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硫增感AgBr I T颗粒乳剂光电子行为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杨少鹏 董国义 +2 位作者 陆晓东 李晓苇 傅广生 《感光科学与光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76-183,共8页
本文利用微波吸收相敏检测技术,同时获得了硫增感AgBrIT颗粒乳剂,在不同增感条件下自由光电子和浅俘获光电子的时间衰减曲线,分析了不同的硫增感产物的陷阱效应.结果表明:开始时,增感产物起电子陷阱作用,至45min时,浅电子陷阱作用最佳.... 本文利用微波吸收相敏检测技术,同时获得了硫增感AgBrIT颗粒乳剂,在不同增感条件下自由光电子和浅俘获光电子的时间衰减曲线,分析了不同的硫增感产物的陷阱效应.结果表明:开始时,增感产物起电子陷阱作用,至45min时,浅电子陷阱作用最佳.如增感时间进一步增加,硫增感产物将变为深电子陷阱.本文还讨论了浅电子陷阱中浅俘获光电子衰减时间与阱深的依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吸收相敏技术 硫增感 电子陷阱 光电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增感的敏化中心和潜影中心的氧化还原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史瑶 赵文芳 +1 位作者 杨新民 夏培杰 《感光科学与光化学》 EI CSCD 2000年第2期150-154,共5页
本文采用Reinders的氧化还原缓冲液的方法研究硫敏化的立方体卤化银微晶的敏化中心和潜影中心的氧化还原性能 .实验结果表明 :1 )Reinders的氧化还原缓冲液的方法 ,不仅可用于研究潜影中心 ,也可用于研究敏化中心 ;2 )本实验条件下的硫... 本文采用Reinders的氧化还原缓冲液的方法研究硫敏化的立方体卤化银微晶的敏化中心和潜影中心的氧化还原性能 .实验结果表明 :1 )Reinders的氧化还原缓冲液的方法 ,不仅可用于研究潜影中心 ,也可用于研究敏化中心 ;2 )本实验条件下的硫化银敏化中心的氧化还原电位约略负于 - 2 2 0mV(相对于饱和甘汞电极 ) ,潜影中心的氧化还原电位值是介于 - 2 2 0mV与 - 1 90mV之间 (相对于饱和甘汞电极 ) ;3)潜影中心的氧化还原活性较敏化中心大得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增感 氧化还原 敏化中心 潜影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增感技术的进展 被引量:7
3
作者 王巍 彭彦彬 +3 位作者 余青 周本茂 刘其则 沈守瑶 《感光材料》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8-13,共6页
综述了近几十年来关于用硫增感剂进行化学增感的文献,具体包括:a)导致硫增感中心形成的反应机理、动力学过程,以及采用的研究手段;b)硫增感中心的本质;c)影响硫增感的因素。
关键词 硫增感 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增感AgBrCl立方体微晶中光电子衰减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晓苇 刘荣鹃 +4 位作者 江晓利 陆晓东 赖伟东 杨少鹏 傅广生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84-787,共4页
利用微波吸收相敏检测技术并结合短脉冲激光曝光,测量了硫增感条件下AgBrCl立方体微晶感光材料的光电子时间衰减谱。分析了光电子一级衰减区域与增感温度的关系,确定了硫增感的陷阱效应对光电子衰减时间和光电子不同一级衰减区域的影响... 利用微波吸收相敏检测技术并结合短脉冲激光曝光,测量了硫增感条件下AgBrCl立方体微晶感光材料的光电子时间衰减谱。分析了光电子一级衰减区域与增感温度的关系,确定了硫增感的陷阱效应对光电子衰减时间和光电子不同一级衰减区域的影响,并获得了增感过程中生成浅电子陷阱效果的最佳增感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吸收相敏检测技术 短脉冲激光曝光 硫增感 卤化银微晶 光材料 光电子时间衰减谱 电子陷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硫增感因素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巍 彭彦彬 +3 位作者 余青 周本茂 沈守瑶 刘其则 《感光材料》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25-28,38,共5页
研究了体系的pAg、pH、SCN-、温度及脲素对硫增感的影响,发现体系中pH的变化对感光度的影响较大。
关键词 光乳剂 硫增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卤化银成像体系中的硫增感
6
作者 曹立志 王晗 +1 位作者 焦家俊 庄思永 《感光科学与光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32-445,共14页
从感光乳剂硫增感敏化中心的形成和作用机理等方面对硫增感过程进行了综合叙述,并对硫敏化中心的分布、增感条件、增感中心的性质、增感团簇的研究、新型的硫增感手段等方面的理论进展也作了讨论.
