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性—阴离子复配湿润剂对硫化矿尘润湿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李孜军 吴靓 +1 位作者 郭兆东 廖慧敏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41-45,共5页
为了探讨两性-阴离子湿润剂复配剂对硫化矿尘的润湿性能,通过毛细管正向渗透实验法,研究椰油酰胺基丙基甜菜碱(CAB)、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BS-12)、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AES)单体湿润剂的润湿性能;利用静滴... 为了探讨两性-阴离子湿润剂复配剂对硫化矿尘的润湿性能,通过毛细管正向渗透实验法,研究椰油酰胺基丙基甜菜碱(CAB)、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BS-12)、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AES)单体湿润剂的润湿性能;利用静滴法,测量各单体与矿石的接触角。单体实验结果表明两性离子湿润剂中BS-12、阴离子湿润剂中LAS的润湿性能相对较好。选用这两种试剂进行复配实验,结果表明:浸润深度大于20 mm,复配剂比单质湿润剂润湿性能好;最佳复配组合是质量分数0.30%BS-12和0.20%L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湿润剂 阴离子湿润剂 硫化矿尘 毛细管正向渗透 接触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离子型湿润剂与硫化矿尘的耦合性实验 被引量:10
2
作者 吴超 欧家才 吴国珉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23-328,共6页
为了研究粉尘与湿润剂的耦合性,采用毛细管正向渗透实验方法,研究了3种阴离子型湿润剂溶液的含量(质量分数)、温度、湿润液添加钠盐等因子对10种硫化矿尘湿润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当温度为20℃左右时,对部分硫化矿尘,湿... 为了研究粉尘与湿润剂的耦合性,采用毛细管正向渗透实验方法,研究了3种阴离子型湿润剂溶液的含量(质量分数)、温度、湿润液添加钠盐等因子对10种硫化矿尘湿润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当温度为20℃左右时,对部分硫化矿尘,湿润剂含量越高,湿润效果越差;2)矿尘的氧化性强弱对湿润剂的效果没有明显的影响;3)湿润剂溶液添加钠盐后能提高其湿润硫化矿尘的效果,使湿润剂的成本有所降低;4)溶液的湿润效果与温度有显著关系,温度为20℃左右,湿润剂对有些硫化矿尘不仅没有改善湿润效果,反而起了负作用,温度为20~35℃,湿润效果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温度从35℃增加到55℃,湿润效果没有变化,继续增加溶液的温度,湿润效果反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矿尘 阴离子湿润剂 毛细管正向渗透 钠盐 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润剂表面张力对硫化矿尘吸湿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李明 李梦娜 白倩倩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32-136,共5页
采用毛细管反向渗透实验装置,以湿润剂表面张力为衡量指标,通过分析3种硫化矿尘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十二烷基硫酸钠(K12)3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的吸湿效果,比较得出3种表面活性剂湿润性能大小。利用ZISMA... 采用毛细管反向渗透实验装置,以湿润剂表面张力为衡量指标,通过分析3种硫化矿尘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十二烷基硫酸钠(K12)3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的吸湿效果,比较得出3种表面活性剂湿润性能大小。利用ZISMA图得出表面活性剂在3种硫化矿表面铺展的临界表面张力值,并探究其值对湿润行为和湿润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3种阴离子活性剂的湿润性能SDBS>SDS>K12,湿润剂在3种硫化矿表面铺展的临界表面张力分别为27.3,26.6,26.0 m N/m,且吸湿增重和吸湿速度的峰值是受铺展润湿作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向渗透 阴离子湿润剂 硫化矿尘 吸湿量 吸湿速度 表面张力 铺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硫化矿尘爆炸研究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田长顺 饶运章 +1 位作者 许威 肖春瑜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78-185,共8页
