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GC×GC/TOFMS)用于烟叶中挥发、半挥发性碱性化合物的组成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李海锋 钟科军 +10 位作者 路鑫 白长敏 黄建国 鹿洪亮 马晨菲 朱书奎 孔宏伟 赵明月 谢剑平 牛森 许国旺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8期1897-1903,共7页
建立了烟叶中挥发性、半挥发性碱性化合物组成研究的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GC×GC/TOFMS)分析方法,并用所建立的方法对香料烟中碱性化合物进行了表征.对比了一维气相色谱和全二维色谱方法用于烟叶碱性组分组成分析的效果.一... 建立了烟叶中挥发性、半挥发性碱性化合物组成研究的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GC×GC/TOFMS)分析方法,并用所建立的方法对香料烟中碱性化合物进行了表征.对比了一维气相色谱和全二维色谱方法用于烟叶碱性组分组成分析的效果.一维色谱质谱方法共鉴定出45种碱性化合物.用所建立的全二维气相色谱方法,采用TOFMS谱图库检索结合全二维特有的包含结构信息的二维谱图,通过族分离和结构谱图鉴定,鉴定出了香料烟中挥发性、半挥发性碱性组分共92种.包括吡咯类化合物6种,吡啶类化合物39种,吡嗪类化合物10种,苯胺类化合物11种,喹啉类化合物11种,吲哚类4种和其他类化合物11种.同时对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在二维气相色谱上的分布模式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全二维色谱飞行时间质谱的高分辨率和特有的定性手段适合于烟叶这类复杂植物体系的化学组成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叶 碱性化合物 全二维气相色谱(GC×GC) 飞行时间质谱(TOF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锆固定相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碱性化合物的离解常数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庆合 张维冰 +1 位作者 李彤 张玉奎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51-554,共4页
研究了烷基键合氧化锆微球固定相(C12-ZrO2)的化学稳定性及其对碱性化合物的色谱保留特征,发现C12-ZrO2在pH为2~12时稳定,碱性化合物在该固定相上为典型的反相色谱保留机理.基于对碱性化合物的保留因子与流动相pH关系的考察,建立了碱... 研究了烷基键合氧化锆微球固定相(C12-ZrO2)的化学稳定性及其对碱性化合物的色谱保留特征,发现C12-ZrO2在pH为2~12时稳定,碱性化合物在该固定相上为典型的反相色谱保留机理.基于对碱性化合物的保留因子与流动相pH关系的考察,建立了碱性化合物离解常数的测定方法.测定了13种典型芳香胺和吡啶衍生物的离解常数,与文献结果对比,其差值在-0.27~0.35 pH单位范围内,说明该方法能够用于碱性化合物离解常数的快速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离解常数 碱性化合物 十二烷基键合氧化锆固定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键合硅胶固定相HPLC分离碱性化合物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来生 许丽丽 +1 位作者 杨汉荣 刘妙芬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5-100,共6页
研究了11种碱性化合物在姜黄素键合硅胶固定相(CCSP)上的色谱行为,以ODS为参比,考察了流动相中甲醇含量、pH值对CCSP分离碱性物质的影响及CCSP的亲硅醇基活性,探讨了碱性物质在新固定相上的保留机理。结果表明,用不加缓冲盐的甲醇(含量... 研究了11种碱性化合物在姜黄素键合硅胶固定相(CCSP)上的色谱行为,以ODS为参比,考察了流动相中甲醇含量、pH值对CCSP分离碱性物质的影响及CCSP的亲硅醇基活性,探讨了碱性物质在新固定相上的保留机理。结果表明,用不加缓冲盐的甲醇(含量分别为55%、40%、30%水)-二元流动相,未经封尾处理的姜黄素键合固定相能实现三组碱性化合物的基线分离。在相同色谱条件下,与ODS柱相比,CCSP对碱性物质具有较高的选择性,且N,N-二甲基苯胺和β-萘胺、N-甲苯胺和间硝基苯甲醛的洗脱顺序与ODS不一致,说明二者的保留机理有差异。新固定相对碱性化合物的分离除与疏水作用有关外,还与nπ-和π-π作用、偶极-偶极作用、氢键作用和电荷转移等作用有关。