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潜流式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硝化能力研究 被引量:78
1
作者 刘超翔 董春宏 +4 位作者 李峰民 胡洪营 黄霞 施汉昌 钱易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0-83,共4页
研究了潜流式人工湿地内部不同填料层和沿水流方向硝化能力的变化 .结果表明 :潜流式人工湿地中 ,硝化能力沿水流方向逐渐减小 .底部填料层 ,即炉渣层的氨氧化速率常数和亚硝酸氧化速率常数分别为 1 99~6 89mg·(h·kg) - 1和... 研究了潜流式人工湿地内部不同填料层和沿水流方向硝化能力的变化 .结果表明 :潜流式人工湿地中 ,硝化能力沿水流方向逐渐减小 .底部填料层 ,即炉渣层的氨氧化速率常数和亚硝酸氧化速率常数分别为 1 99~6 89mg·(h·kg) - 1和 1 4 4~ 5 2 2mg(h·kg) - 1,而床体上部土壤层的氨氧化速率常数和亚硝酸氧化速率常数分别为 0 5 3~ 0 89mg·(h·kg) - 1和 0 96~ 1 3 9mg·(h·kg) - 1.因此炉渣层的硝化能力要明显高于土壤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系统 潜流式人工湿地 生活污水 硝化能力 氨氮 氨氧化速率 亚硝酸氧化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废水硝化/反硝化能力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杨宗政 骆欣 顾平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9,13,共5页
本研究采用前置缺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Anoxic/Oxic M em brane Bioreactor,A O M B R)处理废水,分别对N H4+-N及总氮(TN)的去除效果、硝化/反硝化能力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碳源充足、水力停留时间(H RT)为6.5h、污... 本研究采用前置缺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Anoxic/Oxic M em brane Bioreactor,A O M B R)处理废水,分别对N H4+-N及总氮(TN)的去除效果、硝化/反硝化能力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碳源充足、水力停留时间(H RT)为6.5h、污泥泥龄(SRT)为30d、pH值范围为7.0~8.5条件下,进水N H4+-N平均值为240m g/L时,反应器能够保持良好的硝化、反硝化能力,出水N H4+-N值能稳定在2.5m g/L左右,平均去除率为98.5%,TN平均去除率为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化能力 膜生物反应器 废水 水力停留时间 去除效果 试验结果 去除率 pH值 平均值 好氧 缺氧 总氮 泥龄 污泥 出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好氧反硝化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反硝化能力初测 被引量:8
3
作者 战海 王广军 陈成勋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2期44-48,共5页
采用BTB(溴甲基酚蓝)平板涂布分离法,从鳜鱼养殖池塘水体中分离出17株具有反硝化作用的细菌,通过初步筛选和反硝化能力的测定,挑选出一株具有较强反硝化能力的好氧反硝化细菌,命名为8F-3。菌株8F-3在24 h内将总氮从100.00 mg/L降至6.51 ... 采用BTB(溴甲基酚蓝)平板涂布分离法,从鳜鱼养殖池塘水体中分离出17株具有反硝化作用的细菌,通过初步筛选和反硝化能力的测定,挑选出一株具有较强反硝化能力的好氧反硝化细菌,命名为8F-3。菌株8F-3在24 h内将总氮从100.00 mg/L降至6.51 mg/L,去除率达到93.49%;将氨氮从50.000 mg/L降至1.966 mg/L,去除率为96.07%;将硝酸盐氮从50.00 mg/L降至3.51 mg/L,去除率为92.98%;将亚硝酸盐氮从0.096 mg/L降至0.071 mg/L,去除率为25.79%。该试验结果表明,菌株8F-3对氨氮和硝酸盐氮具有较强的去除能力,对亚硝酸盐氮也有一定去除作用,反硝化能力较强。经生理生化测试和16 SrRNA分子鉴定,初步鉴定该菌属于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反硝化 硝化能力 16S RRNA 不动杆菌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好氧反硝化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反硝化能力 被引量:2