金属硫化矿在工业上广泛应用的同时,在开采、储运等过程中带来了粉尘爆炸的危险,这是由于其包含的硫元素、铁元素化学性质活泼导致的。综述了近年来金属硫化矿尘爆炸的研究进展;具体分析了硫含量、铁含量、粉尘粒径与形状、粉尘质量浓... 金属硫化矿在工业上广泛应用的同时,在开采、储运等过程中带来了粉尘爆炸的危险,这是由于其包含的硫元素、铁元素化学性质活泼导致的。综述了近年来金属硫化矿尘爆炸的研究进展;具体分析了硫含量、铁含量、粉尘粒径与形状、粉尘质量浓度等因素对爆炸参数的影响,并与硫尘、煤尘爆炸做了对比;利用系统安全学理论,基于本质安全角度,从人(作业人员)—机(金属硫化矿尘)—环境(作业环境)3个方面阐述了预防与控制金属硫化矿尘爆炸的技术要点,并提出了磁黄铁矿掺杂影响、热力学、动力学模型等潜在的金属硫化矿尘爆炸研究方向。金属硫化矿尘爆炸独特的性质将使其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得到更深入的研究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硫化矿尘 爆炸 影响因素 系统安全学理论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矿尘层氧化自热初始温度试验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饶运章 陈斌 +2 位作者 孙翔 吴卫强 袁博云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51-153,共3页
为研究硫化矿尘氧化自热的影响因素,以硫化矿尘层氧化自热温度和产生二氧化硫时的内部温度为指标,以硫化矿尘的含硫量、矿尘层厚度和矿尘粒径为自变量,进行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获得硫化矿尘层开始氧化自热时的初始温度和产生二氧化硫时... 为研究硫化矿尘氧化自热的影响因素,以硫化矿尘层氧化自热温度和产生二氧化硫时的内部温度为指标,以硫化矿尘的含硫量、矿尘层厚度和矿尘粒径为自变量,进行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获得硫化矿尘层开始氧化自热时的初始温度和产生二氧化硫时的内部温度,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分别计算影响因素对单目标函数的关联系数和多目标函数的关联度,将多目标转换为以关联度为目标的单目标进一步计算各影响因素的平均关联度,从而得出硫化矿尘最易发生氧化自热的条件,为高硫矿山安全生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矿尘 正交试验 灰色理论 氧化自热 初始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爆炸参数的硫化矿尘云爆炸风险评估 被引量:2
6
作者 苏港 饶运章 +2 位作者 田长顺 向彩榕 黄涛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8-124,共7页
基于20 L球形爆炸装置与G-G炉实验获得的不同硫化矿尘的爆炸特性参数,运用风险矩阵对矿尘爆炸严重程度及敏感性进行分级。根据分级结果建立矿尘爆炸危险性评估的二维矩阵模型,并对不同硫化矿尘样品进行危险性评价。结果表明,硫化矿尘爆... 基于20 L球形爆炸装置与G-G炉实验获得的不同硫化矿尘的爆炸特性参数,运用风险矩阵对矿尘爆炸严重程度及敏感性进行分级。根据分级结果建立矿尘爆炸危险性评估的二维矩阵模型,并对不同硫化矿尘样品进行危险性评价。结果表明,硫化矿尘爆炸危险性受粒径及含硫量的共同影响,其中含硫量对爆炸危险性影响效果更明显,当粒径为75μm,含硫量由36.90%降低至17.12%时,爆炸危险性由A级下降至D级;含硫量在20%~35%,粒径由25μm增加至75μm时,爆炸危险性由B级下降至C级。硫化矿尘爆炸风险矩阵评价系统可对含硫矿山爆炸风险进行评估,为矿山粉尘爆炸预防及风险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矿尘 二维矩阵 风险评估 爆炸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氧化还原分析的硫化矿尘爆炸压力预测 被引量:1
7
作者 徐圆圆 李孜军 +2 位作者 徐宇 李蓉蓉 韩梓晴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22-127,共6页
