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2篇文章
< 1 2 6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硼掺杂金刚石薄膜电化学氧化处理对硝基苯酚
1
作者 江晶 崔兆伦 +1 位作者 张楚燕 黄楠 《工业水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7-164,共8页
对硝基苯酚废水具有高化学需氧量(COD)、生物危害性和难降解性等特点,采用传统方法难以高效处理。利用硼掺杂金刚石(BDD)薄膜电化学氧化法降解对硝基苯酚。考察了电流密度、溶液流量和对硝基苯酚初始质量浓度对对硝基苯酚降解效果的影响... 对硝基苯酚废水具有高化学需氧量(COD)、生物危害性和难降解性等特点,采用传统方法难以高效处理。利用硼掺杂金刚石(BDD)薄膜电化学氧化法降解对硝基苯酚。考察了电流密度、溶液流量和对硝基苯酚初始质量浓度对对硝基苯酚降解效果的影响,发现随着电流密度、溶液流量增大,对硝基苯酚去除率增加;而随着对硝基苯酚初始质量浓度增加,对硝基苯酚去除率反而减小。利用叔丁醇和甲醇作猝灭剂验证羟基自由基(·OH)和硫酸根自由基(SO_(4)·-)的活性作用,发现添加叔丁醇和甲醇猝灭剂后,对硝基苯酚去除率从99.5%下降至76.2%和56.2%。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对不同初始质量浓度对硝基苯酚降解过程的中间产物进行了检测,确定降解路径主要由·OH取代硝基并加成直至不稳定裂环。通过检测对硝基苯酚降解过程中COD的变化,计算电流效率和能耗,分析BDD薄膜电极电化学氧化处理对硝基苯酚的经济性,并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掺杂金刚石 电化学 水处理 硝基苯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B-COP对I_(2)和硝基苯酚的吸附性能及机理研究
2
作者 黄仁兰 梁晓童 +2 位作者 高戈 伍晚花 杨成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9-181,共13页
放射性碘(包括^(129)I和^(131)I)和硝基酚类化合物是两种危害人体健康的工业污染物,对它们的高效捕获和存储存在着诸多挑战.本文通过曼尼希反应构筑了一种由朝格尔碱(Troger’s base,TB)桥联5,10,15,20-四(4-氨基苯基)卟啉(Por)的多孔... 放射性碘(包括^(129)I和^(131)I)和硝基酚类化合物是两种危害人体健康的工业污染物,对它们的高效捕获和存储存在着诸多挑战.本文通过曼尼希反应构筑了一种由朝格尔碱(Troger’s base,TB)桥联5,10,15,20-四(4-氨基苯基)卟啉(Por)的多孔有机材料TB‑COP.该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525.5 m^(2)·g^(−1))和孔隙率(65%),能够分别对I_(2)蒸汽以及水溶液中I_(2)实现4.12和3.80 g·g^(−1)的高吸附量以及可逆释放,并且在6次循环实验后仍能保持不低于原来95%的高捕获能力.此外,TB‑COP还被证实能在水溶液中吸附硝基苯酚.通过红外、拉曼等实验和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对TB‑COP吸附I_(2)、硝基苯酚的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量的富N结合位点、TB‑COP的共轭结构和TB中叔胺通过电荷转移作用参与的化学吸附过程是实现对这些污染物高量吸附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格尔碱 共价有机聚合物 碘吸附 硝基苯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对Fenton体系降解印染废水中对硝基苯酚的影响机制
3
作者 孙安然 潘航 沈忱思 《广东化工》 2025年第2期45-49,共5页
以高级氧化技术为主的深度处理是印染废水向环境排放前的最后一道防线,研究其中典型类别难降解有机污染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对于提升处理效率至关重要。据此,本研究选取来源于前处理工段的聚乙烯醇(PVA)代表典型难降解高分子污染物,以... 以高级氧化技术为主的深度处理是印染废水向环境排放前的最后一道防线,研究其中典型类别难降解有机污染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对于提升处理效率至关重要。据此,本研究选取来源于前处理工段的聚乙烯醇(PVA)代表典型难降解高分子污染物,以对硝基苯酚(4-NP)代表来源于染色工段的芳香类污染物,考察PVA对Fenton体系降解4-NP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PVA共存虽然对4-NP的去除率影响较小,但显著减少了苯甲酸等芳香类降解产物的残留,减少了相应的环境风险。