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粉粒径对HNCERI气化炉碳转化率与固/液渣层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许世森 王肖肖 +3 位作者 刘刚 李小宇 任永强 谭厚章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517-1527,共11页
以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Huaneng Clean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HNCERI)两段干粉加压气化炉为研究对象,采用考虑了焦炭颗粒表面气体组分扩散效应的随机孔模型计算焦炭气化反应速率以评估碳转化率。同时,耦合熔渣子模型计... 以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Huaneng Clean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HNCERI)两段干粉加压气化炉为研究对象,采用考虑了焦炭颗粒表面气体组分扩散效应的随机孔模型计算焦炭气化反应速率以评估碳转化率。同时,耦合熔渣子模型计算气化炉一段壁面固液渣层分布特性和热损失,研究了煤粉粒径对HNCERI气化炉碳转化率和固液渣层分布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构建的模型可以准确预测气化炉出口主要气体组分组成、碳转化率和气化炉一段壁面热损失;气化炉一段碳转化率受固有气化速率和停留时间控制,二段主要受颗粒停留时间控制;因此,通过减小煤粉粒径可以减小气体在颗粒表面扩散阻力,有利于提高气化炉一段碳转化率,而适量增加煤粉粒径可以增加煤粉颗粒在气化炉二段的停留时间,有利于提高二段碳转化率。模拟结果显示煤粉颗粒粒径从20μm增加到200μm,一段碳转化率从99.68%降低到了95.06%,二段碳转化率从69.03%增加到了89%。煤粉粒径对气化炉上缩口和直段壁面液态渣层分布影响很小,但显著影响固态渣层厚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粉粒径 熔渣模型 碳转化率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羟基脂肪酸酯的低碳生物制造:基于碳转化率的分析与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倩 祁庆生 《合成生物学》 CSCD 2022年第4期748-762,共15页
随着环境污染日益加剧以及全球范围禁/限塑令出台,以聚羟基脂肪酸酯(PHA)为代表的生物基可降解塑料的生物制造看到了曙光。然而如何实现低成本、绿色低碳可持续的PHA生产仍然面临巨大挑战。采用合成生物学方法,创建合成PHA的微生物细胞... 随着环境污染日益加剧以及全球范围禁/限塑令出台,以聚羟基脂肪酸酯(PHA)为代表的生物基可降解塑料的生物制造看到了曙光。然而如何实现低成本、绿色低碳可持续的PHA生产仍然面临巨大挑战。采用合成生物学方法,创建合成PHA的微生物细胞工厂,将廉价碳源以及可再生原料高效转化为种类繁多和性能多样的PHA是解决所面临问题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总结各种PHA单体的生物合成途径并分析了各途径的理论碳转化率,提出了提高共聚物单体产量的重要策略,即优先选择高碳转化率PHA单体的合成。同时本文汇总了当前在创建低碳生物合成途径及利用一碳化合物合成PHA的研究进展,为可降解塑料的低碳生物合成提供有效方法。最后,对合成生物学在PHA低碳生物制造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和展望。在未来,随着合成生物学及新技术的融合发展,绿色生物制造可以生产更多低成本高附加值的PHA,促进生物基塑料的产业化发展,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全球绿色低碳文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羟基脂肪酸酯 PHA 生物制造 碳转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油-甲醇催化重整制氢的氢产率及碳转化率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韩红睿 张瑞芹 +2 位作者 徐兴敏 刘永刚 张长森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9-73,共5页
采用生物油-甲醇催化重整制氢。在微型固定反应装置上通过正交法试验设计,对生物油甲醇混合比例、反应温度、水碳比、进样流速等因素进行了系统的试验。在选择的最佳反应条件下,氢气产率和碳转化率分别为34.89%及63.34%。