新固定相对碱性化合物分离具有两大优势:一是由于其较弱的疏水性和多种作用位点,有利于碱性化合物的快速分离;二是偶联剂间隔臂的屏蔽作用和配体的立体保护效应使硅醇基效应得到有效抑制,使得用单纯的甲醇-水流动相就能得到比在ODS上更对称的峰形,且碱性化合物的容量因子k′均随甲醇含量的增大而减小,并未出现"U"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姜黄素键合硅胶固定相 碱性化合物 色谱保留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八烷基键合硅胶的原子层沉积法封尾及其在碱性化合物分离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郭志强 陈磊 万谦宏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572-1576,共5页
采用原子层沉积法对十八烷基键合硅胶进行端基封尾。以六甲基二硅氮烷为封端试剂,在250℃下与键合硅胶样品反应6h,制备了对碱性化合物具有高惰性的反相色谱填料。分别以吡啶/苯酚和萘/阿米替林为分子探针,考察了经原子层沉积法和传统液... 采用原子层沉积法对十八烷基键合硅胶进行端基封尾。以六甲基二硅氮烷为封端试剂,在250℃下与键合硅胶样品反应6h,制备了对碱性化合物具有高惰性的反相色谱填料。分别以吡啶/苯酚和萘/阿米替林为分子探针,考察了经原子层沉积法和传统液相有机溶剂法封尾处理的十八烷基键合硅胶的色谱性能,并与商品十八烷基硅胶Zorbax SB-C18和Kromasil C18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原子层沉积法封尾的十八烷基硅胶对碱性化合物的分离特性明显优于传统液相法,其色谱性能已超过Zorbax SB-C18,与Kromasil C18相当。本方法无需有机溶剂,操作简便,反应耗时短,易于放大生产,封尾反应完全,应用前景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液相色谱 十八烷基键合硅胶 端基封尾 原子层沉积法 碱性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埋”极性官能团固定相对碱性化合物分离的热力学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黄晓佳 王俊德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U09期127-130,共4页
以苯、吡啶、尼古丁和普鲁卡因为探测因子,考察了酰胺型、胺型、醚型和酯型4种“包埋”极性官能团的新型键合固定相对碱性化合物在流动相pH值分别为3·0和7·0时的热力学焓变。实验结果表明,新型固定相由于烷基分子链中“嵌入... 以苯、吡啶、尼古丁和普鲁卡因为探测因子,考察了酰胺型、胺型、醚型和酯型4种“包埋”极性官能团的新型键合固定相对碱性化合物在流动相pH值分别为3·0和7·0时的热力学焓变。实验结果表明,新型固定相由于烷基分子链中“嵌入”极性官能团,因此在流动相pH为3·0时温度对碱性溶质的保留影响相互差异较大。在流动相pH为7·0时,根据Van′t Hoff方程计算出4种待测物质从流动相转移到固定相上的ΔH0,从ΔH0的绝对值大小、相关系数以及实际的分离效果可以发现,在分离强碱性物质时,若实验条件一样,则分离效果是酰胺型和胺型>酯型固定相>醚型固定相,但它们均优于传统的固定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固定相 热力学 碱性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化合物或有机提取物处理的大麦对淀粉体外消化部位和消化程度的影响
6
作者 张田 马翠萍 陈红霞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2-76,共5页
本研究通过两个体外试验评估了碱性化合物和有机提取物处理大麦粒对淀粉含量和消化性能的影响。第一项研究采用非线性模型体外瘤胃发酵评估干物质、粗蛋白质和淀粉的降解,非线性模型为D(t)=D(i)·e^(-kd·时间)+I,其中D(t)=消... 本研究通过两个体外试验评估了碱性化合物和有机提取物处理大麦粒对淀粉含量和消化性能的影响。第一项研究采用非线性模型体外瘤胃发酵评估干物质、粗蛋白质和淀粉的降解,非线性模型为D(t)=D(i)·e^(-kd·时间)+I,其中D(t)=消化残留物,D(i)=可能消化部分,kd=消化速率常数,i=不可消化部分。第二个研究利用原位移动尼龙袋测定干物质、粗蛋白质和淀粉在瘤胃液和过瘤胃液中的降解情况。结果 :碱性化合物和有机提取物处理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了粗蛋白质含量(P <0.05)。石莼提取物较其他组显著提高淀粉含量(P <0.05)。氢氧化钠、明矾和甜菜粕提取物组显著提高蛋白质消化速率常数(P <0.05),明矾处理组淀粉消化速率常数显著提高4%(P <0.05),苜蓿草提取物处理组淀粉消化速率常数显著提高2%(P <0.05)。