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硬膜外阻滞复合浅全麻的临床应用
1
作者 孙灿林 侯重庆 《铁道医学》 2000年第4期239-240,共2页
目的 观察硬膜外阻滞复合浅全麻在上腹部或胸部手术时的应用情况 ,探讨其麻醉方法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0例择期需行上腹部或胸部手术的患者 ,ASAI~II级 ,随机分成 3组 ,每组 10例。实验组 (A、B两组 )硬膜外加全麻 ,对照... 目的 观察硬膜外阻滞复合浅全麻在上腹部或胸部手术时的应用情况 ,探讨其麻醉方法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0例择期需行上腹部或胸部手术的患者 ,ASAI~II级 ,随机分成 3组 ,每组 10例。实验组 (A、B两组 )硬膜外加全麻 ,对照组C组单纯全麻。监测血压、心率、心电图、血氧饱和度和呼气末二氧化碳等。结果 实验组心率及血压与术前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术毕停药至清醒时间及清醒程度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复合浅全麻 上腹部手术 胸部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膜外阻滞复合浅全麻用于上腹部手术患者的体会 被引量:2
2
作者 张炜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6年第17期2397-2397,共1页
目的 探讨硬膜外阻滞加气管插管浅全麻应用于上腹部手术患者。方法 择期上腹部手术ASAⅠ~Ⅲ级患者4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2组分别于麻醉前、麻醉后15min、术中监测患者BP、HR、ECG、Sp(02)手术探查应激反应及术中知晓情况。结果 A组... 目的 探讨硬膜外阻滞加气管插管浅全麻应用于上腹部手术患者。方法 择期上腹部手术ASAⅠ~Ⅲ级患者4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2组分别于麻醉前、麻醉后15min、术中监测患者BP、HR、ECG、Sp(02)手术探查应激反应及术中知晓情况。结果 A组和B组术中BP比麻醉前均下降(P〈0.05)。B组术中探查时患者BP较麻醉前显著升高,恶心、呕吐率高,且术中知晓(P〈0.01)。A组术后疼痛明显轻于B组。结论 硬膜外阻滞复合浅全麻具有应激反应小,术中循环稳定,术后疼痛减轻,有利于疾病康复等优点,值得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插管 硬膜外阻滞 应激反应 术中知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膜外阻滞复合浅全麻用于高龄手术患者的体会
3
作者 翟美玉 刘双娣 陈昆洲 《安徽医学》 2002年第3期49-49,共1页
关键词 麻醉方法 老年人 外科手术 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应用于食管癌根治术的临床观察
4
作者 郭训 刘琴湘 黄素清 《中国新医药》 2003年第8期62-64,共3页
目的探讨浅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在食管癌根治术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食管癌根治手术40例,分为A、B两组,A组为复合麻醉组(浅全麻+硬膜外阻滞);B组为单纯全麻组,每组各20例,两组病人全麻诱导相同:芬太尼2ug/kg、咪唑安定0.1mg/kg... 目的探讨浅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在食管癌根治术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食管癌根治手术40例,分为A、B两组,A组为复合麻醉组(浅全麻+硬膜外阻滞);B组为单纯全麻组,每组各20例,两组病人全麻诱导相同:芬太尼2ug/kg、咪唑安定0.1mg/kg、异丙酚1.5mg/kg、琥珀胆碱2mg/kg。A组病人经硬膜外导管间断注入2%利多卡因与1%丁卡因混合液(4:1)复合吸入低浓度氨氟醚(0.5-1.5%)及间断静脉注射阿曲库铵0.2-0.25mg/kg维持麻醉;B组用吸入氨氟醚(1.5-2.5%)及间断静注芬太尼1ug/kg、阿曲库铵(0.2-0.25mg/kg)维持麻醉。A组病人术后留置硬膜外导管行术后镇痛。镇痛药物为布比卡因+吗啡+氟哌啶。观察记录两组病人术前、术毕、拔管时SBP、DBP、HR、SpO2变化,术中两组病人全麻药用量,术毕至拔管之间的时间。结果A组病人麻醉效果确切,全麻用药量低,复苏快,能降低手术所引起的应激反应,行术后镇痛方便、效果完善、术后并发症轻。结论浅全麻复舍硬膜外阻滞应用于食管癌根治术优越于单纯全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 食管癌根治术 临床应用 治疗方法 麻醉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膜外阻滞复合浅全麻用于胸腔及上腹部手术的体会 被引量:1
5
作者 潘国仕 《现代医药卫生》 2005年第12期1558-1558,共1页
关键词 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 上腹部手术 胸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膜外阻滞复合浅全麻用于上腹部手术
6
作者 何朝霞 邢晓丽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6年第4期36-37,共2页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加气管插管浅全麻应用于上腹部手术病人的效果。方法择期上腹部手术ASA Ⅰ-Ⅱ级病人2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硬膜外阻滞复合浅全麻组)和B组(硬膜外阻滞复合镇静强化组)。两组分别于麻醉过程中连续监测病人血压、心率、...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加气管插管浅全麻应用于上腹部手术病人的效果。方法择期上腹部手术ASA Ⅰ-Ⅱ级病人2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硬膜外阻滞复合浅全麻组)和B组(硬膜外阻滞复合镇静强化组)。两组分别于麻醉过程中连续监测病人血压、心率、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手术探查应激反应及病人术中知晓情况。结果 A组和 B组术中血压比麻醉前均下降(P<0.05)。B组术中探查时病人血压较麻醉前显著升高,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且术中知晓(P<0.01)。结论硬膜外阻滞复合浅全麻具有应激反应小、术中循环稳定、知晓率低、病人痛苦小等优点,值得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插管 硬膜外阻滞 应激反应 术中知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膜外阻滞复合浅全麻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7