关键词 生物油-甲醇 催化重整 正交试验 氢产率 碳转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炉煤气制甲醇造气工序碳转化率计算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吴肖敏 李飞 《当代化工研究》 2020年第5期114-115,共2页
碳转化率高低将直接影响粗甲醇产量,文章通过计算某企业造气工序碳转化率,简要提出增加甲醇产量的方法。
关键词 焦炉气制甲醇 造气 碳转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煤浆气化碳转化率低的成因分析及改进技术研究
5
作者 陈亮 陈西峰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906-2908,2912,共4页
从水煤浆性能、工艺烧嘴结构尺寸、气化中心氧流量、氧煤比及气化炉温度等角度,分析了水煤浆加压气化工艺碳转化率低的原因,通过现场技改,调整水煤浆粗细颗粒的配比、优化工艺烧嘴尺寸、中心氧流量提高至15.5%,氧煤比提高至495~500,炉... 从水煤浆性能、工艺烧嘴结构尺寸、气化中心氧流量、氧煤比及气化炉温度等角度,分析了水煤浆加压气化工艺碳转化率低的原因,通过现场技改,调整水煤浆粗细颗粒的配比、优化工艺烧嘴尺寸、中心氧流量提高至15.5%,氧煤比提高至495~500,炉温增至1280~1300℃,最终气化工艺碳转化率由92.56%提高至97.81%,增加了有效气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煤浆 中心氧 氧煤比 碳转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大型粉煤加压气化装置碳转化率的措施
6
作者 周定聪 《大氮肥》 CAS 2019年第2期78-80,88,共4页
针对大型粉煤加压气化装置碳转化率低、系统消耗高、滤饼产量大等问题进行系统调研,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实施后取得了较好效果。
关键词 粉煤气化 碳转化率 改进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化床气化技术提高碳转化率的应用分析
7
作者 王光辉 《宁波化工》 2018年第4期13-15,共3页
根据流化床气气化技术特点以以及国内现有工工业装置运行情情况,文章对流流化床气化技术术提高碳转化率率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
关键词 流化床 碳转化率 反应温度 停留时间 细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碳化合物非天然生物转化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刘洁铮 刘敏 +1 位作者 赵广 咸漠 《激光生物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385-399,共15页
一碳化合物(C1)包括甲烷、甲酸、甲醇、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等,来源广泛,价格低廉,是第三代生物炼制的理想原料。自然界中存在众多天然利用C1的微生物,但C1天然途径碳转化速率较低,非模式生物工业应用难度较大。利用模式菌株构建C1代谢路... 一碳化合物(C1)包括甲烷、甲酸、甲醇、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等,来源广泛,价格低廉,是第三代生物炼制的理想原料。自然界中存在众多天然利用C1的微生物,但C1天然途径碳转化速率较低,非模式生物工业应用难度较大。利用模式菌株构建C1代谢路径,又称合成型C1生物转化体系,可以弥补C1天然利用微生物的缺点,降低工业生产对传统化石资源的依赖。本文概述了C1种类、来源及天然利用途径,着重综述了合成型C1生物转化体系的研究进展,强调合成型C1利用体系对于提高碳转化率、扩展C1资源应用的重要性,最后分析了C1生物转化面临的挑战,并对该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本文为未来合成型C1利用微生物的构建、提高异源C1代谢途径效率提供了参考,对实现绿色、高效开发可持续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合物 生物转化 二氧化 合成型一化合物生物利用体系 碳转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碎煤加压气化碳转化率 降低蒸汽消耗减少废气污水 CO_2返炉制CO技术一箭双雕
9