为探究可应用于生产现场的硫化矿尘爆炸压力预测方法,基于硫化矿尘爆炸反应机理和粉尘引爆试验数据对硫化矿尘的氧化还原成分与其爆炸压力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硫化矿尘的还原成分指数与其爆炸压力的相关性极高,尤其是与... 为探究可应用于生产现场的硫化矿尘爆炸压力预测方法,基于硫化矿尘爆炸反应机理和粉尘引爆试验数据对硫化矿尘的氧化还原成分与其爆炸压力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硫化矿尘的还原成分指数与其爆炸压力的相关性极高,尤其是与其爆炸压力峰值的相关性系数高达0.993。整合研究结果形成的硫化矿尘爆炸压力和爆炸压力峰值计算和预测模型,可为金属矿山的硫化矿尘爆炸预防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还原 硫化矿尘 爆炸压力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单元多步骤阶段矿房采矿法防硫化矿尘爆炸措施的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平红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3期4-6,共3页
硫化矿床开采过程中,矿石与空气接触,氧化产生高温,易引发自燃、火灾、爆炸等事故,尤其是在使用阶段矿房采矿法过程中,矿石损失率较高,损失矿石滞留采空区相对时间较长、易氧化,如何防范和控制硫化矿石氧化是个难题.江铜集团东同矿业有... 硫化矿床开采过程中,矿石与空气接触,氧化产生高温,易引发自燃、火灾、爆炸等事故,尤其是在使用阶段矿房采矿法过程中,矿石损失率较高,损失矿石滞留采空区相对时间较长、易氧化,如何防范和控制硫化矿石氧化是个难题.江铜集团东同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是一个有近50年井下开采铜硫矿体的矿山,在推广使用阶段矿房采矿法过程中,通过优化采区单元结构参数、实施采区现场的温度监测、缩短采区回采周期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单元多步骤阶段矿房采矿法 硫化矿尘爆炸 参数优化 温度监测 回采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矿尘云爆炸下限浓度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饶运章 肖春瑜 +2 位作者 许威 徐文峰 余姚 《矿业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23-127,共5页
为了研究硫化矿尘云爆炸下限浓度和粒径对硫化矿尘云爆炸下限的影响,利用20L球形爆炸测试系统对不同粒径硫化矿尘进行了爆炸下限的测定试验。在试验的基础上,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拟合了不同着火概率下不同粒径的硫化矿尘云爆炸下限浓... 为了研究硫化矿尘云爆炸下限浓度和粒径对硫化矿尘云爆炸下限的影响,利用20L球形爆炸测试系统对不同粒径硫化矿尘进行了爆炸下限的测定试验。在试验的基础上,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拟合了不同着火概率下不同粒径的硫化矿尘云爆炸下限浓度。结果表明:当点火概率一定时,相对于B500组(粒径<25μm)与B200组(粒径48μm^75μm),B300组(粒径25μm^48μm)硫化矿尘云爆炸下限浓度最低;得出的硫化矿尘云爆炸下限浓度与矿尘平均粒径的理论关系,为防治硫化矿尘云爆炸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矿尘 爆炸下限浓度 LOGISTIC回归 点火成功概率 理论计算
原文传递
湿润剂溶液在硫化矿矿尘中的反向湿润行为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吴超 欧家才 +1 位作者 周勃 陈沅江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4期65-68,共4页
采用毛细管反向渗透湿润实验方法,研究了两种阴离子型湿润剂对两种硫化矿矿尘的反渗长度与反渗时间的关系。在实验中,环境和溶液的温度不高(20℃左右),所选的两种湿润剂对硫化矿矿尘都具有一定的改善湿润效果作用,试剂A比试剂B稍好。在... 采用毛细管反向渗透湿润实验方法,研究了两种阴离子型湿润剂对两种硫化矿矿尘的反渗长度与反渗时间的关系。在实验中,环境和溶液的温度不高(20℃左右),所选的两种湿润剂对硫化矿矿尘都具有一定的改善湿润效果作用,试剂A比试剂B稍好。在反渗长度1cm内,其反渗长度与反渗时间接近线性关系;反渗长度增大,其反渗长度与反渗时间近乎成抛物线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用毛细管反渗湿润法研究湿润剂对硫化矿矿尘的湿润行为时,反渗时间与反渗长度的关系基本可用Washburn方程描述;但除了方程中所含的参数外,还存在着诸多的影响因素,如几何条件、矿尘的物理化学性质、湿润剂的种类和浓度梯度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硫化矿尘 阴离子湿润剂 毛细管 反渗湿润 Washburn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硫量对硫化矿粉尘云最小点火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饶运章 刘志军 +2 位作者 洪训明 杨明山 陈斌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73-177,共5页