电子顺磁共振谱等研究表明,PVA被自由基引发产生后会参与到一系列的自由基链式反应中,其结构中丰富的-OH基团,会促进·OH、HO_(2)·、^(1)O_(2)及H_(2)O_(2)等氧化活性物种的产生,使具备强氧化性的·OH和^(1)O_(2)积累增强,促使4-NP的降解更为彻底。降解产物的分析及Fenton反应用中自由基产生情况的探索结果,有望为印染废水的协同处理策略提供基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FENTON 硝基苯酚 自由基 降解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O_(2)纳米棒电化学传感器实现对硝基苯酚的灵敏检测
4
作者 陈倩 李浩冉 李珊珊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1期35-40,共6页
利用CeO_(2)纳米棒电化学传感器,实现对硝基苯酚的灵敏检测.通过水热合成法制备氧化铈(CeO_(2))纳米棒,将其修饰在裸玻碳电极表面,构筑电化学传感器,对有机物污染物对硝基苯酚(PNP)进行检测.研究结果表明,CeO_(2)纳米棒构筑的电化学传... 利用CeO_(2)纳米棒电化学传感器,实现对硝基苯酚的灵敏检测.通过水热合成法制备氧化铈(CeO_(2))纳米棒,将其修饰在裸玻碳电极表面,构筑电化学传感器,对有机物污染物对硝基苯酚(PNP)进行检测.研究结果表明,CeO_(2)纳米棒构筑的电化学传感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对PNP在较宽的线性范围里有优异的电化学响应,拥有较高的灵敏度(0218μAμM-1)和较低的检出限(00772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O_(2)纳米棒 硝基苯酚 电化学检测 有机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端Pt负载纳米Au棒的制备及其催化还原4-硝基苯酚 被引量:2
5
作者 付云芝 陈笑霖 姚帅琪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6-181,共6页
采用种子生长法制备了长径比约为4的金纳米棒(AuNRs),并将铂负载其两端制备出尖端Pt负载的纳米Au棒(Pt-AuNRs)。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一系列常规表征手段对AuNRs和Pt-AuNRs的物化性质进行表征及... 采用种子生长法制备了长径比约为4的金纳米棒(AuNRs),并将铂负载其两端制备出尖端Pt负载的纳米Au棒(Pt-AuNRs)。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一系列常规表征手段对AuNRs和Pt-AuNRs的物化性质进行表征及分析。研究AuNRs和Pt-AuNRs作为催化剂在NaBH4存在下催化还原4-硝基苯酚(4-NP)的性能。首次提出Pt-AuNRs催化还原4-NP机制。结果表明:500-Pt-AuNRs催化剂表现出最好的催化性能,速率常数Kapp=0.383 6 min^(-1),是AuNRs催化剂的4.7倍;Pt-AuNRs特殊的异质结构以及高表面活性和稳定性,有助于BH-4在其表面的高效吸附和电子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NRs Pt-AuNRs 4-硝基苯酚 催化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纳米颗粒修饰多孔氮化硼高效还原对硝基苯酚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玉梅 高通 +2 位作者 王岳 刘新浩 段彦栋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9-66,共8页
为了寻找高催化活性、环境友好、价格低廉、稳定性好的催化剂,研究金属与载体之间的协同催化效应,采用煅烧前驱体法制备了表面富含羟基和氨基的高比表面积多孔h-BN载体,通过简单的液相还原法成功地制备出粒径分布均匀的Cu/h-BN纳米复合... 为了寻找高催化活性、环境友好、价格低廉、稳定性好的催化剂,研究金属与载体之间的协同催化效应,采用煅烧前驱体法制备了表面富含羟基和氨基的高比表面积多孔h-BN载体,通过简单的液相还原法成功地制备出粒径分布均匀的Cu/h-BN纳米复合材料,并对复合材料的组成、微观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显示,铜纳米粒子的引入并未破坏多孔h-BN的二维片状结构,但比表面积及孔径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以对硝基苯酚(4-NP)还原为对氨基苯酚(4-AP)为模型反应,考察Cu/h-BN复合材料的催化性能,当Cu含量为6%(质量分数)时,复合纳米材料具有最高的催化性能(表观反应速率常数k=4.62×10^(-2) s^(-1))和稳定性,催化活性在5个循环内基本保持不变。