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花生秧根茎碰撞恢复系数测定试验
1
作者 贺欣 彭强吉 +3 位作者 李国明 王小瑜 张春艳 康建明 《农业机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156-164,共9页
针对膜杂风选机作业过程不稳定,数值模拟缺乏参数难以仿真的问题,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试验研究,构建了花生秧根茎与机械工作部件之间的碰撞模型,实现了恢复系数的准确测定。试验基于花生秧根茎力学特性差异,选取碰撞材料、碰撞角度、下... 针对膜杂风选机作业过程不稳定,数值模拟缺乏参数难以仿真的问题,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试验研究,构建了花生秧根茎与机械工作部件之间的碰撞模型,实现了恢复系数的准确测定。试验基于花生秧根茎力学特性差异,选取碰撞材料、碰撞角度、下落高度、含水率作为试验因素进行试验,研究试验因素对花生秧根、茎恢复系数的影响,建立试验因素与恢复系数之间的回归模型,进行试验因素回归分析。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花生秧根恢复系数大于花生秧茎恢复系数,花生秧根、茎与45号钢、亚克力板、花生秧、橡胶、地膜之间的恢复系数依次减小,恢复系数偏差随之降低,平均偏差为0.0684;花生秧根、茎与45号钢之间的恢复系数,随碰撞角度增大而增加,恢复系数偏差先减小后增大,平均偏差为0.0926;随下落高度增大而增加,恢复系数偏差上下波动,平均偏差为0.0878;随含水率增大而减小,含水率达到40%,恢复系数偏差急剧下降,平均偏差为0.0827,回归方程决定系数均大于0.97。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影响恢复系数各因素的主次顺序为:碰撞材料、碰撞角度、下落高度、含水率。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花生秧根、茎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3.928%和4.146%。研究结果可为秧膜分离、膜杂风选机等设备数值模拟参数设置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秧 碰撞恢复系数 碰撞试验 高速摄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微粒与电极碰撞恢复系数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张德红 代艳霞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7-124,共8页
金属微粒是降低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IL,gas insulated transmission lines)绝缘强度的关键因素之一,研究金属微粒与电极的碰撞恢复系数可为微粒陷阱等金属微粒抑制措施提供理论基础。基于弹塑性变形理论,给出了法向恢复系数和切... 金属微粒是降低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IL,gas insulated transmission lines)绝缘强度的关键因素之一,研究金属微粒与电极的碰撞恢复系数可为微粒陷阱等金属微粒抑制措施提供理论基础。基于弹塑性变形理论,给出了法向恢复系数和切向恢复系数计算公式,并通过碰撞恢复系数测量平台研究了微粒材质特性、微粒直径以及碰撞速度对碰撞恢复系数的影响规律,实验测量结果验证了理论计算公式的可靠性。理论计算和实验测量表明:按金属材质铝、铜、钢的顺序,法向碰撞恢复系数逐渐减小,切向碰撞恢复系数逐渐增大;法向碰撞恢复系数和切向碰撞恢复系数均与微粒直径呈负相关;同一斜碰撞角度下,法向碰撞恢复系数随碰撞速度的增加而减小,切向碰撞恢复系数随碰撞速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并且不同斜碰撞角度下的法向碰撞恢复系数或切向碰撞恢复系数变化规律类似。文中关于碰撞恢复系数的计算方法可为微粒陷阱等工程设计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微粒 材质特性 直径 碰撞速度 法向碰撞恢复系数 切向碰撞恢复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收获期马铃薯块茎碰撞恢复系数测定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0
3
作者 冯斌 孙伟 +3 位作者 石林榕 孙步功 张涛 吴建民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50-57,共8页
