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89篇文章
< 1 2 10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8)F-FDG PET/CT在硬脊膜内转移诊断中的应用
1
作者 金爱芳 骆柘璜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5-129,共5页
目的评价^(18)F-FDG PET/CT在硬脊膜内转移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22年4月于江西省人民医院行^(18)F-FDG PET/CT和MRI检查且确诊椎管内转移肿瘤患者的影像资料,对病灶代谢活性进行视觉分析,并测量最大标准化... 目的评价^(18)F-FDG PET/CT在硬脊膜内转移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22年4月于江西省人民医院行^(18)F-FDG PET/CT和MRI检查且确诊椎管内转移肿瘤患者的影像资料,对病灶代谢活性进行视觉分析,并测量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分析^(18)F-FDGPET/CT诊断硬脊膜内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SUVmax诊断硬脊膜内转移的效能。结果135例伴可疑椎管内转移症状的肿瘤患者中,硬脊膜内(软脊膜和髓内)转移18例,其他病变80例,脊髓无病变37例。18例硬脊膜内转移中,13例软脊膜转移,2例髓内转移,3例同时有软脊膜和髓内转移。转移表现为结节状(10例)或条片状(6例)18F-FDG摄取增高,对应CT上髓旁或髓内结节或脊髓肿胀。^(18)F-FDGPET/CT比MRI发现了更多的病灶,包括亚厘米的病灶。基于患者,^(18)F-FDGPET/CT诊断硬脊膜内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8.9%、89.2%、89.1%;以转移灶和正常脊髓SUVmax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界值为2.45时约登指数最大,对应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8.2%、75.7%。结论18F-FDG PET/CT是诊断硬脊膜内转移的一种可选择影像模式。硬脊膜内转移大多数表现为局灶性高代谢病变,SUVmax可作为诊断硬脊膜内转移的一个有价值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脊膜内转移 转移 髓内转移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氟代脱氧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脊膜内松解自体周围神经植入治疗脊髓陈旧性不完全性断裂伤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少成 许硕贵 +5 位作者 马玉海 逄育 张振伟 王家林 郑旭东 康力新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803-804,共2页
目的 :探讨脊髓减压松解、神经组织植入治疗陈旧性脊髓不完全性断裂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1 6例外伤性陈旧性不全瘫患者 ,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切开硬脊膜 ,将蛛网膜、软脊膜、齿状韧带、神经根起始段与脊髓的粘连及周围的纤维条索彻底解... 目的 :探讨脊髓减压松解、神经组织植入治疗陈旧性脊髓不完全性断裂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1 6例外伤性陈旧性不全瘫患者 ,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切开硬脊膜 ,将蛛网膜、软脊膜、齿状韧带、神经根起始段与脊髓的粘连及周围的纤维条索彻底解除。将质地外观异常段的脊髓行 3~ 6个切口 (深 0 .1~ 0 .2 mm、长度超过损伤节段 )纵行切开 ;若发现脊髓内囊肿 ,则切开后吸出其中液体。然后 ,将自身腓肠神经用显微外科方法去除外膜、束膜并剪开 ,使神经组织的质地、外观类似马尾组织 ,将其排列呈多条状、纵行植入已切开的脊髓处或原囊肿腔内 ,用 9- 0的无损伤线与软脊膜适当固定。最后修复硬脊膜或用骶棘肌瓣覆盖。结果 :1 6例患者术后随访 2~ 4年 (平均 2 .5年 ) ,感觉和运动均增加 1级以上 ,其中 6例双下肢主要肌群肌力较术前增加 2级 ,恢复达 4级 ,恢复行走能力。结论 :硬脊膜内粘连松解、瘢痕段脊髓切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损伤 显微外科 硬脊膜内松解 周围神经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脊膜内松解自体周围神经植入治疗脊髓陈旧性不完全性断裂伤 被引量:1
