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破布叶组培快繁技术
1
作者
蔡清梅
陈冬怡
+2 位作者
陈国华
胡国弟
周宏英
《农业工程》
2024年第12期45-49,共5页
以破布叶茎段为外植体,通过植物组培快繁技术,培养成完整的脱毒植株。试验结果表明,外植体灭菌处理成功率94%,诱导不定芽的最适培养基1/4MS+0.5 mg/L 6-BA;不定芽继代增殖的最适培养基1/4MS+0.5 mg/L 6-BA+0.1 mg/L NAA+0.1 mg/L GA3,...
以破布叶茎段为外植体,通过植物组培快繁技术,培养成完整的脱毒植株。试验结果表明,外植体灭菌处理成功率94%,诱导不定芽的最适培养基1/4MS+0.5 mg/L 6-BA;不定芽继代增殖的最适培养基1/4MS+0.5 mg/L 6-BA+0.1 mg/L NAA+0.1 mg/L GA3,增殖系数3.3;最适出根培养基1/4MS+1.0 mg/L IBA+0.1 mg/L NAA,出根率93.1%;组培苗移栽成活率98%,为破布叶种苗提供了一种新型快速的繁殖方式,将促进岭南特色中药材破布叶高效新型产业化的形成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布叶
组培快繁
种苗
中药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破布叶叶片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
15
2
作者
毕和平
韩长日
+2 位作者
梁振益
祝振华
钟琼芯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7年第3期124-126,共3页
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破布叶叶片中的挥发油,得油率为0.63 %,采用GC-MS进行化学成分分析,首次鉴定出15种化合物,占总离子流出峰面积的99.99 %。破布叶叶片中挥发油主要成分为烃类和脂肪酸类物质,主要有2-甲氧基-4-乙烯基苯酚(18.12 %)、...
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破布叶叶片中的挥发油,得油率为0.63 %,采用GC-MS进行化学成分分析,首次鉴定出15种化合物,占总离子流出峰面积的99.99 %。破布叶叶片中挥发油主要成分为烃类和脂肪酸类物质,主要有2-甲氧基-4-乙烯基苯酚(18.12 %)、二十八烷(11.77 %)、十六烷酸(11.29 %)、二十五烷(10.32 %)、二十七烷(8.61 %)、2,3-二氢苯并呋喃(6.29 %)、四十四烷(5.99 %)和三十六烷(5.5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布叶
叶片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澳门青洲山白楸+假苹婆+破布叶群落特征研究
被引量:
10
3
作者
黄柳菁
张荣京
+3 位作者
王发国
郑希龙
陈红锋
邢福武
《武汉植物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1-89,共9页
采用样方调查法对澳门青洲山白楸(Mallotus paniculatus)+假苹婆(Sterculia lanceolata)+破布叶(Microcos paniculata)群落的种类组成、外貌、结构特征、区系和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700m2样方中有维管植物70种,隶属于42科65...
采用样方调查法对澳门青洲山白楸(Mallotus paniculatus)+假苹婆(Sterculia lanceolata)+破布叶(Microcos paniculata)群落的种类组成、外貌、结构特征、区系和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700m2样方中有维管植物70种,隶属于42科65属,其中热带性分布属占90.32%,群落属于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类型。群落外貌常绿,生活型以藤本高位芽为主(占22.86%)。群落的物种丰富度Magarlef指数为8.78,Shannon-Wienner指数为2.22,Simpson指数为0.98,均匀度Pielou指数为0.52。群落各层次的丰富度、Simpson指数以及Shannon-Wienner指数均表现为下木层>乔木层>藤本植物>草本层,均匀度表现为藤本植物>乔木层>下木层>草本层,表明下木层中组成的种类较乔木层多,优势树种较乔木层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楸+假苹婆+
破布叶
群落
群落特征
物种多样性
澳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分光光度法测定破布叶中总黄酮
被引量:
21
4
作者
毕和平
韩长日
+2 位作者
王芳
乔丽艳
陈光英
《广东化工》
CAS
2006年第3期43-45,共3页
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破布叶的叶、茎、果中的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破布叶叶、茎、果中的总黄酮质量分数分别为16.94%、5.15%和1.52%。回归方程为A=11.4486C-0.00543,r=0.9996。叶、茎、果的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102.3%、97...