4
作者 金少锋 《绿色环保建材》 2018年第3期193-193,共1页
利用溴甲基酚蓝平板涂布分离的方法,在某池塘中的水体分离出十五株可以进行反硝化的细菌,对其进行初步的筛选与反硝化能力的测验,通过这种方式筛选出反硝化能力相对强的好氧反硝化细菌,并将其称为8F-3。通过对其的测试与实验,得到的结... 利用溴甲基酚蓝平板涂布分离的方法,在某池塘中的水体分离出十五株可以进行反硝化的细菌,对其进行初步的筛选与反硝化能力的测验,通过这种方式筛选出反硝化能力相对强的好氧反硝化细菌,并将其称为8F-3。通过对其的测试与实验,得到的结果表明,该菌株对于氨氮与硝酸盐氮可以产生非常强的去除能力,反硝化能力处在较高水平。通过生理生化的测试与16Sr RNA的分子鉴定,可以初步鉴定这个菌株应该是不动杆菌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反硝化 硝化能力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瓣海桑和秋茄人工林下土壤硝化能力和反硝化能力研究
5
作者 吴梦妮 《科技风》 2014年第3期46-47,共2页
本实验以人工种植的单种无瓣海桑林、单种秋茄林以及无瓣海桑-秋茄混种林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林下土壤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的研究,探讨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在不同红树植物下的变化规律。
关键词 无瓣海桑 秋茄 土壤 硝化/反硝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苗活性成分及抗氧化、抑制亚硝化能力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闵芳 李冬梅 +3 位作者 夏日耀 杜华英 杜娟 熊建华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19-224,共6页
为研究小麦苗活性成分含量及其抗氧化、抑制亚硝化活性,选择4种鄂小麦麦种水培麦苗,采用化学分析方法、光谱分析方法测定其主要活性成分含量。通过自由基清除率、还原力测定法研究抗氧化能力,通过亚硝酸盐清除率、亚硝酸胺合成阻断率研... 为研究小麦苗活性成分含量及其抗氧化、抑制亚硝化活性,选择4种鄂小麦麦种水培麦苗,采用化学分析方法、光谱分析方法测定其主要活性成分含量。通过自由基清除率、还原力测定法研究抗氧化能力,通过亚硝酸盐清除率、亚硝酸胺合成阻断率研究其抑制亚硝化能力。结果显示,小麦苗中还原糖含量1.806%~2.628%,多酚0.758%~0.876%,甜菜碱0.170%~0.302%,维生素C 30.847~42.560 mg/100 g,叶绿素234.814~383.657 mg/100g,SOD酶440.327~528.463 U/g,可溶性固形物4.495%~5.495%,其中352和596麦苗营养价值较18、251营养价值高。4种小麦苗均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抑制亚硝化活性,其中352号清除O2-·和DPPH·自由基的能力最强,596号清除ABTS+·自由基能力和还原力能力最强,并具有最强的抑制亚硝化能力,其次为352号,18号和251号稍差。小麦苗营养成分丰富,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抑制亚硝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苗 活性成分 抗氧化活性 抑制亚硝化能力
原文传递
黄花菜提取物对亚硝化反应的抑制能力研究 被引量:22
7
作者 傅茂润 陈庆敏 茅林春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114-119,共6页
对黄花菜抑制亚硝化反应的能力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采用比色法测定黄花菜提取物的亚硝酸盐清除率和亚硝胺抑制率。结果表明,黄花菜抑制亚硝化反应功能成分的提取方法为:70%甲醇为提取试剂,超声波辅助提取0.5h,在该条件下,黄花菜提取... 对黄花菜抑制亚硝化反应的能力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采用比色法测定黄花菜提取物的亚硝酸盐清除率和亚硝胺抑制率。结果表明,黄花菜抑制亚硝化反应功能成分的提取方法为:70%甲醇为提取试剂,超声波辅助提取0.5h,在该条件下,黄花菜提取物的亚硝酸盐清除率和亚硝胺抑制率分别为66.9%和54.7%。在冷藏过程中,黄花菜的亚硝酸盐清除能力和亚硝胺抑制能力变化不大;四个品种中(孟子花、白花、细叶和倒杆),倒杆的亚硝酸盐清除能力和亚硝胺抑制能力最高,而白花最差。蒸汽烫漂比水浴烫漂能更好的保持黄花菜的抑制亚硝化反应的能力,但均比未烫漂的低。冷冻干燥能更好的保持黄花菜的抗亚硝化活性,日晒干燥次之,热风干燥最差。由此可见,黄花菜提取物对亚硝化反应具有一定的抑制能力,品种不同、烫漂、干燥、冷藏处理均会影响该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菜 抑制亚硝化反应能力 干制 烫漂 冷藏 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水处理厂反硝化深床滤池跌水复氧控制措施的工程实践