关键词 乳剂 硫增感 敏化中心 化银团簇 卤化银成像体系 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BrI微晶上硫增感中心Ag_2S分子团簇的陷阱效应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杨少鹏 傅广生 +1 位作者 李晓苇 田晓东 《中国科学(G辑)》 CSCD 2004年第5期540-548,共9页
利用微波吸收相敏技术检测了硫增感条件下的卤化银光电子衰减行为,获得了硫增感乳剂的自由光电子和浅俘获光电子的时间分辨谱信号.分析了AgBrI T颗粒乳剂硫增感产物的陷阱效应与增感时间和增感温度的关系.确定了硫增感产物的陷阱效应随... 利用微波吸收相敏技术检测了硫增感条件下的卤化银光电子衰减行为,获得了硫增感乳剂的自由光电子和浅俘获光电子的时间分辨谱信号.分析了AgBrI T颗粒乳剂硫增感产物的陷阱效应与增感时间和增感温度的关系.确定了硫增感产物的陷阱效应随增感时间和增感温度的变化趋势,其变化顺序依次是空穴陷阱、浅电子陷阱和深电子陷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增感 乳剂 卤化银 浅电子陷阱 自由光电子 光电子衰减 微晶 分子团簇 AG2S 俘获
原文传递
反相微乳液法制备纳米Ag_2S增感剂的化学增感研究
8
作者 李智 段培成 +1 位作者 杨新民 郑彤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EI CAS CSCD 2008年第5期385-392,共8页
本文用反相微乳液法制备了纳米Ag2S,并用作卤化银乳剂的硫增感剂,研究了其增感效果、增感规律及可能的增感机理.反相微乳液由异辛烷、表面活性剂AOT钠盐和水形成;制得的Ag2S粒径3—5 nm;用制得颗粒增感卤化银乳剂,获得的感光性能优越于... 本文用反相微乳液法制备了纳米Ag2S,并用作卤化银乳剂的硫增感剂,研究了其增感效果、增感规律及可能的增感机理.反相微乳液由异辛烷、表面活性剂AOT钠盐和水形成;制得的Ag2S粒径3—5 nm;用制得颗粒增感卤化银乳剂,获得的感光性能优越于用Na2S2O3水溶液增感;增感规律的研究表明,随着乳剂中纳米Ag2S浓度的增加,模型乳剂感光度迅速提高、灰雾变化不大,并在100—200μmol/molAg左右获得最佳感光性能,进一步增加浓度则感光度呈下降趋势、灰雾升高;获得最佳感光性能所需的化学增感时间很短,约40分钟,之后感光度不再增加、灰雾上升;用漫反射光谱(DRS)作探针,跟踪记录增感时卤化银微晶表面上纳米Ag2S增感剂颗粒的演变,为新型纳米增感剂的优异增感特性提供了机理性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卤化银乳剂 硫增感 化银 纳米尺度 反相微乳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增感方式的光导对比
9
作者 冉启分 《影像技术》 CAS 1994年第4期9-13,共5页
硫金增感核是强有力的电子陷阱;还原增感核起到加强原有电子陷阱的作用,具有产生光电子的能力;硫增感核是电子陷阱,但大的硫增感核具有一定空穴陷阱的效果。
关键词 硫增感 化学 光谱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u)与(S+Au)增感的模式设计
10
作者 蔡捷敏 周洪康 《影像技术》 CAS 1996年第2期24-26,共3页
本文主要论述了硫金增感依次分开加入[以下简称(S,Au)]与混合在一起后加入[以下简称(S+Au)]的照相性能的差异,并从建立的模型来说明存在差别的原因.
关键词 化学 硫增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镜法对硫敏化中心的直接观察 被引量:3
11
作者 胡勇军 王荣琴 彭必先 《感光科学与光化学》 CSCD 1997年第3期230-233,共4页
电镜法对硫敏化中心的直接观察*胡勇军王荣琴彭必先**(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北京100101)关键词硫增感,扁平颗粒,增感中心分布,电子显微镜敏化中心的形成是Ag2S的聚集过程,一般包括两步[1].在第一步中,增... 电镜法对硫敏化中心的直接观察*胡勇军王荣琴彭必先**(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北京100101)关键词硫增感,扁平颗粒,增感中心分布,电子显微镜敏化中心的形成是Ag2S的聚集过程,一般包括两步[1].在第一步中,增感剂中的硫离子与银离子在AgX晶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增感 敏化中心 团簇 电镜法 分形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铈组轻稀土离子La^(3+)、Ce^(3+)、Pr^(3+)在卤化银感光乳剂中的掺杂效应
12
作者 阎天堂 岳军 《稀土》 EI CAS 1987年第3期25-27,共3页
铈组轻稀土离子La^(3+)、Ce^(3+)、Pr^(3+)在碘溴化银照相乳剂中掺杂,将影响该乳剂的感光性能。La^(3+)的表面掺杂导致乳剂减感,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La^(3+)的加入使乳剂相对吸收光能量减低,对卤化银光解产生不利影响;Ce^(3+)的体相掺杂... 铈组轻稀土离子La^(3+)、Ce^(3+)、Pr^(3+)在碘溴化银照相乳剂中掺杂,将影响该乳剂的感光性能。La^(3+)的表面掺杂导致乳剂减感,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La^(3+)的加入使乳剂相对吸收光能量减低,对卤化银光解产生不利影响;Ce^(3+)的体相掺杂使乳剂增感,可归因于Ce^(3+)在碘溴化银中起到了深化电子陷阱的作用,从而有利于潜影形成与集中;Pr^(3+)则无论是体相掺杂或表面掺杂都具有提高乳剂感光度和反差的作用,但体相掺杂较表面掺杂还有降低灰雾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光度 表面掺杂 乳剂光度 卤化银光乳剂 LA 硫增感 CE 稀土离子 潜影中心 体相掺杂 掺杂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光材料与性能测试