因此,具有高比表面积的h-BN载体负载可稳定Cu纳米颗粒,它们之间的协同催化作用使Cu/h-BN具有优异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此研究为今后进一步研究金属与h-BN协同催化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Cu/h-BN复合材料 多孔氮化硼 纳米铜 催化还原 硝基苯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散Ag/C_(3)N_(4)的制备及对硝基苯酚催化还原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兵兵 解鹤 +3 位作者 康建 马钰 薛亮 付昱 《化学试剂》 CAS 2024年第2期55-60,共6页
金属纳米颗粒的聚集现象严重影响了催化效率,利用简单的方法制备高分散的金属基催化剂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首先利用柔喷雾技术在液液界面上制备了3种银配位的超分子前驱体膜,即三聚氰胺/三聚氰酸/硝酸银超分子(MC-Ag)、三聚氰胺/巴比妥酸... 金属纳米颗粒的聚集现象严重影响了催化效率,利用简单的方法制备高分散的金属基催化剂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首先利用柔喷雾技术在液液界面上制备了3种银配位的超分子前驱体膜,即三聚氰胺/三聚氰酸/硝酸银超分子(MC-Ag)、三聚氰胺/巴比妥酸/硝酸银超分子(MB-Ag)和三聚氰胺/三聚氰酸/巴比妥酸/硝酸银超分子(MCB-Ag);再热缩聚得到高分散的MC-Ag/C_(3)N_(4)、MB-Ag/NC和MCB-Ag/NC这3种银负载材料。在对硝基苯酚的催化还原实验中,MC-Ag/C_(3)N_(4)、MB-Ag/NC和MCB-Ag/NC表观速率常数(k_(app))分别为192.5×10^(-3)、126.8×10^(-3)和128.8×10^(-3)min^(-1);MC-Ag/C_(3)N_(4)展现出了优良的催化性能,在20 min内催化效率高达99.8%,经过5次循环后催化效果仍保持在97%以上,催化性能主要是MC-Ag/C_(3)N_(4)具有g-C_(3)N_(4)二维结构使银纳米粒子更加分散,更有利于接触更多的活性位点;同时柔喷雾技术为纳米颗粒的制备和形貌的调控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喷雾技术 热缩聚 硝基苯酚 催化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铂纳米催化剂的光化学合成及其催化还原硝基苯酚的应用
8
作者 鲜亮 田小霞 +1 位作者 马婧 李伟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7-146,共10页
以乙二醇(EG)为还原剂,通过波长为395 nm近紫外光和450、650 nm的可见光照射C_(60)及K_(2)[PtCl_(4)]混合液,制备了超细铂纳米颗粒(Pt/C_(60)-E)。利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以及高分辨率透... 以乙二醇(EG)为还原剂,通过波长为395 nm近紫外光和450、650 nm的可见光照射C_(60)及K_(2)[PtCl_(4)]混合液,制备了超细铂纳米颗粒(Pt/C_(60)-E)。利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以及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等表征手段对Pt/C_(60)催化剂的组成及形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铂纳米颗粒在C_(60)表面分散良好,平均粒径约为2.6 nm。在催化p-NP还原实验中,在近紫外光(395 nm)照射下所制备催化剂(Pt/C_(60)-E3)表现出最高的催化活性,其速率常数k=0.12 min^(-1)。在催化剂循环实验中,多次循环催化剂仍具有较高的活性,实验证明光化学法对前驱体铂催化剂制备起到良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铂纳米颗粒 富勒烯 光化学法 降解p-硝基苯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探针合成与可视化检测三硝基苯酚综合实验开发
9
作者 吕成伟 张治广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3-159,共7页