为了建立马铃薯块茎在土薯分离机构和振动筛上发生碰撞时的碰撞模型,该文基于质点对固定面的碰撞动力学理论在自制测定装置上对马铃薯块茎碰撞恢复系数进行了试验测定。对块茎碰撞恢复系数的主要影响因素碰撞材料、下落高度、块茎质量... 为了建立马铃薯块茎在土薯分离机构和振动筛上发生碰撞时的碰撞模型,该文基于质点对固定面的碰撞动力学理论在自制测定装置上对马铃薯块茎碰撞恢复系数进行了试验测定。对块茎碰撞恢复系数的主要影响因素碰撞材料、下落高度、块茎质量、含水率、跌落方向和马铃薯品种等进行了混合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混合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马铃薯块茎碰撞恢复系数的影响顺序为:碰撞材料、下落高度、块茎质量、含水率、跌落方向和马铃薯品种,其中碰撞材料、下落高度、块茎质量和含水率影响较为显著。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与65Mn钢、橡胶、马铃薯和土块间块茎碰撞恢复系数依次减小,其中新大坪的值分别为0.791 2、0.710 5、0.663 2、0.525 3,陇薯7号的值分别为0.762 7、0.695 2、0.690 4、0.563 1;马铃薯块茎碰撞恢复系数随着下落高度、块茎质量和含水率的增加而减小,回归方程决定系数均大于0.9。研究结果可为马铃薯收获机挖掘及土薯分离装置关键部件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 运动学 机械化 马铃薯 碰撞恢复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落石碰撞恢复系数的现场试验与数值计算 被引量:88
4
作者 章广成 向欣 唐辉明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66-1273,共8页
为研究落石碰撞恢复系数的特征及影响因素,开展野外落石碰撞试验,利用FASTCAM SA1.1高速摄像系统及配套软件Motion Plus解析获得落石碰撞前、后的速度,并求得法向和切向碰撞恢复系数。进而利用ANSYS/LS-DYNA软件对部分试验进行仿真分析... 为研究落石碰撞恢复系数的特征及影响因素,开展野外落石碰撞试验,利用FASTCAM SA1.1高速摄像系统及配套软件Motion Plus解析获得落石碰撞前、后的速度,并求得法向和切向碰撞恢复系数。进而利用ANSYS/LS-DYNA软件对部分试验进行仿真分析,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研究表明:(1)地面岩土体从基岩、碎屑堆积层至松散碎石土,法向碰撞恢复系数逐渐减小,切向碰撞恢复系数则逐渐增加;(2)法向碰撞恢复系数几乎不受落石边长、入射速度和入射角影响,仅与地面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有关;(3)切向碰撞恢复系数不受落石边长的影响,但随入射速度的增加而递增,随入射角的增加而递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碰撞恢复系数 高速摄像机 ANSYS/LS-DYNA 屈服应力 切线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滚石冲击碰撞恢复系数研究 被引量:90
5
作者 何思明 吴永 李新坡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23-627,共5页
在研究滚石的运动规律过程中,滚石的碰撞恢复系数是重要的控制参数,它不仅与滚石的冲击速度、质量有关,还与滚石、坡面覆盖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密切相关,目前尚无合理的计算理论,这是滚石灾害研究的一个难点问题。根据Hertz接触理论、Catta... 在研究滚石的运动规律过程中,滚石的碰撞恢复系数是重要的控制参数,它不仅与滚石的冲击速度、质量有关,还与滚石、坡面覆盖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密切相关,目前尚无合理的计算理论,这是滚石灾害研究的一个难点问题。根据Hertz接触理论、Cattaneo & Mindlin切向接触理论,在考虑材料弹塑性特性的基础上研究了滚石法向碰撞恢复系数和切向碰撞恢复系数的计算模式,给出了具体的计算公式,并阐明了影响滚石碰撞恢复系数的主要控制因素。通过一算例的计算分析并与已有结论的比较,表明该计算模式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石 碰撞恢复系数 接触力学 冲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和食品领域中颗粒碰撞恢复系数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6
作者 王立军 刘天华 +3 位作者 冯鑫 高云鹏 王博 张森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313-322,共10页
