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chizas形态学分型和硬膜囊面积测量对腰椎管狭窄症的诊断效能 被引量:2
1
作者 曹雅雯 张丹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469-473,共5页
目的探讨Schizas形态学分型和硬膜囊面积测量对腰椎管狭窄症的诊断效能。方法随机选择因腰腿痛就诊的8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Schizas形态学分型和硬膜囊面积测量2种方法对腰椎磁共振结果进行分级,比较两组结果的观察者间一致性和复测... 目的探讨Schizas形态学分型和硬膜囊面积测量对腰椎管狭窄症的诊断效能。方法随机选择因腰腿痛就诊的8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Schizas形态学分型和硬膜囊面积测量2种方法对腰椎磁共振结果进行分级,比较两组结果的观察者间一致性和复测可靠性。根据患者的临床诊断结果,分析2种分级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性。结果Schizas形态学分型和硬膜囊面积测量2种方法的组间一致性良好。2种分级方法的复测可靠性良好。Schizas分型诊断结果准确率、敏感度、阴性预测值均高于测量分级诊断(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chizas分型和硬膜囊面积测量都是可靠的分级系统,2种方法均可用于评估腰椎管狭窄症。与硬膜囊面积测量相比,Schizas分型的临床诊断效能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 磁共振成像 Schizas分型 硬膜囊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膜囊面积与椎管面积比值和腰椎管狭窄症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刘延安 杨少锋 +2 位作者 张福占 李骏坤 杨惠林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7年第1期74-75,共2页
目的分析硬膜囊面积与椎管面积比值和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方法纳入自2013-01—2013-12收治并且术中证实明确节段的腰椎管狭窄症97例,测量患者硬膜囊面积及椎管面积,计算硬膜囊面积与椎管面积比值。采用SPSS 19.0统计学... 目的分析硬膜囊面积与椎管面积比值和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方法纳入自2013-01—2013-12收治并且术中证实明确节段的腰椎管狭窄症97例,测量患者硬膜囊面积及椎管面积,计算硬膜囊面积与椎管面积比值。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硬膜囊面积与腰椎管面积比值和JOA评分进行Person相关分析。结果 L4、5硬膜囊面积为(84.78±30.63)mm^2,椎管面积为(102.35±36.35)mm^2,硬膜囊面积与椎管面积比值为0.83±0.06;L5S1硬膜囊面积为(128.73±21.07)mm^2,椎管面积为(156.20±25.41)mm^2,硬膜囊面积与椎管面积比值为0.82±0.07。L4、5椎管狭窄患者JOA评分为(14.14±3.85)分;L5S1椎管狭窄患者JOA评分为(15.25±4.19)分。Person相关分析显示,硬膜囊面积与椎管面积比值和JOA评分呈正相关(L4、5:r=0.344,P<0.05;L5S1:r=0.517,P<0.05)。结论硬膜囊和椎管的相对狭窄可能是导致腰椎管狭窄症状加重的重要原因,且硬膜囊面积与椎管面积比值可以作为腰椎管狭窄症的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 JOA评分 腰椎管面积 硬膜囊面积 Person相关分析
原文传递
硬膜囊与椎管的面积之比的CT测量指标在椎管狭窄症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零刚新 阮兵 古文熠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6年第2期170-173,共4页
目的:探讨硬膜囊与椎管的面积之比的CT测量指标在腰椎管狭窄症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纳入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1月确诊为退变性腰椎管狭窄患者80例,进行CT测量,包括L4/L5和L5/S1椎体的矢状径、椎管的面积、硬膜囊的横截面积,对患者... 目的:探讨硬膜囊与椎管的面积之比的CT测量指标在腰椎管狭窄症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纳入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1月确诊为退变性腰椎管狭窄患者80例,进行CT测量,包括L4/L5和L5/S1椎体的矢状径、椎管的面积、硬膜囊的横截面积,对患者的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对比分析,同时对将观察组的患者测量结果与(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以明确患者的临床症状严重程度与硬膜囊面积/椎管面积比值之间的关系,并计算出其单侧的90%可信区间,作为腰椎管狭窄症的诊断标准;应用该标准对纳入研究的80例腰椎管狭窄患者进行CT片的回顾分析,评价测量结果与该标准的符合率。结果:L4-L5和L5/S1椎体的矢状径、椎管的面积、硬膜囊的横截面积与椎管狭窄的诊断符合率为73%、88%、79%和74%、87%、78%;该项指标与JOA评分相关性较强,90%的可信区间为硬膜囊面积/椎管面积L4/L5>0.85,L5/S1>0.86;回顾测量结果显示80例患者通过术前的硬膜囊面积/椎管面积的CT测量,确诊为腰椎管狭窄症的患者符合率达95.6%(76/80)。结果:硬膜囊面积/椎管面积的CT值与JOA评分较高的相关性,其单侧的90%可信区间可以为腰椎管狭窄症的CT测量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囊面积/椎管面积 腰椎管狭窄症 JOA评分 90%可信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膜囊与椎管的面积之比CT影像学改变指标在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峰 陈颖斌 戚海红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7年第6期1727-1729,共3页
