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汽轮机高压喷嘴的失效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周海芳 张琼 蔡传荣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23-25,共3页
通过光学、电子显微分析手段与力学性能检验,证明喷嘴材料本身化学成分不当及受水蒸气夹杂物和小水滴冲蚀作用是造成喷嘴断裂的主要原因。本文还对提高其使用寿命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失效分析 喷嘴 碳化物偏聚 汽轮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钴高强高韧钢中奥氏体相价的电子结构 被引量:1
2
作者 耿平 刘静 董丽娜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820-823,共4页
利用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EET)对无钴高强高韧钢奥氏体中含碳与不含碳晶胞的价电子结构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得到含碳晶胞的nA值大于不含碳晶胞的nA值,故在相的转变中主要考虑含碳晶胞的影响·在含碳晶胞中合金元素Ni,Si,Cr,M... 利用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EET)对无钴高强高韧钢奥氏体中含碳与不含碳晶胞的价电子结构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得到含碳晶胞的nA值大于不含碳晶胞的nA值,故在相的转变中主要考虑含碳晶胞的影响·在含碳晶胞中合金元素Ni,Si,Cr,Mo与碳原子形成偏聚区,且Ni,Si与C的结合力比Cr,Mo的大,偏聚区能降低C的扩散能力,阻碍位错运动,推迟马氏体相变;使基体中保持高度的位错,也会导致材料中有一定数量的残余奥氏体,并细化奥氏体晶粒,使转变的马氏体尺寸减小,这对材料的韧性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钴高强高韧钢 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EET) 价电子结构 晶胞 碳化物偏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Cr2W8V钢穿孔顶头表面开裂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梁建山 于波 +1 位作者 李学进 赵旭东 《钢管》 CAS 2007年第5期57-60,共4页
3Cr2W8V钢经过锻造、机加工、热处理等工序制作成穿孔顶头,部分顶头在使用前出现了表面裂纹。通过对裂纹的宏观形貌、微观形貌的分析,发现穿孔顶头用原材料在冶炼过程中生成的局域性的共晶碳化物偏聚,在顶头锻造过程中随着变形量的增大... 3Cr2W8V钢经过锻造、机加工、热处理等工序制作成穿孔顶头,部分顶头在使用前出现了表面裂纹。通过对裂纹的宏观形貌、微观形貌的分析,发现穿孔顶头用原材料在冶炼过程中生成的局域性的共晶碳化物偏聚,在顶头锻造过程中随着变形量的增大而导致了表面裂纹的产生。指出使用3Cr2W8V钢制作穿孔顶头应合理控制碳化物的不均匀度并充分锻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孔顶头 3CR2W8V钢 表面裂纹 碳化物偏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火温度对不同淬火处理0.6C超级贝氏体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孙林 洪振军 +4 位作者 胡坤 苏震 徐新乐 金阳 董达善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54-59,共6页
分析了不同回火温度下等温盐浴和淬火-配分-回火(Q-P-T)工艺处理0.6C超级贝氏体钢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经230℃×10 h+320℃×7 h两步法等温淬火处理后,试样在360~500℃温度区间出现明显的第二类回火脆性,而Q-P-T试... 分析了不同回火温度下等温盐浴和淬火-配分-回火(Q-P-T)工艺处理0.6C超级贝氏体钢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经230℃×10 h+320℃×7 h两步法等温淬火处理后,试样在360~500℃温度区间出现明显的第二类回火脆性,而Q-P-T试样回火脆性温度区间为450~470℃,经Q-P-T工艺处理后,回火脆性温度区间明显变窄,试样力学性能全面提高。利用SEM、TEM、XRD等手段对显微组织进行表征,揭示了Q-P-T试样优于等温处理的两个主要因素:经Q-P-T工艺处理后,微观组织更为细化,随着亚晶界的增多,组织稳定性进一步增强,碳化物晶界偏聚受到阻碍,难以连接成网状,故经Q-P-T工艺处理后试样第二类回火脆性区间极大缩小;经Q-P-T工艺处理后薄膜状残留奥氏体含量增大,奥氏体更为稳定,有利于减弱第二类回火脆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贝氏体钢 Q-P-T工艺 第二类回火脆性 碳化物偏聚 薄膜状残留奥氏体
原文传递
不同热处理制度下对采用渗碳法显示奥氏体晶粒度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李立 肖飞虎 +2 位作者 王世林 陈列 赵海东 《青海科技》 2010年第1期23-25,共3页
奥氏体本质晶粒度大小是钢材重要的质量指标。本文通过对4种不同化学成分的低碳钢进行不同热处理实验,找到了高效合理的渗碳法显示奥氏体晶粒度的热处理工艺。
关键词 热处理工艺 渗碳法 奥氏体晶粒度 碳化物偏聚 钢材质量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r15钢旋压轧辊表面失效原因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乐庸志 钱国钢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CAS 2011年第8期531-533,共3页