3
作者 郑旭东 张少成 +2 位作者 梁俊刚 黄进 杨恺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1530-1533,共4页
[目的]探讨脊髓减压松解、神经组织植入治疗陈旧性脊髓不完全性断裂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6例外伤性陈旧性不全瘫患者,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切开硬脊膜,将蛛网膜、软脊膜、齿状韧带、神经根起始段与脊髓的粘连及周围的纤维条索彻底解除... [目的]探讨脊髓减压松解、神经组织植入治疗陈旧性脊髓不完全性断裂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6例外伤性陈旧性不全瘫患者,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切开硬脊膜,将蛛网膜、软脊膜、齿状韧带、神经根起始段与脊髓的粘连及周围的纤维条索彻底解除。将质地外观异常段的脊髓行3~6个切口纵行切开;若发现脊髓内囊肿,则切开后吸出其中液体。然后,将自身腓肠神经用显微外科方法去除外膜、束膜并剪开,将其排列呈多条状、纵行植入已切开的脊髓处或原囊肿腔内。最后修复硬脊膜或用骶棘肌瓣覆盖。[结果]16例患者术后随访2~4年(平均2.5年),感觉和运动均增加1级以上,其中6例双下肢主要肌群肌力较术前增加2级,恢复达4级,恢复行走能力。[结论]硬脊膜内粘连松解、瘢痕段脊髓切开、自体周围神经组织植入桥接治疗外伤性陈旧性不全瘫患者的初步I临床观察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损伤 显微外科 硬脊膜内松解 周围神经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腰椎脊髓外硬脊膜内肿瘤手术中的脊柱稳定性重建 被引量:2
4
作者 董黎强 田纪伟 +1 位作者 曹根洪 王昌兴 《中医正骨》 2007年第9期23-24,共2页
关键词 胸腰椎髓外硬脊膜内肿瘤/手术 柱稳定性重建术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胸段硬脊膜内巨大结核性纤维肉芽肿1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文德 吴勤奋 +3 位作者 郑玺 殷捷 李建刚 田琴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181-182,共2页
关键词 颈胸段 硬脊膜内 结核性肉芽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旧性腰椎骨折并发硬脊膜内异位骨化1例
6
作者 班吉鹤 马玉海 +3 位作者 徐阿炳 裴仁模 蔡执中 舒亮 《实用骨科杂志》 2012年第3期282-284,共3页
异位骨化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并发症,最常见于髋关节周围.其次为膝关节,在硬脊膜内却十分罕见,现将我院手术治疗的1例L4-5椎体陈旧性骨折并发硬脊膜内异位骨化进行报告。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患者,男性.22岁,因腰椎骨折后腰部... 异位骨化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并发症,最常见于髋关节周围.其次为膝关节,在硬脊膜内却十分罕见,现将我院手术治疗的1例L4-5椎体陈旧性骨折并发硬脊膜内异位骨化进行报告。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患者,男性.22岁,因腰椎骨折后腰部疼痛1年余.加重2个月入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旧性骨折 异位骨化 硬脊膜内 腰椎骨折 并发症 髋关节周围 L4-5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硬脊膜内囊肿并脊髓脊膜膨出1例
7
作者 周中华 梁国辉 《中医正骨》 2003年第8期21-21,共1页
关键词 先天性硬脊膜内囊肿 合并症 膨出 幼儿 MR 神经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例髓外硬脊膜内肿瘤误诊误治的经验教训
8
作者 刘信基 《江苏医药》 CAS CSCD 1997年第11期809-810,共2页
关键词 硬脊膜内肿瘤 误诊 误治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例硬脊膜内脓肿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1
9