作者 罗艳芳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第13期40-40,共1页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ASAI-II级择期小切口单纯胆囊切除术者40例,男14例,女26例;年龄25~69岁;体重48~75kg。无合并症。20例随机分A组(复合组)和B组(单纯全麻组),每组20例。术前常规用阿托品0.5mg肌注。1.2A组先行T8-9胸段...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ASAI-II级择期小切口单纯胆囊切除术者40例,男14例,女26例;年龄25~69岁;体重48~75kg。无合并症。20例随机分A组(复合组)和B组(单纯全麻组),每组20例。术前常规用阿托品0.5mg肌注。1.2A组先行T8-9胸段硬膜外腔穿刺,穿刺成功后注入实验量1%利卡多因5ml,观察5~10min无腰麻征象后注入0.59%罗哌卡因8~12ml,测得麻醉平面后实施全麻,静注依托咪脂0.3mg/kg,异丙酚1~2mg/kg,芬太尼2~4μg/kg,维库溴铵0.1mg/kg,气管插管后,控制呼吸采用静脉复合全麻。每隔60min经硬膜外腔导管注入0.59%罗哌卡因5ml,间断静注维库溴铵和芬太尼,丙泊酚4~8mg/(kg·h)维持麻醉。监测HR、MAP。术毕A组接泵施行硬膜外镇痛48h。B组单纯全麻,术后没有硬膜外镇疼,麻醉前、麻醉后15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 小切口 胆囊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用于腹部手术患者
8
作者 赵湘 《华西医学》 CAS 2008年第5期1108-,共1页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加气管插管浅全麻应用于上腹部手术患者。方法:择期上腹部手术ASAI-Ⅱ级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Ⅰ组(复合组)和Ⅱ组(单纯硬膜外阻滞组)。两组分别于硬膜外注入试探剂量后5min、切皮时以及术中监测患者BP、HR、ECG、SP...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加气管插管浅全麻应用于上腹部手术患者。方法:择期上腹部手术ASAI-Ⅱ级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Ⅰ组(复合组)和Ⅱ组(单纯硬膜外阻滞组)。两组分别于硬膜外注入试探剂量后5min、切皮时以及术中监测患者BP、HR、ECG、SPO2,手术探查时的应激反应及术中知晓情况。结果:Ⅰ组和Ⅱ组术中BP比麻醉前均下降(P<0.05)。Ⅱ组术中探查时病人BP较麻醉前显著升高,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且术中知晓(P<0.01)。Ⅰ组术后病人清醒后感觉轻松,无术中知晓后的恐惧,有利于疾病康复。结论:硬膜外阻滞复合浅全麻具有应激反应小,术中循环稳定,术后疼痛减轻,有利于疾病康复等优点,值得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插管 硬膜外阻滞 应激反应 术中知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膜外阻滞加气管内插管浅全麻用于上腹部手术的体会
9
作者 顾亮 《中华当代医学》 2007年第1期39-40,共2页
择期上腹部手术ASAⅠ-Ⅲ级病人2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复合组)和B组(单纯硬膜外阻滞组)。两组分别于麻醉前、麻醉后15min,术前监测病人BP、HR、ECG、SPO2手术探查应激反应及术中知晓情况。结果A组和B组术中BP比麻醉前均下降(P〈0... 择期上腹部手术ASAⅠ-Ⅲ级病人2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复合组)和B组(单纯硬膜外阻滞组)。两组分别于麻醉前、麻醉后15min,术前监测病人BP、HR、ECG、SPO2手术探查应激反应及术中知晓情况。结果A组和B组术中BP比麻醉前均下降(P〈0.05)。B组术中探查时病人BP较麻醉前显著升高,恶心、呕吐率高,且术中知晓(P〈0.01)。A组病人术后使用了镇痛治疗,在利于病人早期下床活动和术后恢复。结论硬膜外阻滞复合浅全麻具有应激反应小,术中循环稳定,术后疼痛减轻,有利于疾病康复等优点,值得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 上腹部手术 气管内插管 早期下床活动 应激反应 麻醉前 知晓情况 手术探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腹部手术的麻醉选择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宏伟 曹莹丽 张丽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58-59,共2页
目的:探讨上腹部手术的最佳麻醉方式。方法:择期上腹部手术ASAI-Ⅱ级病人60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复合组)、B组(单纯硬膜外阻滞组)和C组(单纯全麻组)。三组分别于麻醉前、麻醉后15 min,术中监测病人BP、HR、ECG、SPO2手术探查应激反应及... 目的:探讨上腹部手术的最佳麻醉方式。方法:择期上腹部手术ASAI-Ⅱ级病人60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复合组)、B组(单纯硬膜外阻滞组)和C组(单纯全麻组)。三组分别于麻醉前、麻醉后15 min,术中监测病人BP、HR、ECG、SPO2手术探查应激反应及术中知晓情况。结果:A组和B组术中BP比麻醉前均下降(P<0.05),C组无明显差异。B组术中探查时病人BP较麻醉前显著升高,恶心、呕吐率高,且术中知晓(P<0.01)。C组术中较平稳、无知晓,术后恶心呕吐率高,烦躁。A组病人术后使用了镇痛治疗,有利于病人早期下床活动和术后恢复。结论:硬膜外阻滞复合浅全麻具有应激反应小、术中循环稳定、术后疼痛减轻、有利于疾病康复等优点,值得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插管 硬膜外阻滞 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