根据待测物2,4,6-三硝基苯酚(TNP)的性质,以香豆素为荧光团、噻二唑为识别基团,调整共轭体系和电子流向,设计具有绿色荧光的有机小分子探针,实现特异性检测与可视化识别。引导学生深入探索化学学科的内在联系,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了解学... 根据待测物2,4,6-三硝基苯酚(TNP)的性质,以香豆素为荧光团、噻二唑为识别基团,调整共轭体系和电子流向,设计具有绿色荧光的有机小分子探针,实现特异性检测与可视化识别。引导学生深入探索化学学科的内在联系,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了解学科领域发展。设置智能手机检测模块,将科学研究与日常生活紧密联接,拉近学生与科学研究的距离,激发学生探索创新的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实验 荧光探针 2 4 6-三硝基苯酚 可视化检测 智能手机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L-101(Cr)-NH_(2)负载Ag催化4-硝基苯酚加氢研究
10
作者 田喜强 孙宇航 +4 位作者 叶文静 董艳萍 蒋雅然 曾庆喜 孙红梅 《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中英俄文)》 2024年第2期27-33,共7页
通过水热法制备出MIL-101(Cr)-NH_(2),以MIL-101(Cr)-NH_(2)为载体采用浸渍还原法得到Ag/MIL-101(Cr)-NH_(2)催化剂。通过XRD、N_(2)-吸附脱附曲线和TEM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研究了Ag/MIL-101(Cr)-NH_(2)催化4-硝基苯酚(4-NP)加氢生... 通过水热法制备出MIL-101(Cr)-NH_(2),以MIL-101(Cr)-NH_(2)为载体采用浸渍还原法得到Ag/MIL-101(Cr)-NH_(2)催化剂。通过XRD、N_(2)-吸附脱附曲线和TEM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研究了Ag/MIL-101(Cr)-NH_(2)催化4-硝基苯酚(4-NP)加氢生成4-氨基苯酚(4-AP)的性能。结果表明,3wt%Ag/MIL-101(Cr)-NH_(2)样品的催化加氢性能高于其它样品,仅用4 min可将4-NP催化加氢全部转化为4-AP。因此Ag/MIL-101(Cr)-NH_(2)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催化4-NP加氢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L-101(Cr)-NH_(2) AG纳米粒子 4-硝基苯酚 催化加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检测四环素和对硝基苯酚的高稳定性镉(Ⅱ)金属有机骨架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欢 王记江 +5 位作者 范广 唐龙 岳二林 白超 王潇 张玉琦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46-654,共9页
采用水-溶剂热法合成了1例金属有机骨架(MOF):{[Cd(L)_(0.5)(4,4′-bpy)_(0.5)]·H_(2)O}_(n)(1),其中H_(4)L=(1,1′∶4′,1″-三联苯)-2,2″,4,4″-四羧酸,4,4′-bpy=4,4′-联吡啶)。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粉末X射线衍射... 采用水-溶剂热法合成了1例金属有机骨架(MOF):{[Cd(L)_(0.5)(4,4′-bpy)_(0.5)]·H_(2)O}_(n)(1),其中H_(4)L=(1,1′∶4′,1″-三联苯)-2,2″,4,4″-四羧酸,4,4′-bpy=4,4′-联吡啶)。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粉末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以及红外光谱分析对配合物1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单晶结构分析表明1为三维结构,属于单斜晶系,C2/c空间群,Cd连接L^(4-)和4,4′-bpy形成二维平面结构,层与层之间通过L^(4-)连接,构筑成了三维网状结构。该MOF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并且可以通过荧光猝灭法检测四环素(TET)和对硝基苯酚(4-NP),四环素和对硝基苯酚的检出限分别为0.15和0.062μmol·L^(-1)。此外,还研究了其荧光猝灭机理。1可成功应用于延河水样中TET和4-NP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 晶体结构 四环素 硝基苯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银粒子的绿色制备及其对4-硝基苯酚的催化还原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谭雪娇 李瑾 +1 位作者 杜晶宇 钟莲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1-101,共11页