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破布叶的叶、茎、果中的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破布叶叶、茎、果中的总黄酮质量分数分别为16.94%、5.15%和1.52%。回归方程为A=11.4486C-0.00543,r=0.9996。叶、茎、果的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102.3%、97.6%和92.6%,RSD依次为1.01%、1.94%和2.76%(n=5)。本法操作简便、可行、重现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布叶
总黄酮
分光光度法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破布叶枝和叶中总三萜酸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
2
5
作者
鲍长余
刘冰晶
+3 位作者
毕和平
陈光英
范超君
辜燕飞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45-846,共2页
目的建立了测定破布叶枝和叶中总三萜酸含量的方法。方法以熊果酸为对照品,以质量分数5%香草醛-冰醋酸和高氯酸溶液系统为显色剂,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546 nm波长处测定样品的吸光度。结果熊果酸对照品在0.20~1.60μg.ml-1范围内呈良好...
目的建立了测定破布叶枝和叶中总三萜酸含量的方法。方法以熊果酸为对照品,以质量分数5%香草醛-冰醋酸和高氯酸溶液系统为显色剂,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546 nm波长处测定样品的吸光度。结果熊果酸对照品在0.20~1.60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0.154 8C+0.028 6,r=0.999 3。破布叶枝和叶中的总三萜酸含量分别为1.09%和2.77%。结论该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作破布叶中总三萜酸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布叶
三萜酸
紫外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苯酚-硫酸法测定破布叶叶的多糖
被引量:
3
6
作者
毕和平
周贤
+1 位作者
陈光英
辜燕飞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4期400-402,共3页
对苯酚-硫酸法测定破布叶叶多糖含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和优化.实验发现,测定波长为485nm、苯酚用量1.4mL、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15min时,在10.0~70.0g/mL范围内吸光度与多糖含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为0.9998.平均回收率99....
对苯酚-硫酸法测定破布叶叶多糖含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和优化.实验发现,测定波长为485nm、苯酚用量1.4mL、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15min时,在10.0~70.0g/mL范围内吸光度与多糖含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为0.9998.平均回收率99.2%,相对标准偏差(RSD)1.16%(n=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布叶
多糖
苯酚-硫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破布叶中绿原酸的提取及其含量测定
被引量:
3
7
作者
胡鹏飞
毕和平
《广州化工》
CAS
2010年第10期139-142,共4页
采用乙醇回流提取法,用不同浓度的乙醇和蒸馏水提取破布叶中的有效成分绿原酸,再用乙酸乙酯萃取提纯。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浓度提取液中的绿原酸含量。结果显示:乙醇溶液更适合破布叶中绿原酸的提取,提取率随乙...
采用乙醇回流提取法,用不同浓度的乙醇和蒸馏水提取破布叶中的有效成分绿原酸,再用乙酸乙酯萃取提纯。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浓度提取液中的绿原酸含量。结果显示:乙醇溶液更适合破布叶中绿原酸的提取,提取率随乙醇浓度的增加而上升。当乙醇浓度为70%时,提取效果最好,提出的绿原酸的纯度达80.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布叶
绿原酸
提取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破布叶的化学鉴别方法
被引量:
12
8
作者
石玲艳
《广西中医药》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40-41,共2页
破布叶(Microcos Paniculata L.)为椴树科破布叶属植物干叶,为常用中药,亦称布渣叶,薢宝叶等。主产于广东、广西。味微酸、涩,性平,无毒。具清热解毒,消滞,健胃去湿之功效。民间用于治疗感冒食滞,食欲不振,消化不良,,黄疸型肝炎等。有...
破布叶(Microcos Paniculata L.)为椴树科破布叶属植物干叶,为常用中药,亦称布渣叶,薢宝叶等。主产于广东、广西。味微酸、涩,性平,无毒。具清热解毒,消滞,健胃去湿之功效。民间用于治疗感冒食滞,食欲不振,消化不良,,黄疸型肝炎等。有关化学成分研究的文献,笔者尚未查到。现按常规方法对其进行化学成分预试,可检出生物碱、有机酸、三萜、酚性物质及糖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布叶
化学鉴别
化学成分
黄疸型肝炎
预试
布渣叶
食滞
薄层层析
碘化汞钾
去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地理居群破布叶的psbA-trnH和ITS2序列及其聚类分析
被引量:
9
9
作者
林爽
吴海燕
+1 位作者
张宏意
李坤平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403-1408,共6页
目的探讨破布叶Microcos paniculata不同地理居群间的DNA序列变异与地理分布的关系,为其种质资源评价和基原植物的分子鉴定提供参考。方法对破布叶14个居群14份个体样品以改良的3×CTAB法提取基因组DNA,选择特异的引物扩增ITS2和psb...