《江苏氯碱》 2016年第1期27-27,共1页
记者昨日在河南能源化工集团采访时获悉,该集团所属煤气化公司义马气化厂在国内率先将CO2返炉技术工业化运用到碎煤加压气化工艺中,较好地解决了碎煤加压气化工艺中碳有效转化率偏低的弊病。该工艺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气化反应的碳利... 记者昨日在河南能源化工集团采访时获悉,该集团所属煤气化公司义马气化厂在国内率先将CO2返炉技术工业化运用到碎煤加压气化工艺中,较好地解决了碎煤加压气化工艺中碳有效转化率偏低的弊病。该工艺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气化反应的碳利用率,降低了蒸汽消耗,同时也减少了CO2废气和污水排放量,经济和环保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排放量 碳转化率 蒸汽消耗 CO2 煤加压气化 废气 技术 加压气化工艺
原文传递
火行为对森林地表可燃物燃烧碳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帅 陶骏骏 +2 位作者 王振师 王海晖 李小川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7-185,共9页
为了从理论上探索森林地表可燃物燃烧过程中碳转化率与宏观展现的火行为间内在联系,依据燃烧现象中能量平衡和元素质量守恒方程,建立起森林地表可燃物燃烧碳转化参数与其火行为参数相关联的数学模型.针对广东林区典型地表可燃物计算结... 为了从理论上探索森林地表可燃物燃烧过程中碳转化率与宏观展现的火行为间内在联系,依据燃烧现象中能量平衡和元素质量守恒方程,建立起森林地表可燃物燃烧碳转化参数与其火行为参数相关联的数学模型.针对广东林区典型地表可燃物计算结果表明,随着火焰长度或火焰温度的增加,燃烧效率提高,消耗碳向CO_2的转化率η_(CO_2)增大;当火焰温度介于1,000~1,200,K之间时,碳转化率η_(CO_2)以及CO对CO_2排放比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44~0.95和0.02~0.40.进一步分析表明,火焰长度或火焰温度的提高意味着火焰区的燃烧反应更完全,消耗的碳向CO和碳烟颗粒的转化率相对减小,导致碳转化率η_(CO_2)增加.从本质上来说,森林地表可燃物火蔓延过程中的碳转化率实际是火行为的一种表现,由此可以解释野外试验观察到的碳排放效率的变化规律.本项工作中建立的计算模型为可靠估算实际火灾现场碳排放量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可燃物 火行为 碳转化率 排放比 森林火灾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在加压流化床富氧燃烧条件下的碳转化规律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超 邵应娟 +2 位作者 钟文琪 庞磊 龚正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71-177,共7页
在15 kW加压流化床富氧燃烧实验台上,进行了内蒙古烟煤在850~900℃下的加压富氧燃烧实验,研究了压力为0. 1~0. 4 MPa、空气和21%~30%氧浓度的O_2/CO_2气氛下燃烧的碳转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稳态富氧燃烧条件下,加压流化床富氧燃烧实... 在15 kW加压流化床富氧燃烧实验台上,进行了内蒙古烟煤在850~900℃下的加压富氧燃烧实验,研究了压力为0. 1~0. 4 MPa、空气和21%~30%氧浓度的O_2/CO_2气氛下燃烧的碳转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稳态富氧燃烧条件下,加压流化床富氧燃烧实验台干烟气中CO_2浓度均超过90%.提高燃烧压力有利于提高碳转化率和CO_2生成率,有利于降低CO生成率.在压力0. 1~0. 3 M Pa范围内,CO_2生成率随着压力的增加基本呈线性递增关系,从85%左右增加到93%左右.进一步增加压力,CO_2生成率逐渐趋于平稳,并保持在较高水平.在压力为0. 4 MPa条件下,CO_2生成率增加到95%左右.提高O_2/CO_2气氛的氧浓度能够提高碳转化率和CO_2生成率,但是随着压力的提高,氧浓度对碳转化率和CO_2生成率的影响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固燃烧 富氧燃烧 加压流化床 碳转化率 CO2生成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化转化率简易测定法
12
作者 张希望 《纯碱工业》 CAS 1993年第4期30-32,共3页