本文以羧甲基壳聚糖(CMC)同时为还原剂和稳定剂制备了纳米银粒子(AgNPs),研究了反应温度、时间和CMC的分子参数(取代度和分子量)的影响。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X... 本文以羧甲基壳聚糖(CMC)同时为还原剂和稳定剂制备了纳米银粒子(AgNPs),研究了反应温度、时间和CMC的分子参数(取代度和分子量)的影响。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XRD)对AgNPs进行了表征。探究了不同条件下制备的AgNPs对水溶液中4-硝基苯酚(4-NP)的催化还原性能。结果表明,以不同分子参数CMC为还原剂和稳定剂均可制备平均粒径10 nm左右的球形或近球形AgNPs。通过调节反应温度、时间和CMC的分子参数可以控制AgNPs的尺寸和产量。AgNPs尺寸随还原剂和稳定剂CMC取代度的增加而增加。以粘均分子量为612.2 kDa的CMC为还原剂和稳定剂制备的AgNPs的平均粒径最小,为(5.1±1.2)nm。AgNPs对水溶液中4-NP的催化活性随其粒径的减小而增强。以平均粒径为(5.1±1.2)nm的AgNPs为催化剂时,催化反应20 min,4-NP的转化率为98.8%,反应速率常数为0.2316 min^(-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银 羧甲基壳聚糖 4-硝基苯酚 催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光谱技术同时测定混合物中对-硝基苯酚、邻-硝基苯酚和2,4-二硝基苯酚 被引量:9
13
作者 高玲 任守信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6期1-4,共4页
采用了两种全光谱技术(付立叶主组分回归和目标转换因子分析)研究混合物中对硝基苯酚、邻硝基苯 酚和2,4-二硝基苯酚的同时测定。编制了名为SPGFPGR和SPGRTTFA的两个程序进行计算。8个误差函数用 以推断因子数目... 采用了两种全光谱技术(付立叶主组分回归和目标转换因子分析)研究混合物中对硝基苯酚、邻硝基苯 酚和2,4-二硝基苯酚的同时测定。编制了名为SPGFPGR和SPGRTTFA的两个程序进行计算。8个误差函数用 以推断因子数目,实验结果显示这两种方法是成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基苯酚 硝基苯酚 硝基苯酚 全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银-MXene/纤维素水凝胶的合成及催化还原4-硝基苯酚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怡曼 张明珠 +4 位作者 黎梦 何婧 张平秀 王倩芳 喻宁亚 《晓庄学院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8-135,共8页
本文制备了MXene/纤维素复合水凝胶,利用MXene对硝酸银的原位还原获得了一系列纳米银-MXene/纤维素水凝胶复合催化剂。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ICP-OES)对复合催... 本文制备了MXene/纤维素复合水凝胶,利用MXene对硝酸银的原位还原获得了一系列纳米银-MXene/纤维素水凝胶复合催化剂。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ICP-OES)对复合催化剂进行表征。以还原4-硝基苯酚为探针反应,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对还原反应进行实时监测,考察MXene含量和银负载量对复合催化剂性能的影响。随后选用最优催化剂,考察硼氢化钠用量和催化剂用量对4-硝基苯酚催化还原反应的影响。在最优反应参数下,催化剂的TOF值可达633 h^(-1),Kr可达1.02 min^(-1);并且在连续使用13次后,4-硝基苯酚转化率仍保持在9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Xene 纳米银 纤维素 水凝胶 4-硝基苯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最小二乘-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邻硝基苯酚、间硝基苯酚和对硝基苯酚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华 田敏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8期992-992,共1页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 硝基苯酚 硝基苯酚 硝基苯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2,4-二硝基苯酚钾对-硝基苯酚钾和邻-硝基苯酚钾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东芹 胡梅 祝建华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80-180,共1页