目的探讨破布叶Microcos paniculata不同地理居群间的DNA序列变异与地理分布的关系,为其种质资源评价和基原植物的分子鉴定提供参考。方法对破布叶14个居群14份个体样品以改良的3×CTAB法提取基因组DNA,选择特异的引物扩增ITS2和psb A-trnH序列;PCR扩增产物直接双向测序分析。DNAMAN 8.0软件处理测序数据,MEGA6.0软件计算K2P遗传距离,运用NJ法构建系统聚类树。结果破布叶14个居群的ITS2序列均为462 bp,共检测到14个变异位点,居群间遗传距离0.000 0~0.019 8。除云南景洪居群样本的psb A-trnH序列存在8 bp缺失外,其他13个居群样本的psb A-trnH序列均长387 bp,无变异,居群间遗传距离为0.000 0。结论不同地理居群破布叶的psb A-trnH较ITS2更为保守,二者PCR扩增引物特异性好,扩增效率和测序成功率高,对其药材及基原植物的分子鉴定可采用psb A-trnH为主,ITS2序列为辅的DNA条形码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布叶
PSB
A-trnH
ITS2
DNA条形码
分子鉴定
原文传递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破布叶枝和叶总异黄酮的含量
被引量:
1
10
作者
鲍长余
刘冰晶
+2 位作者
毕和平
范超君
陈湛娟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60-263,共4页
测定破布叶枝、叶中总异黄酮的含量。以染料木素为对照品,产生反应,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266nm波长处测定样品的吸光度。染料木素对照品在0.20~1.60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C=0.0039A,r=0.9999。破布叶枝和叶中的总...
测定破布叶枝、叶中总异黄酮的含量。以染料木素为对照品,产生反应,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266nm波长处测定样品的吸光度。染料木素对照品在0.20~1.60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C=0.0039A,r=0.9999。破布叶枝和叶中的总异黄酮含量分别为0.07%和0.23%。本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作破布叶中总异黄酮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布叶
总异黄酮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原文传递
珠江口内伶仃岛植被
被引量:
14
11
作者
覃朝锋
李贞
董汉飞
《生态科学》
CSCD
1990年第2期23-34,共12页
内伶仃岛现状植被主要是: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南亚热带针叶林,红树林,南亚热带灌丛,南亚热带山坡草地,滨海砂生灌草丛,人工林。文内还阐述了猕猴生态环境和植物资源。
关键词
灌草丛
植物资源
南亚热带
假萍婆
生物量
蔓九节
灌木层
山坡草地
破布叶
草本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凉茶瑰宝布渣叶
被引量:
2
12
作者
周景春
朱福典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5年第5期55-55,共1页
布渣叶别名蓑衣子、破布叶、麻布叶、烂布渣、布包木、破布树、薢宝叶、火布麻、山茶叶,主要分布于我国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尤以广东地区分布广、产量大、资源丰富。布渣叶为椴树科破布叶属植物破布树的叶。常绿灌木或小乔木,...
布渣叶别名蓑衣子、破布叶、麻布叶、烂布渣、布包木、破布树、薢宝叶、火布麻、山茶叶,主要分布于我国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尤以广东地区分布广、产量大、资源丰富。布渣叶为椴树科破布叶属植物破布树的叶。常绿灌木或小乔木,生于丘陵、山坡、林缘等处灌丛中、平地路旁或疏林下,少有栽培。叶互生,卵状长圆形至倒卵圆形,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稍偏斜,两面仅在脉上有疏毛,边缘具细齿,基出脉3条,网脉在下面明显凸起。叶柄被毛。托叶成对,线状披针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渣叶
破布叶
属
破
布树
凉茶
卵状长圆形
线状披针形
布包木
山茶叶
倒卵圆形
叶互生
原文传递
题名
破布叶组培快繁技术
1
作者
蔡清梅
陈冬怡
陈国华
胡国弟
周宏英
机构
广东慧达康制药有限公司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广东良田农林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农业工程》
2024年第12期45-49,共5页
基金
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2020B020221002)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23E04J0007)。
文摘
以破布叶茎段为外植体,通过植物组培快繁技术,培养成完整的脱毒植株。试验结果表明,外植体灭菌处理成功率94%,诱导不定芽的最适培养基1/4MS+0.5 mg/L 6-BA;不定芽继代增殖的最适培养基1/4MS+0.5 mg/L 6-BA+0.1 mg/L NAA+0.1 mg/L GA3,增殖系数3.3;最适出根培养基1/4MS+1.0 mg/L IBA+0.1 mg/L NAA,出根率93.1%;组培苗移栽成活率98%,为破布叶种苗提供了一种新型快速的繁殖方式,将促进岭南特色中药材破布叶高效新型产业化的形成和发展。
关键词
破布叶
组培快繁
种苗
中药材
Keywords
Microcos paniculata L.