为探究含硫量对硫化矿粉尘云最小点火能的影响,将A、B、C 3组不同含硫量的硫化矿粉尘云于20 L爆炸球中测定最小点火能。所得实验数据用点火概率(是否着火)表示最小点火能的方法,得出各组硫化矿粉尘云着火概率随点火能变化的分布曲线。... 为探究含硫量对硫化矿粉尘云最小点火能的影响,将A、B、C 3组不同含硫量的硫化矿粉尘云于20 L爆炸球中测定最小点火能。所得实验数据用点火概率(是否着火)表示最小点火能的方法,得出各组硫化矿粉尘云着火概率随点火能变化的分布曲线。通过实验得出各组硫化矿粉尘云最小点火能为:A500组3~4 k J、B500组6~8 k J、C500组>12 k J;A300组2~3 k J、B300组4~6 k J、C300组>12 k J;A200组2~3 k J、B200组6~8 k J、C200组>12 k J。结果表明:含硫量越高最小点火能越低,亦即爆炸危险性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硫量 最小点火能 LOGISTIC回归模型 20L爆炸球 硫化矿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硫金属矿井矿尘爆炸防治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饶运章 黄苏锦 肖广哲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766-768,共3页
阐述了金属矿井中硫化矿尘的爆炸条件,揭示了平底式或堑沟式底部结构出矿时硫化矿尘爆炸主要发生在楣线(出矿口)的机理,提出了防治硫化矿尘爆炸的关键是防止高硫矿石氧化自燃点火源和控制矿尘浓度小于下限值。工程应用表明:通风降温降... 阐述了金属矿井中硫化矿尘的爆炸条件,揭示了平底式或堑沟式底部结构出矿时硫化矿尘爆炸主要发生在楣线(出矿口)的机理,提出了防治硫化矿尘爆炸的关键是防止高硫矿石氧化自燃点火源和控制矿尘浓度小于下限值。工程应用表明:通风降温降尘、喷雾洒水降温降尘、黄泥灌浆覆盖、FB-H防爆抑制剂等技术措施,可有效防治硫化矿尘爆炸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矿山 硫化矿尘爆炸 矿石自燃点火源 爆炸下限浓度 防治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金属矿山热动力灾害防治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
13
作者 高懿伟 郭志国 +1 位作者 张俊 郑彪华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96-204,共9页
热动力灾害是影响金属矿山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绿色、经济且高效的金属矿山热动力防治技术对于安全开采工作极为重要。为给我国金属矿山热动力灾害的科学治理提供参考依据,对金属矿山热动力灾害进行了定义和分类,分析了金属矿山热... 热动力灾害是影响金属矿山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绿色、经济且高效的金属矿山热动力防治技术对于安全开采工作极为重要。为给我国金属矿山热动力灾害的科学治理提供参考依据,对金属矿山热动力灾害进行了定义和分类,分析了金属矿山热动力灾害的特性,系统阐述了目前我国金属矿山热动力灾害理论与防控技术的研究现状与进展,指出我国金属矿山热动力灾害防治技术现存问题:(1)各类热动力灾害之间的耦合孕灾机理尚不明确;(2)次生衍生灾害的临界诱发条件及防控理论研究存在不足;(3)对隐蔽灾害全方位探测的速度及精度有待提高;(4)尚未构建金属矿山热动力灾害一体化协同防治技术体系;(5)针对叠加热动力灾害与次生衍生灾害的应急救援方法不成熟;(6)缺乏对深部热动力灾害基础理论与防治技术的研究。最后对我国金属矿山热动力灾害防控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指出了我国金属矿山热动力灾害防治技术的重点研究领域:(1)金属矿山热动力灾害耦合孕灾基础理论;(2)灾害叠加效应与次生衍生灾害诱发机制;(3)金属矿山热动力灾害智能精准监测监控平台;(4)金属矿山热动力灾害“全面—高效—协同”应急管理体系;(5)深部金属矿山热动力灾害复杂致灾机制与综合防控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矿山热动力灾害 外因火灾 硫化矿自燃 硫化矿尘爆炸 矿井热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