明矾和甜菜粕提取物处理组较其他组显著提高了淀粉的不可消化部分(P <0.05)。经处理的大麦在过瘤胃液和总肠道的粗蛋白质和淀粉降解有显著性差异(P <0.05)。石莼提取物处理的大麦瘤胃粗蛋白质降解显著高于其他组(P <0.05)。对照组、氢氧化钠和氨盐处理组较甜菜粕提取物和石莼提取物组显著降低了瘤胃液粗蛋白质降解(P <0.05),而对照组、氨盐和甜菜粕提取物组较氢氧化钠、苜蓿草提取物和石莼提取物组显著降低了总消化道粗蛋白质降解(P <0.05)。结论 :碱性化合物和有机提取物对大麦的降解有一定促进作用。此外,用明矾和甜菜粕提取物处理大麦可改变淀粉的消化部位,延长蛋白质和淀粉的消化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化合物 有机提取物 大麦 淀粉 消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内嵌三嗪环酰胺极性基团新型固定相的制备及其在碱性化合物分离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沈从华 李萍 +4 位作者 唐涛 孙元社 雷武 王风云 李彤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35-1039,共5页
以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为偶联剂,三聚氯氰为反应物,采用固液表面连续反应法,依次与乙二胺、十二酰氯进行亲核取代反应,制备了一种嵌入三嗪环酰胺极性基团的新型反相色谱固定相,并采用元素分析法进行了表征。用制备的固定相装填色谱柱... 以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为偶联剂,三聚氯氰为反应物,采用固液表面连续反应法,依次与乙二胺、十二酰氯进行亲核取代反应,制备了一种嵌入三嗪环酰胺极性基团的新型反相色谱固定相,并采用元素分析法进行了表征。用制备的固定相装填色谱柱,以商品化C18色谱柱作为参考,对比考察了碱性化合物的分离情况。结果表明,极性三嗪环酰胺基团被成功地键合到硅胶表面,连续制备3次所得固定相的C、N、H含量的最大相对偏差均小于5%,说明制备工艺重现性良好;用制备的固定相装填的色谱柱分离5种苯胺类、4种吡啶类碱性化合物的选择性好,峰形对称。该结果为进一步推进该新型固定相的商品化提供了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固定相 三嗪环酰胺 制备 应用 碱性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化合物对甲基叔丁基醚生产的影响及处理
8
作者 张靖 王海滨 《石油化工技术与经济》 2013年第5期54-57,共4页
分析了影响甲基叔丁基醚装置正常生产的原料因素,对原料中碱性化合物的产生原因进行了介绍。根据原料来源及其性质特点,优化了工艺流程并采取相应的预处理措施,原料质量得到了有效控制,保证了甲基叔丁基醚生产装置长周期稳定运行。
关键词 甲基叔丁基醚 碱性化合物 预处理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空-程序升温气化-气相色谱-氮化学发光检测器/质谱法测定雪茄烟叶中13种碱性香味化合物的含量
9
作者 李俊杰 周妍 +4 位作者 焦亮 戚大伟 费婷 吴达 刘百战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85-1092,共8页
提出了顶空-程序升温气化-气相色谱-氮化学发光检测器/质谱法(HS-PTV-GC-NCD/MS)测定雪茄烟叶中13种碱性香味化合物含量的方法,并与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质谱库匹配,鉴定出39种碱性香味化合物。雪茄烟叶于40℃烘干10 h,研磨... 提出了顶空-程序升温气化-气相色谱-氮化学发光检测器/质谱法(HS-PTV-GC-NCD/MS)测定雪茄烟叶中13种碱性香味化合物含量的方法,并与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质谱库匹配,鉴定出39种碱性香味化合物。雪茄烟叶于40℃烘干10 h,研磨过80目(0.178 mm)筛,取过筛后的烟末样品0.5 g置于15 mL离心管中,加入含5%(质量分数)氢氧化钠的饱和氯化钠溶液5 mL和20.0 mg·L^(-1)乙醇胺内标溶液20μL,于25℃振荡萃取0.5 h,以转速4500 r·min^(-1)离心10 min,取上清液过0.45μm水相滤膜,取2 mL滤液置于20 