目的:探讨硬膜囊与椎管的面积之比CT影像学改变指标与腰椎管狭窄症临床。方法:收集2015年04月-2016年12月300例确诊为腰椎管狭窄患者,CT测量指标两组患者均在L4/5及L5/S1两个椎问隙平面的CT图像上进行测量,具体测量指标包括:椎管矢状径... 目的:探讨硬膜囊与椎管的面积之比CT影像学改变指标与腰椎管狭窄症临床。方法:收集2015年04月-2016年12月300例确诊为腰椎管狭窄患者,CT测量指标两组患者均在L4/5及L5/S1两个椎问隙平面的CT图像上进行测量,具体测量指标包括:椎管矢状径,椎管、硬膜囊面积、椎管内切圆面积和硬膜外间隙。并综合所有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对比分析,同时对将观察组的患者测量结果与(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以明确患者的临床症状严重程度与硬膜囊面积/椎管面积比值之间的关系,并计算出其单侧的90%可信区间,作为腰椎管狭窄症的诊断标准;应用该标准对纳入研究的300例腰椎管狭窄患者进行CT片的回顾分析,评价测量结果与该标准的符合率。结果:L4-L5和L5/S1椎体的矢状径、椎管的面积、硬膜囊的横截面积与椎管狭窄的诊断符合率为72.72%、81.06%、75.00%、70.74%、83.67%、78.23%。该项指标与JOA评分相关性较强,90%的可信区间为硬膜囊面积/椎管面积L4/L5>0.87,L5/S1>0.84;回顾测量结果显示300例患者经入院CT测量硬膜囊面积/椎管面积之比,确诊符合率达96%(288/300)。结论:硬膜囊面积/椎管面积的CT值与JOA评分较高的相关性,其单侧的90%可信区间可以为腰椎管狭窄症的CT测量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囊面积/椎管面积 CT影像学改变 腰椎管狭窄症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测量腰椎管狭窄症椎间盘退变和硬膜囊横截断面积的关系 被引量:10
5
作者 刘湘 王锋 +4 位作者 赵晓东 袁智锐 季伟 王吉兴 龙耀武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2332-2335,共4页
目的利用MRI影像探讨腰椎管狭窄症(LSS)患者椎间盘退变与硬膜囊横截断面积(DSCA)的关系。方法抽取91例中央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LSS组,同时选取91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利用MRI测量腰椎间盘退变和DSCA,根据Pfirrmann方法将椎间盘... 目的利用MRI影像探讨腰椎管狭窄症(LSS)患者椎间盘退变与硬膜囊横截断面积(DSCA)的关系。方法抽取91例中央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LSS组,同时选取91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利用MRI测量腰椎间盘退变和DSCA,根据Pfirrmann方法将椎间盘退变分为5级。结果 LSS组的椎间盘退变和年龄无相关性;两组的下腰椎重度退变椎间盘比例均高于L2/3节段,在L4/5、L5/S1节段的重度退变椎间盘比例,LSS组均比对照组高(P<0.05);重度退变椎间盘组和轻度退变椎间盘组的DSCA比较,LSS组仅在L2/3、L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在各节段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在L4/5、L5/S1节段椎间盘退变比正常人更严重,硬膜囊横截断面积和椎间盘退变无相关性,在L2/3、L3/4节段硬膜囊横截断面积随椎间盘退变严重而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 腰椎间盘退变 MRI 横截断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双通道内镜治疗重度腰椎管狭窄症的近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占允中 杨帆 +4 位作者 叶舟 赵梓汝 刘华飞 吴以臣 黄伟铖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12期1300-1304,共5页
目的探讨单侧双通道内镜治疗重度腰椎管狭窄症的近期疗效及对患者硬膜囊面积、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衢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重度腰椎管狭窄症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目的探讨单侧双通道内镜治疗重度腰椎管狭窄症的近期疗效及对患者硬膜囊面积、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衢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重度腰椎管狭窄症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实施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对照组实施传统腰椎后路椎板开窗减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硬膜囊面积变化、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优良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硬膜囊面积均增大,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日本骨科协会腰痛评分均升高,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00%和20.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双通道内镜治疗重度腰椎管狭窄症近期疗效显著,可明显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改善患者腰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腰椎管狭窄症 单侧双通道内镜治疗 近期疗效 硬膜囊面积 功能恢复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根沉降征新四分型法对腰椎管放射性狭窄程度的诊断价值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7