作者 黄琦 郭效东 +1 位作者 张劲梅 胡成杰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55-255,263,共2页
硬脊膜内脓肿临床少见,因病情隐匿,进展迅速,极易造成脊髓功能的不可逆缺损,甚至死亡.1995年12月至2004年12月,河南省鹤壁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共收治4例,其中脊髓内脓肿1例,硬脊膜下脓肿3例,第四军医大学附属唐都医院神经外科收治1... 硬脊膜内脓肿临床少见,因病情隐匿,进展迅速,极易造成脊髓功能的不可逆缺损,甚至死亡.1995年12月至2004年12月,河南省鹤壁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共收治4例,其中脊髓内脓肿1例,硬脊膜下脓肿3例,第四军医大学附属唐都医院神经外科收治1例脊髓内脓肿,现结合文献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脊膜内脓肿 X线检查 广谱抗生素 细菌学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骶部硬脊膜内囊肿的诊治体会
10
作者 王忠 贾学军 《河北医药》 CAS 2002年第7期561-562,共2页
目的 探讨腰骶部硬脊膜内囊肿的诊断、治疗体会。方法 分析 6例腰骶部硬脊膜内囊肿患者的诊断、影像学资料 ,采用部分椎板切除椎管减压囊肿摘除术。结果 全部病例均获随访 ,神经根症状改善显著。结论 CT及MRI有助于确诊本病。术中... 目的 探讨腰骶部硬脊膜内囊肿的诊断、治疗体会。方法 分析 6例腰骶部硬脊膜内囊肿患者的诊断、影像学资料 ,采用部分椎板切除椎管减压囊肿摘除术。结果 全部病例均获随访 ,神经根症状改善显著。结论 CT及MRI有助于确诊本病。术中注意严密止血 ,充分显露肿瘤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一经诊断 ,应尽早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骶部硬脊膜内囊肿 肿物摘除术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外硬脊膜内肿瘤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2
11
作者 白冬松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4期466-467,共2页
目的:探讨脊髓外硬脊膜内肿瘤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手术效果.方法:对2003年3月~2008年6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并有随访资料的32例脊髓外硬脊膜内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9例,女13例,年龄7个月-65岁,平均42.9岁.结果:术后随访6... 目的:探讨脊髓外硬脊膜内肿瘤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手术效果.方法:对2003年3月~2008年6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并有随访资料的32例脊髓外硬脊膜内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9例,女13例,年龄7个月-65岁,平均42.9岁.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2年,平均14个月.术后随访期复发3例,其余患者无复发.患者术后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评分:23例好转,7例无改变,2例较术前下降.结论:对于脊髓外硬脊膜内肿瘤手术治疗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脊髓外硬脊膜内肿瘤宜早诊断并适宜尽早作显微全切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神经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段硬脊膜内巨大畸胎瘤1例
12
作者 闫乔生 常刚 杨波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2期826-826,共1页
关键词 腰椎 畸胎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脊膜内血管瘤伴小静脉石1例
13
作者 王云宏 周书田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3年第5期329-329,共1页
1临床资料 患者男,67岁.2年前双足麻木,逐渐向上延伸伴酸痛.近5个月来双下肢无力.体检:双下肢肌力Ⅳ级,伴有深浅感觉障碍,右腹壁及提睾反射减弱.