颗粒碰撞广泛存在于农业和食品领域中,碰撞恢复系数是确定颗粒碰撞后运动行为的主要参数之一,通常以颗粒碰撞前后速度的比值来表述,使用合适的测量装置可以获得准确的碰撞恢复系数,与其他参数结合应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可以预测颗粒碰... 颗粒碰撞广泛存在于农业和食品领域中,碰撞恢复系数是确定颗粒碰撞后运动行为的主要参数之一,通常以颗粒碰撞前后速度的比值来表述,使用合适的测量装置可以获得准确的碰撞恢复系数,与其他参数结合应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可以预测颗粒碰撞后的响应行为。该研究针对在农业和食品领域中颗粒3类碰撞恢复系数(牛顿恢复系数、Poisson恢复系数、能量恢复系数)适用性不明确,颗粒碰撞恢复系数测量装置功能的局限性,颗粒碰撞恢复系数在应用中的简化等问题,介绍了3类碰撞恢复系数的定义,讨论了它们的等价性与适用性,归纳分析了颗粒碰撞恢复系数测量装置的特点,概述了颗粒碰撞恢复系数标定的研究现状,总结了不同因素对颗粒碰撞恢复系数影响的试验研究,重点阐述了颗粒碰撞恢复系数在理论模型和数值模拟中的应用。并对颗粒多点碰撞恢复系数的研究、颗粒碰撞恢复系数测量装置的创新设计及颗粒碰撞恢复系数在应用中的完善提出展望,以期为农业物料和食品碰撞恢复系数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食品 颗粒 碰撞恢复系数 分类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曳力模型及颗粒碰撞恢复系数对短接触旋流反应器内气固流场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振波 张玉春 徐春明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034-2041,共8页
为考察曳力模型和颗粒碰撞恢复系数对短接触旋流反应器内流动特性的影响,基于双流体模型,结合颗粒动力学理论,对反应器内气固两相流场进行模拟研究。分别采用Gidaspow、Wen&Yu和Syamlal-O’Brien 3种曳力模型,考察颗粒速度特性以及... 为考察曳力模型和颗粒碰撞恢复系数对短接触旋流反应器内流动特性的影响,基于双流体模型,结合颗粒动力学理论,对反应器内气固两相流场进行模拟研究。分别采用Gidaspow、Wen&Yu和Syamlal-O’Brien 3种曳力模型,考察颗粒速度特性以及固含率径向分布。对比分析不同曳力模型的计算结果表明,Syamlal-O’Brien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误差较大,Wen&Yu模型在反应器边壁附近区域的计算结果误差较大,Gidaspow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最为吻合。此外,颗粒碰撞恢复系数较小时,所得计算值小于实验测量值,当恢复系数为0.95时颗粒扩散效果最好,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相反应器 两相流 曳力模型 碰撞恢复系数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争议的碰撞恢复系数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8
作者 姚文莉 岳嵘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43-48,共6页
碰撞恢复系数是研究碰撞问题的重要且颇具争议的参数,对于该参数争议的焦点在于:1哪一个碰撞恢复系数的定义更合理;2碰撞恢复系数是否只与材料相关;3可否表达为其他变量的函数;4是否还存在其他更稳定的碰撞过程中的不变量;5不同类型的... 碰撞恢复系数是研究碰撞问题的重要且颇具争议的参数,对于该参数争议的焦点在于:1哪一个碰撞恢复系数的定义更合理;2碰撞恢复系数是否只与材料相关;3可否表达为其他变量的函数;4是否还存在其他更稳定的碰撞过程中的不变量;5不同类型的碰撞恢复系数如何应用。围绕上述焦点问题,从定义等价性、优劣、研究方法以及应用方式等各个角度进行了回顾,分析了利用碰撞恢复系数来解决碰撞问题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今后的研究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碰撞恢复系数 碰撞 多体系统 摩擦 瞬时冲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橡胶专用颗粒肥碰撞恢复系数测定 被引量:3
9
作者 张园 邓怡国 +3 位作者 廖宇兰 燕波 宋帅帅 李灵卓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534-2540,共7页
为获得优质高效的肥料精量化施撒效果,本研究以橡胶专用颗粒肥为对象,采用响应面设计试验与分析方法,研究了橡胶专用颗粒肥在含水率、跌落高度和碰撞接触面3因素交互作用下对肥料跌落后反弹高度响应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3因素交互获取... 为获得优质高效的肥料精量化施撒效果,本研究以橡胶专用颗粒肥为对象,采用响应面设计试验与分析方法,研究了橡胶专用颗粒肥在含水率、跌落高度和碰撞接触面3因素交互作用下对肥料跌落后反弹高度响应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3因素交互获取最佳的响应值组合为跌落高度49.36 cm,2 cm厚塑料板,8.93%的肥料湿度,经平行试验验证并获得橡胶专用颗粒肥与塑料板、钢板和肥料平铺面的恢复碰撞系数分别为0.72、0.64和0.41;各因素对肥料反弹高度的影响大小顺序为碰撞材料A>肥料含水率C>跌落高度B,AC的交互作用和二次项A2水平显著,随着碰撞材料A发生变化,反弹高度呈塑料板(‒1)>钢板(1)>肥料平铺面(0)响应趋势。上述结果对于肥料颗粒运动仿真分析、适配的农机具原理分析、主要结构设计和用料选型以及橡胶专用颗粒肥的物化特性持续优化均具有重要的实际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 颗粒肥 碰撞恢复系数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板非弹性冲击过程的碰撞恢复系数 被引量:4
