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硅酸盐防塌泥浆研究及其在碳质泥岩钻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
作者 刘选朋 郑秀华 +2 位作者 王志民 王军 解卫权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67-971,共5页
硅酸盐钻井液体系是一种以无机盐为主要处理剂的防塌抑制性钻井液,具有物理封堵和化学加固井壁双重防塌作用,能有效的降低井壁的渗透率、阻止压力传递,且具有较好的流变特性、无毒、无荧光、成本低,被认为是具有发展前景的水基钻井液之... 硅酸盐钻井液体系是一种以无机盐为主要处理剂的防塌抑制性钻井液,具有物理封堵和化学加固井壁双重防塌作用,能有效的降低井壁的渗透率、阻止压力传递,且具有较好的流变特性、无毒、无荧光、成本低,被认为是具有发展前景的水基钻井液之一。在碳质泥岩钻探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有:漏失、坍塌、掉块、涌水等,给安全钻井带来很大麻烦。同时,为了满足工程/水文地质资料获取与评价要求,铁路勘察对复杂地层的处理有相对严格的要求,如避免使用水泥封孔等,本文研究的硅酸盐钻井液可以有效的解决碳质泥岩钻探中的上述问题,并能提高岩心采取率和机械钻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制性 漏失 坍塌 碳质泥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硒碳质泥岩中的3株高还原耐受亚硒酸盐菌 被引量:5
2
作者 袁永强 朱建明 +1 位作者 刘丛强 雷磊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31-341,共11页
文中研究了高硒碳质泥岩中的3株细菌Bacillus licheni formis SeRB-1、Bacillus sp.SeRB-2和Arthrobacter sp.SeRB-3耐受亚硒酸盐的能力。研究表明,低浓度的Se(IV)(〈25mM)对细菌生长有促进作用,高浓度的Se(IV)(〉100raM)... 文中研究了高硒碳质泥岩中的3株细菌Bacillus licheni formis SeRB-1、Bacillus sp.SeRB-2和Arthrobacter sp.SeRB-3耐受亚硒酸盐的能力。研究表明,低浓度的Se(IV)(〈25mM)对细菌生长有促进作用,高浓度的Se(IV)(〉100raM)起抑制作用。随着Se(IV)浓度的增加,细菌生长的倍增时间延长、增长速率变小、抑制率增大。但细菌耐受Se(IV)的能力可通过不断驯化来有限度的提高。实验得出了其还原耐受亚硒酸盐的浓度高达800mM,抑制细菌生长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也达到了102.48~150.24mM,可以认为细菌SeRB-1、SeRB-2、SeRB-3为高耐受亚硒酸盐菌。通过透射电镜对细菌的形貌观测发现,在Se(IV)胁迫下,在靠近细菌壁、膜附近位置生成大量的元素硒,这些元素硒的生成可能是细菌为减少Se(IV)毒害而产生的解毒机制;实验中还发现疑似甲基化气体生成,视为其解毒或脱毒的另一机制。因此,本研究成果对于高硒污染区域的微生物修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硒碳质泥岩 亚硒酸盐还原 细菌 四价硒耐受性 高耐受性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恩施渔塘坝富硒碳质泥岩中的微生物多样性初探 被引量:5
3
作者 雷磊 朱建明 +3 位作者 王风平 肖湘 秦海波 冯新斌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17-522,共6页