13
《中国光学》 CAS 2004年第3期67-67,共1页
TB84 2004032107 彩色负片的颗粒性能研究—印片颗粒指数=Study of thecolor film graininess—print grain index[刊,中]/徐艳芳(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光电信息技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72)),刘文耀…∥光学学报... TB84 2004032107 彩色负片的颗粒性能研究—印片颗粒指数=Study of thecolor film graininess—print grain index[刊,中]/徐艳芳(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光电信息技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72)),刘文耀…∥光学学报.—2004,2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负片 光电子 颗粒指数 信息技术科学 性能研究 重点实验室 精密仪器 印片 硫增感 性能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颗粒X线胶片的临床应用分析
14
作者 陈国平 卢铃铨 +2 位作者 程广田 冯敏 张卫东 《实用医技杂志》 2003年第7期735-736,共2页
目的 :评价 T颗粒感绿片配合硫氧化钆增感屏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 :随机抽取感绿片胸片和感蓝片胸片各 10 0份进行投照剂量及胸部显示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感绿片投照时所需毫安秒较感蓝片有较大幅度降低 ,降低幅度正位达... 目的 :评价 T颗粒感绿片配合硫氧化钆增感屏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 :随机抽取感绿片胸片和感蓝片胸片各 10 0份进行投照剂量及胸部显示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感绿片投照时所需毫安秒较感蓝片有较大幅度降低 ,降低幅度正位达 4 0 %~ 5 0 % ,侧位达 5 4 %~ 5 6 % ;感绿片胸片肺野外带纹理 ,心后区纹理 ,一、二级支气管 ,心脏大血管边缘清晰程度分别高出感蓝片 4 8%、5 7%、4 7%、30 % ;胸部软组织显示方面差别不大。结论 :T颗粒感绿片配合硫氧化钆增感屏的临床应用具有投照剂量低 ,影像信息丰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颗粒 X线胶片 临床应用 氧化钆 投照剂量 胸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颗粒感绿片成像技术之实践
15
作者 曾子薇 丘焕松 吴伟英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2003年第7期24-25,共2页
关键词 T颗粒绿片成像技术 T颗粒胶片 扁平颗粒 三维颗粒 氧化钆 放射科 X线机
原文传递
T颗粒技术在肺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其成像质量
16
作者 刘新军 刘培成 +2 位作者 蔡沛 张盾 姚世生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06-208,共3页
目的 对比T颗粒胶片 (TML 1感绿片 )与硫氧化钆稀土增感屏组合同感蓝片 (XK 1)配钨酸钙增感屏两种屏 -片体系的成像质量 ,探讨T颗粒技术在肺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井下煤工 16 0例 ,均摄同期T颗粒感绿片及感蓝片高千... 目的 对比T颗粒胶片 (TML 1感绿片 )与硫氧化钆稀土增感屏组合同感蓝片 (XK 1)配钨酸钙增感屏两种屏 -片体系的成像质量 ,探讨T颗粒技术在肺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井下煤工 16 0例 ,均摄同期T颗粒感绿片及感蓝片高千伏胸片 ,分别对卤化银晶体观察、增感屏荧光观察、物理条件、肺部各点密度值和胸片的观察等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TML 1感绿片比XK 1感蓝片银盐颗粒分布更均匀 ;X线照射稀土屏绿光的亮度明显高于钨酸钙的蓝光 ;TML 1感绿片比XK 1感蓝片的曝光量减少至 1/ 3;TML 1感绿片胸片密度值为 0 .2 4~ 2 .74 ,XK 1感蓝片胸片的密度值为 0 .30~ 2 .6 0 ,感绿片有更大的宽容度 ,载有更丰富的信息量 ;圆孔观片法表明 ,TML 1感绿胸片比XK 1感蓝胸片显示微细结构更清晰 ,其形态具体可靠 ,直观性更强。结论 T颗粒技术可明显提高影像的清晰度和分辨率 ,并可提高信息传递功能 ,拓宽诊断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疾病 X线诊断 T颗粒技术 影像质量 氧化钆稀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