10
作者 吕中杰 黄风雷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83-286,共4页
应用数值解析方法分析圆板形材料塑性加载和弹性卸载过程的法向接触压力和法向变形量的关系,推导了冲击前后圆板法向冲击速度的理论计算方法.针对圆板形材料卸载过程中材料轮廓的假设引入了变形量系数的概念,探讨了卸载过程中的材料轮... 应用数值解析方法分析圆板形材料塑性加载和弹性卸载过程的法向接触压力和法向变形量的关系,推导了冲击前后圆板法向冲击速度的理论计算方法.针对圆板形材料卸载过程中材料轮廓的假设引入了变形量系数的概念,探讨了卸载过程中的材料轮廓与加载过程材料轮廓间的关系.应用高速摄像系统观测了圆板对平面冲击过程的冲击速度和反弹速度,确定了对不同冲击速度下圆板冲击速度对碰撞恢复系数的影响规律.对变形量系数予以修正.实验结果表明,所得到的碰撞恢复系数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十分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板 碰撞恢复系数 变形量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碰撞恢复系数对循环流化床提升管内气固流动模拟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新宇 高金森 +1 位作者 徐春明 蓝兴英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51-555,共5页
将基于能量最小多尺度方法的曳力模型耦合到欧拉-欧拉双流体模型中,采用全滑移边界条件处理壁面处的颗粒相,对颗粒相为Geldart A类颗粒的循环流化床体系进行了模拟研究。考察了6种颗粒碰撞恢复系数(ess)(0,0.5,0.8,0.9,0.99,0.995)对提... 将基于能量最小多尺度方法的曳力模型耦合到欧拉-欧拉双流体模型中,采用全滑移边界条件处理壁面处的颗粒相,对颗粒相为Geldart A类颗粒的循环流化床体系进行了模拟研究。考察了6种颗粒碰撞恢复系数(ess)(0,0.5,0.8,0.9,0.99,0.995)对提升管内轴向空隙率和颗粒循环量等气固流动特性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由6种ess计算的轴向空隙率分布结果均呈现典型的底部密相区、中间过渡区和顶部稀相区的"S"型分布;ess较大(0.99,0.995)时能够提高提升管内轴向空隙率分布预测值和实测值的吻合程度,预测值更真实。;当ess=0.99,0.995时,提升管底部的颗粒相浓度分布预测结果呈现典型的"环-核"结构特征;ess对提升管底部颗粒相浓度和速度径向分布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 提升管 气固流动 颗粒碰撞恢复系数 计算流体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散粒体斜坡上滚石法向碰撞恢复系数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汤明高 赵欢乐 毛宇祥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04-613,共10页
国内外在研究滚石碰撞问题时多将碰撞目标假设为弹塑性体,从而推导出恢复系数计算公式。但是对于散粒体斜坡,由于具有结构松散、高压缩、低黏结力等物理力学特性,如果将其完全考虑为弹塑性体,那么低估了其自身的耗能潜力。为此,我们考... 国内外在研究滚石碰撞问题时多将碰撞目标假设为弹塑性体,从而推导出恢复系数计算公式。但是对于散粒体斜坡,由于具有结构松散、高压缩、低黏结力等物理力学特性,如果将其完全考虑为弹塑性体,那么低估了其自身的耗能潜力。为此,我们考虑了松散介质的孔隙压密特征,改进提出了散粒体斜坡上滚石法向碰撞恢复系数的计算式,并探讨了滚石碰撞再回弹的临界条件。同时以西藏昌都察达隧道进口散粒体斜坡为算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5种影响因素下滚石法向碰撞恢复系数变化规律,并与改进公式、已有相关公式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公式与数值模拟结果较为吻合,优于假设为弹塑性体的公式计算值。研究思路及成果可为类似区域性问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石 散粒体斜坡 法向碰撞恢复系数 动能守恒定律 计算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宜对光子碰撞引用“碰撞恢复系数”概念
13
作者 陈钢 《物理通报》 2016年第6期104-104,108,共2页
参考文献[1]对光子碰撞引用"弹性恢复系数",本文对此提出质疑,指出光速是光子的性质而不是碰撞的运动量,不宜对光子碰撞引用"碰撞恢复系数"的概念.
