下碳酸盐岩储层礁体识别 |
何晓松
孙林
张红斌
孙维钊
田军啟
杨国良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6
|
|
16
|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二和马三段岩相古地理特征 |
杨甲祥
|
《石化技术》
|
2025 |
0 |
|
17
|
塔河油田盐膏层钻井液技术 |
孟庆生
江山红
石秉忠
|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
2002 |
41
|
|
18
|
膏盐沉积环境浅成烃类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
彭平安
傅家谟
盛国英
江继纲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
1989 |
1
|
|
19
|
东濮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沙三段沉积期湖岸线的变化及岩相古地理特征 |
纪友亮
冯建辉
王声朗
张宏安
王德仁
|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
2005 |
39
|
|
20
|
东濮凹陷濮卫环洼带层序划分与沉积体系 |
王洪亮
邓宏文
|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
2000 |
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