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素电极在空气中抗氧化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王传福 李国勋 《轻金属》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2期43-45,共3页
系统测定了不同温度下铝电解用碳素电极材料在空气中的氧化速度:选用了水溶液浸泡法提高碳素材料的抗氧化能力,测定不同溶液浸泡对碳素材料氧化速度的影响:(1)在氯化铝溶液中浸泡再放入氨水中浸泡后在500℃下其氧化速度仅为原来的十二... 系统测定了不同温度下铝电解用碳素电极材料在空气中的氧化速度:选用了水溶液浸泡法提高碳素材料的抗氧化能力,测定不同溶液浸泡对碳素材料氧化速度的影响:(1)在氯化铝溶液中浸泡再放入氨水中浸泡后在500℃下其氧化速度仅为原来的十二分之一左右;(2)在草酸铝溶液中浸泡后。电极在500℃下的氧化速度仅为原来的五分之一左右;(3)在氯化铝水溶液中浸泡后抗氧化性也有提高;(4)在草酸和Al(OH)_3悬浊液中浸泡后,反而加剧了氧化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素电极 氧化 浸泡 草酸铝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MAC的碳素电极螺纹加工车床数控化改造
2
作者 李丙才 曹勇 +2 位作者 李艳 邬再新 魏泰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9-42,共4页
针对普通车床加工大直径、大牙形碳素电极螺纹存在的精度和效率问题,根据车床加工锥螺纹的工作原理,采用旋风铣削的方式,构建基于PMAC的开放式数控系统,将CW61160普通车床改造为数控碳素电极螺纹加工专用机床,改造后的车床能完成程序解... 针对普通车床加工大直径、大牙形碳素电极螺纹存在的精度和效率问题,根据车床加工锥螺纹的工作原理,采用旋风铣削的方式,构建基于PMAC的开放式数控系统,将CW61160普通车床改造为数控碳素电极螺纹加工专用机床,改造后的车床能完成程序解释、计算插补、伺服控制等任务.通过实际生产检验,车床改造部分满足国家数控重型卧式车床精度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化改造 碳素电极 螺纹加工 PMA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DG-2大港石油焦生产优质碳素电极
3
作者 叶麟 任建疆 《生产技术与工艺管理》 2003年第4期22-25,共4页
本文论述了运用大港中硫石油焦替代大庆、抚顺焦生产电极的方法,有利于碳素行业生产电极提高质量、产量降低成本。
关键词 碳素电极 石油焦 硬质酸 接触角 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三元打造亚洲最大碳素电极生产基地
4
《中国石油和化工》 2008年第21期77-77,共1页
宁夏三元碳素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碳素电极项目,日前正式落户宁夏回族自治区平罗县。宁夏平罗县将成为亚洲地区最大的碳素电极生产基地,年产能将有望突破20万吨。
关键词 宁夏回族自治区 碳素电极 生产基地 亚洲地区 三元 平罗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氧化改性石墨毡电极对VO^(2+)/VO_2^+电对的催化活性 被引量:7
5
作者 李晓刚 黄可龙 +3 位作者 桑商斌 谭宁 刘素琴 陈立泉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084-1086,共3页
采用循环伏安和恒流充放电试验研究了电化学氧化改性石墨毡对VO2+/VO+2电对的催化活性,并利用XPS、FT-IR、SEM、BET对改性前后石墨毡碳纤维表面O/C、官能团变化、形貌和比表面积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电化学处理后,石墨毡表面的O/C比例由0... 采用循环伏安和恒流充放电试验研究了电化学氧化改性石墨毡对VO2+/VO+2电对的催化活性,并利用XPS、FT-IR、SEM、BET对改性前后石墨毡碳纤维表面O/C、官能团变化、形貌和比表面积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电化学处理后,石墨毡表面的O/C比例由0.085增加至0.15,增加的主要是C OOH官能团。石墨毡碳纤维表面被刻蚀,比表面积有所增大。采用改性的石墨毡作为电极组装的全钒液流电池在50mA/cm2电流密度下,电压效率达75.99%,电流效率达96.79%,经多次循环性能稳定。电极活性的提高归因于碳纤维表面C OOH官能团数目的增加和比表面积的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氧化还原电池 液流电池 石墨毡 电化学氧化 碳素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炭素电极敲击法无损检测专家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2
6
作者 曹晓琳 王双维 +2 位作者 魏志刚 高志华 侯英哲 《微计算机信息》 2009年第10期303-304,259,共3页
本文针对碳素电极内部损伤无损检测问题,结合实际生产经验,研究了敲击法炭素电极检测技术,并设计了以DSP为核心的测量子系统及以电脑为核心的训练母系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无损检测专家系统。系统对工件施加机械冲击后产生的声音信号预... 本文针对碳素电极内部损伤无损检测问题,结合实际生产经验,研究了敲击法炭素电极检测技术,并设计了以DSP为核心的测量子系统及以电脑为核心的训练母系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无损检测专家系统。系统对工件施加机械冲击后产生的声音信号预处理后,进行小波分析,将得到的小波特征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向量进行模式识别,用人类检测专家经验训练神经网络,最终形成智能专家系统,实现产品的无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素电极 敲击法 无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B_2碳胶/石墨复合电极性能研究
7
作者 谢中 张永健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1993年第S1期422-424,共3页