关键词 碰撞 光速 碰撞恢复系数 康普顿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度碰撞恢复系数测量 被引量:4
14
作者 顾炳龙 杨亚洲 +1 位作者 张玉虎 曹艳文 《农业与技术》 2017年第5期50-52,共3页
为了深入探讨花生脱壳机脱壳过程中花生的运动情况,通过离散元软件Edem的颗粒仿真效果,测花生参数:密度、碰撞恢复系数,建立颗粒模型加以仿真,导出其工作过程图像,以期为花生脱壳机的运动情况提供借鉴。选取品种为大白沙和花育23的花生... 为了深入探讨花生脱壳机脱壳过程中花生的运动情况,通过离散元软件Edem的颗粒仿真效果,测花生参数:密度、碰撞恢复系数,建立颗粒模型加以仿真,导出其工作过程图像,以期为花生脱壳机的运动情况提供借鉴。选取品种为大白沙和花育23的花生做参数测量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 摩擦系数 刚度系数 弹性系数 碰撞恢复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种千粒重密度碰撞恢复系数的测量 被引量:3
15
作者 文正彪 刘宽厚 +2 位作者 王婧 王新阳 张亮 《农业与技术》 2017年第17期55-58,共4页
为深入探讨气吸式人参播种机播种的运动情况,通过软件进行仿真效果,需测出人参种的基本物理参数:千粒重、密度、碰撞恢复系数等。以期为气吸式播种机的运动情况提供借鉴。选取东北长白山地区参农常种植的人参为样本,做西洋参、林下参、... 为深入探讨气吸式人参播种机播种的运动情况,通过软件进行仿真效果,需测出人参种的基本物理参数:千粒重、密度、碰撞恢复系数等。以期为气吸式播种机的运动情况提供借鉴。选取东北长白山地区参农常种植的人参为样本,做西洋参、林下参、园参的参数测量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种 千粒重 密度 碰撞恢复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碰撞恢复系数对单纤维颗粒捕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国呈 钱付平 《过滤与分离》 CAS 2015年第1期9-13,共5页
利用CFD-DEM耦合方法对单纤维过滤介质进行了气-固两相流的数值模拟,研究了颗粒和纤维体间碰撞恢复系数的变化对颗粒在单纤维体上的沉积及捕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颗粒的粒径较小时,纤维体捕集颗粒数量较少,且颗粒较为发散,而当颗粒... 利用CFD-DEM耦合方法对单纤维过滤介质进行了气-固两相流的数值模拟,研究了颗粒和纤维体间碰撞恢复系数的变化对颗粒在单纤维体上的沉积及捕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颗粒的粒径较小时,纤维体捕集颗粒数量较少,且颗粒较为发散,而当颗粒的粒径较大时,颗粒被纤维体捕集的数量明显增加。颗粒的捕集数量随颗粒与纤维体间的恢复系数呈先增加后减少,然后达到平稳状态的趋势,颗粒与纤维体间的恢复系数超过0.3时,颗粒的捕集效率趋向于一个稳定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碰撞恢复系数 单纤维过滤介质 捕集特性 CFD-D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脆性物质碰撞恢复系数e的测量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治安 《物理实验》 1991年第5期196-196,195,共2页