本文以湖北恩施渔塘坝富硒碳质泥岩为研究对象,采用构建16SrRNA基因克隆文库方法首次对其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发现其中细菌主要特征群落为变形菌(Proteobacteria)34%、酸杆菌(Acidobacteria)43.6%、放线菌(Ac-tinobacteri... 本文以湖北恩施渔塘坝富硒碳质泥岩为研究对象,采用构建16SrRNA基因克隆文库方法首次对其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发现其中细菌主要特征群落为变形菌(Proteobacteria)34%、酸杆菌(Acidobacteria)43.6%、放线菌(Ac-tinobacteria)12.9%和未分类细菌9.5%。古菌主要优势菌群为泉古菌(Crenarchaeota)66.67%,未分类古菌32%。表明高硒样品中具有丰富的微生物多样性。该结果有助于进一步理解高硒环境下硒生物地球化学转化过程中微生物的重要作用,并为硒中毒地区的生物修复和恩施硒资源的安全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硒碳质泥岩 微生物多样性
原文传递
碳质泥岩钻水平井防塌工艺措施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勇强 陈恩让 曹辉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8-141,共4页
陕北气田气井水平井钻井过程中,随着水平段长度的延伸(水平段长度大于1 500 m)和地层的不均质性,钻遇泥岩特别是碳质泥岩的概率较高。在水平段和大斜度井段钻遇大段碳质泥岩后,造成井壁失稳井下复杂频发,侧钻率较高,特别是上古生界山西... 陕北气田气井水平井钻井过程中,随着水平段长度的延伸(水平段长度大于1 500 m)和地层的不均质性,钻遇泥岩特别是碳质泥岩的概率较高。在水平段和大斜度井段钻遇大段碳质泥岩后,造成井壁失稳井下复杂频发,侧钻率较高,特别是上古生界山西组碳质泥岩,质地坚硬,微裂缝、微裂纹发育,易造成较大较多的碳质泥岩掉块,活动钻具不易破碎,掉块携带难度大,井眼清洁困难,易造成起下钻过程中,钻具遇阻、遇卡,甚至起钻过程中在套管内卡钻,造成井下事故。而在直井钻进过程中,山西组碳质泥岩井段一般很少出现井壁稳定问题。因此水平段钻遇大段碳质泥岩后,从目前来看,仅从严格控制钻井液性能来解决这一问题还有一定难度,如果在强化封堵性、抑制性等钻井液性能的基础上,配合精细合理的工程措施,可明显降低碳质泥岩井段的遇阻遇卡程度,对钻穿水平段大段碳质泥岩、稳定井壁、井眼清洁、保障钻井施工井下安全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质泥岩 水平井 套管内卡钻 遇阻 微裂缝发育 硬脆性泥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渝铁路深孔隧道勘察碳质泥岩防塌孔钻井液技术 被引量:6
5
作者 郑秀华 王军 +2 位作者 蔡福民 杨冬培 张天笑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1-43,共3页
兰渝铁路深孔隧道勘察BDSZ-25钻孔位于西秦岭北支海西褶皱带,地层为侏罗系前浅变质的砂岩、碳质泥岩,断层、褶皱、节理等构造发育。钻进过程中塌孔、缩径、掉块等频繁出现,提下钻不畅,岩芯采取率极低,严重影响了施工进度和钻探质量。同... 兰渝铁路深孔隧道勘察BDSZ-25钻孔位于西秦岭北支海西褶皱带,地层为侏罗系前浅变质的砂岩、碳质泥岩,断层、褶皱、节理等构造发育。钻进过程中塌孔、缩径、掉块等频繁出现,提下钻不畅,岩芯采取率极低,严重影响了施工进度和钻探质量。同时,铁路勘察要求不能使用水泥等材料封堵复杂地层,以获取真实的工程/水文地质资料。为BDSZ-25钻孔的碳质泥岩而研究的防塌孔钻井液成套技术,解决了上述钻进问题,同时提高了钻进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质泥岩 塌孔 防塌钻井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庆气田碳质泥岩防塌钻井液技术 被引量:15
6
作者 张建斌 贾俊 刘兆利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8-73,共6页