mL顶空瓶中,在DB-WAX色谱柱上按照柱升温程序分离,NCD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3种碱性香味化合物的质量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与对应的NCD峰面积与内标的NCD峰面积比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0.60~2.99μg·kg^(-1);按照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为72.0%~103%,日内和日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均小于10%;方法用于分析不同产地的雪茄烟叶样品,13种碱性香味化合物均被检出,检出量为0.9~5050.4μg·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空-程序升温气化 气相色谱法 氮化学发光检测器 质谱法 雪茄烟叶 碱性香味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及含硫化合物对十溴联苯醚热降解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芃岩 高兰 +2 位作者 张雅婧 李占圣 李牧原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658-2663,共6页
将十溴联苯醚(BDE-209)于400~600℃的温度范围内进行热降解,利用GC、GC/MS对产物种类及含量变化进行分析,讨论了温度、时间、碱性化合物和含硫化合物对BDE-209降解以及对溴代二噁英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和时间均是BDE-209热降解和... 将十溴联苯醚(BDE-209)于400~600℃的温度范围内进行热降解,利用GC、GC/MS对产物种类及含量变化进行分析,讨论了温度、时间、碱性化合物和含硫化合物对BDE-209降解以及对溴代二噁英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和时间均是BDE-209热降解和生成溴代二噁英的重要影响因素;热降解40min时,450℃条件下溴代二噁英生成量最多;产物种类证实碱性化合物通过与BDE-209脱溴形成的HBr反应促进降解,且可抑制二噁英的生成;含硫化合物的添加同样促进BDE-209降解,抑制二噁英的形成,其详细的抑制机理有待进一步确定,BDE-209的降解反应有两种情况,即苯环上的脱溴反应和醚键的断裂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溴代二噁英 十溴联苯醚 热降解 碱性化合物 含硫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化蜡油中碱性氮化合物的ESI FT-ICR MS表征及其催化裂化反应特性 被引量:14
11
作者 陈小博 沈本贤 +1 位作者 孙金鹏 山红红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2-27,共6页
利用盐酸-乙醇溶液对焦化蜡油(CGO)中的碱性氮化合物进行了萃取分离,采用电喷雾-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仪(ESI FT-ICR MS)对CGO及其盐酸抽提物中的碱性氮化合物进行了表征,并在小型提升管催化裂化实验装置上,考察了碱性氮化合物的... 利用盐酸-乙醇溶液对焦化蜡油(CGO)中的碱性氮化合物进行了萃取分离,采用电喷雾-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仪(ESI FT-ICR MS)对CGO及其盐酸抽提物中的碱性氮化合物进行了表征,并在小型提升管催化裂化实验装置上,考察了碱性氮化合物的催化裂化反应特性。结果表明:CGO中的碱性氮化合物以N1类化合物为主,主要是带烷基或环烷基侧链的喹啉类和苯并喹啉类衍生物;在催化裂化条件下,萃取出的碱性氮化合物仍具有一定的催化裂化性能,但转化率较低,主要发生烷基侧链、环烷基侧链以及联苯桥键的断裂反应,较高含量的碱性氮化合物和多环芳烃是导致其转化率低、产物分布差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化蜡油 碱性化合物 ESI FT-ICR MS 催化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酸络合萃取脱除焦化蜡油中碱性氮化合物的研究 被引量:18
12
作者 凌昊 沈本贤 +1 位作者 高玉延 陈新忠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28-31,共4页