关键词 硬脊膜内血管瘤 静脉石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髓外硬脊膜内良性肿瘤3例误诊分析
14
作者 卞西武 焦德松 +3 位作者 郭志强 魏明华 刘玉鹏 赵红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1999年第1期70-71,共2页
关键词 硬脊膜内肿瘤 误诊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髓外硬脊膜内神经鞘膜瘤长期误诊伴胃穿孔1例
15
作者 王树臣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06年第1期3-3,共1页
关键词 胃穿孔 神经鞘 长期误诊 硬脊膜内 双下肢无力 髓外 风湿性关节炎 气管插管麻醉 腹部膨隆 大便失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硬脊膜内畸胎瘤1例
16
作者 张元富 梁万军 +3 位作者 李媛 张晓慧 王立强 吴继生 《中华今日医学杂志》 2003年第24期74-74,共1页
患者,男,32岁。腰部钝痛25年,偶有小便困难。1977年前后患者出现右大腿不适,肌力减退,未进行治疗。2003年5月被“草爬子”叮伤,出现高热及头痛,以“森林脑炎”在其他医院治疗,应用大量抗生素后,发热及头痛减轻。当行腰椎脑脊... 患者,男,32岁。腰部钝痛25年,偶有小便困难。1977年前后患者出现右大腿不适,肌力减退,未进行治疗。2003年5月被“草爬子”叮伤,出现高热及头痛,以“森林脑炎”在其他医院治疗,应用大量抗生素后,发热及头痛减轻。当行腰椎脑脊液穿刺时,抽出“脓”状物,而细菌培养无异常。遂进行腰部MRI检查,可见腰椎管内占位性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脊膜内畸胎瘤 抗生素 腰椎脑液穿刺 细菌培养 MRI检查 占位性病变 良性囊性畸胎瘤 病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外硬脊膜内肿瘤的手术治疗效果观察
17
作者 邱成天 《中国伤残医学》 2015年第19期91-92,共2页
目的:针对我院所收治的脊髓外硬脊膜内肿瘤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将我院在2013年5月-2014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100例脊髓外硬脊膜内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取手术进行治疗,研究分析其临床疗效... 目的:针对我院所收治的脊髓外硬脊膜内肿瘤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将我院在2013年5月-2014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100例脊髓外硬脊膜内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取手术进行治疗,研究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对我院收治的100例脊髓外硬脊膜内肿瘤患者进行跟踪走访5-12个月。其中发现术后复发的患者4例,其余患者均未发生复发情况。患者在术前与康复后进行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评分。100例患者中有95例患者治愈,3例患者显效,2例患者无效。结论:脊髓外硬脊膜内肿瘤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法就是进行手术,同时患者应当注意在确诊后及时进行手术治疗防止病情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外硬脊膜内肿瘤 手术治疗 效果观察
原文传递
腰椎间盘突入硬脊膜内1例治疗体会
18
作者 徐旱情 许永富 《中国骨伤》 CAS 2004年第8期495-495,共1页
关键词 治疗体会 腰椎间盘突 髓核 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技术联合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输注模式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
19
作者 柯燕君 陈皆锋 +1 位作者 王乐乐 潘郑斌 《浙江创伤外科》 2025年第2期370-372,共3页
目的探索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dural puncture epidural,DPE)技术联合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输注模式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1月至2024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98例行初产妇患者资料,按照不同的阻滞方案划分为观察组(DP... 目的探索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dural puncture epidural,DPE)技术联合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输注模式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1月至2024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98例行初产妇患者资料,按照不同的阻滞方案划分为观察组(DPE联合PIEB)和对照组(传统硬膜外阻滞)各49例,比较分析镇痛效果、术后疼痛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镇痛起效时间较对照组短,PCEA次数及镇痛药使用量均少于对照组(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对称阻滞和骶尾部阻滞不全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DPE技术联合PIEB模式在分娩镇痛中有显著的临床优势,通过缩短镇痛起效时间、减少镇痛药物用量及自控镇痛需求,提升了产妇的镇痛体验和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 穿破外阻滞 间歇脉冲输注 外阻滞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PO-ANCA相关肥厚性硬脊膜炎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20
作者 赵春霞 王浩宇 +3 位作者 曹伊凡 张梓钰 李若林 徐鹏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25年第1期56-59,共4页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小血管炎(ANCA-AAV)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大约15%的AAV患者有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其中,肥厚性硬脊膜炎(HSP)是一种少见的以硬脊膜增厚和炎症反应纤维化为特征的累及神经系统的临床形式。...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小血管炎(ANCA-AAV)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大约15%的AAV患者有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其中,肥厚性硬脊膜炎(HSP)是一种少见的以硬脊膜增厚和炎症反应纤维化为特征的累及神经系统的临床形式。本文报道1例髓过氧化物酶抗体-ANCA相关HSP,并结合最新的文献,总结分析其临床特征和影像学特点,加强临床医生对HSP的认识,减少漏诊或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 髓过氧化物酶 肥厚性 肥厚性 影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