通过宏观分析、化学成分分析、硬度测试、金相检验、断口分析以及能谱分析等方法对某批GCr15钢旋压轧辊的早期表面崩裂剥落失效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由于旋压轧辊钢材中的碳化物发生了偏聚,呈链状和长条状分布,增加了轧辊的脆性,... 通过宏观分析、化学成分分析、硬度测试、金相检验、断口分析以及能谱分析等方法对某批GCr15钢旋压轧辊的早期表面崩裂剥落失效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由于旋压轧辊钢材中的碳化物发生了偏聚,呈链状和长条状分布,增加了轧辊的脆性,降低了轧辊的疲劳寿命,从而导致轧辊在使用一轮后就在受力最大区域出现了表面崩裂剥落现象,发生接触疲劳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R15钢 轧辊 表面崩裂剥落 碳化物偏聚 失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发动机球轴承外圈剥落机理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李青 杨纯辉 +4 位作者 佟文伟 陈春盛 张倩 韩振宇 王理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13,共4页
针对航空发动机球轴承外圈滚道发生的剥落故障,利用视频显微镜、扫描电镜等设备对剥落外圈滚道表面进行宏、微观观察和分析,明确故障外圈的剥落性质为滚动接触疲劳。在滚道剥落起始位置存在严重的碳化物偏聚现象,在未剥落区存在大量由... 针对航空发动机球轴承外圈滚道发生的剥落故障,利用视频显微镜、扫描电镜等设备对剥落外圈滚道表面进行宏、微观观察和分析,明确故障外圈的剥落性质为滚动接触疲劳。在滚道剥落起始位置存在严重的碳化物偏聚现象,在未剥落区存在大量由于基体碳化物脱落所致的麻坑,在滚道表面局部可见机加过程中混入的氧化铝颗粒,导致表面划伤和剥落。经分析表明:碳化物偏聚及残留的氧化铝颗粒是引起轴承外圈剥落的主要原因。建议在原材料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碳化物的形状、尺寸及分布状态,避免碳化物偏聚,同时在机加过程中优化磨削加工、表面清洗等工艺,消除滚道表面残留的氧化铝颗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轴承 疲劳剥落 滚动接触疲劳 碳化物偏聚 氧化铝颗粒 航空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s of hot compression on carbide precipitation behavior of Ni-20Cr-18W-1Mo superalloy
8
作者 韩寅奔 薛祥义 +2 位作者 张铁邦 胡锐 李金山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11期2883-2891,共9页
The effect of hot compression on the grain boundary segregation and precipitation behavior of M6C carbide in theNi-20Cr-18W-1Mo superalloy was investigated by thermomechanical simulator, scanning electronic microscope... The effect of hot compression on the grain boundary segregation and precipitation behavior of M6C carbide in theNi-20Cr-18W-1Mo superalloy was investigated by thermomechanical simulator, scanning electronic microscope (SEM) and X-raydiffraction (XRD).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amount of M6C carbides obviously increases in the experimental alloy after hotcompression. Composition analyses reveal that secondary M6C carbides at grain boundaries are highly enriched in tungsten.Meanwhile, the secondary carbide size of compressive samples is 3?5 μm in 10% deformation degree, while the carbide size ofundeformed specimens is less than 1 μm under aging treatment at 900 and 1000 ℃. According to the thermodynamic calculationresults, the Gibbs free energy of γ-matrix and carbides decreases with increase of the compression temperature, and the W-rich M6Ccarbide is more stable than Cr-rich M23C6. Compared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t is found that compressive stress accelerates theW segregation rate in grain boundary region, and further rises the rapid growth of W-rich M6C as compared with the undeformedo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20Cr-18W-1Mo superalloy hot compression grain boundary segregation carbide precipit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锻钢冷轧工作辊辊面缺陷形成原因分析
9
作者 缪军红 王永 沈鹏杰 《现代冶金》 CAS 2020年第2期54-56,共3页
某六辊冷连轧机工作辊表面超声波探伤时发现100%波高缺陷波,采用XRF-1800型荧光光谱仪、ZEISS-AXIO金相显微镜、Keyence VE9800型扫描电镜对表面缺陷进行了化学成分、显微组织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辊身表面发现的表面波缺陷一类为炼钢时... 某六辊冷连轧机工作辊表面超声波探伤时发现100%波高缺陷波,采用XRF-1800型荧光光谱仪、ZEISS-AXIO金相显微镜、Keyence VE9800型扫描电镜对表面缺陷进行了化学成分、显微组织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辊身表面发现的表面波缺陷一类为炼钢时形成的气孔,一类是块状碳化物脱落形成的凹坑,均为轧辊坯制造过程中形成的缺陷。为避免该类问题的产生,一方面需进一步提升钢水的纯净度,另一方面需关注钢水凝固过程和热锻后热处理过程,防止碳化物的偏聚和大块状碳化物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轧辊 表面缺陷 气孔 碳化物偏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