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管护模式毛竹林碳氮分布特征及其耦合关系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广路 范少辉 +2 位作者 苏文会 肖复明 黄永南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18-222,共5页
以福建省永安市不同管护模式的毛竹林为研究对象,对毛竹林Ⅰ(挖笋+劈草)、Ⅱ(挖笋+劈草+专用肥)和Ⅲ(挖笋+劈草+专用肥+灌水)的碳氮分配格局及其耦合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毛竹林不同组分碳氮比差异较大,其排列顺序为竹秆>竹根&... 以福建省永安市不同管护模式的毛竹林为研究对象,对毛竹林Ⅰ(挖笋+劈草)、Ⅱ(挖笋+劈草+专用肥)和Ⅲ(挖笋+劈草+专用肥+灌水)的碳氮分配格局及其耦合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毛竹林不同组分碳氮比差异较大,其排列顺序为竹秆>竹根>竹蔸>竹枝>竹鞭>鞭根>竹叶,分别为293.64,223.11,163.83,158.53,128.97,93.04和41.73。管护模式不仅可以影响毛竹林碳氮年分配量,而且对碳氮比值也有重要影响。碳氮年分配量的排列顺序为Ⅱ>Ⅲ>Ⅰ,碳年分配量分别为31 130.42,23 152.67,14 466.17kg/(hm2.a),氮年分配量分别为264.19,210.53,104.06kg/(hm2.a),且其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碳氮比的排列顺序为Ⅰ>Ⅲ>Ⅱ,分别为139.67,129.10,117.83,林分Ⅰ碳氮比显著高于林分Ⅱ和Ⅲ,Ⅱ和Ⅲ之间差异不显著。土壤中碳氮随着经营强度的增加呈降低趋势,而碳氮比呈增加趋势。3种管护模式毛竹林地土壤碳氮比在24~38之间,说明3种管护模式林地微生物分解能力较强,林地肥力较好。毛竹林年分配碳氮量以及土壤中碳氮元素含量存在着很强的耦合性,碳氮元素之间的耦合关系可以用一次线性模型来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护模式 毛竹林 碳氮分配格局 耦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树细根碳、氮含量的季节动态及代际差异 被引量:16
2
作者 王延平 许坛 +4 位作者 朱婉芮 王华田 张光灿 李传荣 姜岳忠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268-3276,共9页
研究杨树人工林1-5级根序细根内碳、氮及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季节动态,对比了杨树细根碳氮分配格局的代际差异,以期建立细根生长和功能变化与连作人工林生产力衰退的联系.结果表明:杨树细根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随根序显著增... 研究杨树人工林1-5级根序细根内碳、氮及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季节动态,对比了杨树细根碳氮分配格局的代际差异,以期建立细根生长和功能变化与连作人工林生产力衰退的联系.结果表明:杨树细根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随根序显著增加,而氮含量显著减少.细根中全C和NSC含量与全N存在显著相关性.细根碳氮含量的变化在根序间的解释量占98.2%,而在代际间仅为1.7%.杨树不同根序细根均在生长季具有较高的碳含量和较低的氮含量,且碳、氮及NSC含量在代际间随季节差异显著,但C∶N差异不显著,根序与季节对细根碳氮含量存在显著交互效应.杨树低级细根C∶N约为20∶1,高级根则大于30∶1.细根C∶N在生长季(7和9月)显著低于其他季节,NSC含量在11月最高.连作人工林杨树细根的碳氮分配格局与细根根序具有较强的耦合性,NSC和C∶N在指示细根周转和调控细根季节性生长中具有重要生态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人工林 生产力衰退 细根根序 碳氮分配格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