作者 王芬 杨利 +3 位作者 马远博 张静 李娜 王沛然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2期1659-1663,共5页
目的:探讨神经根沉降征新四分型法对腰椎管不同放射性狭窄程度的诊断价值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20例腰椎管狭窄(LS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硬膜囊面积(CSA)分为三组;CSA 130~180 mm^(2)为轻度组;CSA为100~130 mm^(2)为中度组;CSA... 目的:探讨神经根沉降征新四分型法对腰椎管不同放射性狭窄程度的诊断价值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20例腰椎管狭窄(LS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硬膜囊面积(CSA)分为三组;CSA 130~180 mm^(2)为轻度组;CSA为100~130 mm^(2)为中度组;CSA<100 mm^(2)为重度组。采用神经根沉降征(NRS)新四分型法将各组患者分为NRS阴性、a型、b型和c型。所有患者均行磁共振成像(MRI)横断面扫描,分析各组患者NRS分型对LSS及其严重程度的符合率,比较三组患者NRS分型构成、视觉模拟评分(VAS)、CSA、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等指标,采用多因素分析确定NRS分型与LSS预后的相关性。结果:轻度组NRS阴性构成比74.3%更高,中度组NRS a型构成比46.2%更高,重度组NRS b型、NRS c型构成比35.3%、30.9%更高;三组患者NRS阴性、a型、b型和c型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放射性狭窄的节段,NRS的敏感度约为93%,特异度约为65%;中度放射性狭窄的节段敏感度约为67%,特异度约为58%;轻度放射性狭窄节段中的敏感度约为25%,特异度约为83%;三组患者NRS敏感度、特异度比较(P<0.05)。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各组CSA评分比较: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各组VAS、ODI评分比较: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NRS分型是影响LSS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NRS分型越高,预后越差。结论:NRS新四分型法是一种简便、有效的LSS诊断方法,能较好地反映椎管狭窄程度,且NRS对于诊断重度形态学狭窄的LSS具有较高敏感度和特异度,同时也是影响LSS预后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沉降征 腰椎管狭窄 硬膜囊面积 NRS分型 预后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效果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万小彬 徐启飞 赵广辉 《中国医学工程》 2024年第8期120-123,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手术方式对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LSS)患者腰椎功能及硬膜囊面积的影响。方法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于鲁山县人民医院治疗的94例单节段LSS患者分为常规组和微创组,每组47例。常规组予以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 目的观察不同手术方式对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LSS)患者腰椎功能及硬膜囊面积的影响。方法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于鲁山县人民医院治疗的94例单节段LSS患者分为常规组和微创组,每组47例。常规组予以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LIF),微创组予以小切口腰椎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TILF)。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并发症、术前及术后1 d、3 d免疫功能、术前及术后3个月腰椎功能评分(ODI评分)、疼痛评分(MPQ评分)、硬膜囊横截面积及满意度。结果两组比较微创组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较低,切口长度、下床活动时间较短(P<0.05);微创组并发症发生率(4.26%)与常规组(12.7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3 d两组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降低,且微创组高于常规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ODI评分、MPQ评分、硬膜囊横截面积改善,且微创组改善幅度大于常规组(P<0.05);微创组总满意度(95.74%)显著高于常规组(80.85%)(P<0.05)。结论同传统PLIF相比,TILF治疗单节段LSS能减少术中出血,缩短引流时间,有助于提高免疫功能,促进椎管形态恢复,改善腰椎功能,降低疼痛程度,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后路减压 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腰椎管狭窄症 硬膜囊面积 疼痛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双通道内镜下腰椎管狭窄减压术后影像学评价