tissue culture and rapid propagation
seed seedlings
Chinese medicinal herbs
分类号
S33 [农业科学—作物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破布叶叶片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
15
2
作者
毕和平
韩长日
梁振益
祝振华
钟琼芯
机构
海南师范大学化学系
海南大学理工学院
海南师范大学生物系
出处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7年第3期124-126,共3页
文摘
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破布叶叶片中的挥发油,得油率为0.63 %,采用GC-MS进行化学成分分析,首次鉴定出15种化合物,占总离子流出峰面积的99.99 %。破布叶叶片中挥发油主要成分为烃类和脂肪酸类物质,主要有2-甲氧基-4-乙烯基苯酚(18.12 %)、二十八烷(11.77 %)、十六烷酸(11.29 %)、二十五烷(10.32 %)、二十七烷(8.61 %)、2,3-二氢苯并呋喃(6.29 %)、四十四烷(5.99 %)和三十六烷(5.51 %)。
关键词
破布叶
叶片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
Keywords
Microcos paniculata L.
volatile oil
GC-MS
分类号
TQ351.014 [化学工程]
R284.1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澳门青洲山白楸+假苹婆+破布叶群落特征研究
被引量:
10
3
作者
黄柳菁
张荣京
王发国
郑希龙
陈红锋
邢福武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武汉植物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1-89,共9页
基金
澳门青洲山植被调查项目
广州市林业局项目(0634031001)
文摘
采用样方调查法对澳门青洲山白楸(Mallotus paniculatus)+假苹婆(Sterculia lanceolata)+破布叶(Microcos paniculata)群落的种类组成、外貌、结构特征、区系和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700m2样方中有维管植物70种,隶属于42科65属,其中热带性分布属占90.32%,群落属于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类型。群落外貌常绿,生活型以藤本高位芽为主(占22.86%)。群落的物种丰富度Magarlef指数为8.78,Shannon-Wienner指数为2.22,Simpson指数为0.98,均匀度Pielou指数为0.52。群落各层次的丰富度、Simpson指数以及Shannon-Wienner指数均表现为下木层>乔木层>藤本植物>草本层,均匀度表现为藤本植物>乔木层>下木层>草本层,表明下木层中组成的种类较乔木层多,优势树种较乔木层明显。
关键词
白楸+假苹婆+
破布叶
群落
群落特征
物种多样性
澳门
Keywords
Mallotus paniculatus+Sterculia lanceolata+Microcos paniculata community
Community characteristics
Species diversity
Macao
分类号
Q948.158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分光光度法测定破布叶中总黄酮
被引量:
21
4
作者
毕和平
韩长日
王芳
乔丽艳
陈光英
机构
海南师范大学化学系
海南师范大学生物系
出处
《广东化工》
CAS
2006年第3期43-45,共3页
文摘
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破布叶的叶、茎、果中的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破布叶叶、茎、果中的总黄酮质量分数分别为16.94%、5.15%和1.52%。回归方程为A=11.4486C-0.00543,r=0.9996。叶、茎、果的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102.3%、97.6%和92.6%,RSD依次为1.01%、1.94%和2.76%(n=5)。本法操作简便、可行、重现性好。
关键词
破布叶
总黄酮
分光光度法
含量测定
Keywords
Microcos Paniculata L
flavonoids
spectrophotometry
quantitative analysis
分类号
TS227 [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S816.17 [农业科学—饲料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破布叶枝和叶中总三萜酸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
2
5
作者
鲍长余
刘冰晶
毕和平
陈光英
范超君
辜燕飞
机构
海南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海南省热带药用植物化学重点实验室
出处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45-846,共2页
基金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No.20804)
海南省热带药用植物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
海南师范大学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
文摘
目的建立了测定破布叶枝和叶中总三萜酸含量的方法。方法以熊果酸为对照品,以质量分数5%香草醛-冰醋酸和高氯酸溶液系统为显色剂,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546 nm波长处测定样品的吸光度。结果熊果酸对照品在0.20~1.60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0.154 8C+0.028 6,r=0.999 3。破布叶枝和叶中的总三萜酸含量分别为1.09%和2.77%。结论该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作破布叶中总三萜酸的含量测定。
关键词
破布叶
三萜酸
紫外分光光度法
Keywords
Microcos paniculata L
Triterpenoidic acid
Ultraviolet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分类号
R284.2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苯酚-硫酸法测定破布叶叶的多糖
被引量:
3
6
作者
毕和平
周贤
陈光英
辜燕飞
机构
海南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出处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4期400-402,共3页
基金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804)
海南省重点实验室天然药物化学实验室资助项目
海南师范大学有机化学重点学科资助项目
文摘
对苯酚-硫酸法测定破布叶叶多糖含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和优化.实验发现,测定波长为485nm、苯酚用量1.4mL、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15min时,在10.0~70.0g/mL范围内吸光度与多糖含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为0.9998.平均回收率99.2%,相对标准偏差(RSD)1.16%(n=6).