8
作者 张鑫 高信刚 +2 位作者 方萍 米松 高尧 《净水技术》 CAS 2024年第6期120-126,共7页
反硝化深床滤池一般为露天池体,污水在跌落过程中,与大气充分接触,会使滤池中溶解氧增加,而溶解氧是导致反硝化深床滤池碳源利用率低的一个主因。选取大清河流域某污水厂为研究对象,开展反硝化深床滤池跌水复氧控制的工程研究。通过检... 反硝化深床滤池一般为露天池体,污水在跌落过程中,与大气充分接触,会使滤池中溶解氧增加,而溶解氧是导致反硝化深床滤池碳源利用率低的一个主因。选取大清河流域某污水厂为研究对象,开展反硝化深床滤池跌水复氧控制的工程研究。通过检测反硝化深床滤池溶解氧、水温、碳源利用效率等变化情况,发现反硝化深床滤池全年溶解氧均处于较高值,且夏季溶解氧、碳源投加量均低于冬季。通过对反硝化深床滤池顶部加盖密封进行复氧控制的工程改造实践,冬季运行结果表明,密封良好的加盖措施能有效控制滤池跌水复氧,滤池上层进水溶解氧由8.90 mg/L降至4.80 mg/L,且还具有一定的保温效果。污水厂在冬季运行时碳源投加量由191 mg/L减少至170 mg/L,平均每去除1 mg/L的总氮需投加碳源23.68 mg/L,碳源利用效率提高了约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跌水复氧 硝化深床滤池 碳源消耗 复氧控制 硝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从环境中分离和富集硝化细菌的方法 被引量:5
9
作者 曾胡龙 蔡生力 +1 位作者 戴习林 臧维玲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37-742,共6页
经反复分离筛选,从对虾养殖环境中分离得到5株亚硝化菌和3株硝化菌,均为革兰氏阴性细菌。设计了一套简易培养系统培养分离得到的硝化细菌,根据培养结果筛选出其中最具生长与硝化能力的优势亚硝化菌和硝化菌,同时检验应用该模式进行硝化... 经反复分离筛选,从对虾养殖环境中分离得到5株亚硝化菌和3株硝化菌,均为革兰氏阴性细菌。设计了一套简易培养系统培养分离得到的硝化细菌,根据培养结果筛选出其中最具生长与硝化能力的优势亚硝化菌和硝化菌,同时检验应用该模式进行硝化细菌培养的效果。培养结果表明筛选的几株硝化细菌均有很强的生长和硝化能力,其中Y105和X101分别是亚硝化菌和硝化菌中最具优势的菌株。采用所设计的简易培养模式,在遮光、30℃、连续无菌充气的培养条件下,同时不补加营养物质和调整pH值,即可在短时间内获得较高密度(10~6~10~8 mL^(-1))的硝化细菌菌液,其中亚硝化菌富集培养时间为13~19 d,硝化菌为6~12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化细菌分离 富集培养 硝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行距和品种对玉米根际反硝化菌群丰度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宋贺 金文俊 +3 位作者 车钊 曹文超 董召荣 王成雨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91-399,共9页
反硝化是根际氮素损失重要途径,作物品种和行距改变是否会对根际反硝化产生影响尚不清楚。本研究比较了不同玉米品种和种植行距间根际土壤反硝化菌群丰度和功能的差异,为降低根际反硝化损失和提高氮肥利用效率提供科学依据。通过两个独... 反硝化是根际氮素损失重要途径,作物品种和行距改变是否会对根际反硝化产生影响尚不清楚。本研究比较了不同玉米品种和种植行距间根际土壤反硝化菌群丰度和功能的差异,为降低根际反硝化损失和提高氮肥利用效率提供科学依据。通过两个独立的田间试验,利用生物化学和分子微生物学方法,分别研究‘浚单20’、‘安农8号’、‘郑单958’、‘品玉18’和‘隆平206’5个玉米品种以及20 cm、30 cm、40 cm、50 cm种植行距对根际土壤反硝化能力、反硝化菌群丰度、N_2O/(N_2O+N_2)产物比和土壤呼吸等指标的影响。‘浚单20’、‘安农8号’、‘郑单958’根际反硝化能力显著低于其他两个品种;随着行距减少,反硝化能力有显著增加趋势。‘隆平206’和‘品玉18’的nir S型反硝化菌群丰度显著高于其他品种,而nir K和nosZ型菌群的丰度以‘浚单20’和‘安农8号’最高;行距20 cm的nir S和nir K型菌丰度显著高于其他行距处理,但nosZ型菌丰度以40 cm行距丰度最大。品种对N_2O/(N_2O+N_2)产物比有一定影响,其中‘安农8号’最低,但行距对产物比没有显著影响。