9
作者 冯锡光 李文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93-0096,共4页
统计分析单侧双通道内镜辅助腰椎管狭窄减压术病人的影像学特征。方法:随机抽调53个腰椎管狭窄症病例为观察基础,随机开展观察(23例)、对照组(30例)别划分,观察组-单侧双通道内镜下手术,对照组-传统开放手术。对组间治疗作用差异性开展... 统计分析单侧双通道内镜辅助腰椎管狭窄减压术病人的影像学特征。方法:随机抽调53个腰椎管狭窄症病例为观察基础,随机开展观察(23例)、对照组(30例)别划分,观察组-单侧双通道内镜下手术,对照组-传统开放手术。对组间治疗作用差异性开展分析。结果:观察组术后硬脊膜囊截面积改善率,术后半年、1年腰椎前凸角、腰椎曲线指数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1.5年腰椎前凸角、腰椎曲线指数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单侧双通道内镜下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术后影像学结果满意,更有利于维持腰椎稳定性及生理弯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 面积改善率 腰椎曲度指数 腰椎前凸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冗余症在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中的临床意义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仲宣 肖良 +4 位作者 赵泉来 刘晨 孙竑洲 耿寅 江雨剑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3年第9期890-895,共6页
目的:探究马尾冗余症(redundant nerve roots,RNRs)在腰椎管狭窄患者中的诊疗意义,并筛选与RNRs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1日至2020年11月30日196例于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脊柱外科就诊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临床资料。根... 目的:探究马尾冗余症(redundant nerve roots,RNRs)在腰椎管狭窄患者中的诊疗意义,并筛选与RNRs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1日至2020年11月30日196例于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脊柱外科就诊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出现RNRs将所有患者分为RNRs阳性组和RNRs阴性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影像学参数、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等指标差异性,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与RNRs高度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RNRs阳性组59例,RNRs阴性组137例。196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RNRs发生率为30.10%(59/196)。两组患者VAS、ODI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NRs阳性组患者临床症状较RNRs阴性组重。年龄、狭窄节段数、腰椎硬膜囊面积平均值、最狭窄节段及最狭窄节段硬膜囊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狭窄节段数、椎管正中矢状径平均值及腰椎椎间隙硬膜囊面积平均值与RNRs产生与否具有相关性(P<0.05),其中狭窄节段数回归系数为-1.115,椎管正中矢状径回归系数为-1.707,腰椎椎间隙硬膜囊面积平均值回归系数为7.556。结论:伴有RNRs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临床症状较不伴者明显严重。狭窄节段数、椎管正中矢状径、腰椎椎间隙硬膜囊面积是RNRs发生的高危因素,其中腰椎椎间隙硬膜囊面积相关性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神经冗余症 椎管狭窄症 危险因素 椎间隙硬膜囊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态学法判断中央型腰椎管狭窄程度的可靠性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周小倩 张秋娟 唐鉴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7年第4期126-128,共3页
目的比较形态学法与硬膜囊面积法(DSCA)在评价腰椎管狭窄(LSS)中的可靠性和组间关联。方法由两名高年资主治医师独立地分析2014年9月-2014年11月于就诊的82例LSS的术前MRI,并分别利用两种方法对L2/3、L3/4、L4/5间盘层面的椎管狭窄程度... 目的比较形态学法与硬膜囊面积法(DSCA)在评价腰椎管狭窄(LSS)中的可靠性和组间关联。方法由两名高年资主治医师独立地分析2014年9月-2014年11月于就诊的82例LSS的术前MRI,并分别利用两种方法对L2/3、L3/4、L4/5间盘层面的椎管狭窄程度进行分级。利用Kappa统计值来分析诊断的一致性。利用皮尔森相关和箱线图来分析两种方法的相关性。结果两种方法观察者间K值分别为0.69(0.61-0.77)、0.65(0.56-0.74),DSCA法观察者内K值分别为0.77(0.60-0.74)、0.80(0.66-0.93)。形态法观察者内K值分别为0.78(0.65-0.92)、0.81(0.68-0.94)。两种方法的相关系数为0.81。形态学C级和D级狭窄的LSS硬膜囊面积小于75mm^2。结论硬膜囊面积法与形态学法的观察者内和观察者间的一致性良好,两种方法组间关联强。两种方法均可以评价MRI中的腰椎管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LSS) MRI 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管狭窄症CTM测量的逐步回归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路继科 欧阳甲 《新疆医学》 1992年第2期72-74,共3页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 CTM 硬膜囊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管狭窄症单侧双通道内镜下单侧与双侧减压比较 被引量:12