本文采用涂敷工艺制备TiB_2碳胶/石墨复合电极材料。实验测定了复合电极在常温和高温下的理化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复合电极在常温下具有较高的硬度和抗压、抗拉强度;高温下抗氧化烧蚀、耐熔盐电解质和熔融液态金属的侵蚀,抗热冲击性能优... 本文采用涂敷工艺制备TiB_2碳胶/石墨复合电极材料。实验测定了复合电极在常温和高温下的理化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复合电极在常温下具有较高的硬度和抗压、抗拉强度;高温下抗氧化烧蚀、耐熔盐电解质和熔融液态金属的侵蚀,抗热冲击性能优异。是一种性能优异的双电极材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素电极 复合材料 TiB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硅电炉用无铁自焙电极探讨
8
作者 何小云 《冶金丛刊》 2014年第5期46-48,共3页
本文详细介绍了工业硅电炉用无铁自焙电极的结构组成和优缺点,以及在生产应用中的好处和它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无铁自焙电极 工业硅碳素电极 石墨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碳素类电极的活化 被引量:6
9
作者 王刚 陈金伟 +3 位作者 朱世富 张洁 刘效疆 王瑞林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343-1355,共13页
近年来,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VRFB)作为一种新型的储能电池备受关注,作为VRFB的核心材料,电极的活化一直都是研究的热点。碳素类材料,如碳毡和石墨毡,以其低成本和高性能被广泛用作钒电池电极。通过活化处理增加碳素类电极表面的含氧... 近年来,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VRFB)作为一种新型的储能电池备受关注,作为VRFB的核心材料,电极的活化一直都是研究的热点。碳素类材料,如碳毡和石墨毡,以其低成本和高性能被广泛用作钒电池电极。通过活化处理增加碳素类电极表面的含氧、含氮官能团或引入各种催化剂可以显著提高V(Ⅴ)/V(Ⅳ)和V(Ⅲ)/V(Ⅱ)电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化学活性和可逆性,进而提高VRFB的总体性能,最终促进VRFB的商业化进程。本文综述了VRFB碳素类电极的氧化活化法、掺杂活化法和碳纳米催化剂活化法等几种常用活化方法的研究进展,并对VRFB碳素类电极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 碳素电极 氧化 掺杂 碳纳米催化剂 活化
原文传递
复杂空间曲面型嘴型腔的加工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剑飞 《中国重型装备》 2016年第1期46-48,共3页
介绍了碳素压机型嘴的加工技术,该型嘴为空间曲面,程序编制难,计算型面空间点较为复杂,切削工作量大,刀具磨损大,加工程序长,本文针对以上难点采用CAD/CAM编程,最终实现了复杂空间曲面的加工。
关键词 碳素挤压机 碳素电极 型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复履带板的新工艺
11
作者 李斌 《山东农机化》 1996年第2期22-22,共1页
拖拉机履带板的使用寿命主要由耳孔的磨损量确定。近来,研究出一种用熔化金属浇铸修复吊耳的新工艺:在吊耳磨损最大一边的耳孔壁上加工出工艺孔,把熔化的金属通过该孔浇铸到耳孔的磨损部分。工艺孔是在专门设计的设备上,用碳素电极烧出... 拖拉机履带板的使用寿命主要由耳孔的磨损量确定。近来,研究出一种用熔化金属浇铸修复吊耳的新工艺:在吊耳磨损最大一边的耳孔壁上加工出工艺孔,把熔化的金属通过该孔浇铸到耳孔的磨损部分。工艺孔是在专门设计的设备上,用碳素电极烧出的,孔的直径为10~12毫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履带板 耳孔 吊耳 工艺孔 新工艺 碳素电极 衬块 磨损部分 高频设备 熔化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sorptive Stripping Voltammetry of Ultra Trace Lanthanum(Ⅲ) Using an Alizarin S as Complexing Agent and Carbon Paste as Working Electrode
12
作者 Muji Harsini Handoko Darmokoesomo Alien Kholifah 《Journa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2010年第9期61-64,共4页
Ultra trace determination of lantanum(Ⅲ) has been studied by adsorptive stripping voltammetry methods using an alizarin S as complexing agent and carbon paste electrode as working electrode. The electrode was made ... Ultra trace determination of lantanum(Ⅲ) has been studied by adsorptive stripping voltammetry methods using an alizarin S as complexing agent and carbon paste electrode as working electrode. The electrode was made from mixed of carbon powder and paraffin in micropipette tip with diameter of 4 ram. This method consists of two steps. The first step is the formation and adsorptive accumulation of metal ion with chelator at the electrode surface. The second step is stripping the complex from the electrode surface into the solution. The stripping step generates current which is recorded as voltammogram. The optimum conditions of instrumental parameter obtained were accumulation potential of 600 mV, accumulation time of 120 seconds, and pH of solution of 5.5. In this research, the limit detection obtained was 2.3348 × 10^-12 M (3.24× 10^-11μg/L) with sensitivity of 16.52 (nA/10u M) and the