相关分析表明反硝化能力与土壤呼吸和nirS型菌群丰度均极显著正相关,但与nos Z和nir K型菌群未呈现这种关系,由此表明nirS型菌丰度和根际有机碳差异可能是造成反硝化能力不同的主导因子。品种和种植行距会对玉米根际反硝化过程产生一定影响,根际低反硝化损失品种的筛选、选育和根际反硝化过程调控是减少根际反硝化损失,提高氮肥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品种 行距 根际 硝化能力 硝化菌群 N2O/(N2O+N2)产物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硫磷混酸对甲苯一硝化选择性的影响及工艺过程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韩俊涛 郭瓦力 +1 位作者 符丽 桑国龙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1-56,共6页
以甲苯为原料,考察了硝硫磷混酸对甲苯一硝化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保证硝化能力的前提下,水的质量分数以20%为宜,磷酸的引入明显降低了邻对比,提高了对硝基甲苯的选择性。利用响应面软件对间歇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适宜的工艺条件为... 以甲苯为原料,考察了硝硫磷混酸对甲苯一硝化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保证硝化能力的前提下,水的质量分数以20%为宜,磷酸的引入明显降低了邻对比,提高了对硝基甲苯的选择性。利用响应面软件对间歇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适宜的工艺条件为硝酸/硫酸/磷酸/水(质量比)=0.1∶0.29∶0.41∶0.2,加料温度40℃,加料时间30min,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180min,硝化比1.19,搅拌速率330r/min,在此条件下甲苯转化率为99.28%,邻对比1.31,对硝基甲苯收率41.55%。同时对静态混合管式连续选择性硝化工艺进行初步探索,进行了相同反应时间条件下的间歇对照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静态混合反应技术后的硝硫磷混酸硝化过程,可以提高甲苯转化率,强化传质传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化能力 邻对比 静态混合器 对硝基甲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和无机肥配比对黄褐土硝化和反硝化微生物丰度及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7
12
作者 王军 申田田 +5 位作者 车钊 董召荣 金鑫 曹文超 吴小文 宋贺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41-650,共10页
【目的】土壤硝化与反硝化作用是氮循环的两个关键环节,本文研究不同比例的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硝化和反硝化进程产生的影响,为高效施肥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在安徽农业大学农翠园试验基地的黄褐土上进行了小麦–玉米轮作田间试验。试... 【目的】土壤硝化与反硝化作用是氮循环的两个关键环节,本文研究不同比例的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硝化和反硝化进程产生的影响,为高效施肥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在安徽农业大学农翠园试验基地的黄褐土上进行了小麦–玉米轮作田间试验。试验以不施氮肥为对照(CK),在小麦、玉米总施氮量相同的条件下,设置5个处理,分别为单施无机肥(T1)、无机肥∶有机肥=2∶1(T2)、无机肥∶有机肥=1∶1(T3)、无机肥∶有机肥=1∶2(T4)、单施有机肥(T5)。在小麦拔节期,取0—20 cm土壤样品,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反硝化和氨氧化微生物丰度,并结合反硝化能力、N_2O/(N_2O+N_2)产物比、土壤呼吸、硝化势和氨氧化细菌(AOB)与古菌(AOA)对硝化势相对贡献率的测定,分析江淮地区长期有机和无机肥配施对黄褐土硝化、反硝化微生物丰度及其功能的影响。【结果】单施无机肥或有机肥处理的硝化势均高于不同配比处理。与添加有机肥相比,增施无机肥会显著增加AOA的丰度和硝化贡献率。在反硝化方面,反硝化能力和土壤呼吸随着有机肥投入量的增加而增加,单施有机肥处理显著高于其它处理。nir S和nos Z型反硝化菌丰度随着有机肥的增加而增加,而nir K型反硝化菌丰度呈减少趋势。相关分析表明,反硝化能力与nir S型、nos Z型反硝化菌丰度、有机质和可溶性有机碳含量极显著正相关,与nir K相关性不强。