2,4-二硝基苯酚钾、对-硝基苯酚钾和邻-硝基苯酚钾等原料混配,用作植物生长调节剂.目前,关于这三种成分同时测定的方法未见报道.经试验研究,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同一分析条件下同时测定三种有效成分,操作简便、准确度高、精密度好... 2,4-二硝基苯酚钾、对-硝基苯酚钾和邻-硝基苯酚钾等原料混配,用作植物生长调节剂.目前,关于这三种成分同时测定的方法未见报道.经试验研究,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同一分析条件下同时测定三种有效成分,操作简便、准确度高、精密度好,适于工业生产及产品质量监督的需要.1 试验部分1.1 仪器与试剂岛津LC—10A高效液相色谱仪SPD—10A紫外检测器2,4-二硝基苯酚、对-硝基苯酚、邻-硝基苯酚:纯度均为9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基苯酚 硝基苯酚 硝基苯酚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硝基苯酚降解产物与FK506结合蛋白相互作用分子机制
17
作者 杨传玺 王小宁 +7 位作者 朱青 薛岩 刘琳 刘永林 谢康 陈栋 孙好芬 王炜亮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59-1669,共11页
对硝基苯酚(p-nitrophenol,p-NP)作为典型内分泌干扰物,其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问题一直是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环境中对硝基苯酚降解产物(p-NP degradation products,p-NP-DPs)与FK506结合蛋白(FK506 binding protein,FKBP5)结合形成p-NP-... 对硝基苯酚(p-nitrophenol,p-NP)作为典型内分泌干扰物,其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问题一直是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环境中对硝基苯酚降解产物(p-NP degradation products,p-NP-DPs)与FK506结合蛋白(FK506 binding protein,FKBP5)结合形成p-NP-DPs-FKBP5加合物是p-NP-DPs产生雌激素和抗雄激素活性的主要机制.然而,p-NP-DPs与FKBP5相互作用的分子水平机制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采用分子对接技术模拟计算p-NP-DPs与FKBP5相互作用的结合能和结合面积.结果表明,p-NP-DPs与FKBP5相互作用结合面积顺序为213Å^(2)(4-硝基邻苯二酚)>200Å^(2)(p-NP)>184Å^(2)(邻苯二酚)>175Å^(2)(对苯二酚)>173Å^(2)(苯酚)>171Å^(2)(对苯醌),结合能顺序为−3.69 kcal·mol^(−1)(4-硝基邻苯二酚)>−3.76 kcal·mol^(−1)(p-NP)>−3.81 kcal·mol^(−1)(对苯二酚/邻苯二酚)>−3.83 kcal·mol^(−1)(对苯醌)>−3.91 kcal·mol^(−1)(苯酚),高频氨基酸残基为Pro221、Gly224、Glu227、Ala228、Gly282、Lys283、Tyr284、Met285和Gln286,p-NP-DPs药效团主要包括氢键供体(—OH)、氢键受体(—NO_(2)和C=O)、芳香中心(苯环)和疏水中心(C原子).p-NP-DPs理化性质对p-NP-DPs与FKBP5相互作用强度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分子量和拓扑极表面积(100%)、氢键受体数量(75%)、密度(50%)和闪点(25%).本研究对认识水环境中p-NP-DPs分子水平健康效应和环境风险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基苯酚 FK506 结合蛋白 分子对接 药效团 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色谱法分析邻、间、对硝基苯酚 被引量:8
18
作者 傅厚暾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0期1169-1171,共3页