针对长庆气田碳质泥岩段井壁失稳造成井下复杂频发、侧钻率高的问题,开展了岩样的微观结构、阳离子交换容量、矿物组成及理化性能分析,测试了钻井液对岩石力学特性及坍塌压力的影响,确定了碳质泥岩坍塌机理及防塌钻井液技术研发思路。... 针对长庆气田碳质泥岩段井壁失稳造成井下复杂频发、侧钻率高的问题,开展了岩样的微观结构、阳离子交换容量、矿物组成及理化性能分析,测试了钻井液对岩石力学特性及坍塌压力的影响,确定了碳质泥岩坍塌机理及防塌钻井液技术研发思路。通过实验优选出封堵剂、抑制剂等钻井液处理剂,综合采用纳米乳液、软硬结合的封堵技术,形成了强封堵强抑制高性能钻井液体系配方。该体系的HTHP滤失量≤6 m L,API滤失量≤2 m L,石盒子砂岩封堵率≥85%,人造岩心线性膨胀降低率≥60%。在长庆气田现场试验18口井,钻遇碳质泥岩后侧钻率降低至16.7%,平均钻井周期缩短30 d,达到预期效果,该钻井液技术满足长庆气田碳质泥岩井段安全钻进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庆气田 碳质泥岩 井壁稳定 强封堵 钻井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质泥岩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白延庆 解挺 《水利水电施工》 2010年第4期78-82,共5页
在柬埔寨王国甘再水电站工程骨料开采过程中,发现原岩层中含有大量碳质泥岩。为减少骨料开采弃料,保证工程进度及节约工程成本,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结合原材料品质检验成果、含碳质泥岩骨料品质检验成果,通过对正常骨料和含碳质泥岩骨... 在柬埔寨王国甘再水电站工程骨料开采过程中,发现原岩层中含有大量碳质泥岩。为减少骨料开采弃料,保证工程进度及节约工程成本,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结合原材料品质检验成果、含碳质泥岩骨料品质检验成果,通过对正常骨料和含碳质泥岩骨料混凝土拌和物性能及硬化混凝土性能试验成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含碳质泥岩骨料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并采取抑制措施最大程度上消除含碳质泥岩骨料对混凝土性能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质泥岩 泥骨料 常态混凝土 碾压混凝土 抑制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D某油田碳质泥岩层钻井坍塌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苏延辉 耿学礼 +4 位作者 郑晓斌 李文良 黄毓祥 史斌 张静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21年第4期53-57,共5页
CFD某油田2h井水平段着陆前钻遇碳质泥岩层发生坍塌,影响钻井时效,为满足该油田后续钻井需求,针对性开展坍塌原因分析和对策研究。综合分析钻井液性能与井壁坍塌的关联性、坍塌掉块的层理结构和黏土矿物组分,确定钻井液密度低、封堵性... CFD某油田2h井水平段着陆前钻遇碳质泥岩层发生坍塌,影响钻井时效,为满足该油田后续钻井需求,针对性开展坍塌原因分析和对策研究。综合分析钻井液性能与井壁坍塌的关联性、坍塌掉块的层理结构和黏土矿物组分,确定钻井液密度低、封堵性能和抑制性能不足是碳质泥岩层坍塌的主要因素。从力学对策方面,基于强度各向异性模型建立了井斜与坍塌压力的关系曲线,为钻井液密度的选择提供指导。从化学对策方面,通过抑制剂和封堵剂的优选,加入体积分数分别为1%聚胺抑制剂+5%细目碳酸钙+1%纳米封堵材料后的钻井液岩屑回收率达91.39%,高温高压失水降低22.41%,坍塌掉块的点荷载强度降低率从优化前的32.45%降至13.6%。研究结果为解决实物资料少及现场亟需钻井防塌措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质泥岩 钻井液 坍塌 抑制 封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质泥岩地层浅埋侵限隧道逐环升顶断面恢复技术 被引量:1
9
作者 洪祥水 李枫 《交通世界》 2021年第31期6-8,共3页