为了降低焦化蜡油(CGO)中碱性氮化合物含量,防止碱性氮化合物毒害催化裂化和催化重整催化剂,在实验室条件下考察了不同萃取时间、温度、剂油体积比和甲酸含量等工艺条件对甲酸络合萃取脱除CGO中碱性氮化合物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50... 为了降低焦化蜡油(CGO)中碱性氮化合物含量,防止碱性氮化合物毒害催化裂化和催化重整催化剂,在实验室条件下考察了不同萃取时间、温度、剂油体积比和甲酸含量等工艺条件对甲酸络合萃取脱除CGO中碱性氮化合物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50℃、剂油体积比为1:5、萃取时间1min、甲酸含量98%的条件下,CGO抽余油中的碱性氮化合物含量降低到了49.75μg/g,抽余油收率达到9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化 蜡油 碱性化合物 催化裂化 石油产品 甲酸 络合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孔径阳离子交换树脂用于富集白酒中碱性含氮化合物的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陆懋荪 关家锐 +1 位作者 尹佩玉 李作海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334-337,共4页
采用大孔径阳离子交换树脂富集白酒中碱性含氮化合物,研究了影响回收率的各种因素并予以改进,使几种低挥发性吡嗪化合物的回收率达80%以上。用本法富集和气相色谱分离定量测定了几种酱香型白酒中吡嗪化合物的含量。
关键词 白酒 碱性含氮化合物 吡嗪化合物 富集 大孔径阳离子交换树脂 气相色谱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除催化裂化柴油中碱性氮化合物的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陈文艺 王海彦 马骏 《炼油设计》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2-54,共3页
考察了不同条件下吸附剂对碱性氮化合物吸附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当吸附剂的载酸量为 30 % ,烘干温度为 10 5℃ ,焙烧温度为 2 40℃ ,焙烧时间 4h条件下 ,吸附剂的吸附能力最大。在常压、反应温度为 10 0℃ ,空速为 1.0h- 1 的条... 考察了不同条件下吸附剂对碱性氮化合物吸附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当吸附剂的载酸量为 30 % ,烘干温度为 10 5℃ ,焙烧温度为 2 40℃ ,焙烧时间 4h条件下 ,吸附剂的吸附能力最大。在常压、反应温度为 10 0℃ ,空速为 1.0h- 1 的条件下 ,吸附剂最大处理量为 75 .6 2mL/mL ;经处理后的柴油的质量有明显改善 ,色度号由 2 1降到 6 ,吸附剂可经过溶剂再生后反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化合物 脱除 催化裂化 柴油 吸附性 磷酸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酸性水溶液洗涤脱除碱性氮化合物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发起 吴惠忠 《辽宁化工》 CAS 2002年第11期485-486,499,共3页
介绍碱性氮化合物对油品质量和加工过程影响 ,加氢精制脱碱性氮效率和存在问题 ,研制开发出二氧化碳酸性水溶液洗涤脱除碱性氮新技术 ,可将油品中碱性氮化合物分离出来 ,洗涤柴油脱碱氮率平均达 65 %以上 ,提高了油品安定性 ,本技术可... 介绍碱性氮化合物对油品质量和加工过程影响 ,加氢精制脱碱性氮效率和存在问题 ,研制开发出二氧化碳酸性水溶液洗涤脱除碱性氮新技术 ,可将油品中碱性氮化合物分离出来 ,洗涤柴油脱碱氮率平均达 65 %以上 ,提高了油品安定性 ,本技术可以脱除碱性氮后再进行加氢精制是劣质油加工的一个新途径 ,此方法工艺简单 ,投资少 ,成本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化柴油 二氧化碳 酸性水溶液 洗涤 脱除 碱性化合物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SI FT-ICR MS对焦化蜡油窄馏分及其催化裂化液体产物中碱性含氮化合物的表征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少杰 陈小博 +1 位作者 刘熠斌 杨朝合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48-853,共6页
利用实沸点蒸馏装置对辽河焦化蜡油进行窄馏分切割,并利用电喷雾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对窄馏分及其催化裂化液体产物中的碱性含氮化合物进行表征,分别获得随馏分沸点的升高碱性含氮化合物的分布规律和在反应过程中的迁移规律。结... 