本文提出一种测定碳化转化率的简易方法。该方法准确、快速、简便,测定时间可由原来的30~40min缩短至10min以内。本方法尤其适用于中小型氨碱厂。
关键词 氨碱法 转化率 酸氢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高海拔地区提高碳化转化率的途径
13
作者 刘彦禄 《纯碱工业》 CAS 2010年第1期18-19,共2页
总结了青海碱业有限公司碳化转化率低的原因及提高转化率的一些经验。
关键词 转化率 低气压 昼夜温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中碳酸钠含量对碳化转化率分析的影响
14
作者 曾松峰 《纯碱工业》 CAS 2004年第2期9-11,共3页
通过对分析碳化转化率所用的0.1011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检查和分析,讨论了标准溶液中的碳酸钠含量及标准溶液的标定浓度高低对分析结果的影响,提出了减少碳化转化率分析误差的方法。
关键词 氢氧化钠 酸钠 转化率 浓度 纯碱生产 酚酞指示剂 计算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类草坪对土壤微生物量和活性有机碳的影响
15
作者 左忠会 刘宪斌 +3 位作者 刘守美 李艳香 马思媛 和银建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7期71-81,共11页
人工草坪具有防止水土流失、美化环境、配置景观、提供户外休闲活动场所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等多种功能。为探究不同种类草坪对土壤微生物量和活性有机碳的影响,本研究以常见的狗牙根等6种草坪草为试验材料,设置保持自然状态和人工去杂2... 人工草坪具有防止水土流失、美化环境、配置景观、提供户外休闲活动场所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等多种功能。为探究不同种类草坪对土壤微生物量和活性有机碳的影响,本研究以常见的狗牙根等6种草坪草为试验材料,设置保持自然状态和人工去杂2个试验处理,连续管理养护5年后采集0~10 cm表层土,测定其土壤全碳和全氮含量、土壤微生物碳和氮含量、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及其转化率6组数据。结果表明,保持自然状态试验处理中野牛草、多年生黑麦草和白花三叶草3种草坪中上述6组数据均达到最大值,均值分别为50.00 g/kg、7.00 g/kg、1.90 g/kg、0.40 g/kg、5.70 g/kg和0.65/cycle;狗牙根草坪上述6组数据均最小。说明野牛草、多年生黑麦草和白花三叶草3种草坪对土壤微生物量和活性有机碳的影响较大,匍匐翦股颖和高羊茅次之,狗牙根最小。同一种试验材料,保持自然状态试验处理的上述6组数据均明显高于人工去杂试验处理的。野牛草、多年生黑麦草和白花三叶草3种草坪对上述6组数据的影响大部分达到了统计学上的显著水平。因此,草坪建设者和管理者应根据不同种类草坪草的植物学特性,结合当地气候因子和土壤条件、草坪使用目的来选择合适的草坪草,以保证草坪质量和提高草坪使用效率的同时,促进其地下土壤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坪草 土壤全含量 土壤全氮含量 土壤微生物含量 土壤微生物氮含量 土壤活性有机含量 土壤活性有机碳转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炉煤气制甲醇中甲醇单程转化率低的问题的解决
16
作者 张碧帅 《山西化工》 2022年第7期100-101,共2页
为解决焦炉煤气制备甲醇工艺中甲醇单程转化率低的问题,在对20万t/a甲醇厂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而后,基于Aspen Plus软件对关键物流模型进行验证后,得出原始工艺对应的全流程模型;重点对反应器的冷却剂参数进行优化... 为解决焦炉煤气制备甲醇工艺中甲醇单程转化率低的问题,在对20万t/a甲醇厂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而后,基于Aspen Plus软件对关键物流模型进行验证后,得出原始工艺对应的全流程模型;重点对反应器的冷却剂参数进行优化,并参照优化思路对其他关键工艺参数进行优化;最后,对优化前后的制备甲醇的技术、能量以及经济-环境性能进行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炉煤气 甲醇 反应器冷却剂温度 ASPEN PLUS软件 单程转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锥形量热仪测试的树叶燃烧碳排放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陈帅 王振师 +2 位作者 陶骏骏 王海晖 李小川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70-376,共7页