【结论】与单施无机肥或有机肥处理相比,有机和无机肥适当配施可降低土壤硝化势,并能调控AOA和AOB在硝化过程中的作用,有效地降低土壤反硝化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肥配比 黄褐土 硝化 氨氧化细菌 氨氧化古菌 硝化能力 硝化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与无机肥配施对拔节期小麦根际反硝化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车钊 罗华影 +5 位作者 丁凤磊 张浩苏 姜方莹 张宗祥 董召荣 宋贺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499-1508,共10页
为探究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拔节期小麦根际反硝化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依托有机、无机肥配施长期定位试验,设单施化肥(T1)、15%羊粪配施化肥(T2)、30%羊粪配施化肥(T3)和45%羊粪配施化肥(T4)4个施肥处理,以及拔节前期和拔节后期2... 为探究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拔节期小麦根际反硝化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依托有机、无机肥配施长期定位试验,设单施化肥(T1)、15%羊粪配施化肥(T2)、30%羊粪配施化肥(T3)和45%羊粪配施化肥(T4)4个施肥处理,以及拔节前期和拔节后期2个追肥时间,利用real-timePCR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拔节期小麦根际nirS和nirK型反硝化微生物丰度及群落结构、反硝化能力(DC)、土壤呼吸(SR)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较拔节前期,拔节后期小麦根际土壤中DC和SR显著降低,DOC、NO_(3)^(-)-N含量显著下降,pH和nirS丰度显著提高;相关性分析表明,DC与DOC和NO_(3)^(-)-N分别呈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正相关,与pH和nirS丰度分别呈极显著(P<0.01)和(P<0.05)显著负相关,与nirK丰度无显著相关性。在拔节后期,较单施化肥处理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的DC和SR均显著降低;DC和SR及nirK丰度随着有机肥比例提高呈下降趋势,nirS丰度呈上升趋势;nirK型菌群α多样性指数提高,但不同处理间差异不显著;nirS型菌群丰度随着有机肥比例提高呈不断下降趋势。RDA分析表明,pH和NO_(3)^(-)-N是影响nirK型反硝化细菌群落结构的主要因素,NO_(3)^(-)-N和NH_(4)^(+)-N含量是影响nirS型反硝化细菌群落结构的主要因素。相关分析表明,施用有机肥处理的DC与nirK丰度和nirS型菌群落Chao1指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nirS丰度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在拔节后期,小麦可通过减少根际DOC含量、提高pH而削弱根际反硝化能力,降低氮素损失;提高有机肥施入比例可改变小麦根际NO_(3)^(-)-N含量,降低nirK型反硝化微生物丰度,改变反硝化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而降低根际反硝化能力,缓解拔节后期低氮胁迫对小麦生长造成的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肥配施 拔节期 根际土 硝化能力 硝化微生物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平原农田厚包气带及含水层反硝化细菌的分离鉴定及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会成 刘梦帅 +5 位作者 陈帅民 王新珍 王仕琴 胡春胜 刘彬彬 王凤花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4-101,共8页