关键词
破布叶
多糖
苯酚-硫酸法
Keywords
Microcos paniculata L
polysaccharide
phenol-sulfuric acid method
分类号
R927.2 [医药卫生—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破布叶中绿原酸的提取及其含量测定
被引量:
3
7
作者
胡鹏飞
毕和平
机构
海南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出处
《广州化工》
CAS
2010年第10期139-142,共4页
文摘
采用乙醇回流提取法,用不同浓度的乙醇和蒸馏水提取破布叶中的有效成分绿原酸,再用乙酸乙酯萃取提纯。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浓度提取液中的绿原酸含量。结果显示:乙醇溶液更适合破布叶中绿原酸的提取,提取率随乙醇浓度的增加而上升。当乙醇浓度为70%时,提取效果最好,提出的绿原酸的纯度达80.92%。
关键词
破布叶
绿原酸
提取
含量测定
Keywords
Microcos paniculata Linn
chlorogenic acid
extraction
content determination
分类号
TQ461 [化学工程—制药化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破布叶的化学鉴别方法
被引量:
12
8
作者
石玲艳
机构
广西中医学院制药厂
出处
《广西中医药》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40-41,共2页
文摘
破布叶(Microcos Paniculata L.)为椴树科破布叶属植物干叶,为常用中药,亦称布渣叶,薢宝叶等。主产于广东、广西。味微酸、涩,性平,无毒。具清热解毒,消滞,健胃去湿之功效。民间用于治疗感冒食滞,食欲不振,消化不良,,黄疸型肝炎等。有关化学成分研究的文献,笔者尚未查到。现按常规方法对其进行化学成分预试,可检出生物碱、有机酸、三萜、酚性物质及糖类。
关键词
破布叶
化学鉴别
化学成分
黄疸型肝炎
预试
布渣叶
食滞
薄层层析
碘化汞钾
去湿
分类号
R2 [医药卫生—中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地理居群破布叶的psbA-trnH和ITS2序列及其聚类分析
被引量:
9
9
作者
林爽
吴海燕
张宏意
李坤平
机构
广东药科大学中药学院
广东药科大学药学院
出处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403-1408,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00273)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5A030302082)
文摘
目的探讨破布叶Microcos paniculata不同地理居群间的DNA序列变异与地理分布的关系,为其种质资源评价和基原植物的分子鉴定提供参考。方法对破布叶14个居群14份个体样品以改良的3×CTAB法提取基因组DNA,选择特异的引物扩增ITS2和psb A-trnH序列;PCR扩增产物直接双向测序分析。DNAMAN 8.0软件处理测序数据,MEGA6.0软件计算K2P遗传距离,运用NJ法构建系统聚类树。结果破布叶14个居群的ITS2序列均为462 bp,共检测到14个变异位点,居群间遗传距离0.000 0~0.019 8。除云南景洪居群样本的psb A-trnH序列存在8 bp缺失外,其他13个居群样本的psb A-trnH序列均长387 bp,无变异,居群间遗传距离为0.000 0。结论不同地理居群破布叶的psb A-trnH较ITS2更为保守,二者PCR扩增引物特异性好,扩增效率和测序成功率高,对其药材及基原植物的分子鉴定可采用psb A-trnH为主,ITS2序列为辅的DNA条形码技术。
关键词
破布叶
PSB
A-trnH
ITS2
DNA条形码
分子鉴定
Keywords
Microcospaniculata L.