结合仰天洞隧道逐环升顶断面恢复工程,分析断面恢复施工关键技术。该隧道埋深浅,长时间降雨渗入围岩,导致碳质泥岩崩解成碎块失去强度,拱部围岩发生整体性沉降,施工时采用“下台阶左右交替跟进”工艺,合理控制下台阶循环进尺,使初支及... 结合仰天洞隧道逐环升顶断面恢复工程,分析断面恢复施工关键技术。该隧道埋深浅,长时间降雨渗入围岩,导致碳质泥岩崩解成碎块失去强度,拱部围岩发生整体性沉降,施工时采用“下台阶左右交替跟进”工艺,合理控制下台阶循环进尺,使初支及时封闭成环,有效控制隧道位移。径向和超前小导管注浆、型钢临时支撑、锁脚锚杆固定钢架等构成了对围岩的系统性加固,是断面恢复施工的重要技术环节。该隧道断面恢复施工获得成功,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质泥岩 侵限隧道 断面恢复 逐环升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质泥岩隧道侵限机理及断面恢复技术研究
10
作者 李枫 杨建辉 《浙江科技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279-288,共10页
【目的】针对隧道上台阶初支侵入断面界限的问题,探讨了隧道发生侵限的机理并提出一种断面恢复方法。【方法】首先从围岩的岩性、地下水条件等方面,分析了浙江省桐庐县仰天洞隧道发生侵限的机理;然后提出整体法和逐环法两种断面恢复方法... 【目的】针对隧道上台阶初支侵入断面界限的问题,探讨了隧道发生侵限的机理并提出一种断面恢复方法。【方法】首先从围岩的岩性、地下水条件等方面,分析了浙江省桐庐县仰天洞隧道发生侵限的机理;然后提出整体法和逐环法两种断面恢复方法,采用Midas GTS有限元软件对两种断面恢复方法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逐环法施工时围岩新增位移量小,隧道拱顶沉降累计值为6 mm,BC水平测线收敛累计值为5 mm;塑性区范围相比整体法明显减小;支护结构最大应力值为16.80 MPa,支护结构承受的应力虽较大但仍处于安全状态。这表明本支护结构能发挥更强的支护效果,逐环法是较优的断面恢复方法。【结论】研究成果可为类似隧道初支侵限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隧道 碳质泥岩 初支侵限 断面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盐体系钻穿水平多段碳质泥岩的试验应用
11
作者 张蔚 王磊 《新疆石油科技》 2013年第1期1-4,共4页
苏里格气田苏77区山32储层为河相沉积、低孔、低渗,水平段钻遇大段碳质泥岩易失稳、垮塌、井漏,且上有煤层、下有水层,压裂液易进入煤层影响压裂效果。为此,研究出一套既能钻穿大段碳质泥岩,又能有效保护气层的有机盐钻井液完井液体系,... 苏里格气田苏77区山32储层为河相沉积、低孔、低渗,水平段钻遇大段碳质泥岩易失稳、垮塌、井漏,且上有煤层、下有水层,压裂液易进入煤层影响压裂效果。为此,研究出一套既能钻穿大段碳质泥岩,又能有效保护气层的有机盐钻井液完井液体系,并在现场实施,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液 钻井 碳质泥岩 有机盐 水平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埋偏压碳质泥岩隧道施工技术研究
12
作者 薛金海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6年第2期101-103,138,共4页
文章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隧道位于洞口浅埋偏压、沟槽软弱碳质泥岩等不良地质隧道的工程实践,施工中运用了确定合理预留变形量、加强锁脚及临时仰拱(临时横撑)、洞内单层超前小导管注浆、全环钢拱架、仰拱、严格控制开挖步长、二衬紧跟... 文章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隧道位于洞口浅埋偏压、沟槽软弱碳质泥岩等不良地质隧道的工程实践,施工中运用了确定合理预留变形量、加强锁脚及临时仰拱(临时横撑)、洞内单层超前小导管注浆、全环钢拱架、仰拱、严格控制开挖步长、二衬紧跟掌子面等措施,解决了此类地质条件下隧道变形侵线、坍塌冒顶等技术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偏压 碳质泥岩 隧道工程 隧道变形侵线 坍塌冒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源地区古生界页岩气地质条件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余谦 程锦翔 +6 位作者 张海全 王正和 邓敏 赵安坤 刘伟 陆俊泽 杨贵来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20年第3期118-128,共11页