华北平原农田由于长期过量施用氮肥,造成了土壤硝酸盐累积,导致地下水硝酸盐污染日趋严重。微生物的反硝化作用可将土壤中累积的硝酸盐或亚硝酸盐还原为气态产物,是消减厚包气带土壤累积的硝酸盐的重要途径。因此筛选高效反硝化微生物资... 华北平原农田由于长期过量施用氮肥,造成了土壤硝酸盐累积,导致地下水硝酸盐污染日趋严重。微生物的反硝化作用可将土壤中累积的硝酸盐或亚硝酸盐还原为气态产物,是消减厚包气带土壤累积的硝酸盐的重要途径。因此筛选高效反硝化微生物资源,对人工强化厚包气带土壤反硝化脱氮,阻控地下水硝酸盐污染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此,本研究采集位于华北平原的中国科学院栾城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长期施氮[施氮量为600 kg(N)·hm−2·a−1]定位试验0~150 m农田厚包气带及含水层土壤样品,从中筛选到62株细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这62株菌株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中的9个属具有较高的同源性。根据系统发育树的结果,挑选7株亲缘关系较远的菌株进行反硝化潜势试验,结果表明,菌株L71、L13和L103具备反硝化产气能力。电镜观察结果表明,这3株菌均为无鞭毛的杆状细菌,其长度分别为1.0μm、1.5μm和1.5μm,只有L103具有运动能力。此外,菌株L103具有完全反硝化能力,且脱氮能力受到pH的影响,在本试验条件下,菌株L103的反硝化速率高达1.62~2.36 g(KNO3)·d−1·L−1,具备实际应用潜力。本研究表明华北平原厚包气带土壤中存在完全反硝化微生物,并可为人工强化治理厚包气带土壤硝酸盐污染提供菌种资源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气带土壤 硝酸盐积累 硝化细菌 硝化能力 16S rRNA基因测序 华北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对海水生物滤器启动阶段构建硝化功能的影响
15
作者 徐建平 赵越 +2 位作者 李贤 张延青 刘鹰 《渔业现代化》 CSCD 2019年第1期13-20,共8页
稳定高效运行的生物滤器是循环水系统养殖过程中至关重要的部分,然而生物滤器在运行过程中会受到诸多环境因子的影响。该文分两部分对进水pH对流化床生物滤器硝化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1)针对流化床生物滤器挂膜启动阶段进行研究,研究... 稳定高效运行的生物滤器是循环水系统养殖过程中至关重要的部分,然而生物滤器在运行过程中会受到诸多环境因子的影响。该文分两部分对进水pH对流化床生物滤器硝化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1)针对流化床生物滤器挂膜启动阶段进行研究,研究在自然挂膜情况下,不同进水pH(7. 0、7. 5、8. 0、8. 5)对流化床生物滤器启动的影响,结果显示,生物滤器在pH 7. 5时启动时间最短,50 d左右便能够稳定运行,而且在此pH条件下生物滤器对TAN、NO2--N的去除效率最高。(2)生物膜成熟后,针对稳定运行的生物滤器进行试验,研究不同pH(7. 0、7. 5、7. 7、8. 0、8. 5)对生物滤器硝化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生物滤器在pH 7. 7时,对TAN的去除速率最高,达到(0. 58±0. 02) mg/(L·h)。另外,生物滤器在pH 7. 5时对NO2--N的处理效果最好。试验还发现各处理组皆存在不同程度的NO2--N积累现象,该现象随着pH的升高不断加剧。适宜的进水pH能够缩短生物滤器的挂膜周期并提高其硝化性能。研究结果可以为海水生物滤器的挂膜启动和稳定运行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生物滤器 PH 挂膜启动 硝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好氧反硝化菌的筛选鉴定及其脱氮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邵可 屈佳能 +1 位作者 邓寒梅 阎光绪 《水污染及处理》 2017年第1期6-14,共9页
本研究从巴陵石化己内酰胺污水中分离高效好氧反硝化菌,并对菌株的反硝化特性进行研究。通过BTB培养基初筛及菌株硝酸盐的降解实验,从样品中分离得到一株脱氮性能最好的好氧反硝化菌,结合其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DNA测序结果,对菌株进行... 本研究从巴陵石化己内酰胺污水中分离高效好氧反硝化菌,并对菌株的反硝化特性进行研究。通过BTB培养基初筛及菌株硝酸盐的降解实验,从样品中分离得到一株脱氮性能最好的好氧反硝化菌,结合其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DNA测序结果,对菌株进行鉴定。研究不同碳源、C/N、温度及pH对其反硝化能力的影响。筛选得到高效好氧反硝化菌B-5,经鉴定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降解特性研究表明,当碳源为琥珀酸钠或乙酸钠,C/N为15:1,温度为30℃~35℃,pH为6~7时,菌株B-5的降解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反硝化 分离与鉴定 硝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盐浆漂白废水单独硝化及与厂内其他废水其硝化的生化甲烷势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扬 《造纸化学品》 CAS 2017年第3期28-32,共5页