利用实沸点蒸馏装置对辽河焦化蜡油进行窄馏分切割,并利用电喷雾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对窄馏分及其催化裂化液体产物中的碱性含氮化合物进行表征,分别获得随馏分沸点的升高碱性含氮化合物的分布规律和在反应过程中的迁移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窄馏分中都以N1类碱性含氮化合物为主,N1O1类次之,其它类型的相对丰度均较低;随馏分沸点的升高,DBE>10的N1类碱性含氮化合物的总相对丰度明显增加,但其侧链所含碳原子数逐渐减小;DBE<10的N1类碱性含氮化合物的总相对丰度变化不大,但其侧链所含碳原子数显著增加;经过催化裂化反应,不同窄馏分所得液体产物中N1类碱性含氮化合物的结构分布差异显著变小,DBE<10的N1类碱性含氮化合物对催化剂活性位的毒害作用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化蜡油 窄馏分 碱性含氮化合物 催化裂化 ESI FT-ICR 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K均值聚类分析在化合物酸碱性分类研究中的应用
17
作者 申明金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第3期37-40,共4页
选用化合物中影响酸碱性的5个参数,运用模糊K均值聚类分析方法对化合物进行酸碱性分类研究,得到了比判别分析等方法更为丰富的信息,有利于对分析结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模糊K均值聚类分析既能聚类,又能进行判别,是一种具有优势的模式识... 选用化合物中影响酸碱性的5个参数,运用模糊K均值聚类分析方法对化合物进行酸碱性分类研究,得到了比判别分析等方法更为丰富的信息,有利于对分析结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模糊K均值聚类分析既能聚类,又能进行判别,是一种具有优势的模式识别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K均值聚类分析 目标函数 模式识别 化合物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碱性物质分离的酰胺型反相色谱键合相的制备及评价 被引量:17
18
作者 黄晓佳 刘莺 +2 位作者 丛润滋 刘学良 王俊德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93-296,共4页
采用先对硅胶进行氨丙基化 ,然后与辛酰氯键合的方法 ,在国内首次制备了“内嵌”极性官能团酰胺键的反相色谱填料。以甲醇 水为二元流动相 ,用含有中性、酸性和碱性有机化合物的混合物评价了该固定相的疏水性、选择性和亲硅醇基效应 ,... 采用先对硅胶进行氨丙基化 ,然后与辛酰氯键合的方法 ,在国内首次制备了“内嵌”极性官能团酰胺键的反相色谱填料。以甲醇 水为二元流动相 ,用含有中性、酸性和碱性有机化合物的混合物评价了该固定相的疏水性、选择性和亲硅醇基效应 ,并考察了该填料适用的 pH值范围及水解稳定性。结果表明 ,该固定相具有较好的色谱性能 ,且在 pH 2 5~ 7 5时稳定性能良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酰胺型键合相 碱性化合物 分离 分析 硅胶 色谱填料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碱性物质分离的高效液相色谱键合相的制备及评价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萍 王俊德 +1 位作者 丛润滋 董冰田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89-192,共4页
采用2,4-戊二酮与正辛烷基二甲基氯硅烷反应制成活泼的中间体——硅醚型硅烷中间体,然后再与硅胶进行键合。经元素分析、漫反射红外光谱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键合相进行了鉴定和评价。结果表明,键合反应按预定路线进行,硅胶表面被... 采用2,4-戊二酮与正辛烷基二甲基氯硅烷反应制成活泼的中间体——硅醚型硅烷中间体,然后再与硅胶进行键合。经元素分析、漫反射红外光谱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键合相进行了鉴定和评价。结果表明,键合反应按预定路线进行,硅胶表面被键合相基团覆盖的较均匀、完全。键合相具有较好的色谱性能,可有效地用于碱性化合物的分离分析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键合固定相 碱性化合物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油催化裂化原料中碱性氮化物的络合处理 被引量:11
20
作者 孙学文 鞠毅 +1 位作者 张国良 樊桂臣 《炼油设计》 2000年第6期10-12,共3页
用一种醇和微量水溶性Lewis酸组成的络合剂处理催化裂化原料 ,脱除其中的碱性氮化物 ,从而改善催化剂的裂化性能。当络合剂质量含量为 0 .2 5%~ 0 .35%时 ,碱性氮化物可以得到有效脱除 ,催化剂的微反活性提高 3~ 4个单位。
关键词 重油 催化裂化装置 原料 络合剂 碱性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