运用锥形量热仪模拟开放环境中植物样品在不同火灾场合的燃烧场景,检测其燃烧过程中CO和CO2排放量,进而确定其碳转化率和排放比.实验样品为针阔叶树种叶片共8种;辐射热流强度分别为35,k W/m^2、55,k W/m^2、70,k W/m^2和85,k W/m^2.测... 运用锥形量热仪模拟开放环境中植物样品在不同火灾场合的燃烧场景,检测其燃烧过程中CO和CO2排放量,进而确定其碳转化率和排放比.实验样品为针阔叶树种叶片共8种;辐射热流强度分别为35,k W/m^2、55,k W/m^2、70,k W/m^2和85,k W/m^2.测试结果表明,在设定的装载量范围内,样品碳转化率基本不受空间分布密度的影响,并呈现较好的数据可重复性,由此确认了检测方法的可靠性.因辐射热流强度和样品含水量的差异,树叶样品的CO和CO2的转化率范围分别为0.01-0.10和0.05-0.85,且随着辐射热流强度增大而显著提升;新鲜样品含水量的降低促使其由阴燃向明火转变,明火燃烧则会促进CO和CO2的生成,这与开放环境中样品热解产物燃烧反应的效率以及碳烟形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火灾 排放 碳转化率 排放比 锥形量热仪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煤制烯烃项目之壳牌煤气化装置灰渣残碳量高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 被引量:8
18
作者 陈二孩 胡毅 《化肥设计》 CAS 2013年第1期46-48,共3页
大唐多伦48万t/a煤制烯烃项目之壳牌煤气化装置以劣质褐煤为原料(国内壳牌煤气化装置中的首例),气化炉运行期间一度出现碳转化率偏低、灰渣中残碳量过高的问题。分析和研究了气化炉灰渣中残碳率过高的原因;采取了提高反应温度和压力、... 大唐多伦48万t/a煤制烯烃项目之壳牌煤气化装置以劣质褐煤为原料(国内壳牌煤气化装置中的首例),气化炉运行期间一度出现碳转化率偏低、灰渣中残碳量过高的问题。分析和研究了气化炉灰渣中残碳率过高的原因;采取了提高反应温度和压力、确保煤粉计量准确和气化炉内气流稳定;投用氧气预热器等技改措施。结果表明,由于提高了碳转化率和气化效率,气化炉灰中的残碳量由17%降低至2%,渣中的残碳量由5%降低至1%,达到了设计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牌煤气化装置 碳转化率 气化效率 灰渣 原因分析 技改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顶山瘦煤煤焦固定床二氧化碳催化气化动力学研究
19
作者 赵志刚 余可 +4 位作者 查荣轩 解乐乐 张小勇 凌强 崔平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4-39,共6页
以K_2CO_3负载后的平顶山瘦煤煤焦为研究对象,在内径为20mm的固定床反应器中对其二氧化碳催化气化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考察了K_2CO_3的负载对平顶山瘦煤黏结性的影响,确定了消除气化反应内外扩散影响的实验条件。在750℃~900℃范围... 以K_2CO_3负载后的平顶山瘦煤煤焦为研究对象,在内径为20mm的固定床反应器中对其二氧化碳催化气化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考察了K_2CO_3的负载对平顶山瘦煤黏结性的影响,确定了消除气化反应内外扩散影响的实验条件。在750℃~900℃范围内,测定了平顶山瘦煤煤焦的碳转化率与时间的关系。采用均相模型和缩核模型对实验结果进行拟合,得到了焦样二氧化碳催化气化反应的反应速率常数、反应活化能和指前因子。结果表明,K_2CO_3对平顶山瘦煤具有显著的破黏和催化气化效果。利用均相模型和缩核模型均能对平顶山瘦煤煤焦的二氧化碳催化气化反应动力学起到较好的预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床 催化气化 气化反应动力学 碳转化率 均相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低流化床水煤气炉飞灰含碳量的方法与实验研究
20
作者 刘武标 邵敬爱 +3 位作者 刘德昌 米铁 陈汉平 张世红 《能源工程》 2003年第1期26-29,共4页
介绍了降低流化床水煤气炉飞灰含碳量的方法及实验研究结果。
关键词 流化床 水煤气炉 飞灰含 碳转化率 停留时间 水煤气发生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