为了进一步探索我国西南地区的页岩气资源潜力,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中心对盐源地区开展公益性页岩气基础地质调查。在系统的地质调查和沉积学、石油地质学研究的基础上,对盐源地区进行页岩气地质条件分析。发现盐源地区早古生代发育志留... 为了进一步探索我国西南地区的页岩气资源潜力,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中心对盐源地区开展公益性页岩气基础地质调查。在系统的地质调查和沉积学、石油地质学研究的基础上,对盐源地区进行页岩气地质条件分析。发现盐源地区早古生代发育志留系龙马溪组和泥盆系坡脚组两套富有机质页岩层系。志留系龙马溪组以碳质硅质泥页岩和碳质粉砂质泥页岩为主,以富有机质、硅质含量高、笔石发育为主要特征,发育于深水陆棚环境中。泥盆系坡脚组以含钙质碳质泥岩和钙质碳质粉砂质泥岩为主,以富有机质、黏土含量高、竹节石发育为主要特征,主要发育于潟湖环境中。两套富有机质页岩层系均具有有机质含量高,沉积厚度大,热演化程度高,脆性指数较高,低孔低渗的特征。盐源地区发育大量宽缓向斜,具备较好的页岩气保存条件。在志留系稗子田组和泥盆系坡脚组的勘探获得了油气显示,表明盐源地区页岩气具备良好的勘探潜力,研究成果为区域油气勘探评价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碳质泥岩 志留系龙马溪组 泥盆系坡脚组 盐源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坂TBM开挖隧洞强膨胀性泥岩组份结构及力学特性 被引量:2
14
作者 尚彦军 章跃林 +2 位作者 孙元春 曲永新 曹小红 《新疆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49-256,共8页
TBM开挖中遇膨胀岩发生卡机等问题,是制约施工速度和机械安全的重要地质因素。针对大阪引水隧洞穿越中侏罗统西山窑组(J2x)泥质岩时发生多次卡机,刀盘被掩埋等问题,开展了泥质岩粘土矿物组份、微观结构研究。通过测试粉砂质泥岩、泥岩... TBM开挖中遇膨胀岩发生卡机等问题,是制约施工速度和机械安全的重要地质因素。针对大阪引水隧洞穿越中侏罗统西山窑组(J2x)泥质岩时发生多次卡机,刀盘被掩埋等问题,开展了泥质岩粘土矿物组份、微观结构研究。通过测试粉砂质泥岩、泥岩和碳质泥岩物理水理指标(比表面积、蒙脱石含量、干燥饱和吸水率),评价膨胀程度。据碳质泥岩工程力学参数(膨胀力、岩石强度)实验,得到力学强度。研究发现,J2x 3~J2x 43类泥质岩中,劈理化碳质泥岩为强膨胀岩,膨胀率为9.85%,膨胀力为250 kPa。挤压构造作用下,破劈裂发育和高蒙脱石含量(34.47%)决定了其强的膨胀特性。重塑样抗压强度0.36 MPa,属极软岩。基于此,采用二次加固、重型管片等变更设计方案,工程取得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M 西山窑组 碳质泥岩 膨胀 蒙脱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链子崖危岩体岩体结构及软弱夹层的工程地质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徐开祥 潘伟 林坚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1991年第3期44-55,共12页
链子崖危岩体为软基座层状结构体,基座为软弱的煤系地层并经大面积采空和回填。岩体以中厚层至厚层状灰岩为主。构造结构面对岩体进行切割分划。断层面构成了危岩体的主要侧边界,而经过反复挤压错动的软弱夹层构成了危岩体的不同底界,... 链子崖危岩体为软基座层状结构体,基座为软弱的煤系地层并经大面积采空和回填。岩体以中厚层至厚层状灰岩为主。构造结构面对岩体进行切割分划。断层面构成了危岩体的主要侧边界,而经过反复挤压错动的软弱夹层构成了危岩体的不同底界,而且也控制了主裂缝的发育与下切。作者根据软弱夹层的规模、特征和对危岩体的控制作用,对其进行了级别划分。在上述基础上,对危岩体进行了岩体工程地质单元的划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岩体 岩体结构 构造结构面 软弱夹层 采空区 煤系地层 碳质泥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南部下白垩统火石岭组煤岩气水平井安全钻井技术