precision of standard solution of La3+ with concentration of 2 × 10^-12 M, 4× 10^-12 M, 6 × 10^-12 M, 8 × 10^-12 M, and 10 × 10^-12M were 3.50%, 9.88%, 7.19%, 7.48% and 1.85% respectively. The linierity of this method is very good with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is 0.9780. Recovery percentage from La3+ with concentration of 6× 10^-12 M and 10 × 10^-12 M are 108.84% and 91.51%,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ltra trace analysis lanthanum(Ⅲ) alizarin S adsorptive stripping voltammetry carbon paste electrod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rbon Paste Electrodes for the Analysis of Some Agricultural Pollutants and Trace Metals
13
作者 Zs. Papp V. Guzsvany +1 位作者 I. Svancara K. Vytras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1年第1期85-92,共8页
The present work is concerned with the voltammetric application of unmodified tricresyl phosphate carbon paste electrode (TCP-CPE) and in situ bismuth-film modified tricresyl phosphate-based carbon paste electrode ... The present work is concerned with the voltammetric application of unmodified tricresyl phosphate carbon paste electrode (TCP-CPE) and in situ bismuth-film modified tricresyl phosphate-based carbon paste electrode (BiF-TCP-CPE). The TCP-CPE was examined with the main objective of using it for the differential pulse voltammetric analysis of some neonicotinoid insecticides in aqueous Britton-Robinson buffer solution pH 7.0 as supporting electrolyte. After comparing the performance of the TCP-CPE with that of silicone oil carbon paste electrod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imidacloprid, thiamethoxam and clothianidin was performed in model solutions and real samples (river water and commercial insecticide formulations). The in situ prepared BiF-TCP-CPE was tested for a simultaneous detection of selected heavy metal ions (Cd^2+ and Pb^2+) at a μg/dm^3 concentration level, using square wave anodic stripping voltammetric technique.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electrochemical pretreatments of the working electrode on the bismuth deposition and analyte signals were investigated. Film formation was studied at untreated, pre-cathodized and pre-anodized TCP-CPEs in the acetic buffer solution pH 4.6, containing 1 μg/cm^3 Bi (II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ricultural pollutants NEONICOTINOIDS heavy metals carbon paste electrode VOLTAMMETR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催化降解有机废水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4
作者 赵晓梅 谢正伟 +1 位作者 何平 戴可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27-133,共7页
有机废水毒性高、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较大,如何对它进行处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相对于传统处理方法,电化学法具有效率高、催化性好、反应易于控制等优点,被广泛地应用在有机废水处理方面。主要从电化学氧化、电化学还原、电解等几个... 有机废水毒性高、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较大,如何对它进行处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相对于传统处理方法,电化学法具有效率高、催化性好、反应易于控制等优点,被广泛地应用在有机废水处理方面。主要从电化学氧化、电化学还原、电解等几个方面介绍了电化学法对有机废水的催化降解现状,总结了不同电极材料对有机废水电化学催化降解性能的影响。寻找性价比高、寿命长的电极材料将是电化学法处理有机废水的主要方向,同时,电化学法与其他方法联用也将成为今后有机废水处理的主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废水 电催化 金属电极 碳素电极 涂层电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