psbA-trnH
ITS2
DNA barcoding
molecular identification
分类号
R282.12 [医药卫生—中药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破布叶枝和叶总异黄酮的含量
被引量:
1
10
作者
鲍长余
刘冰晶
毕和平
范超君
陈湛娟
机构
海南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海南师范大学"省部共建-热带药用植物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60-263,共4页
基金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804)
海南省热带药用植物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
海南师范大学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
文摘
测定破布叶枝、叶中总异黄酮的含量。以染料木素为对照品,产生反应,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266nm波长处测定样品的吸光度。染料木素对照品在0.20~1.60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C=0.0039A,r=0.9999。破布叶枝和叶中的总异黄酮含量分别为0.07%和0.23%。本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作破布叶中总异黄酮的含量测定。
关键词
破布叶
总异黄酮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Keywords
Microcos Paniculata L.
total Isoflavones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分类号
R284 [医药卫生—中药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珠江口内伶仃岛植被
被引量:
14
11
作者
覃朝锋
李贞
董汉飞
机构
中山大学地理系
出处
《生态科学》
CSCD
1990年第2期23-34,共12页
文摘
内伶仃岛现状植被主要是: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南亚热带针叶林,红树林,南亚热带灌丛,南亚热带山坡草地,滨海砂生灌草丛,人工林。文内还阐述了猕猴生态环境和植物资源。
关键词
灌草丛
植物资源
南亚热带
假萍婆
生物量
蔓九节
灌木层
山坡草地
破布叶
草本层
分类号
Q14 [生物学—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凉茶瑰宝布渣叶
被引量:
2
12
作者
周景春
朱福典
机构
北京本草方源药业有限公司
出处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5年第5期55-55,共1页
文摘
布渣叶别名蓑衣子、破布叶、麻布叶、烂布渣、布包木、破布树、薢宝叶、火布麻、山茶叶,主要分布于我国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尤以广东地区分布广、产量大、资源丰富。布渣叶为椴树科破布叶属植物破布树的叶。常绿灌木或小乔木,生于丘陵、山坡、林缘等处灌丛中、平地路旁或疏林下,少有栽培。叶互生,卵状长圆形至倒卵圆形,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稍偏斜,两面仅在脉上有疏毛,边缘具细齿,基出脉3条,网脉在下面明显凸起。叶柄被毛。托叶成对,线状披针形。
关键词
布渣叶
破布叶
属
破
布树
凉茶
卵状长圆形
线状披针形
布包木
山茶叶
倒卵圆形
叶互生
分类号
R282.710.7 [医药卫生—中药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破布叶组培快繁技术
蔡清梅
陈冬怡
陈国华
胡国弟
周宏英
《农业工程》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破布叶叶片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研究
毕和平
韩长日
梁振益
祝振华
钟琼芯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7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澳门青洲山白楸+假苹婆+破布叶群落特征研究
黄柳菁
张荣京
王发国
郑希龙
陈红锋
邢福武
《武汉植物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分光光度法测定破布叶中总黄酮
毕和平
韩长日
王芳
乔丽艳
陈光英
《广东化工》
CAS
2006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破布叶枝和叶中总三萜酸的含量测定
鲍长余
刘冰晶
毕和平
陈光英
范超君
辜燕飞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苯酚-硫酸法测定破布叶叶的多糖
毕和平
周贤
陈光英
辜燕飞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破布叶中绿原酸的提取及其含量测定
胡鹏飞
毕和平
《广州化工》
CAS
201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破布叶的化学鉴别方法
石玲艳
《广西中医药》
北大核心
1993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不同地理居群破布叶的psbA-trnH和ITS2序列及其聚类分析
林爽
吴海燕
张宏意
李坤平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9
原文传递
10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破布叶枝和叶总异黄酮的含量
鲍长余
刘冰晶
毕和平
范超君
陈湛娟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2
1
原文传递
11
珠江口内伶仃岛植被
覃朝锋
李贞
董汉飞
《生态科学》
CSCD
1990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凉茶瑰宝布渣叶
周景春
朱福典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5
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