采用生化甲烷势(Biochemicalmethanepotential,BMP)测试方法分析了制浆造纸综合工厂漂白废水的厌氧硝化能力以及该漂白废水与厂内其他废水混合后共硝化的能力。取自该浆厂的4种废水为总漂白废水、碱性漂白废水、硫酸盐浆蒸发冷凝水... 采用生化甲烷势(Biochemicalmethanepotential,BMP)测试方法分析了制浆造纸综合工厂漂白废水的厌氧硝化能力以及该漂白废水与厂内其他废水混合后共硝化的能力。取自该浆厂的4种废水为总漂白废水、碱性漂白废水、硫酸盐浆蒸发冷凝水和化学热磨机械浆废水,将4种废水单独测试和混合后测试。总漂白废水由二氧化氯漂白废水和碱性漂白废水组成。实验中该废水表现出最高的有机物降解特性和甲烷产生量,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为57%~76%。根据稀释倍数不同,甲烷产生量为220~280mL/g(COD)。在共硝化实验中,总漂白废水、化学热磨机械浆废水和硫酸盐浆蒸发冷凝水的混合废水的COD去除率(51%)和甲烷产生量[200mL/g(COD)]最高。总漂白废水是该浆厂废水的主要组成部分,含有较低浓度的厌氧抑制剂,如可吸附有机卤化物(36mg/L)、总硫(170mg/L)和树脂脂肪酸(3.2mg/L)。因此,总漂白废水无论是单独处理还是与其他废水混合都适用厌氧废水处理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漂白废水 硝化能力 甲烷产生 硫酸盐浆 生化 化学热磨机械浆 可吸附有机卤化物 COD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钝化苯环用硝酸脲硝化
18
作者 Almog J 施振华(摘)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55-355,共1页
钝化苯环用硝酸脲在浓硫酸中室温进行硝化。产物的区域选择性优于混酸硝化。硝酸脲的硝化能力与硝基脲相当。7例混合物总收率85%~99%。其中单体收率58%~99%。
关键词 混酸硝化 硝酸脲 苯环 钝化 区域选择性 硝化能力 浓硫酸 硝基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2/O型氧化沟工艺中硝化速率的变化特征分析
19
作者 欧瑜战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4年第1期115-115,共1页
在A2/O型氧化沟工艺中用于反映污泥硝化能力及硝化活性的一个重要指标是硝化速率。而硝化速率会受到很多因素、条件的影响,因此本文通过利用静态试验测定手段,帮助确定不同温度条件下A2/O型氧化沟设备中污泥硝化速率的改变情况。试验证... 在A2/O型氧化沟工艺中用于反映污泥硝化能力及硝化活性的一个重要指标是硝化速率。而硝化速率会受到很多因素、条件的影响,因此本文通过利用静态试验测定手段,帮助确定不同温度条件下A2/O型氧化沟设备中污泥硝化速率的改变情况。试验证实,该工艺中在泥龄一定的环境下,影响工艺中污泥硝化能力以及硝化速率的重要因素是温度,并且硝化速率会随着温度下降而减弱。试验表明在温度为20~30oC时,污泥硝化速率测定实质值为4 mgNO3—N/(gVSS·h)~6mgNO3—N/(gVSS·h),如果温度介于10~16℃时,测定硝化速率值为2 mgNO3—N/(gVSS·h)~3mgNO3—N/(gVSS·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硝化能力 试验 速率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倍活反硝化菌和普罗碳在市政污水除总氮中的应用
20
作者 闵启林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2021年第11期101-103,共3页
研究引进倍活反硝化菌和生物活性碳源来增强系统反硝化能力,解决出水总氮不稳定的问题。研究表明:投加倍活反硝化菌和生物活性碳源一周以来,从综合运行数据来看,系统出水总氮已经由使用前的10 mg/L左右降至现在最低值为1 mg/L左右,这期... 研究引进倍活反硝化菌和生物活性碳源来增强系统反硝化能力,解决出水总氮不稳定的问题。研究表明:投加倍活反硝化菌和生物活性碳源一周以来,从综合运行数据来看,系统出水总氮已经由使用前的10 mg/L左右降至现在最低值为1 mg/L左右,这期间从10 mg/L降至1 mg/L仅用了5 d时间,系统的反硝化能力增强,反硝化速率提升,总氮去除效率提高,生化系统的污泥性能良好,污泥性状并未出现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倍活反硝化 生物活性碳源 出水总氮 硝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