16
作者 孙平涛 邢东洋 +1 位作者 欧歌 庞晓东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25年第1期66-71,共6页
松辽盆地南部下白垩统火石岭组煤岩气作为非常规油气资源,分布广、储量大,是常规天然气增储上产的重要接替资源。但是该区火石岭组碳质泥岩硬度高且微裂缝发育(多为水平裂缝),当井斜角超过88°时,碳质泥岩井壁会产生大量的大掉块,... 松辽盆地南部下白垩统火石岭组煤岩气作为非常规油气资源,分布广、储量大,是常规天然气增储上产的重要接替资源。但是该区火石岭组碳质泥岩硬度高且微裂缝发育(多为水平裂缝),当井斜角超过88°时,碳质泥岩井壁会产生大量的大掉块,钻具旋转过程无法将其破碎,且掉块很难被携带至地面,井筒清洁难度大,堆积在井底的掉块会在起下钻过程中造成遇阻甚至卡钻等井下事故,严重时需要封井侧钻。为此,开展了坍塌压力精确预测、钻井液性能优化及防卡措施制订等多项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借助岩心实验结果及测井数据通过软件建模,对碳质泥岩及煤岩的坍塌压力进行预测,并在导眼施工过程通过地破试验获得地层漏失压力,在此基础上设计钻井液密度,可为井壁提供有效的力学支撑;②通过强化钻井液封堵性、抑制性,并优化钻具组合、制订有针对性的防卡措施,能大幅度地降低卡钻风险,杜绝“卡死”情况发生,在应用过程中成功解决卡钻4次,有效预防卡钻8次,并且水平段长度由287 m延长至765 m,初步解决了该区钻遇碳质泥岩井段易卡钻的难题。结论认为,相关研究成果有助于加快对松辽盆地深层煤岩气勘探开发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质泥岩 水平井 卡钻 煤岩气 微裂缝发育 硬脆性泥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氩同位素用于库车坳陷天然气主力气源岩判识 被引量:14
17
作者 张殿伟 刘文汇 +2 位作者 郑建京 王晓锋 南青云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01-105,共5页
稀有气体是天然气中指示其地球化学特征的重要组分,放射成因氩(Arr)的年代积累效应广泛应用于同位素定年和天然气的气源对比。本文系统地讨论了40Ar的形成机理及其运移进入气藏的过程,利用40Ar的母体元素K在煤和煤系泥岩中的丰度差异,... 稀有气体是天然气中指示其地球化学特征的重要组分,放射成因氩(Arr)的年代积累效应广泛应用于同位素定年和天然气的气源对比。本文系统地讨论了40Ar的形成机理及其运移进入气藏的过程,利用40Ar的母体元素K在煤和煤系泥岩中的丰度差异,分析了以煤和煤系泥岩为母源的天然气40Ar/36Ar同位素组成上的不同,并利用这种差异对煤系中煤岩或煤系泥岩为源岩的天然气藏的主力源岩进行了判识,继而建立了利用氩同位素组成判识煤系烃源岩主力源岩的方法。利用此方法对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三叠系—侏罗系煤与煤系泥岩互层的烃源岩进行了探讨,数学计算结果表明该区主力源岩为煤系泥岩,煤对天然气藏的贡献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氩同位素组成 气源对比 碳质泥岩 库车坳陷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东地区下古生界固体沥青特征与油气成藏 被引量:8
18
作者 程宏岗 魏国齐 +4 位作者 冉启贵 伍大茂 刘立炜 肖中尧 桑洪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40-46,共7页