13
作者 芦怀旺 胡鹏 +3 位作者 田霖 刘彬 张玉红 孙兆忠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1643-1647,共5页
[目的]比较单侧症状的中重度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单侧双通道内镜(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ic,UBE)下单侧与双侧减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2021年2月采用UBE技术治疗单侧症状的中重度LSS 12... [目的]比较单侧症状的中重度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单侧双通道内镜(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ic,UBE)下单侧与双侧减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2021年2月采用UBE技术治疗单侧症状的中重度LSS 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医患沟通结果,60例采用单侧减压,60例采用双侧减压。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均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单侧组手术时间短于双侧组(P<0.05);其他围手术期指标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VAS评分及ODI指数均显著降低(P<0.05),而JOA评分显著增加(P<0.05),术前两组VAS评分、ODI指数、JOA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相应时间点双侧组上述评分均显著优于单侧组(P<0.05)。影像学方面,术后即刻、末次随访时两组椎管面积均较术前均显著增加(P<0.05),但两组椎间隙高度、局部腰椎前凸角均无显著变化(P>0.05)。术前两组间上述影像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双侧组的椎管面积显著大于单侧组(P<0.05),两组椎间隙高度、局部腰椎前凸角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BE单侧或双侧减压均可有效治疗单侧症状的中重度LSS,相比之下,双侧减压可更有效扩大硬膜囊面积,临床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 单侧双通道内镜 单侧入路 双侧减压 硬膜囊面积
原文传递
模拟重力状态下MRI检查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价值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军 王强 +2 位作者 何益群 张铁骑 李凌峰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9年第9期965-966,共2页
目的通过自行设计的装置,在常规平卧位腰椎MRI检查时予以模拟重力状态的轴向负荷,评价其对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将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存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分为正常组和病例组,正常组40例,病例组46例。常规仰卧位及负荷仰卧位下行MR... 目的通过自行设计的装置,在常规平卧位腰椎MRI检查时予以模拟重力状态的轴向负荷,评价其对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将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存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分为正常组和病例组,正常组40例,病例组46例。常规仰卧位及负荷仰卧位下行MRI检查,观察L4、5及L5S1节段腰椎间盘高度、椎间盘突出程度、硬膜囊面积的变化。结果正常组负荷仰卧位时L4、5节段椎间盘高度低于常规仰卧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常规仰卧位与负荷仰卧位时L4、5、L5S1节段椎间盘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负荷仰卧位时L4、5节段椎间盘突出程度较常规仰卧位时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常规仰卧位时与负荷仰卧位时L5S1节段椎间盘突出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负荷仰卧位时L4、5与L5S1节段硬膜囊面积小于常规仰卧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自行设计的装置可以在常规平卧位MRI检查时予以轴向应力,模拟患者站立位时的状态,能提供更多有价值的诊断信息,可提高诊断椎间盘突出症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MRI检查 轴向负荷 椎间盘高度 硬膜囊面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