在科研中需要用煤炭与钢板碰撞的恢复系数,但在现有资料中无法查出,所以我们只好自己动手测量。最初用传统的方法进行测量都未能成功,失败的原因多数是作好的试样(煤炭球)与钢板碰撞时就破裂了。后来改用气垫导轨测量,由于碰前的速度可... 在科研中需要用煤炭与钢板碰撞的恢复系数,但在现有资料中无法查出,所以我们只好自己动手测量。最初用传统的方法进行测量都未能成功,失败的原因多数是作好的试样(煤炭球)与钢板碰撞时就破裂了。后来改用气垫导轨测量,由于碰前的速度可以人为控制,效果较好。现将测试的有关情况和结果分述如下。一、测试原理根据材料碰撞恢复系数的定义e=(u_2-u_1)/(v_1-v_2),即二碰撞物体碰后的相对速度(u_2-u_1)与碰撞前相对速度(v_1-v_2)之比。把用炭块作好的煤球与从测试件上取出的一小块钢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性物质 碰撞恢复系数 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夏收获中碰撞恢复系数测定
18
作者 陈道玉 杨振 +4 位作者 腊贵晓 源春彦 王辉 王晨 孙国栋 《农业工程》 2021年第12期82-88,共7页
为获取半夏收获机收获部件的设计依据,建立了半夏球茎碰撞恢复系数测量系统。对影响碰撞恢复系数各因素材料厚度、下落高度、半夏质量和碰撞材料进行了混合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碰撞材料和半夏质量影响显著,下落高度与... 为获取半夏收获机收获部件的设计依据,建立了半夏球茎碰撞恢复系数测量系统。对影响碰撞恢复系数各因素材料厚度、下落高度、半夏质量和碰撞材料进行了混合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碰撞材料和半夏质量影响显著,下落高度与材料厚度影响不显著。单因素试验表明,碰撞恢复系数随着半夏质量增加而减小,橡胶的恢复系数小于Q235钢。田间试验材料为Q235时半夏损伤率为3.53%,材料为橡胶时损伤率为2.19%。当半夏质量为4~6 g时,半夏球茎损伤率为4.80%;半夏质量为1~3 g时,半夏球茎损伤率为3.20%。该研究为半夏收获机工作部件设计与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收获机 半夏球茎 正交试验 碰撞恢复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颗粒倾斜碰撞恢复系数的直接数值模拟
19
作者 刘道银 范志恒 +1 位作者 马吉亮 陈晓平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4063-4073,共11页
通过耦合VOF(volume of fluid)和重叠网格的方法,对表面附着液滴的“颗粒-颗粒”倾斜碰撞进行了直接数值模拟,获得了碰撞过程中液桥演变、颗粒运动、碰撞恢复系数的变化规律。在不同碰撞角度条件下,法向碰撞是液体对碰撞恢复系数影响最... 通过耦合VOF(volume of fluid)和重叠网格的方法,对表面附着液滴的“颗粒-颗粒”倾斜碰撞进行了直接数值模拟,获得了碰撞过程中液桥演变、颗粒运动、碰撞恢复系数的变化规律。在不同碰撞角度条件下,法向碰撞是液体对碰撞恢复系数影响最显著的情况。随着液体黏度的增加,法向恢复系数和总恢复系数降低,而切向恢复系数略微增加。随着碰撞速度的增加,法向恢复系数和总恢复系数增加,而切向恢复系数降低。在倾斜碰撞中,颗粒的旋转对于颗粒分离具有促进作用,液桥可对颗粒产生剪切作用使得部分切向动能转化为法向动能。研究结果可以为发展湿颗粒碰撞简化模型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化床 湿颗粒碰撞 液桥 碰撞恢复系数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密度碰撞恢复系数测量
20
作者 何齐胜 《农业与技术》 2017年第19期83-84,共2页
利用离散元软件Edem仿真水稻排种器工作过程中水稻种子在排种器中的运动状态时,需测量水稻的密度、碰撞恢复系数,用于建立种子颗粒模型加以仿真,描绘出其工作过程中的状态,为水稻在排种器中的运动状态提供参考。本文选取水稻品种为旱稻... 利用离散元软件Edem仿真水稻排种器工作过程中水稻种子在排种器中的运动状态时,需测量水稻的密度、碰撞恢复系数,用于建立种子颗粒模型加以仿真,描绘出其工作过程中的状态,为水稻在排种器中的运动状态提供参考。本文选取水稻品种为旱稻5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 碰撞恢复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