建立了一种分析邻、间、对硝基苯酚的离子色谱分析体系,选用亚硝酸钠溶液作为淋洗液,紫外检测波长 254 nm,能很好的分析硝基苯酚异构体,检测限低于 10-4g/L。
关键词 离子色谱 硝基苯酚 硝基苯酚 硝基苯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胱氨酸保护的荧光铜纳米簇快速检测对硝基苯酚
19
作者 何璇 欧丽娟 +3 位作者 谢钰丹 罗建新 杜聪 张春燕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387-3390,共4页
对硝基苯酚(4-NP)是一种酚类化合物,具有致癌、致畸、致细胞突变的“三致”作用,成为全球关注的对象。以半胱氨酸保护的铜纳米簇(Cys-CuNCs)为荧光探针,采用4-NP和铜纳米簇的荧光猝灭效应,建立了一种新型、快速、准确、灵敏的荧光传感... 对硝基苯酚(4-NP)是一种酚类化合物,具有致癌、致畸、致细胞突变的“三致”作用,成为全球关注的对象。以半胱氨酸保护的铜纳米簇(Cys-CuNCs)为荧光探针,采用4-NP和铜纳米簇的荧光猝灭效应,建立了一种新型、快速、准确、灵敏的荧光传感策略用于4-NP的检测。以抗坏血酸保护的非发光铜纳米粒子作为前驱体,采用半胱氨酸刻蚀法制备发光铜纳米簇。合成的铜纳米簇具有优异荧光性能和稳定性,在最佳激发波长370 nm激发下,于464 nm处发射出强烈的蓝色荧光。当体系中存在4-NP时,4-NP可明显猝灭铜纳米簇的荧光发射。以检测体系中缓冲溶液的pH、4-NP与铜纳米簇反应时间为单因素,优化检测4-NP的最佳分析条件,并建立相应的标准曲线。结果表明,最佳缓冲液体系为磷酸盐缓冲溶液(10 mmol·L^(-1) PB,pH 8.0);4-NP能够快速猝灭CuNCs的荧光,两者之间的反应仅需简单混匀即可进行荧光光谱扫描。以铜纳米簇荧光猝灭信号(F_(0)-F/F_(0))为纵坐标,4-NP浓度为横坐标,实现了4-NP的灵敏检测。4-NP浓度在1~100μmol·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y=0.0042x+0.0162,检出限为0.31μmol·L^(-1)。选择4种其他4-NP同系物和8种其他有机物作为干扰物质,对铜纳米簇的荧光几乎都没有影响,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此外,该方法在湖水实际样品检测中具有可行性,加标回收率为97.0%~10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71%~3.60%。说明该方法准确、可靠,有望用于实际环境样品中对硝基苯酚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纳米簇 刻蚀 荧光法 硝基苯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棓酸增强碳基材料活化过一硫酸盐降解对硝基苯酚
20
作者 冉越 张英 +3 位作者 何丕文 龙杰 殷涛 彭峰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744-2753,共10页
以含油污泥(OS)为原料,采用一步热解法制备了含油污泥碳基材料(OSC),将其作为过一硫酸盐(PMS,过硫酸氢钾)的非均相活化剂用于降解对硝基苯酚(PNP)。通过XRD、SEM、EDS、XPS表征了样品的微观形貌结构和元素价态,考察了不同反应体系、热... 以含油污泥(OS)为原料,采用一步热解法制备了含油污泥碳基材料(OSC),将其作为过一硫酸盐(PMS,过硫酸氢钾)的非均相活化剂用于降解对硝基苯酚(PNP)。通过XRD、SEM、EDS、XPS表征了样品的微观形貌结构和元素价态,考察了不同反应体系、热解碳基材料温度、棓酸(GA)浓度、PMS浓度、溶液初始p H、反应温度、PNP质量浓度、共存阴离子类型、黄腐酸(FA)质量浓度对OSC活化PMS降解PNP的影响,探讨了PNP降解机制。结果表明,OSC上的表面羰基及Fe^(3+)/Fe^(2+)之间的价态循环参与了PMS的活化,GA的引入明显增强了PNP的降解。热解碳基材料温度800℃制备的OSC-800在OSC-800/PMS/GA体系中表现出最佳的活化性能,在OSC-800料液比(g∶L)2∶1、溶液初始p H=6.7、PMS浓度1.4 mmol/L、GA浓度0.25 mmol/L、PNP质量浓度20 mg/L、反应温度25℃的条件下,100 min内PNP降解率为88.14%,其降解过程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其对PNP的降解速率常数(0.0191 min^(-1))比OSC-800/PMS体系提升了194%,COD去除率(76.01%)提高了65%,PMS的利用率(93.44%)提高了190%。OSC-800/PMS/GA体系在反应中产生了·SO_(4)^(-)、·OH、·O_(2)^(–)和单线态氧4种活性物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污泥 过一硫酸盐 棓酸 硝基苯酚 降解机制 水处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