塔里木盆地东部地区下古生界固体沥青比较发育,由于固体沥青是原油裂解的产物,分析其特征和形成期次有助于了解该区油气的生成、运移历史。为此,研究了该区下古生界各地层中固体沥青的富集形式、产状、类型、含量及分布特征,将下古生界... 塔里木盆地东部地区下古生界固体沥青比较发育,由于固体沥青是原油裂解的产物,分析其特征和形成期次有助于了解该区油气的生成、运移历史。为此,研究了该区下古生界各地层中固体沥青的富集形式、产状、类型、含量及分布特征,将下古生界富含的固体沥青划分为源内沥青和储层沥青2种类型,并根据产状细分出7种类别。该区固体沥青含量整体上并不太高,源内沥青主要分布于碳质泥岩中,而储层沥青主要分布于碳酸盐岩中;层位上,下古生界主要以源内沥青为主,储层沥青仅见于该区东、西部上寒武统白云岩和中下奥陶统石灰岩中,沥青含量整体上以寒武系为最高。固体沥青形成期次研究结果表明,该区不同构造单元发育不同期次的固体沥青:①只受沉积埋藏作用而形成的单峰型沥青,主要分布在库尔勒鼻隆和罗布泊鼻隆西部地区;②受沉积埋藏及1期构造热事件影响而形成的双峰型沥青,主要分布在英吉苏凹陷及其东南部地区;③受沉积埋藏及2期构造热事件影响而形成的三峰型甚至多峰型沥青,主要分布在古城鼻隆和塔东低凸起。结论认为:塔东隆起区和斜坡区下古生界不但可能发育古油藏,而且原油发生多期裂解,晚期油气可能再次聚集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东部 固体沥青 早古生代 源内沥青 储层沥青 多峰型 碳质泥岩 原油裂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骅坳陷孔南地区孔二段时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建强 张建伟 +1 位作者 薛林福 孙晶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1-69,共9页
黄骅坳陷孔南地区孔二段采集碳质泥岩样品5块,用X-荧光和ICP-MS测定全岩常量、微量和稀土元素。用锶钡法(Sr/Ba)、硼镓法(B/Ga)、硼元素法(B)及碳氧同位素法对古盐度进行恢复,进而分析孔二段沉积时期的古气候环境和湖盆的封闭性,... 黄骅坳陷孔南地区孔二段采集碳质泥岩样品5块,用X-荧光和ICP-MS测定全岩常量、微量和稀土元素。用锶钡法(Sr/Ba)、硼镓法(B/Ga)、硼元素法(B)及碳氧同位素法对古盐度进行恢复,进而分析孔二段沉积时期的古气候环境和湖盆的封闭性,结果显示孔南地区孔二段时期为气候潮湿,降水丰富,半咸水-淡水的内陆封闭湖盆沉积。根据La-Th-Sc、Th-Sc-Zr/10判别图解和稀土元素特征显示,研究区构造背景为活动大陆边缘的坳陷盆地。本区泥岩低稀土元素(∑REE=135.14~190.6)、富轻稀土(LREE/HREE=9.44~10.96)、Eu负异常(δEu=0.54~0.71),暗示源区以花岗岩为主,也有沉积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质泥岩 古气候环境 封闭性 构造背景 黄骅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大利亚西北陆架中生界生储盖组合特征 被引量:16
20
作者 冯杨伟 屈红军 +3 位作者 张功成 范玉海 关利群 雷露 《海洋地质动态》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6-23,共8页
澳大利亚西北陆架是一个贫油富气的地区,在近年的勘探开发中显示出广阔的前景。区域上包含4个盆地和1个造山带:北卡那封盆地、柔布克盆地、布劳斯盆地、波拿巴盆地和帝汶—班达褶皱带。西北陆架油气绝大多数集中在中生界。中生界发育4... 澳大利亚西北陆架是一个贫油富气的地区,在近年的勘探开发中显示出广阔的前景。区域上包含4个盆地和1个造山带:北卡那封盆地、柔布克盆地、布劳斯盆地、波拿巴盆地和帝汶—班达褶皱带。西北陆架油气绝大多数集中在中生界。中生界发育4套主要烃源岩:三叠系湖相泥页岩、下—中侏罗统海相和海陆交互相碳质泥岩和煤系、上侏罗统海相页岩及下白垩统海相泥页岩;主要储集岩为中—上三叠统三角洲—边缘海相砂岩、下—中侏罗统砂岩、上侏罗统砂岩和白垩系砂岩;主要区域性盖层是下白垩统海相泥页岩。根据生储盖组合的沉积环境,主要发育海生海储海盖型和陆生陆储陆盖型两大生储盖组合类型。海生海储海盖型生储盖组合广泛分布于西北大陆架,是区域最重要的成藏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大利亚西北陆架 北卡那封盆地 碳质泥岩 区域性盖层 生储盖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